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户外拒绝买材料贴牌代工,号召户外品牌打造“中国纺织芯片” - 户外资料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资料
当中国户外市场以爆发式姿态增长,越来越多消费者将目光投向本土品牌时,一个行业痛点却愈发清晰:不少品牌仍停留在 “买面料、贴牌代工” 的模式中,靠模仿设计、堆砌配置打价格战。

对此,骆驼旗下高海拔户外喜马拉雅品牌总监乐承龙,在GOIF×ISPO户外产业增长论坛上提出:“中国的专业户外品牌不应该是拿材料、代加工、贴商标的“搬运工”模式,而是要超越传统的“性价比”竞争,走向创造“心价比”——要触达用户的真实诉求,创新设计符合中国人体型的户外服饰;更重要的是必须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就像中国芯片产业一样,中国户外行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也必须拥有自己的“中国纺织芯片”。
【喜马拉雅户外品牌总监乐承龙在GOIF×ISPO户外产业增长论坛上演讲】

掌握核心技术,打破溢价壁垒

中国的户外市场上一直存在着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即便部分Gore-Tex面料的技术专利早已到期,却仍有不少户外品牌将其奉为圭臬,靠着这一“洋标签”高度营销,抬高价格,肆意收割。Gore-Tex强大的营销能力让消费者被误导被蒙蔽,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值那么高的价格,更不应该成为中国消费者必须承担的 “智商税”。

经过多年潜心研发,喜马拉雅户外联合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江南分院,成功研发出PK-TEX?巅峰高海拔专业级防水面料,经32家专业机构检测,多项核心数据甚至已超越Gore-Tex。无论是防水透气性、耐磨度还是适应性,都经过了严苛的户外场景测试,完全能满足专业户外需求。这意味着国产品牌不必再单纯依附于国外的面料供应商,不必为别人的技术专利支付高额成本,更不必让中国消费者为“贴牌溢价”买单。
【喜马拉雅大师作系列产品】

拒绝贴牌代工,绝不只是口号

喜马拉雅户外品牌总监在GOIF×ISPO论坛中说道:“没有自主研发能力,没有自己的生产制造体系,就永远谈不上是专业的户外品牌。”而喜马拉雅户外也一直在实际行动证明:拒绝贴牌代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坚守——着手搭建自有生产基地,从最初的材料研发、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市场销售,每一个环节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正是这种自主掌控力,让喜马拉雅户外得以跳出“性价比”的内卷,转而追求“心价比”,用真正贴合需求的产品,回应消费者对专业户外装备的期待。
【姚蔚铭现场裁剪喜马拉雅大师作与始祖鸟BETA AR进行面料对比测试】

融合东方美学,聆听用户需求

针对中国人体型特点,喜马拉雅户外采集海量数据优化版型,让冲锋衣的每一处剪裁都贴合中国人的身体曲线,并将包含东方美学元素融入进户外服饰的设计中,彻底告别对国外品牌的盲目模仿。同时,喜马拉雅户外联合中国唯一的“14+7+2”极限探险大满贯完成者张梁、打破登山界“8000m以上无救援”的范江涛等极限攀登者推出“大师作”系列产品,旨在让真正的极限攀登者亲身参与设计、测试,每一项来自极端场景的反馈,都成为设计改进的重要依据,最终筑成对户外爱好者的坚实守护。
【登山大师张梁&喜马拉雅珠峰登山队员空降喜马拉雅展位】

喜马拉雅深知,拒绝贴牌代工、打造 “中国纺织芯片”,这条路或许很难,但却关乎中国户外品牌的尊严与未来。不做国外过度营销面料的“搬运工”,而是成为中国户外科技的“开创者”—— 让世界看到,中国品牌能靠自主创新,造出既专业又懂用户的户外装备,让每一位户外爱好者都能以合理的价格,享受到科技与自然的美好相遇。
【2025上海ISPO喜马拉雅展位全景图】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