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区大营镇大营村您应该不陌生,但鹅鸦池屯呢? 大营村探访① - 河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河南

“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穷”。 这种近乎于痴迷的顶礼膜拜,非朝夕所为……。但凡休息早出晚归只身前往一个又一个古村探访,十多年来习以为常。您信吗?古村走的多了,彼此便成了知音,呵呵。
近来方向标的指向——陕州区大营镇大营村。大营村位于三门峡市西22千米、陕州区zf西2千米处,南乾山北黄河山清水秀,东崤陵西函谷人杰地灵。三千年前大禹治水劈三门导流去,使这里的汪洋湖泊缩为荷花飘香的一池清水。六百年前明军在此驻防屯垦饮马池畔,使这里成为军户民户毗邻而居的大营村寨。
据明隆庆三年(1569)陕州弘农卫鹅鸭池屯创修玄帝行祠碑载:该地原名鹅鸭池屯。金水河流经此地,积水成池,鹅鸭成群得名。属明初宏农卫右千户所辖军屯之一,公家鹅鸭繁育之所。传朱元璋遣陈友谅旧属到此实行军屯,立为大营,故名。
历朝军事要道,今日成为大营镇zf驻地重镇,姓有百家,来自五湖四海,民有八千,世代和谐相处。310国道、连霍高速、陇海铁路、郑西高铁穿村过境,交通便捷。全村村域总面积约10.7平方千米;辖56个村民组,3千余户,近万人口,长期以来、村民多以农耕为业,盛产粮棉,周恩来总理曾亲临视察;多次受到省、部级表彰;近年来随时代发展,已融入城镇建设,由单一农业生产转为蔬菜、牧养、运输、建材、餐饮等多业经营,2021年全村总产值1.54亿元,人均纯收入15680元,曾获得中州新村、省、市级文明村、陕州区委、区zf授予综合经济实力二十强村等荣誉称号。大营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社火于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社火)之乡”。同年,大营社火入选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历史沿革:民国时属陕县第二区,称大营镇。
1949年设大营区。
1958年成立大营公社。
1961年改为大营区。
1962年划出原店镇,撤销大营区,改称大营公社。
1965年原店镇并入大营公社。
1975年原店镇复划出。
1984年改设大营乡。
1995年改置大营镇。
2006年官庄村、黄村、南曲沃村、五原村、大营村先后委托三门峡产业集聚区代管。
2015年撤销陕县,设立陕州区,属之。
2021年将大营村复为大营镇管理。

大营村**看板”亮身份”。 敢于亮身份,源于文化自信,源于百姓父母官,源于甘心情愿做大众公仆。
陈建军 党委SJ 村委会主任  13939879278
刘世伟 党委副SJ18639867125
杜军龙 村委副主任13939839058
蔡结朝 党委委员18739826280
刘晓凡 党委委员15939885997
蔡保辉 党委委员13603402313
孟铁龙 村委委员13939848488
郭德元 村委委员13707641990
蔡平匣 村委委员15139886315
陈虎高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廉情监督小组组长13939809069
郑双红 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 廉情监督小组组长13639888265
吕立军 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13569603267   

周总理视察纪念馆简介。周总理视察纪念馆坐落在大营村中心西大街北侧,与大营村文化中心南北呼应。占地面积2550平方米,建筑面积522平方米,主体为仿古式建筑,座北向南采用传统的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建筑布局,砖石混凝土结构,保存现状完好。格棂窗,玻璃门、用圆柱6根承托歇山式屋顶。总体高10.84米,其中须弥座式台高1.64米,室内地坪到中级高度9.2米,因受当时条件限制,正中屋顶用水泥砂子做成筒瓦状歇山式造型,檐下书写“周总理视察纪念馆”八个大字。全馆分为中央瞻厅(面阔5间13.6米,进深10.55米),东、西展厅(各阔面3间平顶9.36米,进深7.35米)三大部分组成。中厅塑有高2.6米周总理半身石膏像一尊,以万里长城及祖国河山为背景的巨幅国画衬托于塑像后,东厅有周总理视察大营的珍贵文物和黑白放大照片30幅,西厅以周总理伟大光辉的一生历史资料照片40余幅。
保护范围:以纪念馆围墙为界,围墙内为重法保护区,围墙外再外延10米划为一般保护区。
三门峡市文物保护单位
周总理视察纪念馆
三门峡市人民zf2006年1月公布
三门峡市陕州区人民zf2021年8月        立       

周恩来总理视察纪念碑载。公元一九五八年四月二十四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彭德怀、秘书长习仲勋及纺织工业部部长蒋光鼐等有关部委 20余人在河南省委SJ吴芝圃,山西、陕西省委领导人陪同下,视察了大营高级农业合作社。
下午一时许,时任陕县县委SJ郝玉江、大营乡党委SJ张寿喜、大营高级农业社社长陈启生等同志在大营火车站迎接周总理。总理下车后,便直奔生产劳动现场,进棉田、查麦情、观看间作套种试验田。参加水库筑坝劳动,并奋笔为水库题下“胜利水库”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在三个多小时的视察行程中,总理足迹遍及劳动工地、农畜饲养室、农家小院、社办幼儿园、新华书店、百货商店、面粉厂、机械修造厂等十七处社员劳动生产生活学习地,所到之处,观察生产劳动,询问物资供给,访问农舍大娘,关心社员生活,鼓励团员青年,号召劳动生产,音容笑貌,和蔼可亲,谆谆教导,刻骨铭心。总理视察大营之行,胜似召公巡邑,甘棠遗爱;真乃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谨以此文铭记!

公元一九七六年元月八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元月十五日,大营大队在总
理题字劳动过的“胜利水库”旧址,举行隆重的悼念        仪式,党总支SJ陈启生代表全大队社员表示:继承总理遗志,认真抓革命、促生产,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四日,在周恩来总理视察大营19 周年之际,为感念总理关怀,铭记伟人业绩,大营大队社员自愿发起并集资修建《周思来视察纪念馆》。纪念馆位于大营大队中心位置,距三门峡市17.5公里,坐北向南,占地面积 2550平方米,建筑面积 522 平方米、主体为高台梁殿式仿古建筑、传统中轴左右对开布局,砖石混凝土结构,须弥座式台基,基台高1.64米,长36米,阔11米。展厅为一厅两跨中五边三开间,正面中部以圆柱六根承托歇山式屋顶,总体高度 10.84米。馆体建筑由陕县建委主任邢思聪设计。“周总理视察纪念馆”泥金大字由河南省书法家刘文选题写。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张海为纪念馆题写楹联:日月炳天豪气芳留百世,江河行地德泽功存千秋。中厅周总理半身石膏像由洛阳地区群众艺术馆塑造。纪念馆于是年中秋落威开放,动用六千多工日,用资7.6 万元。特恭勒碑石,追忆往事,彰其伟业,勖吾后人。
是以为记
大营大队全体干群恭立
公元一九七七年九月

继2025年3月9日3月30日两次独行之后4月13日,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兼三门峡办事处主任、三门峡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王立州,三门峡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研究部部长牛占亚,三门峡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员部部长段金红,三门峡市姓氏文化研究会杨姓委员会筹备组成员杨英粉,三门峡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单姓联络联谊部负责人刘春梅等一行五人再赴陕州区大营镇大营村实地调研。

大营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王洋,大营村党委SJ兼村委主任陈建军,大营村委副主任杜军龙,陕州区政协委员大营村文化中心孟忠玉,大营村周总理纪念馆馆长高中峡,大营村文化中心.非遗文化社火省级传承人蔡结绪等领导,给予大力支持并全程配合此次实践活动与文化交流。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