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2024西藏行,朝拜小昭寺、大昭寺、布达拉宫》。
在
拉萨适应海拔2、3天,朝拜寺庙后,坐班车去往神山脚下的小镇:塔钦。班车要坐27个小时才能够抵达,我感觉,坐这个长途班车的辛苦程度,超过
徒步转山。到达后,找个小客栈住下。
2021年第5次转山
冈仁波齐,之后三年没来,很是想念,这个金秋时节我终于又来转山了。
9月28日凌晨3:00,在塔钦客栈熟睡的我被隔壁房间的声音吵醒,隔壁也是转山的人,他们此时出发转山。我3:50起床,吃东西。
4:30出门,穿过塔钦小镇的路线,白天我已踩过线。穿出小镇,踏上山野小路,发现
头灯的亮度不够,电池即将耗尽。越野
背包里带了备用电池,现在不想翻找,等彻底没电了再说。
我走得非常轻快,超过了一拨又一拨转山的人。他们有的2、3人一拨,有的7、8人一拨,走得不急不缓。大多静静地赶路,也有小声聊天的,也有轻声念着经咒的。
在无边的黑暗里,稀稀疏疏的
手电筒光点缀成一条断断续续的长线,我游走在长线里,脚步轻盈,享受徒步转山的快乐。
黑暗中我知道,左手边有条砂石土路,是塔钦通往经幡广场的车道;右手边山丘的后面是神山。
走着走着,前后就只有我一个人,头灯光愈发的昏暗,我辨认着道路继续前行。后面有灯光上来,这个人走得飞快,走近了,他拿一支非常亮的手电。我加快一点速度,力争与他同行,借他的手电光认路。
我俩就这样,飞快地走在山路上,走了很长时间,两人都一言不发,但有默契。路窄的时候,如果我前行他在后,手电的光柱会向前,照亮我脚下的山路;如果他在前我在后,手电的光柱会向下,我能看见前面的路况。路宽的时候,我俩并行,他的手电会时不时地四下照照,并在前方山路拐弯的地方停留时间多一些,这样我能看清前方的路况。
他明显是多次转山,对道路非常熟悉。
我俩一路超过很多人,终于来到转山途中第一个可以看见神山的地方,“第一朝拜处”,这里有很多经幡。神山隐身在无边的黑暗里,经幡在灯光下倒是可见,绕过这里,山路右转向北行。
这是一段下坡的窄路。我走在前,突然,脚下一滑,差点摔倒,“小心。”他在后面脱口而出。我俩继续前行,话匣子就此打开。
他叫格桑(17789020350),来自
日喀则,是一位职业转山人,以代替他人转山为生计。
下到河谷,这里是一片宽阔的河滩。以前我转山,在黑暗里走这片河滩地,知道大方向,但选路不好,在河汊里绕来绕去。现在跟着格桑走,走的是最佳线路,我记下这些特征。
我知道,格桑肯定是降速了。因为每个人走路的速度不同,走了这么长时间,如果他不降速,我是追不上他的。心里感谢他。这是今年
西藏行第二次偶遇贵人施予援手。
走完河滩,走过经幡广场、双腿佛塔,来到查验门票的地方,色雄。太早了,工作人员还没起床呢。我想在这附近的茶馆吃早餐,肚子饿了。格桑不同意,担心一会儿工作人员上班,要收我的门票钱,不值得。
我俩继续前行,走了很长的路,到达下一个补给点,可惜还没有开门营业,只有继续前行。此时天色微明,格桑关了手电,在前面走得飞快,我在后面追得吃力。

我肚子咕咕叫,问格桑,他也没有吃早餐。我有点后悔没在色雄停下来吃东西。但出门在外,当我的主意和当地向导有分歧时,我都是听向导的主意。事后都会证明向导是正确的,这次也不例外,我们空腹赶往止热寺,神山将有巨大的惊喜馈赠给我们。
到达止热寺,天已经完全亮了,在格桑熟悉的茶馆点了早餐后,抬头就看见冈仁波齐的
日照金山,多次转山的我还是第一次在止热寺看到日照金山。

隔着落地大玻璃窗,边看冈仁波齐日照金山的光线变化,边吃稀饭馒头鸡蛋。吃完早餐,出门和格桑分手道别,他速度快,不再和我同行。
我一个人走向卓玛拉垭口,此时山路上,人多了很多,半夜从塔钦出发的人流,和住止热寺现在出发的人流叠加。过了天葬台补给点,开始爬卓玛拉垭口前的陡坡,人更多了,可以说是熙熙攘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