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牧歌 - 北京 - 8264户外手机版

  北京
2024年十月,佐盖仁多玛村,一处散落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天然冬季牧场。刚刚进入十月草便开始由绿转黄了,高原上的绿色是如此珍贵。深入牧场尚有绿色和一些低矮灌木深浅点缀在新黄的草甸,初冬的夜里会飘些小雪,日光一照便消散了,转场的牧民开始陆续转场。日出前,煨桑台点燃了一天的开始,熟悉的桑烟味在清晨冷冽的空气中弥漫着,随风忽远忽近地唤起属于藏地的记忆。寒冷的空气刺激着肺部,山顶的大风四面八方而来,将周身暖意带走的一丝不剩。







登上坡顶,远处尚未苏醒的仁多玛村庄在晨雾里朦朦胧胧的,偶尔有早起赶路的车子经过,在山路上如小火柴盒在缓缓移动,一直到山坳里不见了踪影。山顶的寺庙经堂外有一圈转经道,五点多已经陆续有转经的人。晨曦中,桑烟起,步履匆匆,手中念珠颗颗捻过,在转经道上,走向圆满。在坡顶立着,迎着风,天地冷寂无声,只有冷风刮过草地时的簌簌声。深呼吸,让冷冽刺骨的空气吸入身体里,与血液交融,清醒每一颗细胞,涤荡心扉,完成一场与风的交谈。






四周是连绵山脉,山脚下根河支流静悄悄地滋养着生灵。天空透着灰蓝,还未被太阳唤醒,云层显得有点厚,层层叠叠地随风翻涌着。草地还坠着露珠,触手冰凉,背风坐在草地上,转头便可看见不远处的寺庙外转经的人渐渐多起来了。三四岁的孩子由老人牵着,迷蒙着贪睡的眼神跟着转。
天,渐渐亮了起来,无所事事地坐看云舒云卷,大把大把的浪费时光。天空换上了浅蓝色的面目,对面山坡上被朝霞染上了浅金色,很快又没入阴影里,慢慢的可以看清矮灌木林的轮廓。等一切变得清晰了,太阳也已升至半空,初冬暖阳放出能量,抚慰着刚经历过一夜严寒的草原大地,山林蒸腾起来的水汽弥漫开来,丝丝缕缕,飘飘荡荡,一会儿就消失在林间空气里。


山脚下的仁多玛寺的僧人们已经开始早课诵经,外面的煨桑炉里浓烈地烟雾和灰烬昭示着藏民们都来供奉过了。年纪小的僧人们裹着暗红僧袍奔进奔出地忙碌着为师傅们提水倒茶。小小地身影隐入殿宇,生怕冒犯,蹑手蹑脚地挪进经堂,贴壁而立,旁观着另一世界的庄严。
最后一天离开前,再一次登上山顶,朝拜大轮金刚手佛殿,遇到两个藏族小伙子要求我给他们拍照。拍完便邀请他们一起浏览成果,蓝天下牧草遍野,山鹰振翅翱翔,牧人们守着这片牧场,不知道还能坚持多少年。


在清晨深入牧场腹地,已经有通汽车的石板路了,虽窄但还安全,汇车时需谨慎。牧人帐篷星星点点散落在荒漠草原里。已经很难得才能见到牦牛绒编织起的黑帐篷了,现在的帐篷都是白色厚帆布的钢结构骨架。放牧的人也开始放弃马匹而开上了摩托车。原始放牧的形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外来人,带去了现代化生活方式和理念。草原退化,过度放牧带来的资源枯竭;牧场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原始部落的消失;改变牧人千百年来的游牧生活的同时,也要接受所带来的负作用。




The End.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