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黄河漂流队1987年黄河漂流大事记评 - 户外大厅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大厅
河南黄河漂流队1987年黄河漂流大事记评
作者李建民    2025年7月

        1987年2月,春节刚过。郎保洛、王茂军、李建民、史六虎、周念军等人在郎保洛家中商议黄河漂流事宜。会议商定:创建洛阳黄河漂流探险队 ,组织实施1987年黄河漂流探险活动。由李建民负责资金筹措和漂流物资器材的筹备。随即,黄河漂流探险活动正式启动。

        3月,队员高和平等人赴上海购买船只及羽绒服等其他物料。3月底,漂流船与有关物资器材基本筹备完成。准备出发。当时确定的成员有:郎保洛、王茂军、李建民、周念军、高和平、史六虎、朱红军、王立明、李潮革等人。后续又补入,陈石莹、王勋章、韩斌、杨贵儒、周志华等人。此时漂流队的性质是无官方备案,为纯民间自发组织。

        不久,王茂军传来消息,雷建生也有参加黄漂的意愿。大家群情高涨,与长漂三杰一起饮马黄河,憧憬开启漂流探险新的篇章!

       4月初,应河南日报社记者徐小苒的邀请,郎保洛、王茂军、雷建生、李建民等人前去郑州河南日报社商谈宣传报道事宜。会谈中,与“无关者”激烈讨论了有关事项,河南日报社记者马云龙提议,郎保洛和雷建生为并列队长。(从此时起,就深深地埋下了双头鸟的悲哀)为了漂流探险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河南日报社记者的协助下,将黄河漂流探险队定名为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此时漂流队的性质正在蜕变为在zf备案的社会民间团体。坊间流传的所谓队长之争就是无稽之谈,雷建生何许人也,岂会因一队长的名头争的通宵达旦!事出反常必有妖!

        随后,河南省zf成立河南黄河漂流探险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团省委宣传部,韩劲草为主任,成员包括:团省委副SJ孔玉芳、省体委副主任马基铭、黄委会副主任吴书深、省广播电视新闻中心主任高世铭、河南日报副总编郭正凌。),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援漂指挥部也进驻黄委会招待所东楼201。当时,河南黄漂对外有三块牌子(都是在河南省公安厅备过案刻有公章的),其一是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郎保洛、雷建生并列队长,王茂军因其他原因主动退出);其二是河南黄河漂流探险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韩劲草任主任);其三是河南漂流探险队援漂指挥部(由李建民负责)。出发前,郎保洛又带石峰、程旭东、张宁生入队;雷建生带袁世俊、郝景川入队,另补充两名郑州籍队员,刘毅、王新文。

        1987年4月20日,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抵达青海西宁。先期到达的队员王立明与80306部队取得了联系,获许免费入住西宁80306部队招待所。后经该部队滕参谋长批准,为每位队员提供皮大衣一件,大头鞋一双,借给信号枪一支,电台三部,等其他物资。并在部队通迅营为黄漂队员进行了电台使用速成培训。在西宁逗留期间,就发生了石峰持刀寻衅事件,双头鸟的悲衰正在发酵。

       1987年4月30日,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及随行记者团乘座两辆军车抵达约古宗列曲源头,并竖立纪念碑,发射信号弹。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青海日报记者韩志坚短暂失联。时代青年杂志记者提出,让队员们写下此时此刻最想说的一句话。郎保洛:一条大河的源头,一个新的起点。雷建生:大河溯源,乘龙入海。李建民:我的战友韩志坚到现在还没回来!王立明:愿大江大河为我奔腾。袁世俊:我们已不是东亚病夫,更不做丑陋的中国人。李潮革:人活着要有追求。王新文:我们都是男子汉。………
       1987年5月11日由雷建生带领的漂流分队在卡日曲开漂。

       1987年5月初,郎保洛从源头正式下漂后因极端恶劣天气遇险获救。朱磊在独自寻找队伍时因极端恶劣天气遇险亦获救(尚未正式入队)。朱磊在申请入队屡次被拒的情况下,仍然坚定不移地追赶队伍至源头地区,他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向西天借黄龙。最终如愿!

        1987年6月2日,因接应郎保洛船只的工作分歧,石峰、程旭东二人对周念军心怀不满,随持刀行凶,造成三人受伤。达日县公安局将石、程二人治安拘留,解除拘留后自行离队。双头鸟的悲哀已对漂流造成很大伤害。

        1987年6月19日,河南黄漂队在青海省玛沁县至海南州境内的拉加峡段进行漂流时翻船遇险, 导致郎保洛、雷建生、朱红军、张宁生四人遇难。袁世俊唯一幸存。双头鸟的悲哀已酿成双头鸟的悲剧,人死不可复生,我们的兄弟再也回不来了!从此,6月19日成为中国漂流探险史上最悲壮的日子。长江无咎飨壮士,大河有悔献雷郎。更问偏舟何处去,一笔黄龙任我航!

      同月,遇难者追悼会在西宁隆重举行。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都给予高度评价。哭我雷郎,万里河山存浩气,英雄无悔。

江河之子,一点心愿渐朦胧,兄弟失声!

       由于两位队长的遇难,河南黄漂队实际上已被个别人完全掌控。在政委眼中,黄漂队里只有一个好人,就是雷建生。其他人都是“默默无闻的底层草根”,有人追求的是一搏成名的荣光;有些人只是要体验一下高原荒野的生活;还有一些就是亡命之徒;还有些精明的投机家。漂流队里歹徒、流氓、小偷随手拈来。所以政委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黄漂人,根本就瞧不起这些黄漂人。那么,政委又是什么人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拿别人的生命来冒险是他的狂欢节”!多年以后,政委撰文将河南黄漂说成是一坨屎,臭不可闻。就算是一坨臭屎,也是你自己拉出来的。别妄想搞到别人身上,留着自己享受是最好的安排!一个人的偏执与傲慢就是他灾难的根源。如果这个人领导一个团队,那就是团队的灾难!

     在马云龙的安排下,老实、低调、听话的袁世俊被选为队长。临危受命见初心,忍辱负重向前行!

      1987年8月下旬,一枚河南黄河漂流探险纪念封由洛阳邮票公司首发。信封上面是队长郎保洛的题字“一条大河的源头,一个新的起点。”正面中间部位是队员签名。

      9月第二枚纪念封发行,款式相似,用队长雷建生的题字“大河溯源,乘龙入海。”

       当时在纪念封上签名的共有19人:雷建生、郎保洛、李建民、周念军、周志华、高和平、张宁生、王立明、史六虎、韩斌、陈石莹、徐小苒、贺仲凯、王勋章、朱红军、袁世俊、朱磊、刘毅、杨贵儒。

需要说明一下,由于漂流工作安排及其他原因,有个别队员错过了签名。如王新文、李潮革。马云龙并不认为自己是黄漂队员,未签(实事上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你就是黄漂人。你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喽!)另外,王荣华、胡德经、丁金成、王少天四人不是河南黄漂队队员,有当年队里发给我的电报为证。其中王少天在黄漂结束后,以河南黄漂队的名义到处招摇撞骗,造成恶劣影响!

       9月11日,河南黄漂队队员李潮革、朱磊乘敞开式橡皮船漂过壶口瀑布。漂流过程中,橡皮船倾覆。李潮革抓绳爬上船底,伸手将朱磊拽上来。然后做了一个倒立,这无畏的气势让两岸观众为之震惊。有道是,昔日池中戏水,今朝河上驭龙!

       1987年9月25日,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漂抵山东垦利县黄河入海口,标志着人类首次无动力工具全程漂流黄河的壮举完成

        一篇以生命为代价书写的血诗,在河海分界线划上了悲庄的句号。这一日期不仅是一个终点,更是中国民间探险精神永恒的坐标。

      血刃劈源开天途,  
      骨锻长橹通九枢。  
      壶口倒悬星斗坠,  
      魂化狂涛万古书!
实事求是,还历史真相。

江湖泛舟,黄河故事。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向西天借黄龙。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