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元旦冬鳌跨年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本帖最后由 feizeng 于 2025-3-27 18:28 编辑


24年夏天走了南天山北线后,十一去了逆朝大五台。闲了几天又开始心心念,心仪的两条冬季线路,冬狼和冬鳌。年景不好,新疆太远费用太大。正好西安朋友攒冬鳌的队伍,正合心意,马上加入,着手准备。为挑战人生徒步新高度,凶险的冬鳌必须心怀敬畏,必须扎扎实实的做好准备。首先前往8264研究前人游记,挑选出网友CoryZhang、sunwei98、dumuqiao945、yzmbmzw、夜色、jinggangjing、yorkwey、M·木星等的游记做了重点研究。其次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装备进行了补充,行程的重点和细节进行了反复研读准备。挑选了下载了网友奶糖制作的鳌太全线路轨迹备用。
27日下午到达西安,队友眼镜跟我住在同一酒店,而且在同一层。队友装备十分精致而完备,还带了把铲雪的塑料铲。学习到了两个好经验。250ml小PE瓶暖鞋用,瓶中水之后还可以喝和做饭,很便宜回来就置办了;另一个是冬季要带有预加热功能的分体炉头,能保证气罐燃气的稳定输出。我带了个气罐保温套,似乎有点用。此次补充的装备主要有,斯卡帕动能专业版徒步鞋、冬季扎营用的冰钉、又买了一个20000mA的充电宝、雪镜、高寒高山呼吸面罩、便携滤水软瓶,带加强板的简易冰爪。装备审查被领队给精简了薄羽绒服、雪镜和小马扎。最后补充和检查了装备食物,加上相机背负重量23.4kg。还没出发队伍减员一人,因家属坚决反对,放弃了此次行程。第二天早上约定五点出发,奔赴上山起点。
本帖最后由 feizeng 于 2025-3-10 11:07 编辑

高寒高山呼吸面罩,滤网可以给冷空气增温,大大减低对呼吸道的刺激,而且呼吸顺畅不憋闷。带加强板的简易冰爪 冰钉扎帐状态 最终装备如下,每个人各方面条件不同,装备不同,感受也必有不同。把使用情况和体验记录下来,仅供参考。
1.
露营装备。帐篷为静星玄月双人三季帐。没带地布,帐篷下面垫了个2*2米的薄铝箔垫。像螺丝一样钻入冻土的冰钉,比较重每个70克,带了9个,另外带了6根钛钉备用。轻途的气垫,R值5.8(现在有7.5的),保暖可以就是有点滑,地不平易跑。这个气垫的打气袋在冬季不好用,回来买了个电动充气泵,气压也不够,最后还要吹两嘴。睡袋带了两个,都是华巍900P鹅绒的,600+400克充绒。天气比较好,晚上零下二十来度吧,没遇到大风。只有两晚拉满睡袋拉链,全程都只穿内衣睡的。
2.
衣服。内衣都是抓绒,上衣两件一薄一厚,只穿了薄的(northface summit),北脸的抓绒很轻排汗非常好,而且八天不臭,堪比美丽奴羊毛,而且比美丽奴羊毛干得快。厚抓绒是mamort全程未穿,以前走线穿过,两天就有点味道了。衬裤一条杂牌格子薄抓绒,一条迪卡侬抓绒,迪卡侬就穿了两三天剩下都穿薄的。外裤是探路者软壳裤。外衣是RAB60g棉衣(大概相当于银标P棉)+鸟α-SV硬壳冲锋衣。行走中多是抓绒+棉衣,冷了再加上硬壳,比较暖和但风大就抓绒+硬壳。抓绒+棉衣出汗很快排到衣服表面,下坡行走中干燥的冷风吹一会很快就干了,没有湿了贴身的感觉,棉服湿了也保暖。静态保暖带了华巍盘古900P羽绒服190g充绒,冰焰羽绒裤。带了冲锋裤也没用上。
3.
鞋袜手套等。担心摩纳哥的防护性不足,而且不能穿两双羊毛袜子,本来想买Crispi内华达国内没有海淘来不及,权衡之后买了斯卡帕动能。除了重其他都好,鞋底再稍软一点点就极致完美了。第一天穿smartwool5级袜,上了雪线觉得稍有点凉,之后都穿两双袜子,加了Outdome710美丽奴羊毛袜(只有脚底有毛圈相当于smartwool2级)。还有一双Outdome630美丽奴羊毛袜(相当于smartwool4级)备用。手套三付,迪卡侬薄p棉、冷库工作手套和GTX厚羽绒手套。只用了迪卡侬,不防水但湿了也很快就干了。带了两顶抓绒帽一薄一厚,行走时薄抓绒也带不住,一直用速干头巾,冷了就带上棉服或冲锋衣的帽子。薄抓绒帽睡觉时带。特意买了一个极寒保暖呼吸面罩,脸部和呼吸保暖非常好,就是戴眼镜会起雾。队友雪镜加面罩非常好用,不起雾。我的雪镜留在西安了。这个面罩对我来说它太热了,只用过两次,后来冷就戴口罩,我觉得这面罩零下二十多度下才用得上。此次冬鳌天气好,只在个别夜里零下二十度左右,白天中午基本零下几度左右。带加强板的简易冰爪,齿比较长有加强板,在冰上比普通简易冰爪更防滑稳定。
4.
锅和炉。带了两个锅,步林s2400集热铝锅和1.2L铠斯钛锅,钛锅吃饭铝锅烧水。钛锅可以放在铝锅里,钛锅里可以放230g气罐和炉头。炉头带了Soto310和火枫黄蜂钛炉头。310是主力,稳压设计优秀,热效率高省气,8天7夜450g气罐只用了一又三分之一个吧。保持炉头干燥,电打火可靠,冬季和高海拔都没问题。我基本每晚化雪烧两锅水,吃饭煮汤、灌900ml保温杯和2个600ml脉动瓶。脉动瓶晚上扔睡袋里暖被窝,早上做饭直接用,补充保温杯,早上就不用化雪了。有游记说化雪的水有味道,特意带了个净水软水袋,没用上,用过滤网一下杂质即可,水也没什么味道。
5.
食物补剂药品。食物计划八天按十天准备的。我主要以速食为主,山之厨、速食米饭+预制菜、冻干馄饨、方便面、冻干蔬菜、小包装午餐肉、冻干粥、苏伯汤。带了一块压缩饼干和200g安素营养粉作为两天的应急口粮。路餐为水果硬糖、干果坚果、巧克力华夫饼干。带了复合维生素和骨胶原每天吃,复合维生素进山前五六天就开始吃。此行避免了手脚嘴唇开裂的情况。还带了能量胶、电解质、葡萄糖、姜红糖、茶叶。抗高反、感冒、止痛、止泻、消炎、创伤包扎、骨伤膏药等一小包。
6.
电器及其它。两万的充电宝2个,实际只用了一个,也没用完,只给手机充电了。充电宝买的时候就重点关注了其低温性能。手机开飞行模式三天充一下。索尼A7R3相机只装了24F2.8定焦,电池2块只用了一块。导航轨迹记录用高驰VERTIX2手表,下山还有50%电量,导航基本可以不用手机。头灯营地灯都是干电池的,备用电池都没用上。手台只在最后两天下山时用了,山上低温全队手台都开不了机或者开机即没电。带了牙刷牙膏,只刷了两次。带了湿巾擦脸,结果冻了,每天用雪擦擦脸。冬季带湿巾要带单张小包装的。小三角架一个,用来拍夜景和延时。
7.
背包为格里高利二代B75。上次夏天用的是gossamer gear mariposa 60升轻量化背包,没有睡袋仓,不能限制睡袋的膨胀。冬季两条睡袋占的体积太大,导致装不下所有物资装备。老B75又出山了,除了重点,真挺好。年头多了就怕塑料扣件老化,特地带了备用插扣。

本次冬鳌总行程76.8公里,累计爬升5374米,最高海拔3771米(拔仙台)。具体行程如下。
D1. 12-28;23公里至3300营地。行程6.6公里爬升1192米下降107米最高海拔3347米。
一早从西安出发,约9:30抵达23公里登山口处。整齐装备,背起沉重的背包向鳌山深处慢慢进发。天气晴朗,气温感觉不像是冬天。刚刚在庆幸今日应该轻松顺利,即刻祸从天降。小伙伴眼镜过冰摔倒,左上臂很是疼痛。都是山溜子,起点就下撤谁能忍,忍痛继续干坡,到了今晚营地,歇一晚再说。今天背包最重,虽然路程短但需要上升1200。练驴坡、牛头树、2900、3100、鳌头、3300营地。暖阳高照,微风拂面。刚上坡就冒大汗,直接脱的只剩最里面的速干抓绒。一路走走拍拍,鳌头玩耍了一会。到了营地准备扎营,雪深至小腿,有点不知所措。挑了半天决定挨着路扎下帐篷,减少踩雪的辛苦。扎好帐篷给气垫打气,夏天很容易用的打气袋,二十分钟也没能给气垫打好气,最后只能嘴吹了。第二天又试了一下还是不行,之后全程嘴吹,还好海拔不是太高。第一次化雪,比想的容易。热水灌好两个脉动瓶,放到睡袋里暖被窝。做饭的时候脚越来越冷,雪线往上时也觉得脚稍有点凉,明天决定穿两双袜子。
刚扎好帐篷,见一壮士背着两个大包,快速奔向山下。过了一会儿,一位小伙到来,身上没有背包。体力已然不支,走起来左右摇晃,后面有一位同伴陪着。小伙走到我们营地前方的松树,直接坐在雪地上靠在树上喘气。据同伴讲,他们之前苗圃上到盆景园扎营,第二天准备走到水窝子,在梁上小伙迷路了,与伙伴走散,在石缝里避风睡了一夜,第二天中午才被找到,和队友汇合。队伍因而决定放弃穿越,向最近的23公里下撤。天马上就黑了,小伙起身晃晃荡荡的去翻鳌头了,他们应该在3100扎营。天黑之后的鳌头上,有头灯在石头上移动,并呼喊着。心头一紧,小伙又走丢了?很快灯光又返回了鳌头的另一侧。希望是找到了小伙。本来轻松的心情又严肃起来,紧张起来准备迎接之后更加困难的路程。这毕竟是冬季鳌太啊!之后队友下撤时遇到了他们,都安全,微信留言给我们报了平安。

本帖最后由 feizeng 于 2025-3-10 11:12 编辑

西安的夜晚 路上遇到冰瀑 23公里登山口 练驴坡

受伤队友

牛头树,牛角已损 海拔2900




3100海拔
鳌头

远处是之后要翻越的山岭 海拔3300营地
队友第二天丢失的食物
D2. 12-29 ,
3300营地至梁1小树林营地。行程12.5公里用时约9小时,爬升729米下降937米最高海拔3504米。
早上起来天气阴沉,队友眼镜要下撤,肩膀疼了一夜。队伍剩9人了。另一突发事件是队友十三挂在树上的一大袋食物不见了踪影。食物是领队在西安帮忙置办的,有泡馍、油饼、臊子烩菜、牛肉丸子等。整袋消失开始以为被人拿走,雪地有脚印估计是黄鼠狼一类的动物。十三听见外面有动静,以为是隔壁帐篷队友在收拾东西。还好眼镜下撤把食物留下给他了,不然十三就要一路要饭了,哈哈。队友居士带卫星电话的华为手机闪现了光辉,连接快速通话清晰,领队帮眼镜联系了返程车辆。收拾妥当和下撤队友道别,今天的路程要过水窝子到梁1。一路上行,沙发石打卡,经新导航架岔路口右转直奔药王庙。跑马梁大雾弥漫,看不到导航架和监控塔。药王庙有扎营痕迹,休息片刻,跪拜祈福后前往荞麦梁。翻过荞麦梁,下水窝子垭口时看到两顶帐篷,喊了几声没人应。这时右侧有三个人喊我们,是帐篷里的人,正往回爬找保温杯。上了飞机梁大风开始肆虐,下起小雪。刚上3000海拔,昨晚一宿还没适应过来,早上起来就有点打蔫。行至纪念碑处精疲力尽,咬牙爬向梁1。痛苦中几番上下,扎进一片山脊上小树林,到营地了。营地不大,最多扎十顶帐篷。沿着小路两边,在过膝深的雪里扎下六顶帐篷。实在太累了,扎好帐先钻睡袋睡了一会,才又起来化雪做晚饭。这里雪比上个营地的雪干净,杂质很少。吃了饭有精神了,还拍了几张星星。睡前喝了姜糖水,吃了芬必得,膝关节擦了药膏养护。




沙发石


药王庙

荞麦梁爬升










荞麦梁顶
水窝子垭口










本帖最后由 feizeng 于 2025-3-10 01:19 编辑

D3. 12-30
梁1小树林营地至南天门下树林营地。行程7.8公里用时约8小时,爬升627米下降857米最高海拔3326米。
    地不平,夜里睡睡醒醒,裹着睡袋的身体不断寻找气垫的位置。7点天刚蒙蒙亮,起来烧水做饭,很快吃好。看看大家还帐篷里没什么动静,到帐篷后面踩了个雪坑,减去数斤负重,白雪埋之。带了湿厕纸,这大冬天湿巾都冻成了大冰坨,幸好还带了干纸巾。9点出发,爬向梁2。夏天时就觉得梁123比塔123难爬,冬天又加难度啊。大石头山头不停地爬上爬下,雪下可能有暗冰和暗洞。有的雪几个人踩了都没事,后面的人踩上去就塌了,经常是整条腿陷下去。要把腿拔出来也很费力,搞不好要把周围的雪挖走,才能把拔出来。更要命的是这地点可能在五六十度的陡坡上。横切草坡时,走得比较快,踩塌了草垛,造成斜坡滑坠。发生滑坠的瞬间,身体本能的扭转,前胸着地手脚制动,滑了两米停住脱险。胸前的相机包硌的我前胸好痛,逃过一劫。梁3下来就进松树林了,不久前有人走过,但浮雪也有二十厘米深。过了2800又开始爬南天门的树林,夏天的南天门营地距这里大概一个半小时,蹚雪走还不要3个小时。身体很痛苦,心情很糟糕。结果进了树林刚上了一个小坡,转上平台就看到前队在踩雪圈营地了,立马心情大好。树林风小,雪好深,昨天和今天扎帐篷都没下地钉,只用登山杖拉出了门厅空间。队里有个00后来要茶叶,我们后来叫他小孩哥。他是耗水大户,喝白水觉得没味道,居士给了他一包茶叶。他每天要喝3升水带了两个保温杯,喝完了就吃雪,夏天爬山更要带6升水。

本帖最后由 feizeng 于 2025-3-9 23:05 编辑

梁1营地清晨
出发开爬





































梁3望向南天门

顶棚梁全景


向2800下降


南天门营地

D4. 12-31 。
南天门下树林营地至塔2垭口营地。行程7.5公里用时约9小时,爬升1071米下降735米最高海拔3439米。
    昨晚风小,睡得还行。今天计划干到西塬,但是南天门下树林雪深不好走,爬升漫长而痛苦。上南天门就没有路迹了,我们自己开路,快一点钟才翻过南天门,用了约4个小时。昨天在水窝子垭口遇到的三人,昨晚在2800扎营。我们刚起包出发,他们也上来了。他们跟在我们后面走了一段就不见了。我们上到南天门,也没见他们走出树林,之后就再没见到。几天来一路爬升强劲,大家都很累了。经过塔1垭口下方有块小平地可以扎营,犹豫了一下。怕明天翻九重石海后赶不到东塬,就咬牙往前走了。过了塔2天有些暗了,正担心走到西塬要走夜路,就看到前队下包,准备在塔2垭口扎营。怕夜里起风,帐篷的固定点位都打上了地钉。化雪烧水时,远处山下的小城灯光闪烁,应该是桃川镇。夜里风大了些,不算狂虐,听着风声时睡时醒。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