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人生路&绩溪天门脊穿黄毛尖 - 浙江 - 8264户外手机版

  浙江

阳春三月,最值得探索的当属皖南秘境-绩溪家朋,与浙江临安接壤,亿万年前的黄山余脉和天目山余脉交汇形成的一片独特的花岗岩地貌,中低山区气候和酸性土壤尤为适合种植山核桃,是典型的林业大乡,家朋的油菜花也远近闻名,每年春季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境内较有特色的路线野攀路线有家朋三尖(饭甑尖、猴子尖、鹰嘴岩)、家朋三岩(滴水岩、指拇岩、门前岩)、黄茅尖、豺狗狼尖、草鞋把子尖、九龙戏珠、天门脊等……
此次选了初级野攀线天门脊&黄毛尖环线,全程约九公里,爬升890,预计耗时6~7小时。


由于路程较远,凌晨四点半的闹铃将我从梦中唤醒,恍惚间拾起行装马不停蹄的赶往集合点。


五点整湖州发车,随导航两脚油门抵达徒步起点家朋乡何口舍村。山脚的村子历经一夜绵绵春雨的洗礼,格外的清新脱俗,湿润的雨水在清晨的阳光照射下,逐渐化作升腾的云雾,整个村子仙气飘飘,宛若人间天堂。

为什么是两脚呢,一路上几个话痨巴拉巴拉到头都快炸了的时候又戛然而止,随后又鼓噪起来,只因古希腊掌管石头的石神一声惊呼,指着车窗外心心念念的金灿灿的油菜花非要跑去“一亲芳泽”,贡献一副世界名画《花田少年》

自驾至距徒步起点村口的最后一公里盘山路又窄又陡,道宽两米出头仅容一车通行,沿途有错车道但会车较为困难,建议山下停车步行上山,等我们艰难抵达集合点时,安吉的大神们已等候多时,出发前再次核对好轨迹便徐徐进山。

穿过村子后的队伍还没散乱,赶忙叫住即将放飞大伙来张户外定妆照。

金檫迎春到,林间花枝俏——叶未生,花先到。山下的樱花早已凋零殆尽,山间的金檫花才刚刚绽放,朝阳洒下一束光来,金灿灿的花朵在蓝天的映衬下炫彩夺目。

我注意到每座山顶都有疏疏三两棵青松伫立,据了解早在多年以前村民就以零散种植山核桃以创收,随后逐年扩大规模,大概也只有生于岩缝、立于风雪,寒暑不凋的松树能象征人与恶劣环境的抗争精神。每当风起吹过核桃林,沙沙叶声是山与人的低语,诉说匍匐土地、向天挣命的史诗。

向前推进,路旁松树上挂着“徽杭古道路亭”指示牌,心说徽杭古道不是在伏岭那边么,翻开地图一看方知此处是古代徽州府通往杭州府的交通要道。

翻上垭口,见右侧山坡有怪石凸起,目测约一公里,怂恿众人前去打卡,气喘吁吁地爬了几百米才发现横着着断崖,无奈折回,后队变前队,还是菲子老师有远见,没跟着上山,惬意的躺在松软的落叶堆上翘着二郎腿晒着太阳,见众人有气无力的模样,笑呵呵的表情似在说就知道你们得白跑一趟。

大自然的造化之力神秘莫测。眼前奇特的松树不禁让人满脑问号,这是一棵树?两棵树?还是三棵树?道家早有答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生不息!

大角度岩壁十分考验户外人的核心稳定性,如果没有金涛这般矫健身姿能像岩羊行于峭壁而如履平地,就老老实实等上方固定放路绳辅助通行。

  翻过岩壁,渐入佳境,各种造型奇特的巨石一一浮现,好比眼前这块,有人觉得像矫健的游隼,有人说像出水的老鳖,有人说像破土的春笋,我觉得像刚卤出锅的猪蹄.....真别说,还真别说……

抬头望天,雄鹰振翅,时而盘旋,时而尖啸,似在警告我们这群不速之客,不该闯入它的地盘。

  丽芳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什么叫做美团外卖-爬山也快~米黄的外套加鹅黄头盔的瞬间化身美团骑手,她家牛排卖的很火,爬山途中还在不停的接单,

我想此时客户端是这样显示的:商家已确认订单……
骑手已接单……
您的订单将由骑手丽芳配送……
您的外卖配送中……
骑手正在爬山,请耐心等待 ……


烈日当空,众人皆疲,大伙匆匆赶路,欲寻幽静清凉之庇荫处,在这通讯只能靠吼的山间,却错过了最经典的天门脊,唯我与小马哥发现此洞天福地,若非难断尘缘,定要收拾一番,在此闭关修炼。

一路仰观俯察,其乐无穷,远处是另一条经典徒步野攀线“九龙戏珠”,因湛蓝的水库像颗嵌在山谷的龙珠而得名,让人心旷神怡,向往不已。

危崖拔地千仞,铁青岩面裂开蛛网纹路,一株古松悬空倒挂,铜皮虬枝在风中低吟,根如铁铸利爪扣进石髓,横枝探向云海,针叶宛如翡翠,暑往寒来色不改。

我站在山脊上,突然被眼前的奇景钉在原地。岚烟未散的青灰色天幕下,一道道鬼斧神工的巨石赫然矗立,仿佛上古神魔大战残留的永恒雕塑。左侧的武士岩高约十丈,嶙峋的玄武岩肌理在日光中泛着古铜光泽,数道天然裂纹恰似战甲接缝,腰腹斜生的青松如剑穗,远古武士持剑而立,气势磅礴未曾消减半分,向宿命轻轻昂起的下巴,凝视着前方。

百步开外,是被利剑斩落的兽首,暗红色铁锈斑在岩面洇出凝固的血渍,凹陷的眼窝里寄生着杂草,随山风起伏宛如未瞑的瞳孔,躯体却被某种洪荒之力生生劈入山体。

山风掠过石隙的刹那闭上眼,呜咽声在岩缝间激荡回旋。武士岩顶的松涛翻卷成玄色披风,兽首岩喉间的雾霭吞吐着垂死喘息。我分明看见石剑尖端凝聚的云气化作寒芒,听见苔藓覆盖的兽瞳里远古的咆哮。两座沉默的巨石在流动的云雾中竟似在缓慢移位,山影交错间,石面青苔的明暗变幻恍若剑光与血光在隔空交锋……

乱岩间野樱正从枝桠涌出粉雾,风起时千重雪瓣撞碎在苔石上,散落一地的胭脂让人痛心不已。

终于,嶙峋石阶在脚底化作云烟的刹那,呼吸穿透肺叶,远处的山峦在淡淡的岚雾中浮沉,风卷起咸涩的汗与松脂香灌进喉咙,而后迸发出清越长啸,一声“茄子”将人影烙在青空之上。

下山途中的坡度陡然增加,落叶铺满的小道极易打滑,摔倒引起的惊叫声此起彼伏,长久未消……

每次徒步将要结束时,只要途经清涧都习惯泡个jio,血管在冰冷的山泉刺激下会快速收缩,减缓血液流速,有效减少红肿的症状,但冷水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适得其反。

休整一番,人是缓过来了,肚子却呱呱直叫,一想到山珍菜馆那又香又臭的臭鳜鱼就止不住的流口水,翻身而起,飞奔而往。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反正我是经常遇到走路带风的队友只在起点终点和集合点出现。依稀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不要因为赶路,而错过沿途的风景”。(完)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