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的凝视 无与伦比的美丽 (2024年12月安岳石刻巡游记) - 重庆 - 8264户外手机版

  重庆

  安岳县位于四川省东部,为成渝古道要冲。安岳石刻始于南北朝,盛于唐、五代和宋。全县有摩崖石刻造像105处,多为中国佛教与道教混合的石刻造像,有10万尊左右,高3米以上的上百尊,5米以上的40多尊,15米以上的两尊。其中,国保单位有10处。

保存较完好并具有一定规模和文物价值的石刻有45处。主要有卧佛院、圆觉洞、毗卢洞、华严洞、茗山寺、玄妙观等处。多是我国石刻艺术成熟和鼎盛时期的作品,具有很高的雕刻艺术价值,造像风格除少数敦朴、粗犷的魏晋风骨外,大多是体态丰满,雍容华贵的唐代风格,也有一些精细华美、璎珞盖身的宋代特征。

佛教题材主要有释迦说法图、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文殊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维摩诘菩萨、西方三圣、华严三圣、涅盘图、观经图等等。

道教题材主要有元始天尊、老君、三清、四御、二天尊、救苦天尊乘九龙等。内容极为丰富,地方化和世俗化也很显著,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综观安岳石刻艺术的特点,造型以写实为主,兼有适度的夸张变形。雕刻手法多样,既有圆雕、半圆雕、也有浅浮雕、透雕、线刻等。龛窟造像的构成,既讲求对称、均衡、和谐,又注意在整齐中见出大小、高低、起伏、疏密等变化。

总之,在四川石刻造像艺术中,安岳石刻上承广元巴中石刻,下启大足石刻,不愧为四川石刻造像艺术的代表,即使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上也堪称晚期石窟的佼佼者。

2024年12月18~19两日,约了朋友一家,自驾两日,由南线而至北线,参观了10个国保单位的其中8个,数千尊大大小小 形态各异的石刻佛像 惊叹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如此美丽的艺术珍品 历经千年 岁月流逝 却依然动人心弦!

计划的行程是三天 10个国保一网打尽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到两天8个国保 路线为: 成都–孔雀明王洞–华严洞–茗山寺–毗卢洞–县城住宿–圆觉洞–千佛寺–木门寺–卧佛院–成都

【安岳石刻·国保之一】孔雀洞(孔雀明王)孔雀洞位于安岳县双龙街乡孔雀村,距安岳县城60公里。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雀洞依岩而凿,窟高7.4米,宽4.3米,进深2.7米。计有文物编号8个,造像75尊,碑刻题记6处,集中刻于孔雀洞、三佛洞、阿弥陀佛洞、观音经变龛和地狱变相龛内。此处造像主要开凿于宋代,最引人注目的是【孔雀明王经变造像龛】。孔雀山山顶上,还有一宋代经目石塔,高15米,8方3层,每层有亮柱8根,共刻佛名经目144部。该塔古朴秀丽,保护完好,是全国罕见的砌石经目塔。

孔雀明王一面四臂,浓黑头发向后梳理,头戴十连云花宝冠,花纹有镂空。花冠正中刻一坐佛,身后有头光。三个长短不一的帽翅刻于花冠左右两下方,潇洒飘逸。孔雀明王两耳下垂,面部圆润饱满,画眉修长,眼睛微张,脖有佛纹。两肩厚实,着通肩衣袍,颈佩璎珞,胸饰庄严。





孔雀明王半跏趺坐于莲花座上(或称半跏正坐),右脚搭于左腿上,左脚从右腿下露出部分。莲花瓣豪放敦实组成莲花座,单片莲叶平铺在孔雀背上。衣袍垂下,散开搭在莲花座上,衣纹褶皱有序,线条流畅自然。孔雀仰头,顶羽向后翘起,两目炯炯有神,张翅做飞翔状。头、颈、身刻有羽毛花纹,细腻而精美。孔雀张开的翅膀安于一巨石上。




【安岳石刻·国保之二】华严洞位于安岳县石羊镇华严洞村箱盖山上,距安岳县城50公里。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严洞始造于宋代,有华严洞和大般若洞两大洞窟,内有宋代造像159尊,历代碑刻题记24处。

华严洞,因内刻主尊“华严三圣”而得名。其布局严谨,造型奇妙,动静结合,虚实得体,采光科学,石窟殿堂富丽辉煌,人物刻画精美绝伦,是目前中国雕刻艺术最精,保存最完好的宋代石窟之一。

华严洞

宋代,方形平顶,窟宽11.1米,高6.2米。窟后壁正中刻有“华严三圣”,三尊佛像高为5.2米,中为毗卢遮那佛,左普贤,右文殊,分别结跏趺坐于白象、青狮背上。左右两侧各刻有通高4.1米的菩萨各五身,左右壁上方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左右壁前端各刻有一只下山吼。在窟沿内侧左右两壁上端凿有两小龛,左龛内刻不空罚索观音,右龛内刻摩利支天。全窟构思巧妙,布局严谨,动静结合,堪称石刻艺术精品。


大般若洞

宋代,窟高4.2米,深4.8米,为儒、释、道三教合龛。正壁主像为释迦佛,高2.3米。左右刻有老君、孔子、韦陀、文殊、佛门十大闻法弟子。洞左右壁上层刻站立的弟子像十身,中层刻二十四诸天,下层列十八罗汉。洞顶刻有一个直径为2.2米的“?”字,现该字尚无令人信服的注音和释义,“两个‘人’字颠倒颠,认到了你就是活神仙”广为流传,成为千古之谜。此窟是宋代三教共融的典型石刻艺术精品。



【安岳石刻·国保之三】茗山寺,位于安岳县顶新乡民乐村的虎头山巅。距安岳县城60公里。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现存摩崖造像计有文物编号13个,63尊,其中5至7米的8尊,1至4米的50余尊,碑刻19通,题记4处。主要开凿于宋代。造像依绝壁雕刻,像前仅一小道,依山取势,各具特色,造像题材主要有毗卢遮那佛、观音、大势至、文殊师利、十二护法神将等。各造像多慈眉善目,神态安详,宝冠装饰,无一雷同。此处造像数目虽不很多,但造型十分高大,艺术特别精湛,加之雕刻于顶峰绝壁之上,显得十分雄伟壮观,是极有价值的宋代摩崖石刻精品。

毗卢遮那佛

【安岳石刻·茗山寺·造像】 文殊 普贤像在一锁着未开放的屋中 隔着约6厘米宽的木窗隔拍摄

左为普贤菩萨 右为文殊菩萨

左为普贤菩萨 右为文殊菩萨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