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后山顶:“眼睛天堂”与“身体地狱”间的绝美征途 - 湖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黄梅雪后,情寄山川
在生活的幕布下徘徊,
不登山,静守一份慵懒的自在,
心灵于日常港湾,悄然舒怀。
登山时,似飞鸟逐风,豪情满怀,
脚步叩响大地,奏响别样节拍。
人生恰似征途,峰峦常入梦来,
或巍峨入霄汉,或坎坷布青苔。
那一座座山,是命运的礼待,
藏着磨砺,蕴着精彩。
岁末之际,随行云群落脚韶关城外,
黄梅雪后,恰似仙画展开。
三十七友相伴,踏入这诗意地带,
后山顶上,云影徘徊。
初临山径,幽林遮天似谜海,
怪石嶙峋,诉说岁月的梗概。
悬崖似壁,试我等勇气能耐,
脚步挪移,心潮澎湃。
谷深如渊,吞没了怯懦的叹哀,
云海翻涌,托起壮志的豪迈。
汗水洒落,浇灌一路的期待,
草甸绵软,轻吻疲惫的脚踝。
攀爬间,险峰如龙斗,魄动魂骇,
东山之奇,惹惊呼声在谷中徘徊。
船底顶秀,似翠色簪花满戴,
七小时跋涉,十一公里的记载。
并肩之人,递来力量与关怀,
援手相牵,情谊在掌心盛开。
每声叮嘱,都暖过骄阳的光彩,
同赏山川,此份缘千金难买。
于山顶回望,来路蜿蜒似彩带,
征服的喜悦,在眉间心上散开。
自然馈赠,情谊厚载,
此行无憾,铭记这山川与友爱。
在生活的诸多选择里,徒步登山与不徒步登山,皆是心情的映照,都是灵魂释放之途。于我而言,踏上那山野小径,是奔赴一场与自然、与自我、与伙伴的约会。2024 年 11 月 24 日,我随行云户外徒步群 37 人奔赴广东韶关“黄梅雪后”四座峰的精华——后山顶,开启一场难忘的穿越之旅。
初抵山脚下,“黄梅雪后”之名便勾起诗意遐想,得知它是广东十大经典登山穿越路线,期待更甚。抬眸远望,群山连绵,似大地巨龙卧伏,山峦高耸入云,山谷幽深难测,悬崖峭壁冷峻矗立,似在宣告征途艰险,幽林藏着神秘,奇石仿若天工妙成,云海在远方翻涌,草甸似绿毯铺陈,好一幅雄浑壮阔的山河图卷。
踏上行程,脚下土石混杂,每一步都得踏稳,身旁队友三两结伴,相互提醒着脚下坑洼、头顶枝丫。行至山腰,坡度渐陡,体力在汗水里流逝,呼吸急促得似拉风箱,可环顾四周,壮美景色扑面而来,疲惫便被抛却脑后。悬崖边,大家小心翼翼侧身而过,援手相递,那一刻,信任与默契在指尖传递。
越往高处,云雾缭绕,仿若踏入仙境,能见度骤降,队伍首尾呼应声在山间回荡,声声“跟上”“小心”,成了安心的音符。攀爬、停歇、再攀爬,历经四小时,跋涉九公里,终登顶。站在后山顶,俯瞰来路,蜿蜒小径隐于草木间,成就感油然而生。一日经过七小时穿越,共行程十一公里,一路领略龙斗峰之险,悬崖边心跳加速;感受大东山之奇,怪石嶙峋妙趣横生;体悟船底顶之秀,草木葱茏如诗如画。
在这趟旅程里,与队友并肩,共赏山川壮丽,同担路途艰难。彼此递水、拉扶,分享干粮,用笑容和鼓励驱散疲惫。人和人最美好的关系,确是这般一起翻山越岭,于汗水中铸就深厚情谊。此行,于山水间寻得心灵慰藉,于伙伴处收获真挚情谊,不虚此行,“黄梅雪后”的记忆,已镌刻心间,成为岁月里熠熠生辉的宝藏,盼着下一次再赴山野之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