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行,第四站:游江山毛氏(毛伟人)祖居地——清漾古村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19 22:57 编辑

        偶然从网上得知毛伟人的祖居竟然在浙 江省衢 州市江山市清漾村,就想来此地看看,这次衢 州行必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我来到了清漾古村。         衢 州江山清漾村是江南毛氏的发源地,已有1600年的历史‌。清漾村位于浙 江省江山市石门镇南部,距江山市中心约25公里。该村落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众多名人而闻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森林乡村。‌。据史料记载:江南毛氏一世祖毛宝之孙毛璩(三世祖),因平定恒玄有功,被朝廷追封为归乡公,食邑信安(今衢 州)。后来,毛璩的后裔毛元琼(八世祖)字公远,号清漾,于梁武帝大 同年间(公元535~544年)从衢 州须江(今浙 江江山市)毛塘迁江郎山北麓定居,子孙遂以元琼公“清漾”之号名其地,其后裔俗称“清漾毛氏”。         据专家考证,毛伟人的祖先系清漾毛氏的后人。《清漾毛氏族谱》记载了周文王第十子郑分封于毛国,被奉为毛氏的第一世始祖。其后人东晋毛宝为江南毛氏一世祖,毛宝三世孙毛璩建功后食邑信安(衢 州),毛宝的八世孙毛元琼于梁武帝大 同年间由衢 州迁居江山清漾。毛伟人的祖先毛让,由江山清漾迁居江 西吉水龙城,成为江 西吉水毛姓的始祖。吉水仙茶乡人毛太华(被朱元璋封为“武德将军”)赴云 南从军,因军功从云 南来湖 南定居,为韶山韶山毛氏的始祖。江南毛氏一世祖毛宝后裔之主系,从第四代起,居所、墓葬均在须江。清漾毛氏,是毛宝、毛璩主系所传的江南毛氏主脉,清漾毛氏遂称毛宝为一世祖,而清漾村作为众多江南毛氏望族的源头,也成为江南毛氏的发祥地、祖居地。毛氏在浙 江江山、江 西吉水、湖 南韶山迅速繁衍,涌现出大批名人。         村内古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有徽派建筑元素,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就是徽派标志。清漾古村主要景点:清漾牌楼、毛氏文化林、毛氏祖祠、清漾毛氏名人馆、清漾祖宅、荷花池、毛子水故居、将军馆、凤尾池、清漾塔等,形成了清漾毛氏文化村特色鲜明、古村氛围浓厚的独有风景。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17 11:44 编辑

         上午时分,我们乘车来到清漾古村停车场。         在清漾村头有一棵古樟树,它的年龄已有800多年,和这里的建筑一起不断守护着这个村子,也成为了青漾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一年一年的轮换中永不失活力,树干非常粗大,很多来这里旅游的游客都会跟它合照。说魁梧的老樟树屹立在村头,又像是一个守护者。
        走进清漾村,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代。古老的建筑、石板路、青瓦白墙,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树叶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街头的《清漾毛氏族谱》尤其引人注目。2002年3月,经国学大师季羡林等国内文献、档案、古籍以及史学界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确定江山市档案局(馆)申报的《清漾毛氏族谱》入选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千百年来,清漾毛氏家族秉承着“诗书名世、清白传家”的千年家教,家规、家训、家戒严格,务兴礼让之风,以成敦厚之俗。毋傲情奢侈,毋酗酒赌博,毋违理取利,等等,代代出清官,无一是贪官。其现存的古建筑群朴素无华,反映了毛氏祖宗历代官员恪守清正廉洁、耕读传家的族规祖训,代代相传,绵延昌达。清漾毛氏文化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历史上有名的“状元村”、“进士村”,宋代毛和叔家族“四代十登科,六子七进士”,出过8个尚书和83个进士。受知于“三苏”的北宋著名词人毛滂台湾著名国学大师毛子水也为清漾毛氏后裔。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19 23:26 编辑

         村口有一片绿意葱葱的毛氏文化林。          毛氏文化林中有一棵高大的小叶榕树,格外茂盛。           树下有石碑,上面刻有“毛新宇(毛伟人之孙)、刘滨(毛伟人孙媳)、居亚平(当时任衢 州市人大主任)、傅根友(当时任江山市委书 记)、陈锦标(当时任江山市长),植于2010年10月20日”。          “清漾清心”,漫步在清漾村里,感受历史,心情怡静。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22 22:30 编辑

        沿着石板路,我们来到毛氏祖祠大院侧门,门额上有“百世旌闾”砖匾。旌闾,意思是旌表门闾,旧时朝廷对所谓忠孝节义的人,赐给匾额,挂于门廷之上,或树立牌坊,以示表彰。祖祠是中国人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清漾毛氏祖祠位于清漾村西侧,始建于宋朝,重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复建于2010年。          走进侧门,是毛氏祖祠门楼,毛氏祖祠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屋顶,规格很高,仅次于重檐庑殿顶。梁上挂着红灯笼和宫灯,门板是木材本色,装饰很简朴。前后门柱上各有一副楹联,外柱联上是:“门对通衢愿多士率由大道,堂开沃野望后人勤服先畴。”,内柱联是幅更长的楹联:挹郎石之奇三台万仞砥后德镌先猷,南峙崔巍脉脉冈陵皆顾祖;绕文川之秀百折千回溯同源衍异派,东流迢递滔滔波浪尽宗朝”。
        门楼对面有一半圆形的池塘(月塘),里面养有锦鲤在水中游弋。池塘上的照壁上正中是巨幅精致的砖雕画,上面有个古代将军,持剑站在一只大龟上,周围是波涛汹涌的江水。         进入前厅是大屏风,上面是“清漾毛氏迁徙分布图”。在中国的版图上,可以看到清漾毛氏子孙现在的主要繁衍居住地,说明浙江省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是江南毛氏的发祥地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22 22:29 编辑

        戏台就在屏风的后面,正对着中堂,戏台上有匾额:“义关风雅”外柱联是:“农圃村居业,弦歌盛世音”戏台背景是深受百姓喜爱的“福、禄、寿”三星,藻井则为“八仙”彩绘。戏台内柱联:“休迷雪月懈风花试观其后,莫羡勋名事业须部厥初”。不难看出,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才是清漾人心目中的太平盛世和理想社会。          前堂是重檐翘角的廊架,两旁的马头墙黛瓦翘檐、级级抬高,衬托中堂更显肃穆高贵和威严。中堂横梁上匾额“西河望族”,西河是指西汉时期已经形成的毛姓堂号,望族就是有声望的姓氏大族。外柱柱联:“信安食采承恩旧,清漾肇基衍派藩”。内柱上相对楹联:“分土谊隆周伯仲,拥旄续奏晋公侯”。         天井两边各有厢楼四间,护栏用回纹线条和花心组合成繁而不乱、繁而不俗的图案。厢楼墙壁上几幅壁画,描绘了毛氏祖先知书达礼、勤俭为民等故事。也可凭窗观戏,优雅别致。         我到过许多古村,看过很多祠堂,布局大都如此。从前冬祭时,要演七天八夜大戏,就在宗祠古戏台上演出,戏是给祖宗看的,是娱神的,活人只是叨祖宗的福,搭便看戏;因此后堂寝宫地基要最高,否则就要影响祖宗们看戏。中堂比寝宫略低,是长辈们坐着看戏的地方;戏台与中堂之间的大天井称“大墀”,是最低的地方,晚辈们只准在此看戏;女眷与小孩则在两厢的楼上看戏,以免男女混杂,坏了风气。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22 01:16 编辑

        毛氏祖祠中堂是一个重檐翘角的廊架,两旁的马头墙黛瓦翘檐、级级抬高,衬托中堂更显肃穆高贵和威严。中堂名为“合敬堂清漾毛氏以西河郡作为自己的郡望载入族谱,西河是指西汉时期已经形成的毛姓堂号,望族就是有声望的姓氏大族。所以中堂横梁上有仿古贴金匾额“西河望族”。中堂外柱上的柱联是:“信安食采承恩旧,清漾肇基衍派藩”。内柱上相对面的楹联是:“分土谊隆周伯仲,拥旄续奏晋公侯”。         合敬堂金字匾下的中堂上挂有“白龟渡江图”,就是清漾毛氏一世祖毛宝戎装像。两边楹联是说他在庐江刺使任上,持节尽忠的事跡。紧靠画像的对联,用隶彖体书写: “龟渡酬恩精忠动物,鱼密应钓至孝格天”。毛氏祖祠外的照壁上的巨画也是“白龟渡江图”。据说,江山毛氏族人每逢春节,许多人家的门上都贴上同样内容的对联,以不忘白龟的救祖之恩。同时,这幅画和对联,亦是他们同宗共祖的标志。         合敬堂中堂两边左侧梁上,挂有“簪缨世家”金字红色匾额。古代官员的冠冕上常饰有簪缨,以此显示其尊贵身份和地位。簪缨世家这里指古代中国社会中世代为官、地位显赫的显贵家族。下面金字黑底匾额“棣萼传辉”,“棣萼”是指棠棣(郁李)的花托,常用来比喻兄弟关系。棣萼传辉‌是一个比喻兄弟情深的成语,源自《诗经·小雅·常棣》中的诗句:“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句诗描绘了常棣花的美丽,象征着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棣萼传辉”匾额下面是《毛衷——毛氏秘诀壁画毛衷是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进士,然后做了刑部侍郎,后出“临贺州”为刺史,任满遇“安史之乱”(公元755~763),不能归浙江,于是定居于“富水灵亭鳌岗”,即今日广西富川县秀水(秀峰),成为了江南毛氏清漾派系中迁徙到广西贺州的始迁祖。毛衷这一系也了不起,在广西立村建寨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自唐、宋、元、明、清以来,这个村寨就出了27名进士,其中就有宋开禧元年(1205)乙丑状元——毛自知(1177—1213),因而,秀水“状元村”远近闻名。《毛衷——毛氏秘诀》壁画讲的故事是:明万历年间,贺州毛氏后裔赐进士任四川布政使司参政的毛章彦,曾两次道经浙衢,因想纂修贺州《毛氏族谱》,亲至祖籍江山县清漾村,拜访毛氏宗亲。想以宗亲的身份,查看一下族谱,以续谱。然而,清漾族人却并不相信他与清漾有同宗关系,“恐其乱宗,拒之莫信”。情急之下毛章彦想起祖宗毛衷留下的七言一绝《思乡》诗,高声朗诵起来:“几年宦迹浪江湖,到此功名心已无。独上高楼翘首望,江郎山下白云孤。”清漾族人听到他朗诵出“江郎山下白云孤”之句,立刻冰释前嫌,不但让毛章彦看家谱,而且还授予来认宗的毛章彦。此后,这段“毛氏秘诀”成为了迁徙在外的毛家宗亲教育后代必背的诗句。          合敬堂中堂两边右侧梁上,挂有“状元及第”金字红色匾额。“状元及第”即考中且高踞榜首。下面金字黑底匾额“星北斗”,魁星北斗‌是指北斗七星中的前四颗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这四颗星共同构成了“魁”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魁星象征着文运和科举考试的顺利,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魁星北斗匾额下面是《毛恺——一桶江山万年青》壁画。毛恺(清漾毛氏第42世),自明朝嘉靖十五年(1536年)起进入仕途,先后四十余年,历官廿四任,曾历任礼部、吏部、刑部三部尚书,其一生廉洁自律,刚正不阿。其《毛恺——一桶江山万年青》壁画故事是:毛恺任尚书时,遇上嘉靖皇帝过生日,文武百官纷纷进奉奇珍异宝。清官毛恺正为贺礼为难时,花架上的一盆万年青映入了他的眼帘。第二天,面对毛尚书的贺礼:移栽在木桶里的万年青,嘉靖挖苦说:“爱卿手中是何宝物?”毛尚书朗声答道:“启奏万岁,臣进奉给万岁的乃是‘一桶江山万年青’!”嘉靖皇帝一听大喜,高兴地说:“好一个‘一桶江山万年青’!真是无价之宝啊!”于是把这桶万年青摆上龙案。开宴时,还叫毛恺坐在身边。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22 01:16 编辑

        前堂侧壁是“清漾毛氏衍脉图”。自东晋一世祖毛宝至今,历经一千七百多年间,清漾毛氏繁衍生息已至六十代。          江南清漾毛氏一世祖名毛宝,是毛氏的第一世始祖毛郑的五十二世孙,字硕真,荥阳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人。跟随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公元318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改元太兴。毛宝在东晋王朝任职的宦迹为:初为临湘县令,转平南将军温峤府参军,打败叛将祖约有功,拜庐江太守。击退叛将韩晃进攻,平定苏峻之乱,封为州陵县开国侯。咸康五年(339年),毛宝在平息叛乱中溺水而死。纵观毛宝的一生,是舍命拥旄扶晋室的一生。他去世后,人们却流传着“白龟渡江”的故事,说邾城之役毛宝并没有死,落在白龟身上,被白龟送过了江。因为这白龟曾经是毛宝养过而放生的,是白龟救下了毛宝。         韶山毛氏的祖先叫毛太华,是清漾毛氏一世祖毛宝第三十七代嫡孙系吉水毛氏始祖的第14世元朝至正年(1341~1368年)间的人。当时为了躲避战乱,他从江西吉州龙城搬到了云南的澜沧卫(今永胜县而江西吉水毛姓一世祖乃毛让,迁自浙江衢州江山。毛太华澜沧卫住了好些年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毛太华因战功被派往湖南任职,带着两个儿子搬到了湖南韶山,并在那里安家落户。          毛伟人为清漾毛氏一世祖毛宝第五十六代嫡孙,韶山毛氏一世祖毛太华的第二十代嫡孙         据考证,清漾毛氏后裔中,有一支迁到了浙江奉化。蒋介石的发妻毛福梅(蒋经国生母),正是这支毛氏的后裔。也就是说,如果从这个方面来“攀亲”的话,毛伟人和蒋介石还有亲戚关系呢!是不是很令人意外?         不仅如此,国民党军统要员毛人风、毛万里、毛森等,也都是清漾毛氏后裔,且辈份不低,难怪有人说,原来是“毛氏自家人在争江山”。         2009年以来,毛伟人嫡孙毛新宇以及江西吉水毛氏、湖南韶山毛氏、浙江奉化毛氏等各地的毛氏宗亲,多次出席在清漾村举行的祭祖仪式。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22 01:18 编辑

         毛氏祖祠的后堂,也叫“寝宫”是“追远堂是安放祖宗灵位,祭祀毛氏远祖的地方。
          毛氏祖祠的“报功祠”祭祀着毛氏有功祖先的灵位。         两边分别是历朝历代做出贡献的毛氏先祖的画像、介绍和得到的朝廷和君王颁发的匾额。内容太多,不再多叙。         这里还展示了一座毛公鼎,相传是西周时期的毛公所铸,毛公鼎上面有很多毛氏的介绍,记录了早期毛氏的发展。这个鼎其实对于毛氏族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甚至成为共同的精神支柱,象征着毛氏源于一脉。展示的这个毛公鼎并非真品,真品已经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不过透过这个毛公鼎就可以知道毛氏历史悠久,世代传承。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19 21:59 编辑

          侧房是“清漾毛氏名人陈列馆”。        清漾毛氏名人陈列馆”为民国时期的传统建筑,以史料证实,中华毛氏系黄帝之后、周文王之裔,具体介绍了毛氏自江北至清漾,又从清漾至江南各地的迁徙、流布,介绍了清漾毛氏自唐至清出现的80名进士,及历代其他著名人物。         千百年来,清漾毛氏家族秉承着“忠贞爱国,勤政廉洁”“诗书名世,清白传家”的家风,家规、家训、家戒严格,毛氏祖宗历代官员恪守清正廉洁、耕读传家的族规祖训,代代出清官         千百年来,清漾毛氏谨遵先祖“重文崇仕,廉洁勤俭”的家风,是历史上有名的“状元村”“进士村,创下了8位尚书、83位进士、270多个名人的辉煌历史。         繁衍了江西毛氏、奉化毛氏、韶山毛氏等上百支派系,成为江南毛氏家族中地位最尊、影响最大、支派最繁的盛门。         清漾毛氏名人陈列馆外墙上有块浮雕,原来“六尺巷”故事的主人公真正姓毛。毛氏后人受到家风的影响而享有清名。尤其是毛恺,为官30余年,坚持清廉无私、正身黜恶、一尘不染,被世人称为“毛青天”,并流传着最为人们所称道的“六尺巷”故事。相传,明代毛恺在京任刑部尚书时,家人和邻居因建房占地闹起纠纷,两家互不相让。毛恺家人便给毛恺修书一封,请他出面干涉,希望他能够跟县里打一下招呼,由县里出面让邻居让步。而毛恺却回信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家人见信后,明白了内中事理,内心赶到非常羞愧。于是,主动把自家墙退后三尺。邻居有感于毛尚书的胸襟大度,也主动把墙退后三尺。于是留下了一条宽六尺的大墙弄,史称“六尺巷”,遗迹至今犹存。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20 08:42 编辑

         毛氏祖祠的旁边是“清漾毛氏名人毛伟人陈列馆           陈列馆中堂是毛伟人坐像,背后屏风上有其题写的“江山如此多骄”。         毛伟人陈列馆占地面积620平方米,其建筑为三进两天井结构,陈列内容从世系家人、求学历程、革命生涯、建国岁月、闲情逸趣等方面展现毛伟人家人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巨大牺牲和毛伟人一生的光辉业绩。      《韶山毛氏世系简图》。     韶山毛伟人故居图》。          祖居广场边的清漾祖宅,是清漾毛氏共同先祖的祖居。大门匾额“清漾祖宅”是胡适先生在1933年提写的,此匾的真迹被收藏在衢州博物馆韶山祭祖宗族祠堂。匾额下门联,是宋代苏轼所题:上联为“天辟画图星斗文章并灿”,下联为“地呈灵秀山川人物同奇”。外门门柱对联:“孝友睦姻族规依旧,信义和平宗法常新”。         村里还有一个 “放龟亭”。这座亭子始建于古代(年代不详),是为了纪念东晋大将毛宝一世祖和一只极其珍贵的白龟而修建的。这只白龟通人性,让毛宝视为心爱之物,但由于战争紧张,毛宝不得以将白龟放生于长江之中,希望它可以幸免于难。战争最后,毛宝的军队被逼投江,毛宝却感觉身后有东西托着自己,原来是那只放生的白龟救了他。此事感人至深,毛氏的后人特意修建了这座放生亭,以示纪念。漫步在亭中,可以想象那个历史的瞬间,感受毛氏家族的难辛和坚韧精神,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个温馨有史以来人的历史中,探索文化与价值,发现更多的惊喜与美好。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