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西藏行,朝拜萨迦寺 - 云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书接上回《
2024西藏行,转山冈仁波齐第6圈第7圈,我感受很多》。
从神山返回
拉萨的班车,我在219国道的萨迦路口下车,是10月1日清晨7点。在路口等待一个小时后,幸运地搭上一辆前往萨迦县的工程车。


萨迦县城不大,酒店选择有限,找到了一家适合自己的客栈,房间朝东,阳光洒满,令人心情愉悦。
稍作整理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出门,前往萨迦寺朝拜。这是我第五次来到萨迦寺,第一次是在2011年
包车前往
冈仁波齐转山时绕进来,一眼就喜欢上。那时的萨迦寺游客稀少,庙宇幽深,佛像巨大,令人震撼。


(萨迦派用象征文殊菩萨的红色、象征观音菩萨的白色和象征金刚手菩萨的青色来涂抹寺墙,萨迦派又被称为花教)
萨迦寺是萨迦派的祖寺,萨迦派在此兴盛,成为
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五世祖八思巴被元朝中央zf封为国师,统领天下佛教徒。
萨迦寺先有北寺,后建南寺,北寺毁于十年浩劫,南寺保持完整,内藏大量奇珍异宝和书籍经卷,被誉为“第二敦煌”。萨迦寺有著名的四大墙:经书墙、壁画墙、瓷器墙、佛像墙。
萨迦南寺形似城堡,外围有一圈矮围墙。穿过围墙大门,再穿过城墙城门,便进入寺内。这里是一个院子,中央有一座大香炉,我非常喜欢在此晒太阳发呆。



(上图城墙城门人口)
站在院子中,正对的深红色高大建筑是寺庙主体,面对大门,左侧有个长长的楼梯通向寺庙附楼屋顶,称为“解脱梯”。
围绕寺庙转寺,又称转经。沿转经道,走过“解脱梯”右拐过去后,可以看见左手边的八思巴殿,殿内供奉多尊佛像,其中一座体积不大的佛像,提示牌写的是“四大主供佛之一 松石三具度母像”,在《福地萨迦》书中称为“四种稀有所依之一,玉卡摩度母三重勇识像”。这尊度母像有着神奇的传说。
出八思巴殿,沿转经道转寺庙主体一圈。进寺庙大门,走过长长的甬道,来到里面天井院子,这两天正好有法事活动。

甬道正对面是主殿,主殿的右手边是普巴拉康殿,殿内供奉多尊佛像,最右侧的佛像是萨迦寺主供佛像之一“吉祥萨迦的殊胜四所依之一 光明文殊菩萨”,塑像精美,文殊菩萨微笑着俯视众生。
文殊菩萨像旁是整整一墙的佛像,有六千多尊,即著名的“佛像墙”。
在文殊菩萨像前坐了良久,又在殿内顺时针绕了三圈,终于等到没有其他游客,我走到墙角里坐着的一位喇嘛面前,问:可以拍张照片吗。他向两侧看了看,殿内只有我们两个人,他对我点点头。
我来到文殊菩萨像前,用手机拍照片。其实,我在各寺庙都看见,很多朝拜的信众拍照片、拍视频,我遵照寺内粘贴的“严禁拍照”标语,不拍照。但,个人认为时代在变,那个闪光灯相机拍照的时代已经过去,只要不用闪光灯,拍照不会对佛像和壁画造成损伤。而大量视频、照片在网络传播,实在是很好的宣传,寺庙的规定也需要与时俱进。

出普布拉康殿,进左手边的主殿。主殿非常大,高达十多米的40根柱子支撑起了5700平方米的面积,其中四根柱子是著名的“四大柱”,忽必烈柱、野牛柱、墨血柱、猛虎柱。
主殿迎面供奉的一排佛像和佛塔,数量众多,体型巨大,非常震撼。最中间的主供佛是释迦牟尼佛像,被称为“南赡部洲唯一庄严”。南赡部洲是佛教传说中四大部洲之一,是指人类所生存的这个世界。这尊佛像内供装藏有四世祖萨迦班智达的法衣、灵骨、头发。
这排巨大佛像后面是个狭长的夹间,沿后面的山墙堆放满经书,从底到顶有10米,长度60米,约8.4万卷,这就是“经书墙”,又称“慧海经山”。全是手抄本,其中不乏孤本、珍本,最有名的是罕见的夹板式经书《布德甲龙马》,重达千余斤,是世界上最大的经书。

(图源网络)
萨迦寺的镇寺之宝是一只白法螺,据传为释迦牟尼佛转法轮时所使用,忽必烈将这只白法螺供养给八思巴,八思巴带到萨迦。这只白法螺供奉在主殿,平时只在10点和15点吹响,这次国庆长假香客多,我多次听到吹响白法螺。

(图源网络)
祈福结束出主殿,左手边是东典拉康殿,历代萨迦平措法王的灵塔供奉殿。
出甬道回到外面的院子,爬上右手边的“解脱梯”,上面正在进行屋面修整,拍了一段打阿嘎的视频。
下解脱梯回到院子,找个角落晒太阳,看云卷云舒,看人来人往,听高处的风铃传来阵阵清脆的鸣响,太阳把后背晒得暖暖的。

在萨迦待了两个整天,去四趟萨迦寺晒太阳。这两天正值国庆长假,来自日喀则、拉萨及其周边的自驾车堵塞了寺庙周边的小马路,寺庙里人来人往。

(摄于2016年)
到萨迦的第三天,我搭上去往珠峰东坡伦珠林村的顺路车,开启徒步措学仁玛之旅,看雪山美景。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