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最危险的一座山 - 广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广东
本帖最后由 读书毁三观 于 2025-3-7 17:22 编辑

驴友的印象中,广东最危险的徒步路线是下雨天的船底顶以及龙斗峰。我认为还要再添加一条,就是位于英德市与韶关市交界处的五郎嶂。虽然没有龙斗峰那种两边皆有万丈深渊的悬崖,但是它有数公里长的大石路。这些石头不是布满水渍,就是长了苔藓,又多又滑,摔一下就有可能成重伤。而这样的石路就像无穷无尽,令人恼火。

仅仅9.6公里的路线,爬升竟然高达1083米,且坡度都很高,中间没有多少缓冲地段,属于连续爬升。这种短距离强度却这么大的路线,很容易走出横纹肌溶解症,或造成肌肉严重撕裂、半月板严重磨损。我们队伍里就有队友第二天跟我私聊,埋怨我没有指出这条路那么辛苦,导致她的腿今天痛到走不了路。像这位女生痛到走不了路,就属于严重肌肉撕裂。还有一位男生膝盖剧痛;另一位女生全身酸痛,浑身乏力……

这些都属于在短时间内运动强度过大而造成的横纹肌溶解症、肌肉严重撕裂以及免疫力下降的表现。

其实所有人都有横纹肌溶解症,只是程度高低而已。

这种症状需要好几天才能恢复,非常影响周一到周三的工作表现。

很多人没明白短时间内高强度运动具体是指什么。我简单举一个例子:比如你原本的工作是在2个小时内扛完50袋水泥,每袋水泥100斤重,要从一楼扛到三楼。你刚开始扛水泥也会肌肉酸痛,免疫力下降,全身乏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你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这个强度,身体就不再会感到酸痛了。可是,今天有特殊原因,老板命令你必需在1个小时内扛完这50袋水泥,若你能完成,多给你500元红包。你为了多挣500元,于是咬紧牙,终于在1个小时内扛完了50袋水泥。但是,由于你的身体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短时间内高强度的体力工作,身体肌肉的强度、心肺能力、供能系统完全跟不上,于是,你在第二天出现了强烈的肌肉撕裂导致的酸痛、关节痛、神经疲劳、腹泻、呕吐、乏力、感冒、发烧等等症状。这些就是高强度运动后造成的免疫力下降的症状。

我在2025年3月2号组队来这里徒步,有队员摔到手肘脱臼。有些是膝盖痛,脚底痛,还有一位女队友走到几乎崩溃。其他队员都有摔过,所幸并无大碍。我们的收尾“广州市妇女协会万人迷橙主任”直到周三这天,还在说这条线要了他的老命。要知道,他是可以一口气走25公里路线的强驴啊。

下面这几张图片是2021年拍的,我们下山的路有三分之二就是这种又大又滑的石头路。那时这边已经是连续多日晴天,石头干燥,没有那么滑。即便这样,最慢的队友也用了七个多小时才走完。







我这次选择了一条9.6公里的精简版路线,最快的队员用了五个半小时走完,最慢的队员用了八个半小时。而我们去年国庆走的阿布吉措,全程将近19公里,爬升766米,海拔最高4367米,也只用了六个多小时就走完了。

在多数人印象中,爬升要比下撤的时间长。而五郎嶂是下撤比爬升要多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我走到国旗打卡点用了两小时二十分钟,下山却用了三小时十分钟。而尾队更夸张,下山用了五个多小时。

我不建议任何户外公司开这条路线,风险性高得离谱,顾客出事的概率很大;也希望个人不要组织带队来这里徒步,钱没赚到,到时候还要赔偿高额费用。

我目前在广州没有见过一家营利性质的户外公司开过这条线,即便是私人组织,我印象中这么多年也没见过几次。反而被评为风险极高的船底顶、龙斗峰倒是经常看到有人组织活动。这些都充分说明五郎嶂确实是一条令人事后回想绝对不愿再走的一条路线。

由于这条路线少有人走,已有的路迹常会被茂密的灌木覆盖,就是对着轨迹走,也常常会走错,于是又要倒回来。我们前队三人走错了三次,浪费了最少一个小时。我们过了山顶后,继续穿过看不见头的竹林。我以为是要一直往前走的。过了竹林,我再次掏出手机对轨迹,显示我们已经偏了,只能往回走。当我们对上了轨迹,原来路是在竹林里不太明显的转弯处。

这个视频是队友录的,有不少竹林比这里更密更高,全程只能用手开路。

最危险的下山路我没有录影,因为我根本不敢拿出手机,只要不够集中注意力就会摔倒。在如此小心的状态下,我也跌了四、五次。

走石路时,我又偏航了两次,真是令人沮丧和恼火。

我期间多次尝试联系尾队,皆无信号。我尤其担心那两位小姑娘,有一位叫茉莉的队友,她体能还不适合走这条路。

队友:十一
队友:笑笑
队友小虾拍的相片
队友:微博士
队友:H黄
队友十一拍的相片
队友:letty  (笑笑拍的图片)

队友:广州市妇女协会橙主任  (笑笑拍的图片)

队友:木头  (笑笑拍的图片)

队友:茉莉  (笑笑拍的图片)




我让周师傅开车去到水泥路尽头接尾队,这样他们就可以少走将近400米路。人在体能极限时,几百米也是一段很长的距离。

尾队在17:35也走出来了,幸好他们都没有受伤。橙主任一见到我,就向我抱怨,说怎么这么难,不可能只有10公里,肯定超过20公里。我耐心地告诉他,10公里都没有,只有9.6公里。只不过爬升和下降太多,加上太难走了,让你产生错觉,以为有20公里。接着他又说,平时走25公里的路线也没有这么难。

说真的,若没有app记录轨迹,我也会有走了20多公里的错觉。可问题是,我走20多公里的路线都没有这么辛苦。我今年春节走稻城亚丁长线,全程12公里,海拔最高4700米,爬升700多米,我走完之后还是感到很轻松,可以再来一次。可是,我走完五郎嶂后,你让我再走一公里的话,都会吓坏我的。

我要再次提醒读者们,千万不要走这条路线。我认为徒步应该是一件轻松、惬意的事,能让人放松身心感受山野美景的过程,而不应该是全程有大半时间小心翼翼、心生怨气。五郎嶂只会让你身心疲惫,只想快点走完。

另外,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也不应该走这条路线。不管你是打算盈利开团,或是私人AA组队,其存在的风险以及你将有可能承担的责任太高了。不要相信你的朋友说什么去组队开团吧,出事了不用你负责。我告诉大家,能说出这种话的人,真的出事了,一定会跟你闹个没完没了的。世界上大部分人的人性,在涉及到利益时,是经不起考验的。我劝你也最好不要有让对方考验的机会。

最后,要感谢队友笑笑和木头协助橙主任收尾。

我与妇女协会橙主任的复盘


我和橙主任到了珠江新城后,一块打车到了他居住附近的一家烧烤店吃晚饭,今晚是他请客。

他点了很多烧烤,有羊肉串、鱿鱼、生蚝、毛豆、秋刀鱼、羊蛋。我从来都不吃任何生物的生殖器,看在他如此盛情,我又不想辜负他的好意,便勉强吞下了一串。

他跟我提起了这次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报名帖有些事项没有写详细。比如景区报名费将近300元,这个要写。因为有些人很在意的。

橙主任还说:“以后要注明,不允许所谓的大神参加。那些人过来只是为了刷成绩,证明自己走过哪条线,用了多长时间走完。这些人都不是来徒步的。我们不同,我们是出来感受山里的风光,是要拍照、录影,说笑的。跟这种只为刷成绩的人出来玩一点意思都没有,就像上次走阿布吉措那两个单独走的人一样。”

我认为他说的这一点是可以写在报名帖的。

还有强度没有写。我说我写了。他说我写得不够清楚,就连他都以为只是多了一点爬升,应该问题不大。没想到走起来这么辛苦,那个小妹妹都几乎走不动了,后来是木头帮她拿背包,她才慢慢地走下来了。

我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不过,说真的,我自己都想不到强度那么大。因为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是挺好走的。当然,我们那次是因为当地已经连续多日晴天,气温又高,山中石块干燥。不像这次的石块,不是长了苔藓,就是布满水渍。我们都认为,阴雨天的五郎嶂虽然只有9.6公里,但是论强度和危险度的话,都达到了5星。

黄梅雪后是大家公认的5星难度的山。有17公里,爬升1600多;从武功山的沈子村走到金顶,全程15公里,爬升1900多,也算5星难度。可是,我们都宁愿走黄梅雪后和沈子村线,都不会再走一次五郎嶂。我们都感到五郎嶂要比这两条线更辛苦!

羊的蛋


我们徒步的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QRAYTEm1/?vd_source=b57b214d61bbdfcd1a5c008fcd177fad

本文作者:小可爱
写于2025年3月5号凌晨
这种万一摔个崴脚的就麻烦了

是啊,我们全部16人走得都恼火了。
这种河道路我们陕西大秦岭里面也挺多的,夏天河道涨水根本没法走,冬季石头上都是薄冰很滑也很难走,反正都挺虐的,很容易崴脚

这种路还是不要走啊,崴脚都还算轻。不小心摔一下,不是重伤,就是残疾,或者直接挂了。

很多路线都是不可避免地经过河道,比如秦岭四虐这四条路线都有极其崩溃难走的河道路线。。。。
这种路走九公里还要溯溪强度已经很大了。
看看这条路线如何
https://www.2bulu.com/spaceindex/personal_dynamic_new.htm?userId=DwmWvVq2PcDp/R2KBg5Tzw==&did=WPEL+tjjFyc=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