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会龙袍 - 江苏 - 8264户外手机版

  江苏

四年之后,再次近观四桥,远眺栖霞,物是人非,怅然若失!龙袍这个地名的由来大致有两个说法,其一:南宋末年,朝廷外忧内患,风雨飘摇,皇帝一路难逃,丢盔弃甲,逃至玉带,遗失玉带一条,故有了玉带之名,逃至龙袍,遗失龙袍一件,故龙袍地名由此而来。其二:乾隆皇帝沿运河南下江南,矗立船头,忽起大风,将乾隆披在身上的龙袍刮走,飘落到龙袍这个地方,因此而得名。因龙袍之地紧靠六朝古都南京,不管传说是真是假,龙袍这个地方也算是与皇家沾染了半点气息,并因此而异于寻常的乡镇。

龙袍因处于水草比较丰美的长江水域,故龙袍的江蟹有着无可比拟的鲜美,龙袍的蟹黄汤包因此而名闻天下,去龙袍吃汤包,早已成为单车人每年必修的功课,后来长江四桥在龙袍之地拔地而起,龙袍这个曾经不起眼的小镇更加的璀璨夺目,成为饕餮食客向往之地。

?
2012年,我曾经跟着车友骑行前去龙袍一品汤包之美,此后虽龙袍与仪征近在咫尺,却似相隔天涯,每每错失。此次骑行龙袍,也是与宝如哥在一次骑行过程中偶然交流而一拍即合,水杉大道、蟹黄包子、知青广场、格桑花海……这几个关键词构成了我对龙袍最原始的向往。

冬日的清晨,阴冷萧瑟,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骑行热情,宝如、秋风领骑,高扬断后,17人的队伍一路向西,经滁河风光带 ,直奔龙袍。


抵达滁河大桥,一条萧瑟的河流缓缓穿桥而过,愈发显示出冬日的清冷,河的两岸,是疾风劲吹的芦苇,沿着颠簸的土路沿河骑行,靓丽的身影给这萧杀的滁河增添了一道灿烂的风景线,风从河边吹来,吹乱了长发,却挡不住我们前行的脚步。

车友老土,是个摄影发烧者,对生活细节的捕捉,成为了他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挺着一个硕大的肚子,再背上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丝毫不影响他参加活动的热情,喜欢的事情自然会去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勉强不了,“拼命生活,让生活更精彩”,成为他人生的座右铭。此次活动,精彩图片大多出自老土之手,再次由衷的感谢。




宝如哥是仪化单车协会2016年新加入的领队,骑行这么多年,除了拥有“扬州活地图”之称的车友骑行,宝如哥是仪化单车队伍当中令我佩服的第二个人,骑行不仅是一种运动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在骑行的过程当中去发现,去寻觅,是我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而这一点,从宝如哥单枪匹马寻找仪征水库的过程当中便可体现出来,令我膜拜不已,霜叶佩服的人并不多,宝如哥可谓是当之无愧。

  说曹操,曹操到,刚刚提及到骑行,骑行就在某个时刻突然从天而降,令我们又惊又喜。身为超级好爸爸的骑行,因为每日要接送女儿,很多活动不能参加,但是对骑车的热爱,却从未放弃过。每每接送完女儿后,便见缝插针地与活动的队伍偶遇,此次相遇在滁河风光带,只是众多偶遇当中的一个而已,却足以让我们温暖整个龙袍之行。


摇曳的芦苇、缓缓的河水,流动的风景、静静的时光,将这一切定格,“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深情陪伴时”,时光荏苒,四季变幻,不变的永远是那颗看风景的心。



  阴冷的冬季,凛冽的寒风,却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相遇相知而变得不再困难,这一程,有高扬哥温暖的陪伴、有萱萱姐一路的聆听、有吴平姐的坚持大度、有红星的精彩拍摄、有所有同行的兄弟姐妹们的齐心协力……


四年之后,再次近观四桥,远眺栖霞,物是人非,怅然若失!


而闻名遐迩的水杉大道,正以落叶满径的姿态,以空山鸟飞绝的冬日绝美,静候我们的到来!


时光在雀跃的身影当中,在开怀的大笑当中,在静静的聆听当中悄然流逝,风在摇它的叶子,树在接它的种子,而我们,只需将这一刻尽情渲染!





  四年不至龙袍,四年之后,在水杉大道的一边,兴建起了知青广场,那些陈年的旧事像风一样掠过和平哥的心头,多少个黄昏,多少个日落,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幕,是不是早已镌刻成一枚沉甸甸的印章,永挂心在?



  青春就像是一列永不回头的列车,而我们每个人,在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里,都是对生命的一种辜负。倘若时光倒流,你我是否还能忆起当初的笑容和许下的誓言?







  时光从来不辜负每一个用力生活的人;时光也不辜负每一个心存善念的人,失去的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归,那些走过的路,流过的汗,终究会变成你肩章上的勋章,以熠熠生辉的光芒,照亮你前进的道路。







  




感谢老土的部分照片,感谢红星的视频制作,感谢宝如、高扬的领队,感谢每一个参与的车友,2017,我们风雨同行。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