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一座中国人心目中的人文高峰,从小便扎根在我们每个人心底。庐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苏轼《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是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里的“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不亲身走进庐山,你是体会不到古代诗人笔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
借着此次江西行,我终于踏上了庐山攀登之路。十年前穿越武功山时与庐山失之交臂,此翻也算是弥补遗憾了。一开始我对庐山的自然风光也没抱太大希冀,走过太多名山大川,早已深谙登山看人品,出片要随缘,而攀登庐山不过是一场人生中必须完成的蕴涵特殊情感的人文追寻之旅。
4月10日,天刚亮,我们一行三人便从九江站出发直接坐车到达海会寺的徒步起点,开始了攀登庐山。沿着曲折的小路而上,两侧是高大的落叶乔木,穿过一片竹林后坡度略微变陡,继续向上攀登身侧开始时不时出现杜鹃花,有红的花,也有白的花,它们镶嵌在在一片片黄绿色的丛林背景中,沐浴着晨光,颇有点贵妃出浴的意思。
穿越杜鹃林,上到一处平整台地抬头便能望见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诚不欺我!五老峰因相连山体的绝顶被数道笔直的断崖垭口所隔断,从而分成并列的五座山峰,望之好似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而人们将其称之为“五老峰”。五老峰根连鄱阳湖,峰尖触天,海拔1436米,高度虽然略低于大汉阳峰,但其雄奇险状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是庐山形势最雄伟奇险的山峰。
此时晨光正好,脚下是低矮的灌木丛,两侧是挺拔的乔木,四下无序伸展出遮天蔽日的枝叶不时阻挡着我们远眺的视野,远处雄奇峻秀的山峰不时地一闪而过,一株玉兰花不适时宜地绽放其中,看,是谁挥毫泼墨成就了眼前这诗情画意。
继续前行,需要翻越眼前这座小山头才能看到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攀杆峰。越往上山路越发陡峭,最后的一小段上行山路几近垂直,借着路两边的马尾松的保护,我们一鼓作气攀上了悬崖上的平台,五老峰就那样笔直的矗立在我们正前方,如同巨人般俯视着我们。
攀杆峰在五老峰左下方的位置,顺着小路望去,前面还有一个小山头需要翻越,然后方才到五老峰腰线下方,继续沿着五老峰山腰斜切过去就抵达攀杆峰了。要上到攀杆峰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山势陡峭,很多地方还无路通行,大意的话则有可能坠入万丈深渊。经过一段手脚并用的攀爬后,我们终于登顶了攀杆峰,放眼望去九江市尽收眼底,近处的山间漂浮着一层薄薄的云雾,身后的五老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时而狂风携带着雾气呼啸着涌向庞大山体,霎时间便将五老峰完全隐匿了起来,等到山风拂过山岗,它才再次显现,这一幕幕是如此神奇,一时间我竟看不清庐山本来的面貌。这或许就是苏轼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就像现实中有些道理其实很简单,但你未曾经历,当然就不会有所感悟,只有走进其中亲身体验,你方能有所觉察和收获。我应该感谢庐山接纳了我,让我得以亲眼见证庐山的神奇,让我能一次就体会到古人诗词里的绝美意境。
美好总是那么短暂,越是美的东西,你越想抓住,可你却怎么也抓不住。庐山从这一刻开始变得神秘起来,大雾起兮,山迹隐,难觅仙踪兮,身在此山中。
攀杆峰顶原路折返翻越五老峰一个断崖垭口,一直向上攀爬,大约版个多小时便能爬上五老峰海拔1314m纪念碑,至此便踏上了景区的石梯路。一路拾阶而上到达“天地壮观“大石头,在三叠泉路口稍作休息后,我们便下到广场候车处。一路樱花烂漫,倒是给这段无聊的路途平添了不少慰藉。
因为这个季节三叠泉水量很小,我们便决定直接翻越钱家畈村村后的七星山,再沿大路一路下到枯岭镇。在钱家畈村里补充了水之后,我们便开始穿越七星山的杉树林,树林深处零星散落着几株樱花树,粉红的樱花在绿底的杉树映衬下显得更加妩媚妖艳。翻过七星山下到七里冲路便回到了景区公路上,沿着公路一路前行经过水库,下到枯岭镇也就完成了今天的徒步旅程。
我们没有选择原路下山,第二天一早用过早餐后是从圆佛殿旁边的小路下山的。山崖上路径很明显,一路向下,大约1.5小时便能下到山底石门涧的章志远美术馆,此次庐山野攀也就圆满落幕啦。
在这里还得感谢两位湖北的朋友,没有他们引路不可能这么轻松完成庐山的攀登。原计划4月10日上午10时从九江站出发开始攀登的,当得知我9日傍晚已抵达九江站的消息,两位朋友当即改签到当晚22时抵达九江的车票,所以才有了10日的早起早出发攀登计划。我想如果不是零时改变出行行程,我们此行会错过很多精彩的瞬间,这或许就是我们与庐山之间冥冥中注定的缘分吧!
骑行东南亚泰国柬埔寨越南
清明剑昭古蜀道徒行记
南天山的山野里徒步
第16场马拉松比赛
漆树堂超级大环琐记
越野赛6小时吃20多片布洛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