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马赛记丨零差评的碳水马拉松 - 跑步|越野跑 - 8264户外手机版

  跑步|越野跑
前沿:武汉马拉松已经过去两周了,我体验了最美赛道,收获了个人PB,情绪拉满。但当体感过于丰富时,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把它描写出来。终于在曲终人散之际,人也安静下来,一鼓作气,洋洋洒洒,给大家介绍一场零差评的碳水马拉松。一年跑两次、春冬两季的马拉松,已经成为每年固定的目标。今年春天,选择了零差评的武汉樱花马拉松。还没从去年底广马撞墙的懊恼中走出来,从报名开始就早早地给汉马定调——赏樱花,访旧友,通过赛道体验一座城。赛前两周,安排了的龙洞30K越野赛,提前两周的肌肉训练及超量的耐力储备,希望能降低36K后撞墙的痛苦。和以往不断追求PB、只卷成绩也有所不同,今年要以比赛为圆心,增加更多仪式感。首先是配合武汉的樱花主题,专门添购了骚粉色的飞燃2.5。在飞燃4刚发布的当下,2.5已经是上两代的产品了。但我们这种4小时外的娱乐型选手,最低驾驭门槛的碳板鞋已经是顶配。然后是主动联系了在武汉的朋友。当小心翼翼地发出微信,问有没有时间一聚的时候,多年未见的朋友意外地积极响应,有空的约定碰面时间,没空的打来电话寒暄两句。人与人的连接,借由汉马这种不必要又重要的理由,被重新激活。选择武汉的比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高铁可达。周五下班可以直接出发,空出一整个周六来无目的游荡。人生过半,也要试试松弛的生活,不必每次都是紧张的特种兵式跑马。晚上11点到达起点附近的民宿,位于依旧人潮涌动、熙熙攘攘的江汉路上。这里是以前的法租界,一栋闹中带静的老房子,管家留下信息告知了自行进入的方式。一通操作后进入庭院内,扑面而来的情调,干净而浓烈的氛围布置,一下子被惊艳到了。和朋友约了第二天的过早。和广东的“饮茶”一样,武汉的“过早”源于江岸(码头)文化,同宗不同源。前者重商,一盅两件,讲究菜肉茶的搭配,重点在完成交易;但后者重体力,碳水、酱料,快速补充能量。一路慢跑前往约定地点,顺便完成今天的赛前热身。街边一溜排开的塑料板凳,是当地人过早的战场。早上气温大概只有15度,清凉宜人的空气里都是热干面的味道。跑进吉庆街和黎黄陂路范围时(都是小红书上的关键词),红砖墙,青瓦顶,随手一张,就是历史的模样。喜欢这种街道斑驳的市井感,厚重之余带着小小的精致,是稳稳当当的脚踏实地。旧楼也有旧楼的风韵,多少年来,风雨飘摇,屹立不倒。
约定的地点叫民生甜食馆-总店,沿路跑过来时,也看到好几家,应该是当地很出名的连锁品牌。想起来在汉马的官方宣传资料中,有个叫蔡林记的早餐连锁品牌,会在今天给跑马的选手免费提供一份早餐。跑马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早餐店连锁的广告赞助信息,可见当地人对过早的重视程度。他们还赞助了完赛包里面的一份热干面,此为后话。原来不是在这里吃,朋友熟练地打包了豆皮和糊米酒,把我带到几个拐角外的一家小店。这里显然比我前面看到的早餐店更高级,毕竟是有正经的桌子,不过也是沿街边摆放,依旧是我喜欢的接地气。豆皮是煎豆皮包糯米,热干面是麻酱拌面,糊米酒是类似醪糟的米团甜羹。每一口,都是浓浓的碳水,跑汉马的赛前充碳,根本无需特别安排。
下午见面的是研究生时期的同门师兄弟,他按我的想法,把我带到省博物馆。今年的汉马有4万多人参赛,集中在这个周末,把整个武汉周边热门景点的人流都带起来了。同学笑言,省博平时没那么多人的,他都没来过。但今天,越王剑展厅前面盘满了人龙蛇饼,根本进不去。曾侯乙墓展馆倒是能进,但最显眼的编钟玻璃柜前,挤爆了人,仗着身高勉强伸手,才能拍到一张照片。慢游博物馆本来是我到每个地方的保留节目,今天这个人流,也只能匆匆一瞥,到此一游了。一张古国地图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襄阳、随州、鄂州……一系列的地名,我带在手边,张名扬的《崖山》,宋亡元兴的那段历史,就是从这里展开的。或许可以结合读书笔记,好好再写一写。
写了半天,都是漫无目的的游荡,还是写回这次到武汉的主题。汉马,它是如何做到零差评的?赛前的领物环节,预约了最早9-10点的时段。一大早满满的人流挤在武汉博物馆的入口时,工作人员似乎有点懵。有部分人是不按预约时间来的,究竟要不要严格按照预约来放人?志愿者们肯定经过了一些挣扎。于是我和一些刚下火车、大包小包的跑友一起,被人肉围栏堵在广场外的入口处,长长的人流,一动不动。时间一长,人群就有点鼓噪:“汉马都这么多年了,怎么还这个管理水平呢?”但这也是整个汉马过程中唯一的、小小的槽点。很快,组织方进行了调整,人流慢慢蠕动起来,进到室内时,被志愿者们的热情震惊了。全场无差别欢呼,志愿者小哥哥、小姐姐们,应该都是当地大学生吧,完全不避镜头,还主动配合着跟你打招呼。按照领物指引,我本来要到18号窗,但走过一个个摊位时,14号窗的小姐姐实在是太热情了,我不由自主地就走了过去……(+1)回到民宿,把发放的物资摊满一桌(+2),配合着下午茶,和前台小姐姐边聊天边整理。物资太丰富了,能量胶、盐丸能够理解;爷爷不泡茶的买一送一券,直接送给了同住的情侣,收获了一句“明天加油哦”。居然还有全棉时代的卫生巾,犹豫了一下,还是不送前台妹妹了,取而代之的是彩票。她略感意外,很快调整过来后面露喜色,“怎么才能知道中奖了呢?”“你总能查到的,你有我电话的,中奖了记得通知我”,我大笑。
比赛日,全马路线的起点在汉口,终点在光谷。研究地图后发现终点距离回程的高铁站只有2站地铁,赶紧调整计划,大包小包都收拾好,6点10分,退房出门扫码,骑上前一晚用眼神锁定的共享单车,前往起点检录。汉马,樱花赛道,我来啦。前一天还艳阳高照的大武汉,一大早凉飕飕的,还下起了小雨。事后跑友们都在传,为了这次比赛,武汉专门安排了人工造云、造雨。当天全程都维持在多云、偶尔小雨、18度的舒适气温,体感完美(+3)。唯一的遗憾,是我带错了艳阳天的墨镜,樱花的美,由于墨镜而受到了些许折损。例行的存包,热身,整装,蓄势待发。身旁两位大哥,边整理边聊。大哥A:“带凡士林防磨膏了吗?”我:“我有,拿去用!”大哥A:“你们成绩多少?”我:“4个多小时,素人选手”大哥B参与进来:“你们这个年纪,4个小时对自己的要求太低了吧”大哥B精神矍铄,一问才知今年已经60了,看样子,怎么猜50肯定封顶了。后面的赛道上见过他的跑姿,至少是330选手。其实我想说,4个小时我都跑不到,425是我的PB今天在最美赛道,先享受,再考虑成绩。想起一位跑友对我的评价:成绩不怎么样,衣裤鞋袜每次搭配半天,就是个搭配怪。对呀,我们这种素人,业余跑者,训练为了健康,来参加比赛就图一乐,4个多小时的PB,难道要卷成绩吗起跑时丝丝雨花飘落,不影响体感,甚至有种凉爽的快感,发令枪响起时,组委会不计成本地将漫天的樱花洒落到赛道上,选手们穿过樱花雨,奔跑着,欢呼着。我在手表上设了4小时20分完赛的虚拟配速员,比自己PB略高5分钟。出发后就按着6分10秒的配速不紧不慢地向前跑。2公里拐进南京路,赛道变窄。这时晚10分钟发枪的半马精英选手已经赶上了全马的大部队,他们以4分的配速,穿梭在人群中,全马的素人们也很暖心地让出边道(+3),让他们略带惊险地超车。9K,长坡跑上武汉长江大桥,爬坡配速维持在6分30,前面控速跑的情况下,第一个10K1小时01分45秒,均速6分10,心率在135-140,气温还是一样的舒适,配速稳定,体感非常好,感觉今天有戏11K,黄鹤楼扑面而来。昨天没去各个地方打卡是对的,汉马赛道都给你安排好了。20K,半程过去了,由于包含了长江大桥的下坡段,第二个10K跑进了1小时,比前面快了1分多。第二条能量胶吃下去,心率在140左右,体感可控,还是耐下心来,忍着不要发力。22K进入东湖路段,是整个线路中最精华、樱花最灿烂的路段(+4)。28K,从路旁的观众手中接过一颗私补的牛肉丸,哇,肉香满溢,真是太好吃了,不用能量胶垫肚子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30K,第三个10K,稳定在1小时,配速略提到了6分,心率提到145-150。负分割的趋势已经出来了,双腿开始感觉疲劳。对自己大吼一声:“全马正式开始啦”,旁边的听到了都随声附和,热闹非凡。34K开始,心率150,去年底广马的撞墙时刻。默默地在心里给自己吼了一嗓子,“要坚持住呀,慢跑可以,一定不能停下来走”。听着赛道边志愿者永不绝耳的加油声,主动过去寻求击掌给自己打气。这一段,一定要熬过去!36-37K,配速下降到6分30,心率顶在150+。我还在跑,我没有放弃,对抗这个最难熬的极点。大腿肌肉已经不能发力了,就用髋把腿甩出去,让鞋子帮你承受路面的冲击,让碳板给你提供回弹力。第一次穿这双飞燃2.5跑全马,中底的韧性还是不错的,一直到最后程,都没有明显衰减。38K,像变魔法一样,身体的疲劳一下子消失了。可能是极点熬过了,可能是最后一条pro+、带咖啡因的能量胶,心率维持在150,配速提到了6分20。40K,第三个10K,1小时02分,掉速严重,但还在计划的配速范围内,至少熬过了最艰难的赛段,体感也越来越好。41K,6分配;42K,5分55配。我在最后的一段跑出了负配速,太爽啦!最后4小时18分43秒完赛,圆满完成计划,PB提升7分钟。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于嘉的那句话:“相比10年前,我可强太多了”。Age is just a number,我们怎么能轻言躺平呢?
总结一下,汉马的赛道越江跨湖的,全程爬升150多,其实并不好跑,能出PB是意料之外。可能是因为整个赛道从来没有缺过欢呼声,尤其是在东湖边,武大校区那一片,补给站附近,热情的欢呼声,让你想停下脚步都难。领取存包/完赛包时,发现志愿者很贴心地用扎带,把你的几个包都牢牢地扎在一起,确保了不会遗漏(+5)。赛后免费的接驳巴士,把选手们送到最近的地铁站。还看到有免费的机场穿梭巴士,送大家去机场。地铁里的工作人员,但凡看到像是跑马的,会热情地过来告诉你:“地铁免费的,跑马的都不用安检,直接进”。真是太贴心了,跑过全马的都知道,当体力槽见底时,把背包卸下来,放安检机,再背回去,这些动作会耗尽你剩余的全部体力(+6)很清晰地感受到,武汉全民从上到下,都在很用心地办这个赛事。很难想象,单靠行政命令和严格的管理,能不能让志愿者们不遗余力的大声欢呼;地铁的安检员主动帮你提行李;那两根捆住多件行李的扎带,会不会被考虑到?

武汉,大美,给你点赞。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