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远不止洛阳牡丹 - 上海 - 8264户外手机版

  上海
策划

家里领导有同学聚会,要去看 洛阳 牡丹,我便得了任务做策划并担任司机。
洛阳 是早就想去的,不止为牡丹,还有博物馆,还有 龙门 石窟、白马寺和老君山……
花了两天时间搜集资料,行程出炉:

本来还规划了少林寺和嵩山书册崖三皇寨的,领导审批时说爬不动山就砍掉了,实际行程最后又把 开封 砍掉了,老君山下来坐4小时车太累了,还是两小时直接回 洛阳 吧,整个路线就成了这样:

实际走下来的感受是:
洛阳 牡丹的确名不虚传,应天门的夜色也很气派震撼,但是我最满意的还是 河南 、 洛阳 两个博物馆,田野里的帝陵和亮灯时分的 龙门 石窟..........

河南博物院

4月11日星期四,晴天。
参加活动的华、梅子、秋还有我们都准时到达 郑州 东站。跟租车公司提前联络了,在P1停车场出口位置交接车辆。兔则是从 大连 飞来径直打车前往预定的酒店(就在 河南 博物院马路对面直线距离100米)。
为了尽量多点时间看博物院,先不入住,开车直接到博物院。
院内免费停车,比预算的14:00点提早了25分钟。
4月中旬的正午太阳已经很晒,气温也到了27℃,赶紧进博物院凉快。
这时候的 河南 博物院没有传说中的排长队,但是进院找收费讲解却排起了队。
看博物院要个讲解还是很必要的,这队得排。来之前做过功课,说这里有30个收费讲解员,收费标准如下:

实际的情况是:
讲解员只有3人(也许是下午这时段讲解员少吧),首席讲解360元,普通讲解员200元,英文讲解400元。
讲解员14:00上班,排到我们的时候没有讲解员了,只好跟排前面的商量,他们4人+我们6人凑一块请一位首席讲解……
“泱泱华夏,择中建都”,从夏朝开始古人就有了求中的意识, 河南 正好在泱泱华夏之中,称中州……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中有“宅兹 中国 ”,最早的 中国 概念由此奠定……

贾湖骨笛, 河南 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属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9000年,经测试可吹奏现代的7音阶乐曲。

这是一对连体彩陶壶,内部相通,猜测是上古时期部落结盟或联姻时用的盛酒器具,跟现在的交杯酒一个意思。

杜岭方鼎, 河南 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二。
商代早期的作品,是迄今已知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美、保存最完整的青铜器。

刻有字符的龟甲,看图片下方的说明。

妇好鸮尊, 河南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三,详见图片下方的说明。妇好是商代晚期商王武丁之妻,为“武丁中兴”立下过汗马功劳。

司母辛四足铜觥,也是出土于妇好墓。我怎么感觉这件更精美!

玉柄铁剑, 河南 博物院镇馆之宝之四。
此剑玉柄铜芯铁身,西周晚期作品,把我国冶炼铁器的历史追溯到了公元前八世纪。

莲鹤方壶, 河南 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五,春秋时期作品。
此壶因壶盖的莲花瓣及中间振翅欲飞的仙鹤造型而得名,器型高大,纹饰精美,富于动感。

相邻展柜里的这件作品器形差不多大,虽然也很精美但一比较就显逊色多了。

东汉跽坐人铜灯,这是最早期的烛台。

这个角度看,铜盘里有三个插蜡烛的铜钉。

这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重量基准,像个大秤砣。

四神云气图壁画, 河南 博物院镇馆之宝之六。
西汉早期的墓室壁画,保存完整,面积巨大。画中绘有青龙白虎朱雀,就是没有玄武。

壁画中的白虎。

云纹铜禁, 河南 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七。属春秋时期。
这是放置酒具的,跟现在的茶台差不多类似。称为“禁”是为禁酒,酒多误事啊!
此件青铜器由失蜡法铸造,所谓失蜡法,摘录一段说明如下:
“先用蜂蜡、松香和牛油混合的蜡料雕出要铸的产品,然后往蜡型上浇粘土澄洗出的泥浆,撒石英砂、碎植物纤维、锯末等。待干后再浇粘土和黄泥混和澄洗出的泥浆,再撒砂子。反复多次在蜡型外制好型壳后,将型壳拿到火上加热。蜡遇热融化成液态,从型壳中流失。此后将型壳烧结,再向型壳内倒入融化的金属液体进行铸造。”

武则天金简, 河南 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七。
这是 登封 一位农民在嵩山峻极峰的石缝里捡到的,记得以前看过央视一个纪录片讲到过这金简的发现过程。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河南 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九。北宋时期作品。
天下名瓷汝窑为魁!

推荐下面的链接,这篇文章对 河南 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的介绍非常详尽专业!
https://www.mafengwo.cn/i/22893860.html?sys_ver=

“ 长子 口”铜簋形觥

“匍”雁形铜盉
博物院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14:10分左右跟着讲解在人流中开始看展,直看到16:45快闭馆了还意犹未尽。
临出门我又跑回展馆补拍了几张青铜器,这时候人少可以拍不错的照……

河南 博物院始建于1927年冯玉祥执政时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不少展品经历了多次颠沛流离……
博物院发展至今馆藏丰富精品无数,绝对值得参观!
记得一定要请讲解!

博物院出来,五朵金花步行回酒店,我得把车开过去,结果步行的3分钟就到了,我出门就堵车还得找地方掉头,足足花了20分钟才到达近在咫尺的酒店。
晚饭在城墙根茶馆金水店,我对吃不讲究,只记得是大大的包间,很有排场的官府气息……

郭亮村

4月12日星期五,晴天。
9:30出发,比计划迟了半小时。
万仙山景区 郭亮 村是2021年太行徒步就去过的,熟门熟路。两小时多点车程,大约12点到达沙窑乡游客中心。
上次来是徒步 中国 安排了领队的,(参见我的另一篇游记《我们在 太行山 上》 https://www.mafengwo.cn/i/22734844.html ),小面包车可以直接开到 郭亮 洞下。这次是自驾,只能停景区停车场,买票坐两段景区观光车到 郭亮 洞门前。
当然也会有当地人可以给办个亲友卡之类的证,直接自驾进 郭亮 村,价格800左右。

今天虽然天晴但是感觉有霾,空气透明度不高,比2021年那次徒步看到的景象差不少,而且人多,带了单反和无人机,也没有要拿出来拍的欲望。
华、梅子、秋和兔喜欢拍照,而且每个点都不想错过,于是从一开始我们就分开了。
我们大约是12:30开始步行的,拍下上面这张图的时候是12:59了,大约走了一半。

13:30我们走完了全长1250米的 郭亮 挂壁公路,坐在路边等后面拍照的4位,等了很久不见人来,于是继续向前,过一座小桥往老村长家方向而去。
比起3年前,这里还是有了很大的变化, 郭亮 村下面似乎多了 郭亮 “新村”,老村长家这一侧也多了好些民宿。
时间到了14:30,肚子饿了,民宿里弄碗面吃。
这时候兔来了信息,“我们到了14#了”.......
OMG,14#,那是 郭亮 挂壁才走了一半啊!2个小时才走600米?
好吧,说明喜欢 郭亮 村这个景点,那就慢慢Enjoy吧。

老村长家这一侧有3个观景台,可以拍摄 郭亮 挂壁全景。
老村长家现在开辟成了陈列馆,陈列着好些照片,叙述着13位村民在村长和书记的带领下手工开凿挂壁公路的历史,1972年开工,1977年完工,耗时5年,打烂了几十吨的钢钎......
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啊!
村长已于1985年离世,书记1984年离世,他们没怎么享到改革开放的福,但是给 郭亮 村甚至周边的村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遗产,诚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
另外4朵金花终于来会合了,我好奇的问,1250米的 郭亮 挂壁怎么能走足足3小时的?
答曰:“......不想落下任何一个可以拍照的窗口,人多,要排队.......
单人照拍完拍双人照,双人拍完拍三人照......”

回程的时候我随手给拍了几张,那是见缝插针,趁没人和光线合适的时候咔嚓就来了,一秒出片,用不了多少时间啊!
坐景区车回到沙窑游客中心,17:00左右出发前往 巩义 ,2个半小时抵达 巩义 中州国际饭店,一切顺利,晚餐选在酒店3公里外的一家卤肉馆,记得在望嵩路,味道很好,吃撑了......

巩义石窟寺

4月13日星期六,晴天。
酒店不含早,退房后还前往望嵩路吃早餐。我们选了一家人气最旺的路边摊,6人吃饱才花24元。

今天的第一个目标是 巩义 石窟寺,重点要看最美飞天像和帝后礼佛图浮雕。
石窟寺离市区不远,大约13公里开车不到半小时。

巩义 石窟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建寺,北魏宣武帝时开始凿窟造像,是北魏的皇家石窟。
据说原本北魏皇家石窟选在 洛阳 龙门 ,开凿以后发现规模太大国力负担不起,于是重新选址在了 巩义 。

石窟寺不大,共有5窟,可以进内参观的只有3窟。这里人也不多,有不少美术生在描摹造像。
照例我们请了讲解开始参观。

石窟前修建了连廊,现在的地面比石窟的地面高出1米多,那是黄河泥沙堆积的结果,石窟的很多造像是清淤后重见天日的。
进入后我们先去了左边。
这边立有一个石碑,上刻“河洛神迹”四个大字,碑的右边是一首题诗:
石窟二千年,精巧夺天然。
满座半残废,神话犹相传。
彼姝殊自乐,裸舞何翩跹。
万载 邙山下,过客辄流连。
东望多感慨,国难重在肩。
边城烽火急,壮士应催鞭。

碑的左边是落款:
陆军第一六六师步兵第二旅第三团第二营营长,陆军步兵少校,叶金饶 题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岁次丁丑孟秋月吉日
那是1937年初秋,正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的时候啊......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