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以“爱”的名义带孩子徒步 - 户外大厅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大厅
我不太喜欢周末爬山训练,因为每次都能看到家长带着只有六、七岁的孩子爬山的场景,甚至还见到大约只有四、五岁的幼儿。

你们以为这样的折腾方式可以训练孩子的意志力?

大错特错!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其心理素质、意志力、面对困境的忍受能力都不如那些未经受过所谓“意志力磨炼”的人。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一句话: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这句话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知道为何而活的人,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方式。

你老是莫名其妙带着孩子去走7、8公里,甚至15公里,企图训练他的意志力。然而,他这么幼小,根本是无法理解的。请记住,他无论任何都无法理解,因为他的心智还未达到能理解的程度。你也不要自我安慰地以为孩子长大后会感谢你,会欣慰你当初这么做是为了他好。实际上,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得不到一点快乐,也不明所以,留在他内心深处的只有厌恶、排斥、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他们一次又一次走完了几公里、十几公里,好像意志力很坚强。可是,这是表象。因为这种看似意志力坚强的表现,是被迫的。这种被迫的行为,使得他们一旦有自由选择的力量(长大)时,他们一定会逃避,并且带着一种对这类考验意志力的任何行为产生本能的厌恶和排斥。也就是说,他们成年后的心理素质是不如未经过这种所谓艰苦训练的人的。

因为,训练孩子克服困难不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是要让他明白,他为何要克服这些困难?

只有心中那团熊熊燃烧的烈火不会熄灭,当困难真的找上门时,他们才有克服它们的勇气和意志。

而要让心中这团烈火永不熄灭,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小教他们感受快乐、自由和尊重。而这三样,恰好是大部分中国人在幼年时得不到的。由于他们得不到,待他们自己也有了孩子时,也要去剥夺孩子一生中最宝贵的三样财富。

当一个人的童年感受到的总是爱、自由、快乐、尊敬,那他就会发自内心的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当他长大后,就有勇气和理由去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如果一个人本身都不热爱生活,生或是死,对他来说意义也不大。那么,当困难真的到来时,当他也有了自我意识和自我选择能力时,他也就有了解脱生命的理由了。也就是自杀。东南亚国家的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自杀率是最高的,韩国目前已经是经贸组织里自杀率最高的国家。至于中国青少年的自杀率,这个大家都懂,你肯定看不到真实数据。但一次又一次被路人、同学拍摄到的视频上传到网络后,让你有机会看到那些可怜的孩子解脱生命的过程。就是这些视频都已经那么多和触目惊心,那么,那些没有机会拍摄到的过程呢?那些不宜发表的新闻素材呢?

现代孩子的课程、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已经够令人窒息,你为何还要剥夺他周末难得的自由和时间?

高强度体能训练以及高强度学业,这两者只能做好一样。不要以为你的孩子是神,能够同时兼顾好这两样。如果周末进行一次高强度爬山训练,会消耗大量体能,身体软组织会有损伤(这是百分百的,不要用你的无知逞辩,说我的孩子没事),这时,大脑总是比平时更易感到困乏。因为,你的身体正在修复软组织。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注意力会不够集中,或者他的专注力会不够持久,因而学习能力会下降。

适当运动不但能强身健体,也有利于大脑发育。而高强度运动却适得其反。

因此,与其周末带着你那无辜可怜的孩子去折腾,不如让他充分享受周末的自由、快乐和尊重。

只有这样,他的身心才能健康成长。当他长大后,才有勇气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别让你的孩子长大后,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治愈童年的伤痛。

雅典最伟大的zz家、军事学家伯利克里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不花费时间来训练自己忍受那些尚未到来的痛苦,但是当我们真的遇到痛苦的时候,我们表现出自己正和那些经常受到严格训练的人一样勇敢……我们爱美丽,但没有因此变得奢侈;我们爱智慧,但没有因此而变得柔弱。我们把财富当作可适当利用的东西,而没有把它当作夸耀的本钱。至于贫穷,谁都不必以贫穷为耻,真正的耻辱是为避免贫穷而不择手段……

我再补充另外一点。为何中国的父母总是喜欢照办老一辈的教育方式?

因为在中国这里,没有质疑、批判的精神。或者更准确地说,质疑和批判的精神是被压制住的。至于为何,我不便在这里详说。

除了这一点,孔子大部分的理论对于国人的思想的进步也是贻害不浅。中国人总是会不假思索地认为老一辈的方式和理论都是经验的总结,都是切实有益的。你看看中国的电视广告和网络视频广告,那些医药、护理和养生产品,只要有个白发长须老者站在面前,再来一句据《本草纲目》《黄帝内经》说,这款药有滋阴养颜、固本培元、清热解毒、利肝明目等等功效,马上不假思索掏钱购买。至于这些东西是否得到过严谨、大量的数据分析、临床验证、双盲检测、药物成份的动物实验观测等等符合现代医学思维方式的检验?不管。反正老一辈的人以及《本草纲目》就是这么说的,那就不会有错。

到了孩子教育这一块,也是这样的思维方式。从不去深思和反思:我这样的方式是否真的有用?我幼年时也是被这种方式教育的,它到底对我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教育学和心理学上是否已经有了更科学、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发育的教育方式?我这么做经过孩子同意吗?我有和孩子商量过吗?他会感到快乐吗?他是否真的能理解?……

可悲的是,这些都是目前中国大部分家长都不会去考虑的问题。

他们也不愿去思考。

我在14岁那年开始训练,16岁可以跑半马,也就是22公里以上。在当年,我身边没有任何一位同学、校友和朋友能在16岁做到的。我认为,我之所以能拥有这种意志力,在于我父母都是做生意的,非常忙,没有时间管我和妹妹。因此我们平时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我们周末会跑去后面的板障山游山玩水,要么就是打游戏、看动漫和小说。由于我在小的时候很少被迫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因此,当我14岁那年想去挑战自我时,我反而具备了这样的意志力。

我希望你周末不要再带你那可怜、无辜的孩子去徒步十多公里了。你可以带他去玩玩电脑游戏或者PlayStation。

看看他最爱什么运动,陪着他一起玩。他喜欢动漫让他看,他喜欢小说给他看,不要过多限制,只有这样,他的精神世界才能更广阔。

如果你渴望在徒步界闯出一番名堂,你自己去折腾、自己去努力就好了。孩子有孩子的梦想和喜好,请你不要去干涉。

本文作者:小可爱

写于2025年1月19号下午
四五岁已经不小了,据说还有年轻的妈妈带俩娃,小的还不会跑去爬山,结果是刚步入爬山群的老汉帮忙在山下带娃。
哎,又见一派胡言乱语
有没有一种可能,你青年时期锻炼受伤,正是因为你在儿童阶段没有得到适量的锻炼
我也经常看到家长带娃爬山,根据我的观察,小朋友大部分都很开心,倒是很多家长表现的很难受哈哈哈哈
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我七岁的时候被父母带着爬峨眉山,那可是八十年代没有索道缆车呀。。我都佩服我自己,上下山用了整整四天
不太建议太小的孩子长距离徒步,主要是学龄前。至于学龄后的儿童和少年,适度的户外徒步是有益。其实全世界范围内,比如国外的童子军活动,毅行,国内的夏令营,冬令营基本上也都会安排一些稍长距离的徒步。
现在国内的孩子主要问题不是运动过量,而是动的太少了,身体素质方面直线下降,甚至不得不逼得国务院发布通知要求中小学生每日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所以周末有空还是让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不一定是徒步爬山,也可以是骑行,其他球类运动等等,总比整个周末抱着手机窝在那里强的多。
你有了孩子才会懂,小孩子不带出来,就盯着电视机和手机,眼都近视了

高强度的学业,也是造成中国孩子能不学就不学的主要原因。这也可能就是成年后的中国人不爱读书的原因。
登雪山不适合太小的孩子,户外徒步当然适合了而且非常适合。三岁以下看老爸的背负能力,三岁以后可以综合大人与孩子的体能,选择合适的线路。当然儿童参加户外的资格在于大人,娇气,霸道问题都没解决好的,确实没资格参加户外活动,也没必要,孩子没错,适合游个乐园,吃个农家乐的,没必要参加徒步,大人孩子都受罪。带孩子参加户外徒步,首先户外老爸不能是新手菜鸟,有足够的能力规划路途的饮食,保护,意外处理等。孩子的体能和性格是前提,孩子体能好,勇敢的,自然乐于参与,孩子体能差,力量弱的,不用强人所难逼孩子参与,如同不用强逼一个猴子去游泳,一只鸭子去爬树一样,户外徒步只是万千种爱好之一,。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