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记:五天四晚玩转潮汕(南澳岛篇) - 江苏 - 8264户外手机版

  江苏

南澳岛,是东唯一的海岛县,也是中国大陆12个海岛县(区)中唯一的全岛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闽、粤、台三地交界海面,距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仅7海里,素有“粤东屏障、闽粤咽喉”之称,历来是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也是对台和海上贸易的主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我原本计划游览完潮州之后,先坐车到汕头,再从汕头坐161路公交车到南澳岛,再在南澳县城租个电瓶车环岛,可后来看了一些攻略,骑电瓶车环岛固然方便,但是环岛路弯多坡多车多,加之风大,存在着安全隐患,想想还有贺磊和小鱼儿两个小伙伴,为了安全,还是包车环岛比较靠谱一些。后来在去龙湖古寨的顺风车上认识了陈师傅,与陈师傅谈妥价格,次日一早9:00送我们去南澳岛一日游,晚上再将我们送到汕头,如此,也免去了我们先去汕头的舟车劳顿,甚好。(听说南澳消费不低,所以我直接打消了在南澳岛留宿一夜看日出的念头。)

客栈所处的位置距离广济门城楼不过两百多米,出了分司巷口便是热闹的上东平路,早上有很多当地人在路边售卖新鲜的蔬菜水果,有一种汁水夹杂着绿色的糊状的东西,我看到很好奇便前去询问,一问才知道是生榨橄榄,当地人很热心的让我品尝,尝了一口,五雷轰顶般的生涩难当,真是好奇心害死猫。周边有很多小吃店,毫不犹豫的又吃了一碗牛肉丸粿块,这种粿汤,我是百吃不厌。

白粥也是当地人早上爱吃的主食之一,贺磊的这一碗白粥,上面除了鸡蛋,还有肥肠猪肚之类的肉食,我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荤腥搭配的白粥。芋头条做成的反沙芋头,就是把油倒入锅中,再加入适量白糖,待白糖融化后加入芋头条反复翻炒,直至芋头条炒熟,其外表裹上了一层淀粉,因而得名反沙,吃起来又香又糯,除夕的时候可以尝试在家做一下,简单方便。
9:00在下水门与陈师傅成功接头,开始了南澳岛一日游。南澳岛距离潮州不过五十多公里,一个小时后,我们便到达2015年建成通车的南澳大桥,颇为壮观。
南澳大桥于2009年动工建设,总长度为11.08公里,总投资15亿元,南澳大桥建成后,作为广东省唯一海岛县的南澳与陆路交通网相连,彻底摆脱南澳岛交通完全依靠轮渡的历史。目前五座以下的小车进出岛费用合计为96元/车(一次性收取),在包车环岛之前,一定要跟包车师傅约定好进出岛的费用以及岛上的停车费由谁负责,免得有纷争。
进入南澳岛之后,第一站打卡的便是人头攒动的启航广场,从车来车往的热闹程度来看,或许在南澳岛根本就没有旅游淡季之说。
与南澳大桥平行矗立的红色启航灯塔,已经成了南澳岛热门打卡点,如今它不仅是夜航的引路灯,它更像是一种守候,守候迟归的渔民,守候迷途的孩子,守候每一个日出日落……它像是无数个游子心中的一盏心灯,照彻游子心中的寒夜长空。
广场上随处可见晾晒在地面上的各种海鲜,除了鱼翅瑶柱之类的海产品,最多的便是鱿鱼了,据说这种鱿鱼干是南澳三宝之一的“宅鱿”,有着与其他地方鱿鱼干不同的晾晒方法,之所以成为南澳三宝之一,不仅仅因为产品本身的美味和营养价值,更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历史的浓缩。

仅仅因为排队上厕所耽误了点时间,陈师傅在启航广场停车的时间超过了半个小时,就被收取了十块钱的停车费,再以后我们就学乖了,下来打卡时间尽量控制在半小时之内,事实是,有些地方你想停也停不了,因为环岛路很多的观景台和打卡点的停车位,真的很紧张。
环岛路第二打卡点,这里乱石林立,海浪拍岸,惊起千堆雪,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一直走下去,感受海浪雷鸣般的嘶吼。
坐在车上看风景,感受大海的宽广与浩淼,很快我们便到了前江湾~南澳县城所处的位置,这里与所有的其他沿海城市一样,繁华而热闹。
县城有旅游公交快线,全程10块钱,如果不包车,在汕头坐161公交车上岛之后,可以在这里再换乘公交快线环岛,此外还可以骑车环岛,县城有很多出租电瓶车的店铺,价格不一,可以多问几家。
据说前江湾是欣赏海上日出日落的最佳观赏点,海边有细腻的沙滩,还有各种水上项目可以体验,想想落日的余晖照射在停泊在海边的渔船上,该是多么的浪漫。

离开县城继续往前走,便到了宋井景区,门票16元,据说宋井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淡水补给点,据记载南宋景炎元年,因元兵进迫,时礼部侍郎陆秀夫和大将张世忠等护宋少帝退经南澳,驻跸澳前村,并挖有供皇帝、大臣和将士兵马饮用的三口宋井,这是其中之一。
宋井之奇,在于700多年来,古井时隐时现,出现时古井虽离波浪滔滔的大海仅10来米,但清泉不绝,水质清纯甘甜,久藏而不变质,故被称为“神奇宋井”。如今的宋井里依然还有汩汩而出的井水,只是井水的颜色有点让人望而生畏,朋友小鱼儿好奇心顿起,试着品尝了一口井水,似咸非咸,有点像淡水,但似乎又有海水的咸腥味。
除了宋井,景区内还有太子马、太子楼等之类的遗址,都与当年逃难的陆秀夫与宋少帝相关,后来崖山一战,南宋军惨败,陆秀夫见事情已经不可为,便先让妻儿跳海,随后抱着年幼的宋少帝纵身一跃,宋数百年的国祚就此断绝,这是华夏的历史篇章中最为沉重的一页,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大宋最后的骨气。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