阿勒泰离我居住的小县城有4千多公里,三年前我开着摩托车去过阿勒泰。
阿勒泰一夜爆红,主要原因是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热播。该剧根据著名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改编,剧中阿勒泰的美丽风光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导致许多人都梦想去一次阿勒泰,重塑自我。阿勒泰只是我摩骑中国途中的一站,我是经过阿勒泰市去喀纳斯风景区。阿勒泰是地级市,辖一个县级阿勒泰市,还包括布尔津、富蕴、福海、哈巴河、清河、吉木乃等县。
喀纳斯就是阿勒泰的一个5A景区,位于布尔津县境内。
我是8月到的阿勒泰,在市区住一晚,第二天去喀纳斯。相比南疆之炎热,阿勒泰的气候很是宜人。早晨起来宽阔的街道上布满粗壮的行道树,花池里青草翠绿,鲜花怒放。拍出来的照片,像是江南水乡,与大漠戈壁反差太大。
我摩骑有个老习惯,早晨出宾馆,必须先沿着宾馆两边的街道闲逛半小时左右,一来寻找合适店铺吃个早点,二来顺便扫扫街。我一直背着单反机出行,摩骑中国六年,拍了数万张
图片。照片谈不上多好,敝帚自珍,权当自己一路的纪念吧。
本来对阿勒泰没什么特殊印象,一路摩骑,走过的地方实在太多。而阿勒泰还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我进阿勒泰市区快傍晚,看到街边有巨大的宣传广告,深深震撼。“人类
滑雪起源地,中国雪都阿勒泰”。
来的不是时候,喜欢雪山的我,立即想象阿勒泰的壮美雪景。
还有一点我印象超级深刻,那是我进入阿勒泰市最后一个检查站,两个高大的民警看到我摘下头盔,向我微笑,还问我是来阿勒泰
旅游的吧。
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对我笑的
新疆民警。
自己也做过民警,知道一线民警辛苦,加之经年累月之疲惫,让这行业大多不苟言笑。
我当时是这么想的,或许阿勒泰是旅游城市,为提升城市品位,大家都在拼。
早晨我沿着阿勒泰的团结路慢慢走着,拍着,在一家哈萨克早点店吃了早点。我专门点了一种油炸面点,一元钱一个。
我喜欢油炸食品,能量充足,耐饿,满足长途摩骑的消耗。
我吃了以后觉得口感比油条好,大小类似我家乡的油墩。
我手机扫码支付的时候,看到墙上有个价目表,原来这种哈萨克食品叫包尔萨克。
我怕自己忘记,拿出相机拍了价目表。
去喀纳斯路上,看到大片向日葵,那真是好大一片,远远看不到边的向日葵田地。
我回来用这向日葵图片,做了微信背景。有次喝茶吃瓜子,我想起喀纳斯路上看到的向日葵,我说新疆向日葵望不到边际,不然天天嗑瓜子,哪来这么多瓜子。
大家笑笑。在喀纳斯游玩结束,我退房间,结果退不了。原因是我在阿勒泰市居住的旅店,没有在系统里给我及时注销住宿登记。店老板按系统里的电话拨过去,说了我的记录没注销,请求注销,不然这边结不了账。
等待的时间,老板忽然对我说,我住的团结路就在他家附近。
阿勒泰很远,也很大,我在阿勒泰地区转了好几天才走出来。
除了在阿勒泰市区住过一晚,喀纳斯住过一晚,另外在童话边城布尔津也住过一晚,还在富蕴县住过。
富蕴县是《我的阿勒泰》这部作品的故事起源地,作家李娟与母亲在富蕴县开店生活过多年,其生活经历真实反映在作品里,故而生动而感人。
我去富蕴县,其实是冲着可可托海去的,那时候正流行一首歌《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心想这么远都来了,无论如何要去可可托海看一看。只是可可托海是个托,看了个寂寞。倒是富蕴县那个巨大矿坑遗址,让人震撼,值得一看。
关于阿勒泰,好看的地方好多,如喀纳斯,禾木。
喀纳斯返回路上,我转向禾木,开了半程,走过几个村子,景色与喀纳斯那边
大同小异,我决定不去。禾木的秋色最美,而秋天还没来。
看来我还要再去阿勒泰转一次。
不多说,还是看美图!阿勒泰的宣传广告词

阿勒泰市区街景

团结路

我住宿的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