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过三祖寺,在佛前我感受到了1500多年的禅意与宁静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青铜钟舌》

皖水在石臼里研磨着天柱山影

青苔漫过碑文,向虚空生长

觉寂塔的第七级

一粒松针正校准日晷的偏差

檐角悬挂的青铜钟舌

浸满历代僧人的沉默

风起时,褶皱的经文自塔顶

垂落成一千只手掌的轮廓

香炉中,灰烬反复折叠自身

直到檀香凝结为琥珀

木鱼游向深潭,石阶在暮色里

一层层褪去时间的鳞片

最后的叩击悬在半空

古柏的年轮突然松开

所有跪拜的姿势都长出根须

在月蚀的夜晚,缓缓

爬满觉寂塔斑驳的侧脸

2025年3月15日中午离开杨家大屋后,继续往前,没一会儿就到了天柱山龙潭河游客中心,看到一条全新的索道直通天柱山东关。天柱山东关已经封闭20多年了,即将在3月7日重新开放,我们此次来天柱山就是想着赶在东关开放前去看一下。

过龙潭河游客中心,继续往上行,穿过天龙隧道后,便是天柱山茶庄游客中心,预订的农家在景区内靠近大龙窝索道的环山路边,白天环山路不给外面车进去,要等到下午5点半后才放行。时候尚早,我们当然不从者走,准备从合甲村那边一条新修的村道上山。

过茶庄后继续往南下山,没多久就看见山路右侧一堵红墙映入眼帘,原来三祖寺到了。不算这次,来过四次天柱山了,但一直未曾到三祖寺一探。因为以前我不信佛,对寺庙完全无感,但是前两年开始,突然对寺庙很有兴趣,也许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吧。

随缘停车,寺院墙外的玉兰花正开,洁白素雅。从后门进入三祖寺看看,这里我感觉应该是以前的老三祖寺,如今是三祖寺的上寺觉寂塔院。

天下名山分为36洞天72福地,天柱山列为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历代佛道两教都视天柱山为宝山,争相据为己有。三祖寺坐落在天柱山南面景色怡人的凤形山上,从地形上看,三祖山宛如一只蹁跹的彩凤,三祖寺就建在凤项下。

三祖寺全称“三祖山谷乾元禅寺”,是中国禅宗三祖传经布法的场所,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祖寺为南朝国师宝志禅师开创,梁武帝赐名山谷寺,距今已1500多年了。隋初,禅宗三祖僧璨来此弘法教学,并传衣钵给四祖道信,于公元606年在此立化,故称三祖寺。三祖寺的辉煌地位,使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仅北宋一朝,就有林逋、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李公麟、陆宰等游寺题诗,有的还居寺读书,修身修性,潜心学佛。有诗云“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后门进来,映入眼帘的就是高耸的觉寂塔,供奉着三祖舍利子,总共有5层7级。此塔原于唐玄宗天宝四载(公元745年)舒州别驾李常捐建,代宗李豫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赐名“觉寂塔”。塔体通高30余米,外壁镂有砖质佛像近千尊,每层外廊都砌有80厘米高的砖栏环围。其中最为独特的是,塔上系有几百只风铃,每当风吹之时,铃声叮当作响,令人沉醉。
与觉寂塔相对的便是祖师殿,三祖寺5大重殿之一,硬山重檐,上下2层。上层为藏经阁,两边柱子楹联:面壁九年待神光,司空传衣愿僧璨。正厅中央的供坛上,供奉铜铸达摩、慧可、僧璨三祖师像,可以看出来达摩是胡人形象。
墙上挂有禅宗六祖的画像和诗。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为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所以亦称佛心宗。禅宗的祖庭有河南少林寺,安徽岳西二祖寺、天柱山三祖寺,湖北黄梅四祖寺、五祖寺以及广东南华寺等。
寺庙也不免随大流,搞了个这样的牌子。
三祖寺之所以现今名气更甚,主要是2017年重修大雄宝殿时在地宫中发现了宋朝御赐的佛牙舍利。
真身宝殿,但查看以前资料,这个好像是千佛殿,殿门是关的,两边楹联:“三祖道场重现,千花满载而归”,殿门前正中的石阶上,安置一只铁宝鼎。台阶下行就是上寺的山门了,门内墙上有禅宗简介和顺治皇帝出家诗。
宝公亭,宝公洞。
三祖立化处修了立化塔。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