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野鸡坪——甲辰暑期自驾游随笔(九) - 广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从水城古镇出来,已经是午后。今晚去哪里露营?去玉舍森林公园,还是去野鸡坪?有些纠结。
前几天在海坪彝族风情园看火把节,就知道这里有个叫野玉海的大景区,核心区总面积68平方公里,由野鸡坪高原户外运动基地、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和海坪彝族文化小镇组成。海坪彝族文化小镇以展示彝族文化风情为主,每年都举办火把节,而野鸡坪和玉海国家森林公园则以围绕高原山地森林,打造集山地运动、避暑度假等为主的休闲度假产品。
看火把节期间,曾向民宿老板和当地人了解,知道玉舍国家森林和野鸡坪高原户外运动基地都可以露营,问哪一个更好一些时,得到的回复是各有各的好。
现在要做决断了,究竟要去哪里!纠结间想到“野玉海”这个名字,既然当地把“野鸡坪”的“野”放在前面,必然是最被当地看重,就去野鸡坪!
没有让我失望
野鸡坪,没有让我失望。
车子在九曲十八湾的山路上爬升,当拐过两座山头,看到高山之上的草原,看到一排排白色的大天幕,看到草原边上一个巨大的木板铺就的观景台,看到台下云雾弥漫的群峰、山谷,一下子就来了精神——看来选对了。
路道边停满了车子,一个个大天幕下坐满了人群,有喝茶的,有野餐的,有烧烤的,还有支着户外音响在K歌的,一派热闹景象,仿佛来到了草原上的那达幕大会现场。迫不及待地在路边停下车子,到草原上走走,到观景台上去看看,兴奋得像个孩子。
了解到这片草原不能露营,又上车,继续往前走。前方有一大片紫色的花海,花儿还没有完全绽放,但已经足够壮观。花海周围用铁丝网围着,问看门的安保人员,进花海得买门票,20元每人。没有进去的欲望,其实也无需进去,透过铁丝网,花海是一览无疑的。想拍照片,把手机伸进网里,也能随便拍。
还未深入,还未扎营,光这片草原,光这片花海,就足够让人惊喜了。野鸡坪,没有让我失望。
马老师要扎帐篷
无心细赏花海,见花海边有叉路,驱车往右边拐,继续往前寻找露营地。
右边又是一大片草原,中间一个山包,山包边上有一个停车场。停车场上停了好些房车,也有人扎了帐篷。果然拐进去,里面还有空位。
这明显是专为露营者设置的停车场,不仅设置了规范的停车位,边上还有垃圾桶和一个大型的冼手间。每个停车位都是用红砖铺就,边上还有与车位大小相当的一块草坪,明显是留给扎帐篷用的。
这样理想的露营地还是第一次见。马老师兴奋不已,一向喜欢车宿的她难得的发话了:今晚不车宿了,扎帐篷!这样好地方,最少要露营两个晚上。
夜里有些冷
夜里有些冷。天才黑下不久,在车旁天幕下喝茶,不得不穿上外套。拍了穿外套的照片发给在家乡的朋友,朋友大惊:我们这热到要剥皮,你们竟然穿几件衣服!这还是同一个天底下吗?
天冷忽然想吃糖水。车上取出红豆,高压锅里冼了,生了炉火煮红豆糖水。有意把火炉放在身边,借着炉火的热多一份暖意。糖水出锅,热腾腾的吃上一碗,让人忆起小时候冬季早晨吃糯米糖水的情景。
晚上十点,隔壁房车一班人外出回来,闹哄哄的冒着热气。这是几个家庭组合,一台房车,三台小车,大大小小的一二十人。吃过晚饭时,他们中的一对夫妇过来打招呼,说他们要出去海坪彝族风情园看火把节。除了房车,三台小车都开出去了,大人小孩塞得满满的,都一付兴高采烈的样子,像是春节赶庙会一般。
半夜里更冷,睡觉时羽绒睡袋没拖上拉链直接被冻醒,把拉链都拉上了,才安安稳稳地睡上一觉。这是行程中最冷的一晚上了。
塔松边的帐篷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餐,与马老师徒步走走。
沿着花海边上的道路一直往里走。道路笔直,黑底,两车道,目测有一两千米,中间凹下又升起,如一条黑色带子。左边是花海,右边是草原,尽头有特色的房子和停车场,再远,是森林覆盖的山头。
一边走,一边拍照,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尽头。尽头处除了房子、停车场,还有一个大操场,估计是为团建搞户外运动用的。房子是管理用房,还有餐厅。停车场里停满了车子,由于是硬底,停着的基本上都是房车。密度比我们的那个停车场还要大。
无暇细看停车场,我被不远处的一片塔松林吸引。离停车场也就100来米,塔松林长在一片山坡上,上下一条土路,前边有草坪,草坪里扎有两顶帐篷。塔松林,草地,帐篷,这一幕让我立即就想起新疆,想起那拉提。
拉着马老师快步走向塔松林。草地上扎着的两顶帐篷原来是一家子,一对年轻夫妇,一对老人,一个小女孩。年轻男人说,这是他们第二次来了,第一次来,这块草坪被人抢先扎了帐篷,他们的帐篷只能扎在下面那块草坪上。
下面那块草坪也不错,平整,开阔,车子还能停在上面,只是低些,离塔松林远个三五米而已。忽然有股把营地搬过来的冲动,与马老师商量,马老师不同意,只好作罢。
马老师醉了
马老师醉了,且是在中午醉的,也是此次行程的唯一一回醉。
塔松林回来,与马老师又反方面绕着花海徒步逛了两三公里。折返时,见路边有小卖部,里面有刚烤好猎手和鸡翅,刚好中午了,决定买些回营地加餐。
今天无需开车,有烤猪手和烤鸡翅的午餐,当然少不了酒。这次行程,带了三瓶酒,一瓶白酒,一瓶红酒,一瓶泡酒,一般白天不喝,晚上车宿或露营时,兴趣来了就喝一小杯,白天喝酒还是头一回。
我斟了半杯红酒,马老师斟了满满一杯泡酒,面对着面,一边嚼着烤肉,一边不停地碰杯。我酒量不行,每次碰杯只喝一点点。马老师酒量比我好,人又豪爽,一碰一大口。这样,我半杯红酒喝完,马老师已喝了三四杯泡酒。泡酒是高度米酒泡的药材,三四杯下肚,马老师竟喝醉了。
醉就醉呗,反正今天就是休闲,醉了就钻帐篷里睡觉去。
贵州版阿勒泰
午觉醒来,已近下午四点。
记挂着塔松林边的草地、帐篷,说服马老师,又去那边走走。这次去,特意背了背包,带去小茶几,小椅子,茶具,开水等。要去塔松林边喝壶茶。
草地上又多了一台车,多了一顶帐篷,就在下面那个平台上。上午没能说服马老师把营地搬过来,这不,下午就有人过来了。好地方总受人喜爱。
草地足够宽,不妨碍摆放小茶几。铺开茶档,喝茶。吹着塔松林深处过来的风,一股淡淡的松香味。远处过来一个牛群,慢悠悠的从脚下的土泥路上走过,又渐渐的消失在塔松林深处。
此情此景,又想起新疆,不过这回不是那拉提,而是阿勒泰。去年夏季,在禾木到喀纳斯路上,我们就扎营在一片有着塔松林的草原,我坐在帐篷边,也看到成群的牛羊从眼前走过,远处,几个白色蒙古包,正冒着炊烟……
没想到在贵州,在野鸡坪,也看到塔松林,看到帐篷、草原,看到牛群,看到新疆阿勒泰一样的风景。
野鸡坪,贵州版的阿勒泰。
我们都是过客
野鸡坪里露营两个晚上,身边的“邻居”换了好几拔。
右手边,第一个晚上驻扎的是一个四个家庭的组合,一台房车,三台小车,大人小孩一二十人,每到吃饭,闹哄哄的像是搞什么喜事一般。第二天晚上,又换成了一对六十来岁的夫妇,安静,斯文。女人过来聊天,细声细语的,说她们夫妇本是做企业的,房地产企业,百货商场企业,十几年前,夫妇俩在事业高峰期急流勇退,买了房车,开启旅居生活,现在房车已换过两台了。
对面位置,第一个晚上是一对中年夫妇,男的爱弹吉他,吃过晚饭,泡了壶茶,一边喝茶,一边弹吉他,弹得蛮不错的,一连弹了好多首,我们成了免费的听众。第二天,又换了一对年轻的夫妇,开的是一台奔驰,还带着一头庞物狗。女人爱健身,剪着男式的平头,吃过晚饭,放了强节奏的音乐,旁若无人的跳起了健身操,单看那穿着黑背心的背影,不仔细辨认,还认为是个男孩。
左手边靠近冼手间的地方,前一天晚上,是一对老年夫妇,露营经历明显未久,扎的帐篷是简易的,没有扎天幕,黄昏时一阵小雨,老两口躲在帐篷里吃晚饭,感觉有些凄凉。第二天又换了两个家庭,扎了个高大尚的六角天幕,饭饱酒足后,一个相貌堂堂的中年男子拿出一支萨克斯,像模像样地吹起来,有专业的水准。去洗手间经过,忍不住驻足听了好一会儿。
只短短三天两夜,邻居们一批一批的换着新面孔,到第三天,我们也要离开了。其实,我们所有人都是这里的过客,不管风景多么精彩,我们终将离开。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