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H公路旅行(上)从喀什到塔什库尔干 - 北京 - 8264户外手机版
撰文、
摄影/张祺林温馨提示 正文约10000字,
图片共222幅图文皆原创,侵权者必究
1 重返喀什
喀什,一个葱岭脚下别具异域风情的
新疆名片,一个扼守丝路要道的西域名城,一个誓要成为“西部小
上海”却又力不从心的边关重镇。距离上次来已经六年之久,直飞五个半小时的航班相当于到欧洲的一半路程,毕竟陆路也有四千公里,可以说是已经从东亚来到内陆亚洲了,喀什的一些角落也与中亚河中地区高度相似。
▲喀什噶尔
▲喀什噶尔
▲喀什最不同于中亚的地方(表情)
北京至喀什的航线入疆前乏善可陈,翼下皆是戈壁滩与流水痕迹,偶尔出现几处耀眼的反光亮点那便是太阳能板或是开采天然气的地方。入疆后全程紧贴天山飞行,作为一条国际山脉,天山把最美的一段留在了新疆,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致于此并存,其美学多样性、地学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世所罕见。
▲巴音布鲁克,2018.7
▲独库公路玉希莫勒盖达坂,2018.7
掠过星星峡后右侧舷窗可以拍摄海拔4886米的托木尔提和巴里坤湖,天山最东的冰川——喀尔里克冰川占据了整个山谷末端的巨大冰斗依稀可见,斜插飞过东天山后高山牧场逐渐出现,但由于角度太高难以体会到其立体的美感。正下方的吉木萨尔县曾是唐代北庭都护府的所在地,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北路东起今阿尔泰山、巴尔坤湖,西达今咸海之间的西突厥部族,与安西都护府以天山为界分治南北。
▲新疆东部的流水痕迹
▲大地发辫
▲托木尔提、喀尔里克冰川
▲巴里坤湖

▲东天山的草甸与森林
▲东天山北麓,吉木萨尔县境内

▲东天山北麓,吉木萨尔县境内
▲东天山的雪山,曲根台达坂附近
▲东天山的雪山,小干沟达坂附近
即将到达乌鲁木齐时,左侧舷窗外一座山脊线如三桅帆船般的雪山方才从林海上空由远及近地驶来,这便是东天山最高峰博格达峰,蒙语意为“神灵”,是西部各民族心目中的圣山,被视为神灵之宅、紫气之源,有浪漫传说云若干年前族人自西方的牧场远远遥望到这座山峰,向东迁徙五百年才到达山脚下,见此水草丰茂便扎根栖息。
▲博格达峰
▲博格达峰
如果是从乌鲁木齐起降的航班则可以平视这一座新疆最为著名的山峰。博格达峰由三座利剑般插入苍穹的角峰组成,最高峰海拔5445米,冰岩混合型攀登路线令无数登山家望而却步,国内户外前辈王铁男折戟多次后方才于1998年8月4日实现首登。航线自东向西呈弧形飞过博格达峰,北坡两条山谷中的四条冰川逶迤而下,将银色的末端探入天山天池上方葱笼青翠的森林之中。在东峰北坡脚下亦有一个风景如画的冰川湖泊,为新疆经典徒步线路之一——博格达大环线上的五星营地,周边生长有形似圆白菜的天山雪莲,为菊科凤毛菊属的一种,可惜武侠小说风靡之后被疯狂盗采,生长周期长达五年自然无法迅速恢复,如今野生环境下的植株所剩无几。
▲博格达峰
▲博格达东峰
▲博格达西峰
▲博格达峰、天山天池
飞过乌鲁木齐后便进入到了“乌喀航线”,被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航线之一,不仅可以从空中俯瞰新疆红层景观的精华段落——库车至阿克苏之间,解锁全新的大尺度观赏视角,还能拍摄到西天山深处一系列地面难以一睹真容的雪山,除了著名的天山之王托木尔峰和峰形凌厉的汗腾格里峰,还有如众星捧月般簇拥在周边的一系列6000米级山峰,如雪莲峰、雅那马什峰、阿克塔什峰等。可惜天山诸神从不轻易示人,笔者飞过三次乌喀航线均未能一睹其真容。连绵不绝的雪山群与红层带并驾齐驱,宛如一红一白两条巨龙横亘在新疆中部,共同组成了“三山夹两盆”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所在。
▲红层带,2018.8
▲红层带,2018.8
▲红层带、西克尔水库,2018.8
▲红层带,2018.8

▲红层带
▲红层带
▲西天山末端的雪山,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边界
▲喀什东郊的棉田
▲喀什乡下
喀什夏季白天干热且昼较长,故落地徕宁后先行参观喀什市博物馆——大而空且乏善可陈,目之所及都是复制品和展板,唯一值得一看的为《丝绸之路历史文物精品展》,主要展出于阗、疏勒、龟兹、火州等古代佛教盛行区域出土的汉唐时期佛教残片、法卢文残片、婆罗迷文残片、各种陶器、造像和纺织品,其中北朝三耳压花陶罐、北宋缂丝绢棉长袍乃其镇馆之宝。
▲喀什徕宁机场
▲喀什博物馆
▲吐蕃文木简,米兰戍堡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