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们征服了山,而是山放过了我们” -- 今天聊聊鳌太线 - 户外大厅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大厅

徒步圈,鳌太线被称为“生死线”,不仅艰难,而且失踪和死亡事故高发。

鳌太线是纵贯秦岭两个主峰鳌山与太白山拔仙台之间的一条主脉线路,从鳌山穿越到太白山,直线距离四十余公里,实际穿越距离超170公里。穿越者需在海拔3400米以上连续翻越17座山峰,整条线路基本位于无人区,没有补给点,其难度和危险性可想而知。

鳌太线很容易起大雾,并且伴有小水珠。在一定温度下,如果风带着湿气吹向你,就会像冻雨一样,先是弄湿你的衣服,然后加速带走你的体温,让你的头发、衣服和鞋子上都出现凝结的冰粒。如果持续时间很长,可能就会导致失温。

穿越鳌太线,全程几乎都要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山脊上行走,地形又以第四纪冰川遗迹形成的石海为主。鳌太线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怪异多变的天气,二是它的营地和路况。

“失温是穿越鳌太线最致命的危险,如果你全天都在山脊上走,不管是南侧还是北侧,都可能有风过来。”


如果非走不可

请务必找专业领队

谨记以下撤点

1.盆景园3311m(北|龙王河口1732m|约9km;西北|湄太线公路-南滩1628m|约10km;西|太洋公路-西叉河1988m|约11km)、鳌山3476m(南|太洋公路23km处2264m|约7km);

2.水窝子营地3270m(北|湄太线-宝河沟1183m|约14km);

3.2800营地2919m(北|湄太线-白云峡桥1015m|约15km「此路罕至」;南|核桃坪村1392m|约19km)

4.西塬营地3133m(南|核桃坪村1392m|约16km)

5.东塬营地3172m(西南|核桃坪村1392m|约22km;南|都督门,敖家油房1696m|约16km;东南|厚畛子村1306m|约23km)

6.大爷海3597m(东南|厚畛子村1306m|约17km)

7.大文公庙3444m(西北|鹦鸽镇南塬村1064m|约15km,柴胡山村1051m|约19km及大湾村蒿坪古道风景区1140m|约17km;东北|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天圆地方3468m|约4km)

是什么

让这么多驴友

慕名而来

从生活中转身

踏向这座华夏龙脊

鳌太线穿越:是中国户外徒步路线中极具挑战性的一条,因其高海拔、复杂地形和多变气候而闻名。完成这条路线的人通常会感受到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考验,同时也会收获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自然美景的震撼。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鳌太线的感受和体验:


1. 身体上的挑战

高海拔:鳌太线全程海拔较高(最高点太白山拔仙台海拔3767米),徒步者可能会经历高原反应,如头痛、呼吸困难、乏力等。

体力消耗:全程约60-80公里,需要负重徒步5-10天,对体力、耐力、意志力要求很高。石海、陡坡等地形更是对身体的极大考验。

气候多变:鳌太线一天之内可能经历四季变化,从烈日到暴风雪,徒步者需要时刻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身体不适。


2. 心理上的考验

孤独感:鳌太线人迹罕至,尤其是在恶劣天气或浓雾中,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恐惧感。

压力与焦虑:路线复杂,容易迷路,加上天气变化快,徒步者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心理压力较大。

坚持与放弃的抉择:在极度疲惫或遇到危险,以及装备损坏或身体不适时,是否继续前行还是下撤,是对心理素质的极大考验。

3. 精神上的考验

因为是冬天去的,只感受到了石海的苍凉和内心的孤寂:第四纪冰川遗迹形成的石海,行走艰难,给人一种苍凉而壮阔的美感。

在艰难的征途中,队友之间的鼓励和帮助显得尤为重要。分享食物、共享装备、合力搭建帐篷,都会感受到队友的温暖。

面对恶劣天气或迷路等突发情况,服从领队指挥是安全完成穿越的关键。

4. 完成后的成就感

自我突破:成功穿越鳌太线是对体能、意志力和户外技能的全面考验,完成后的成就感无可比拟。

对自然的敬畏:鳌太线的艰险让人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同时也更加珍惜生命和自然环境的脆弱。

5. 反思与成长

对生命的思考:鳌太线曾发生过不少意外事故,徒步者在穿越过程中会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更加珍惜当下。

对户外的重新认识:穿越鳌太线后,许多徒步者会对户外活动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加注重安全、环保和团队协作。

最后
鳌太线穿越是一次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洗礼。虽然过程充满艰辛,但在与领队及队友的团结协作下,完成后的成就感,都会成为一生难忘的回忆。对于热爱户外探险的人来说,鳌太线不仅是一条徒步路线,更是一次对自我极限的挑战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如果你也计划穿越鳌太线,请务必做好充分准备,量力而行,安全第一!

是横贯不是纵贯,地图遵循上北下南是基础知识
当之无愧的陕西第一户外徒步路线

东抄西抄来的,不要介意。就是抄,也得认真一些啊。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