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雀鸟夫妻岩 - 贵州 - 8264户外手机版

  贵州
探寻雀鸟夫妻岩
        雷公山在大地结构上属江南台隆,出露地层为元古下江群,分布岩石以板岩为主。在地层隆起和风化过程中,发育了众多瀑布和突岩。瀑布著名的有响水岩瀑布群、四道瀑瀑布群、高岩峡谷瀑布群、迪气瀑布群等,突岩有姊妹岩、猴子岩、夫妻岩等,这些瀑布和突岩多藏匿于深山幽谷中,除已经开发的响水岩瀑布群和位于公路旁的姊妹岩游人比较熟悉外,其余大多未进入游客的视野。雀鸟夫妻岩因深藏蓊密河源头峡谷,所在位置隐蔽而险远,知之者少之又少。
        喜欢猎奇的户外之马,曾经在资料里见过雀鸟夫妻岩的记载和照片,但记载语焉不详,照片模糊不清,无法让人按图索骥。
        深秋时节,雷公山层林尽染,万紫千红。户外之马和朋友又一次来到雷公山麓美丽的雀鸟苗寨,打算走一走雀鸟到乌东的古道,顺便探寻夫妻岩。
        出发之前,我们先问一下寨上的老大哥,老大哥热心地给我们指路,并告诉我们从路边的荒田下去就看到夫妻岩了。
        得到老大哥的指点,我们信心百倍地出发。古道虽然是泥巴路,但很平整,路边的草刚割过,非常好走。过了梯田就进入密林,秋阳从树梢透射下来,洒在路上,为路上的落叶镀上一层耀眼的黄金。行走在古道上,脚下发出沙沙的响声,令人心旷神怡。
        走到半路,遇到一位砍柴回来的年轻人,我们又问他夫妻岩的位置,他热心地在地上画出线路图,说是从荒田角下去,下面还有一丘荒田,从这丘荒田再下去几十米就到了。我们来到荒田,从田角下去,果然下面还有一丘荒田,荒田下隐隐约约有一条小路下河谷,我们沿着小路向下走,小路越来越陡,海哥和另外两位朋友说不下去了,返回大路等我们。
        我和藏羚羊小心翼翼拉着树枝走下去,小路在一堵岩壁下结束,岩下放着一个木箱,木箱是蜜蜂的蜂巢,原来小路是养蜂的人走出来的。我看蜂巢上方的岩石虽然很高,但没有和山体分离出来,不是我记忆中的夫妻岩。再往前走又遇一窝蜜蜂箱和一堵岩壁,令人失望的是,也不是我们寻找的夫妻岩。好在岩下有一棵野荔枝树(学名四照花树)果实正红,算是给我们的一点安慰。
        回到路上不见海哥他们,我们以为他们往前走了,于是加快速度往前赶,但赶到脚尧坳都不见他们。此时,一路无信号的手机却信号满格,我急忙拨打海哥的电话,海哥说,他们遇到一位好心的老人带路,已经找到夫妻岩了!听说找到夫妻岩,我们非常高兴,取消翻越垭口到乌东的计划,叫海哥他们在原地等待,我们马上返回来。
        我们一路小跑返回来,原来刚才在第二丘荒田时不该沿小路下沟,而是要左转到田中央,再从岭脊下去。我顺着他们的足迹往左山梁下去,进入一个沟槽,沟槽非常陡峭,竹林深密,没法下去,只好折回来让还在山梁上的藏羚羊大声寻问海哥。因相隔太远,海哥说不清楚,只好派传媒下来带路。传媒带我们从他们返回的来的路下去。路越下越陡峭,坡度约有八十度,松软的泥土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腐叶,踩在上面一不小心脚就往下滑,我们手脚并用,抓住树枝或裸露的树根一步一步往下挪。尽管这样,传媒还是说,这边比左边沟槽好走多了,沟槽里的土更松软,竹子一拉竹根就被拔出来,必须多抓几根竹子才行。当坡陡得无法再下去的时候,左边树林里突然现出黑白相间的巨石,夫妻岩到了!
        我们沿着悬崖下的缓坡往左横切过去,便来到夫妻岩下面。夫妻岩由一高一矮两突岩构成,高岩高约20米,直径约3米;矮岩高约18米,直径约4米。两岩一左一右并排立于同一石基上,石基下是深不见底却长满密林的峡谷。右边突岩挺拔而高,上大下小,如束腰带,是为夫岩;左边突岩粗壮低矮,上小下大,如着摆裙,是为妻岩。夫岩靠外,面临高崖深谷,若伟男护家;妻岩靠里,内敛而恋家,似小鸟依人。两岩相距约两米,顶距稍小,若相亲相爱相依偎。
        亿万年来,不管风吹雨打、电闪雷鸣,也不管山崩地裂、沧海桑田,这对石夫妻始终遵守誓言,初心不变,相爱厮守,永不分离。我们被眼前这对石夫妻所震撼,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顾不得脚下的危险,从不同角度观赏、拍照,久久不忍离去。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围观欣赏美景
请教一下,有人知道此果的食用方法吗?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这太奇特了,似乎不能吃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