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模式去登封转个山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春分节气已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现在中午的气温堪比初夏,原计划周日休息去新密市的山区欣赏开放的杏花,可是考虑到以往节假日自驾车进山的游人太多,两车道的陡峭山路部分路段停满了私家车,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成群结队的游人,也影响个人的游玩体验。


临时变更计划,开汽车搭载上折叠自行车,4个轮子+2个轮子即4+2模式出游。先驾驶汽车迅速到达目的地,再骑自行车健身游玩。


郑州牌照的小客车,只要安装了ETC(不停车收费系统)在郑州周边高速公路规定的路段行驶都是免费通行。


充分利用这个优惠政策,开车沿着郑州——少林寺的“郑少高速”去登封市,再骑自行车在中岳嵩山局部兜一圈转个山。


3月23日星期天在家吃了早饭,把折叠自行车对折一下放进汽车后备箱,带上本次出游的饮用水和路上餐食。


沿着西三环往南,转航海西路从郑少高速郑州西南站上了高速公路,驶向新密、登封方向。


早晨高速上车辆不多,打开车辆定速巡航功能,松开右脚下的电门,让右脚也放松休息,待会儿好有劲蹬自行车。车子按每小时100公里的匀速在右侧行车道行进。


看到路牌显示新密服务区就在前方两公里处,进去打个卡。


高速服务区内最显眼的是两台大巴车,旅游团的专车,接开水的服务间有好几位旅游团成员在接开水泡桶面吃早餐。


下图:新密高速服务区内停车场。


我去卫生间搞了一下“个人卫生”,出来时两台旅游大巴已经离开。


高速服务区内最显眼的建筑是红色棚顶的加油站,是燃油车“吃饱喝足”继续赶路的基础设施。


我对加油站和燃油价格不再关注,因为我的汽车是纯电动汽车,充满电在理想的用车环境下(非严寒和非酷暑的季节,时速控制在40—70公里)可以连续行驶500公里左右。


郑州到洛阳走国道和省道单程约150公里,春秋季的气温在家给车充满电,去洛阳城里吃个“水席”再回家,车子的电量还绰绰有余,不用半路找充电站补能。


电车最大的优点是用车成本低廉,家用充电桩闲时电价0.48元每度,电车行驶100公里的电费6元左右。燃油车行驶100公里的油费60元左右,二者用车成本相差10倍。


如果我开燃油车就不得不考虑油费的高成本,非必要不开车,开电车完全没有这个顾虑,就是去500米外的超市买菜,也毫不犹豫的开车去,电价低廉使电车开的越多越能体现出对生活的便利。


从能源环境来讲,我国虽然也具备开采国内地下石油的能力,但是地质条件使开采难度和成本远远高于国际上的产油大国,产量也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所以石油要依靠进口才能满足国内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生活的需求。长远来看油价不会跌,保持不涨价就很不错了。



而电力资源在我国是很有优势的,除了传统的烧煤发电、水利发电,到现在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沿海地区的潮汐发电还有核能发电等等,都得到了大力发展。


电能在我国是够用的,还有富余,所以居民用电是最低廉的能源,就算今后有上涨的可能也是远远低于石油产品。


至于说电车保值率低、有电池自燃风险、跑长途有续航顾虑,高峰时段充电排队等等不足,随着今后发展,这些缺点会不断改善和消除。


出租车行业全面使用电车十年有余,如果电车真的有那么不堪用,早就被出租车行业否定了,现在电车普及率越来越高的结果,说明电车总体上利大于弊。


普通家用车不用“因噎废食”放心使用电车,享受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带来的,更低的使用成本和更好的乘车体验。


如果家里有固定停车位,能安装私家充电桩,更能体现便利性和用电低成本,使用电车是最佳的选择。


下图:新密高速服务区内的加油站,但是没看到电车充电桩。


登封市由于中岳嵩山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蜚声海内外,旅游观光也是本地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中岳嵩山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嵩山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紧挨着登封市区中岳庙所在太室山,其二是市区以西15公里外少林寺所在的少室山。


本次的骑行路线由中岳庙所在的少林大道开始,沿顺时针方向环绕太室山转一圈,起点和终点闭合成一个圆,就是所谓的转山。


下图:本次骑行结束后,手机软件记录的骑行轨迹。共计里程53.5公里,爬升958米,耗时近5个小时。

跟着一辆旅游团的大巴车从登封站下了郑少高速进入登封市区,用语音唤醒车机,开启导航至“少林大道”,这是昨晚看地图出发点的主要道路。


电车的人机交互功能比较好,开关车窗、开关空调,开启导航等等都可以语音控制,驾驶车辆过程中视线不用离开路况,动动嘴就能达到目的,避免分心动手去操作按钮,提高了驾车的安全性。


听着导航语音提示来到了东西走向的“少林大道”上,当前首要任务是找一个附近的停车场,如果免费停车那是最佳,或者不限时间每次五元、十元也是可以接受。


不能随意停在路边自以为不碍事的地方,违章停车被城管处罚,经济上受损失,也严重影响游玩心情。


“少林大道”是条宽阔的主干道,能合规停车的地方概率不大,前边有条支路“福佑路”拐进去,去偏僻些地方兜兜转转,看有没合适的停车地点。

前方右侧有个类似小游园的地方,零零散散停有几台汽车,开到游园入口处,装有停车道闸,但是拦车杆都升起打开,摄像头和显示屏都是无电关闭状态。



看地图上标注此地是“北高庄啤酒花园”,这地方到了夏天应该是个烧烤摊夜市,目前没有营业随便进出停车,太棒了,心想事成。

下图:4轮已经到站停车,2轮请下车,完成随后五十多公里的山路慢悠就靠折叠小轮了。


把汽车停放在园内规划好的车位上,从后备箱取出折叠小轮车落地,打开车架锁定折叠关节,恢复骑行状态。

又从车箱内取出自行车包挂上后货架,包内装有修车补胎的工具,还有今天路上的口粮和饮水。


昨天看地图规划路线时,得知路上会经过一个几百米长的隧道,不知到隧道内否有路灯照明,还专门带上了一支小型强光手电,必要时固定在车把上照明用。


下图:出发前给4轮+2轮合影


戴好骑行头盔,戴上骑行手套,打开手机上“行者”APP用来记录骑行轨迹。


下图:起始点拍照,上车出发。

来到“少林大道”上,先由东向西骑行,顺时针转山,太室山就一直在路右侧。


下图:路边小山上的亭台楼阁。


下图:远处的石头山就是太室山的一个山峰。

路过中岳庙景区,十几年前曾经来庙里参观游玩过,中岳庙是中原地区道教最早的活动基地,门票30元。


今天匆匆由景区门前骑过,感觉门前的道路比以前修缮扩宽了。


下图:向北转上阳城路,太室山的石质山峰始终在右前方。


下图:阳城路到头转向西,道路变成了“环嵩山旅游公路”前行可以到达“嵩山景区”的大门口。

开始不到十公里的路段就给我来个下马威,一路陡上坡骑的我气喘吁吁,浑身冒汗。


下图:路南边是登封市区,高楼已经在我视平线以下,一路上坡慢慢爬高。


下图:今天一早天气阴霾,太阳也没有露脸,看远处的山雾蒙蒙的,空气不通透。

下图:路边农田里金黄色的油菜花开的正艳。


下图:路牌指示前方有免费停车场。

骑到停车场门口看了一眼,里边大巴、中巴、小客车停的满满当当,看着有点嘈杂混乱。还是我停车的小游园环境好,车少僻静无人打扰。


下图:路侧非机动车道虽然不宽,好在人少车少,倒也不显拥挤。


下图:路过“中岳嵩山”景区大门口

下图:路边“环嵩山旅游公路”示意图,我是沿着绿线骑行。


下图:沿着山脚下的路慢慢爬升。


下图:山间平地的农田里,金黄的油菜花和绿色的麦田。

下图:远处山坳里有建筑物,不知是何所在,这一路人文古迹众多。


下图:前方沿着省道234北行,去少林寺方向。


经过少林水库后,离开大道,向右进入一条弯曲破旧的小水泥路,进了一个安静的小村庄。


下车拿出手机打开地图,反复确认轨迹和方向,终于从村庄小路转了出来,来到一条新铺设的柏油小马路上。


下图:柏油小路修的不错,是不是我该走的路?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