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交通,四段人生:云南路上的——随心随性随意随遇随欲 - 福建 - 8264户外手机版

  福建

大巴、火车、卡车、飞机。我曾以四种截然不同的交通方式,四次叩响云南的门扉。每一次奔赴,都在时光里酿出独属于这片土地的记忆陈酿。

第一次与云南相遇,是在牙牙学语的懵懂年岁。父母牵着我登上摇晃的大巴车,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出远门。车窗外掠过连绵的山峦与葱郁的田野,摇摇晃晃的车厢里,藏着对未知的好奇与雀跃。抵达时,迎接我的是慈爱的外公外婆,乡间小道上,上过马背、牛背,做过牛车、马车,印象最深的还是我骑着那辆比我还高的自行车,七扭八歪地前行。舅舅紧紧跟在自行车后,两手牢牢抓扶着车尾架子,目光满是关切,生怕我摔倒。那时的云南,是亲情的温暖港湾,是童年无忧的乐园。

2005年,第二次与云南重逢,是在少年时光。我踏上哐当哐当行驶的火车,墨绿色的车厢里,人潮熙熙攘攘。车窗外的景色如走马灯般变换,金黄的麦浪、古朴的村落、波光粼粼的湖泊,不断从眼前掠过。火车穿越一个个隧道,短暂的黑暗与光明交替,像是穿越时空的缝隙。我趴在窗边,贪婪地望着窗外的一切。火车上的人们来自天南海北,空气中弥漫着五湖四海的方言。当火车缓缓驶入昆明的站台,阳光透过车窗洒在身上,带着云南独有的热烈。

2019年,时隔多年,第三次踏上云南,是跟随单位的长途跋涉。我们挤在卡车大车厢板后面,七扭八歪的人群让腿脚根本无法伸直。雨水飞溅,寻找着后车厢篷布的裂缝钻进车厢来,一路风餐露宿,啃着压缩饼干里的酱牛肉,在夜色深沉的夜半十分抵达。寒风裹挟着漫天风沙席卷而来,一日之间,便能经历早中晚四季的更迭。耳鼻里,仿佛永远都残留着那挥之不去的泥沙,这段旅途艰辛却难忘,云南于我,又多了一份别样的坚韧记忆,是草原五班许三多的执拗。

2025年,第四次与云南的相约,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为头约定成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红眼航班。飞机穿越黑夜,将我带向那片向往的土地。夜半时分落地,为头已提前抵达,找好了住处。我又在淅淅沥沥的雨中,乘坐着面包车,在蜿蜒的道路上辗转,最终来到那略显破旧却充满烟火气的宾馆,这一次,云南的随性与洒脱,展露无遗。

四次云南之行,四种交通方式,串联起不同阶段的人生故事。在云南,随心而行,随性而遇,随意而为,随缘而安,每一次相遇,都是命运精心安排的惊喜。

2024年年末,在闲聊中,和为头谈及假期。记忆突然被唤醒,曾约定有机会要去趟云南,去看洱海的碧波荡漾,逛逛丽江的古街小巷,在洱海寻找爱情,在丽江寻找艳遇。彼时,我正计划年前前往佛山参加无人机驾驶证考试,一番合计后,我们一拍即合——就去云南!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这样敲定了。

2025年1月8日。在佛山结束无人机驾驶证考试时,已是下午18点多。匆匆收拾后,便踏上前往广州白云机场的路,购买了晚上2140飞往昆明的机票。三个多小时的航班,我在疲惫中沉沉睡去,直到飞机平稳落地。推开舱门的瞬间,寒意裹挟着细雨扑面而来,昆明的夜阴冷潮湿。

真羡慕这种“驴友昆明

为头的航班比我先到,他已经找好了住处,还说客房提供机场往返接送服务。出了机场,我联系上司机,没想到来接的竟是一辆破旧的面包车,车上已经挤了5、6个人。

司机在小巷子里七拐八绕,终于抵达客房。这所谓的客房,不过是机场附近老乡的民宅,白得发黄的被单、银色的大铁门、红色的毛毯,恍惚间,竟像是走进了70年代缉毒片里毒贩吸食毒品的窝点。

爬上四楼敲开房门,距离上次见面将近一年,重逢的瞬间熟悉感扑面而来。背包都还没放下,我张口就骂:“你这SB,怎么会找到这种破地方来!”为头咧嘴一笑说:“我也不知道啊!”他摊开双手,无奈地耸耸肩,“一下飞机出了机场,有个大姐特别热情,拽着我说有便宜又干净的住处,还能包接送。我寻思人生地不熟的,就跟着去了,哪知道……”他朝四周比划一圈,没想到是这种地方。

饥肠辘辘的我们决定先去楼下的烧烤摊填填肚子。夜色里,烧烤摊的霓虹招牌在风雨中摇晃,滋滋作响的炭火旁,老板翻动着铁签上的食材,油烟裹着孜然味扑面而来。一条表皮皱缩的罗非鱼、两瓶泛着水珠的啤酒,再配上几样蔫头耷脑的素菜,摆在油腻的塑料桌上。菜色寡淡得很,可对面坐着的人,却让这顿饭有了别样的滋味——即便一年多没见,老友间插科打诨的默契半点没减,碰杯时的笑声是那年青春路边摊兄弟义气的感觉。

结账时,老板递来的小票却让我笑不出来了。一条不新鲜的鱼、几串普通素菜,竟要270多元。“270就行,抹个零头。”老板指尖敲了敲计算器,眼神里满是笃定。和为头对视一眼——这明显是被“宰”了。初来乍到,餐前从不问价格,人生地不熟,只能大方扫码付款,咽下这口苦水,就像吞下了烤焦的鱼骨头,哽在喉头说不出的无语。

回到房间,霉味混着廉价香薰的味道扑面而来。刚躺上床,就感觉有细小的东西在皮肤上乱窜,伸手去抓却什么都抓不到,和为头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窗外的雷鸣一阵接着一阵,风吹着铁窗吱呀摇晃,我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的裂纹,听着为头均匀的鼾声,在蚊虫的“嗡鸣伴奏”中,熬过了这个辗转难眠的夜晚。

第二天一早,我便醒了。突然想起已经有十多二十年没去过云南外公家了,心里一动,决定去曲靖看看年迈的外公。摇醒睡梦中的为头,收拾完毕打车直奔机场,在机场神州租车租了辆车,朝着曲靖出发。我向来喜欢不赶时间的旅程,能不走高速就不走高速。高德地图规划了一条免费的乡县小道,我们便沿着这条路前行。

灰蒙蒙的天空

两人一车,灰蒙蒙的天空下着小雨,车内舒缓的音乐流淌,和老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前、现在和将来。窗外,大卡车一辆接着一辆呼啸而过,盘山公路沿着溪谷缓缓盘旋,路大多是大下坡。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不时还能看见废旧的铁路轨道,幽静的蛰伏山间。这种静谧舒心又随心,不慌又不忙的旅途氛围,让我格外享受。

不知不觉中到了饭点,我们找了家看起来不错的饭店,点了两菜一汤。谁知,又一次被“宰”,一顿饭花了260元。往后几天回忆起来才发现,我们每餐消费都在200元以上,人均100多,俨然成了被刀割的“肥猪”。

快到曲靖时,我才想起给母亲打电话说自己到了云南,去看看外公,随后又要到了小舅舅的联系方式。到达目的地后,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叹,二十多年过去,这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小时候记忆中的印象完全不一样。我在超市买了些礼品,拨通舅舅电话后,他很快来到超市门口接了我们。

礼品

来到了舅舅家中,印象深得是舅舅家的狗十分凶猛,看到我们这两个不速之客,直立起前脚,奋力挣脱脖子上的铁链,口水直流、狂吠不止、满眼兴奋,为头和我说,要是脖子上的铁链不够牢固,这狗绝对会冲来咬人,吓得我们不敢靠近。

放下礼品后,我没在舅舅家多做停留,就让他带我去外公家。车子拐上一个大上坡,穿过一片摇摇欲坠的危房,记忆中的场景逐渐清晰起来。幼时顽皮的身影、房梁上悬挂的陈年腊肉、外婆坐在房前刮土豆的身影,一点一滴都浮现在脑海中。推开吱呀作响的房门,老旧破小的房子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舅舅摸黑进屋拉开灯,时隔将近20年,我一眼就认出了外公。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模样仍有几分熟悉。外公却起身,一脸疑惑地问我是谁,舅舅在一旁解释。

熟悉的巷子

是啊,20多年过去,我早已从当年的孩童长成了大小伙,他又怎能轻易认出我呢?老房默默伫立,陪伴着外公慢慢变老,房间里弥漫着一种被时间尘封的质朴气息,让人感到无比厚重。外婆在我刚参加工作的头两年就过世了,当时因工作原因,没能及时赶回,只能在远方无声思念。

如今,93岁高龄的外公身体依旧硬朗,他习惯了一个人在老房里生活,不愿麻烦几个舅舅,舅舅们不时会给他送些菜食。

看完外公,或许是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太大,我竟不知该说些什么,也没有太多情感的流露。只是叮嘱他照顾好身体,把提前准备好的红包递给了他,便匆匆告别。舅舅挽留我们吃饭,我谢绝了,从昆明往返曲靖5个多小时,只为见外公一面,而在舅舅家和外公家总共待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20分钟,时间真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带走一些东西,沉淀一些东西,遗忘一些东西。

返程我们选择了高速,速度快了不少,中途在服务区休息了一次,便直达昆明。

服务区的大挖机

由于我们俩出门都不爱带太多东西,连换洗的衣物都没带,于是决定先去商场采购几件衣服,在迪卡侬三下五除二利利索索买了几件衣服,一共消费864元。

之后找地方吃饭,纠结许久,最后选了一家烤鱼店。店家力推百香果鱼,菜上了半条鱼没有任何配菜,又花了200多元。吃饭时,一个年纪并不大的小女孩拿着几盒签字笔来卖笔,说要补贴家用,她勇敢的模样让人佩服,只是在餐厅卖笔,总觉得有些选错了地方。

晚餐结束,我们下到负一楼的地下车库,却尴尬地发现忘记车停在哪里了。在迷宫般的车库里兜兜转转,找了好久才找到车。随后,我们商量着今晚在机场附近再找地方落脚,规划接下来的行程,以便明早归还车辆。昆明的交通拥堵不堪,运输沙石的渣土车又多又快,夹在两车中间行驶,让人胆战心惊。

晚上入住的是1米8的双床房,环境比前一晚好了太多,为头对吃住从不吝啬,我也跟着享了福。不过入住过程并不顺利,起先跟着导航没找到酒店停车场入口,在酒店门前绕了好几圈;拿到房卡后,又发现刷不了电梯,反复尝试,还以为是自己操作有误。进了房间,舒舒服服洗了个澡,换上新买的衣服,疲惫才渐渐消散。因为第二天归还车辆时,电量需保持在80%以上,洗漱完后,我又出门寻找充电桩,充了大概30分钟,电量达到90%才返回酒店休息。

1月10日,睡醒后,我们商量着先前往大理。买好了车票,下楼退了房,吃过早餐,打算去机场归还车辆。没想到,高德地图又一次“坑”了我,带我走了莫名其妙的小路,多绕了十多公里,到达目的地后,发现终点竟是错的。

心中无语,赶紧更换导航,紧赶慢赶,终于卡着时间到达机场店。可车辆的电量指示针却停留在79%,老天爷怎么老是爱“逗我”无奈之下,只能多支付一些的电量费用,草草归还车辆,打车前往昆明站。

昆明站

前往昆明站的路上,车窗外灰蒙蒙一片,雨夹雪簌簌飘落,晶莹的雪花撞在车窗上,转瞬化作水珠蜿蜒而下。想着这样的天气,我对大理的行程本没抱太多期待。列车在跌宕起伏的山间穿行,轰隆声中接连穿过几个漆黑的山洞。当最后一缕阴影被甩在身后时,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突然扯开了厚重的云幕——湛蓝的天空豁然铺开,大团大团的白云像蓬松的棉花糖悬在天际,连绵群山在阳光下泛着黛青色,这才是我记忆里的云南!胸腔里的沉闷瞬间被击碎,满心的雀跃。

车窗外的蓝天白云抵达大理

抵达大理站,我和为头提着在昆明采购的衣物,站在出站口一时有些茫然。四下张望时,对面神州租车的招牌晃进眼帘。对视的刹那,我们异口同声:“要不再整辆车?”笑声未落,已闪现至店门,办理好手续钥匙已经握在手里。行李随意丢进后座,轮胎碾过柏油路的沙沙声,成了新旅程的开场曲。

我们直接驱车前往大理古城,大理古城的青瓦白墙在阳光下泛着柔光,乍一看确实如想象中古朴。在车场门口囫囵吞了碗过桥米线,汤头寡淡得像是兑了水,米线也没了韧劲,之后匆匆往古城里走去。石板路上游人如织,两侧商铺挂满扎染披肩,此起彼伏的“看一看”“特价”的叫卖声里,穿着汉服拍照的姑娘与举着自拍杆的游客擦肩。不过二十分钟,我们便兴致缺缺——人工修缮的飞檐、千篇一律的纪念品,这不就是云南版的三坊七巷?少了岁月沉淀的韵味,倒像是座热闹的仿古集市。

大理古城

没有过多犹豫,“继续走,去丽江!”方向盘一转,沿着洱海向西驶去。龙龛码头的风景吸引了我,人群裹胁着车子,我在在小巷子中缓慢穿行,刚拐进小巷,前方一辆垃圾车正“哐当哐当”倾倒垃圾,腐臭味混着污水漫了半条街,两侧的车辆和行人堵得水泄不通。我被卡在老乡搭建的临时停车场入口,索性拐进了停车场熄火下车,步行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耳边全是“写真拍照,包妆造”的招揽声,民族风服饰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洱海边游客彩虹

龙龛码头的风裹着洱海的水汽扑面而来,湖面漂浮着几截枯木,像极了被遗落的琴弦。游人举着面包投喂海鸥,白羽掠过水面,惊起圈圈涟漪。我望着眼前的景色,想起朋友圈里精修的洱海大片,忍不住摇头——果然“照骗”误人,实景和照片比起来,简直天差地别。草草拍了几张打卡照,正准备离开,瞥见路边行人几乎人手一副墨镜。我调侃了下为头:“这趟旅行还差个墨镜撑场面了,你不得送我个高端货?”他笑着应下,可一查最近的暴龙眼镜店在昆明,只能遗憾作罢。错失一次“白嫖”的机会。

匆匆打卡后驱车沿着洱海前行,天光与湖色在此刻融为一体。湛蓝如洗的天幕上,云朵像被揉碎的棉絮随意铺展,湖面被风掀起细碎的波光,在阳光下折射出万千星芒。车内流淌出舒缓的旋律,裹挟着洱海湿润的风漫进车窗,轻轻拂过脸颊。这一刻,车轮碾过柏油路的沙沙声,风拂过绿叶的梭梭声,竟成了最动听的伴奏,所有旅途的疲惫都在这风与景的交织中烟消云散,仿佛灵魂也挣脱了桎梏,在天地间肆意舒展。

途中的丁达尔光

我们刻意选择国道,只为邂逅更多藏在山野间的惊喜。沿途村落错落有致,白墙黛瓦的屋舍点缀在青山绿水间,袅袅炊烟从烟囱里缓缓升起,勾勒出最质朴的人间烟火。遇见别致的梯田、古老的石桥,或是挂着“老树昏鸦”的百年古木,车子总会“嘎吱”一声停下。我们像闯入秘境的孩童,贪婪地用目光搜索着每一处风景,连路边肆意生长的野花,都成了旅途中不容错过的浪漫。

抵达丽江古城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