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巩义—大宋皇陵之永昌陵 - 河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河南
本帖最后由 hnxylyxa040411 于 2024-9-10 15:30 编辑

巩义隶属于河南省,位于嵩山北麓,西距古都洛阳市76公里,东距郑州82公里。郑西高铁、连霍高速、陇海铁路均在市内设站。

杜甫故里

本帖最后由 hnxylyxa040411 于 2024-9-10 15:35 编辑

  宋陵,即宋朝北宋(公元960-1127年)帝陵。位于巩义市境内,有皇帝及皇后、大臣等的陵墓300余座,是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皇陵群。现地上所存700多件精美石刻,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北宋皇陵的诸帝陵园建制统一,苍松翠柏,肃穆幽静。西村陵区位于西村乡北的常封村和滹沱村之间,包括宣祖赵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赵光义的永熙陵;蔡庄陵区位于蔡庄北,有真宗赵恒的永定陵;孝义陵区位于县城西南侧,包括仁宗赵祯的永昭陵、英宗赵曙的永厚陵;八陵陵区位于八陵村南,包括神宗赵顼的永裕陵、哲位置宗赵煦的永泰陵。
  永昌陵是北宋帝王陵区第二座皇陵,也是实际的首陵。陵主赵匡胤,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宋太祖,北宋王朝的建立者。赵国胤祖籍河北琢郡,后唐天成二年(927) 生于洛阳夹马,后周显德七年(960) 黄袍加身,策划陈桥驿病变,消灭后周,建立北床王朝。开宝七年(974)灭南唐,基本统一中国汉族聚居区。开宝九年(976)暴死于东京万岁殿,享年五十岁。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977)四月,葬于河南府巩县永昌陵。





本帖最后由 hnxylyxa040411 于 2024-9-10 15:41 编辑

宋大祖永昌陵位于北宋西村陵区,在其父母永安陵的西北侧600米,位于今巩义西村公路东侧路旁,永昌陵所在区域在北宋时代称为龙洼,是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今天乘坐巩义到西村的巴士,仍有一站叫陵洼,下车前行不远就可以到达永昌陵。交通便利。永昌陵现存遗迹有四门神墙,两台遗迹,乳台,鹤台遗迹,南门神道石刻39件,其他三门及下宫石狮8件,陵台,以及陪葬后陵两座,即宋太祖孝章宋皇后陵和宋真宗章怀潘皇后保泰陵。陪葬区橙子还发现陪葬墓封士一座,墓主不明。永昌陵是北宋王朝唯一一座由皇帝亲自选定的陵墓。根据北宋野史文莹和尚所修《玉壶清话》以及南宋史学家李表《续资治通监长编》记载。北宋开宝九年,也就是宋大祖死前几个月,宋太祖西巡西京洛阳,回程路过巩县,拜渴了父母葬地永安陵,登上安陵西北角楼,对大臣说,人生如白驹过隙,终有终点,随后拿出一支响箭,朝西北方向射去,在箭落处埋石马一件,对大臣说,此即联之皇堂也,联自名为永昌。这就是永昌陵的来源。


















永昌陵上宫保存状况良好,鹤台,乳台基址仍然高大突死,四门阙台虽然高低不一,但仍然保持了原有风貌。昌陵石刻群,是北宋石刻制度确立的标志,尽管从艺术角度说依然保存了五代晚唐风格,但是仍然有很多看点,辈如宋陵唯一一个羊首的瑞营石刻(其他均为马首),石刻依仗马,马的雕刻艺术是永昌陵的代表作,马的形象高瞻远瞩,神采飞扬。武士石刻,面部饱满,而目角度合适,给人一种栩栩如生虑虑生风之感,是宋朝早期陵墓石刻的代表作。永昌陵的望柱,特别是神道西列望柱,堪称北宋皇陵望柱的代表作。柱身的卷云纹,升龙,雕刻的异常精细,而且保存很好。柱头的莲蓬柱首,刻画饱满,螂纹装饰,也保存完好,堪称北宋以及中国帝王陵望柱的精品
本帖最后由 hnxylyxa040411 于 2024-9-10 15:44 编辑

永昌陵上宫保存状况良好,鹤台,乳台基址仍然高大突死,四门阙台虽然高低不一,但仍然保持了原有风貌。昌陵石刻群,是北宋石刻制度确立的标志,尽管从艺术角度说依然保存了五代晚唐风格,但是仍然有很多看点,辈如宋陵唯一一个羊首的瑞营石刻(其他均为马首),石刻依仗马,马的雕刻艺术是永昌陵的代表作,马的形象高瞻远瞩,神采飞扬。武士石刻,面部饱满,而目角度合适,给人一种栩栩如生虑虑生风之感,是宋朝早期陵墓石刻的代表作。永昌陵的望柱,特别是神道西列望柱,堪称北宋皇陵望柱的代表作。柱身的卷云纹,升龙,雕刻的异常精细,而且保存很好。柱头的莲蓬柱首,刻画饱满,螂纹装饰,也保存完好,堪称北宋以及中国帝王陵望柱的精品。


本帖最后由 hnxylyxa040411 于 2024-9-10 15:52 编辑

  永昌陵"兆哉"(陵区范围)原占地约4000亩,兆哉没有修建墙垣,只在前后左右遍种松柏花卉。远远望去柏林如织、绿叶如盖,故又名"柏城"。现存永昌陵陵台(坟 头)呈覆斗形,底边东西宽60米,南北长62米,残高21米。陵园的原有建筑,现已无一 留存。高高的陵丘之前,尚有石雕的 狮、虎、马、羊、角端以及武士、望柱等矗立两侧。   永昌陵作为北宋开国皇帝的陵墓,尽管较前朝比较寒碜,但开创了北宋一代皇陵的典范。永昌陵由上宫、下宫、孝章宋皇后陵、章怀潘皇后陵以及两个陪葬墓组成,陵区南北长2000米、东两宽约6000米。永昌陵卜宫地势南高北低,从陵区南端的鹊台至北神门石狮,南北落差达17.3米。由于常年平整土地,陵区地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鹊台至北神门处有八阶台地,每阶逐次降低0.8~2.7米不等。永昌陵上宫的建筑大致包括:鹊台2个,东西并列,间距42米。两鹊台为夯土筑成,平面大致呈方形。乳台2个,位于鹊台之北115米。西乳台东西并列,也为夯土筑成,顶部隆起,平面略呈长方形。东乳台底部东西长12米,南北宽6米,高3.2米;西乳台底部东西长11米,南北宽6米,高3.6米。宫城位于神道石雕像的北端,南神门距乳台基址约165米。宫城四周的神墙,地面以上部分已不存在,现存有四神门两侧的门阙和四隅的角阙基址。神门两阙台的间距一般为15米,门阙与角阙基址的间距在85~90米之间。根据现存门阙和角阙基址的位置看,宫城平面呈方形,边长约为240米。陵台位于宫城正中,距四神朗台的距离为93~97米。陵台现呈方形覆斗状,台顶平坦,四坡面斜直。现存顶部东西长18米、南北宽14米,底部东西长48米、南北宽45米,高14.4米。



这雕像都相当有乐趣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