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徒步西藏墨脱莲花秘籍、冈仁波齐转山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来到城市,凌晨4点。60升的背包与春熙路林立的水泥高墙格格不入。为了犒劳下辛苦的自己,决定用凌晨四点的“小龙坎”火锅来结束这次为期15天的长途跋涉。从拉萨阿里冈仁波齐转山,再到林芝徒步墨脱,再到干净舒适的鲁朗小镇…沿318一路晃到成都,共计一万一千多公里。
2020年,10月9日,成都,阴!睡足8小时,本应在这个对我充满诱惑的城市到处转转,却发现自己反应很慢,可能是山里呆久了,感觉好久没有见到这么多人,突然有些不太适应。钻到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要上一杯茶,索性坐了下来,采耳打坐,整理起这些天来的故事。(一)隐秘的藏地莲花我不想从出发说起,因为那样会感觉时间太漫长,也许会写着写着就断了。那就从安妮宝贝笔下的《莲花》圣地-墨脱说起吧。这里是全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地处世界第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深处,因为地势隐蔽,也被称为“隐藏在云雾、雪山、密林中的人间绝域”“地球上的最后秘境”,从2014年就很少有人走过。注定这是一场充满刺激、探险的意外收获。从阿里转山归来,高原说墨脱的群里有信息了,会有两个伙伴一起加入,四人一车刚好。马上联系宋哥拼车,拉萨-林芝180元每人,成交。其实,我的计划里并没有墨脱,因为10月2日墨脱公路泥石流刚刚清理干净通车,且近些年有关墨脱的信息非常少,都是碎片式的,并没有完整的徒步攻略,墨脱就如莲花秘境神一般的存在。一旭姐是专门为墨脱而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和信息收集,丫丫也是莲花秘境的铁粉,在出发前一天的碰头会上,大家集思广益,综合自己对墨脱的了解,行程安排如下:D1 拉萨-林芝-派镇派村D2 派镇-松林口-翻越多雄拉雪山-拉格(无住宿)-汗密D3 汗密-墨脱完美!出发!
一切都如约而至,傍晚到达派镇的时候,我们在达娃妹妹家的观景台看到了南迦巴瓦峰主峰,据说因为常年被云雾遮挡,能看到南迦巴瓦峰主峰会有好运,我们一起期待着好运气的到来。达娃妹妹做了一手好菜,100元住宿还包含两餐的晚餐居然还有松茸炒肉,松茸是达娃妹妹自己采的,好吃到飞起来。藏式小院子里种满了苹果树、葡萄藤、还有满院子的花花草草,干净,真的很干净,这个地方适合在静心的时候静静地呆上一段时间,只可惜我们行程很紧,晚上,丫丫在村子里给孩子们散了很多棒棒糖,当然我们也少不了,谁还不是个孩子呢。
第二天早上,我们准备行装,重装请达娃帮我们用车运到隧道处等我们,而等待我们的是充满神秘的多雄拉雪山。车子在悬崖峭壁上穿梭,道路很窄很颠簸,终于把我们送到松林口,在这个“中国第一徒步线-墨脱”的牌子前,放飞了多少个撒野的灵魂…
毫不客气,开始就是爬升,虽然天气预报有雨,但我们在爬升时却是晴天,右手边就是我们要翻越的多雄拉垭口,海拔4200多米,已经露出了火炬冰激凌般的峰顶张开怀抱等待着我们。多雄拉雪山是喜马拉雅山脉北段主脊,终年积雪不化,即使在开山通行的几个月内,雨雪雹雾也是说来就来,其翻越难度甚至超过许多5、6千米的高峰,因此当地人谓之为墨脱路上的“鬼门关”。近期一直在下雨,一路溯溪而上,走着走着,下起了雨,大家都迅速穿起了雨衣。爬升爬升爬升……
穿越了多雄拉山口,不一样的景色跃然眼帘。因为这里是大陆高原寒流和印度洋暖湿气流的交汇处,气候风云莫测,地貌也截然不同,大片的高山草甸,残存的高原积雪,***小小的瀑布溪流,层层叠叠的高山云雾,形形色色的高山植物……一日经四季,十里不同天,恰如其分的诠释了墨脱路上的这种神奇。几小时内我们就领略到从高山寒带到热带雨林的千姿百态。小提示:1、偶尔会有移动信号飘过来(联通就别想了,出了市区就只能当成相机使用)2、后来得知,其实我们错过了垭口,当然也错过了很美的冰湖,为下次再来,打下了铺垫。溯溪而上,溯溪而下,越来越多的溪流横在眼前,已经不能跨越,只能趟过,再防水的鞋子也都被全军覆灭,水淹没到膝盖处。水流声越来越大,转个弯我们全体哇塞啦。全体词穷……也许,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此时好想吃“章鱼”让肚子里的墨水多一些。继续词穷中……
伴着瀑布的轰鸣,我们一直在溪流中穿梭,且,越来越深,越来越宽。“啊”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到来,在度过一个悬崖瀑布时,一个踉跄,脚滑到了石头缝中,一屁股坐在了激流中,水从瀑布上不断的冲刷到身上,全身湿透,寒冷和恐惧不断袭来,几次拔脚都没能拔出来,卡在石头缝中,瞬间想到电影《72小时》……向导小哥哥见此迅猛的拉拽,试图让我站起来迅速通过,但由于脚卡在石头缝动弹不得,几次都没能成功,我大声喊着,“石头”“卡脚”小哥哥意识到只有挪动石头我才能站起来,用尽全身力气将石头搬开,高原也冲了进来,一下子抱起了坐在瀑布中的我,起身,前行。终于,穿过了瀑布,安全撤离。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慌慌的心跳也迟迟不能平静……终于来到山下,透过弥散的大雾,我们看到达娃的猎豹停在路边等着我们,却要穿越丛林和瀑布才能到达,近在咫尺,我们却花了将近40分钟,终于和达娃汇合。脱掉了已经灌透了的雨衣,欢呼雀跃的跳上了达娃的车子。此时,我们已经全身湿透。消失的村庄-拉格
出发前,很多攻略都是在拉格住宿的,拉格以前是个兵站,军队调防都由此过。拉格的名字很美,梵语的“raga”是热情,我总觉得拉格一定和旋律有关。但最近听老乡说,拉格村已经被火烧了,根本不具备住宿条件,我们只能放弃拉格到汗密一段,直接让达娃把我们送到汗密。途径拉格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废弃的拉格,虽然,马路对面美的不像话,有着美丽的高原草甸,如同瑞士小镇,可拉格这个即将消失的村落遗迹看起来很是荒凉,心里说不出的悲情……一路上,我们看到很多标牌提示,“雪崩路段,观察通行,禁止停留”“保护野生动物”“蚂蝗路段,注意防范”……大家都默不作声,敬畏之心在慢慢膨胀。也越来越觉得这条线路的神秘与难以征服。
2020年,墨脱路上第130个通关者!大概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了汗密。第一次见到眼镜哥。曾眼镜是个“浪子”,门巴族,他有着他的故事,一个人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已经呆了20年,做菜很好吃,嘴冷心热,能喝1斤7两“农夫山泉”,曾是户外很有名气的领队,不知咋样遗失在荒野。同眼镜哥聊天中得知,我是今年第130个穿越墨脱线路的人,以前的通过人数大约在5-6千人,今年因为各种原因,几乎没人过来。其实,眼镜哥说话并不热情,但却很暖心,生起了火,让我们把湿透的衣服和鞋子烤干,还烧了很多热水,让我们泡脚洗脸,烤火的屋子旁边就是雅鲁藏布江,发出轰隆隆的声音,仿佛在向我们***从墨脱徒步开始就彻底告别现代文明,汗密区域都没有信号,更别提网络,没有手机信号的日子,大家似乎更关注行程以及队友。烤火时,大家都回顾着这一天以来发生的事情,说到明天的行程,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因为所有人都清楚,明天我们面临的将是蚂蝗、泥路、塌方区……

烤火的那双牛逼的鞋子就是我的,只有脚泡在水里走了一整天的人才知道鞋子干干的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炭火里有着3个香香的烤土豆


下一章:与虫斗,其乐无穷!

胶带绑腿为何故


门巴族:门巴族聚居在墨脱县和错那县,普遍信仰喇嘛教,在一些地区也信仰巫教,传说,门巴人会给外来之人下毒,将被下毒人的美貌、智慧和健康转给自己。这个奇怪而可怕的习俗给门巴人披上了神秘和恐怖。因为明天的行程都在密林中穿梭,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当地的向导,而在与世隔绝的汗密,曾眼睛也只能找到门巴人。好吧,我又默默的的吸了一口冷气。9月6日,雨!我们都早早的起床了。因为要做好应对蚂蝗的准备。蚂蝗一般都是吸盘附着在低矮的植物上和草丛中,一旦有人和动物过来就迅速搭上去。吸盘可以牢牢的吸住任何材质的衣服,无孔不入,尤其在下雨天特别多。与虫斗,其乐无穷!办法一、一定要用胶带将自己的腿部缠好,尽量不要露出缝隙,即使蚂蝗无孔不入。办法二、盐巴是蚂蝗的天敌,当蚂蝗吸住的时候,撒上盐巴,它就会慢慢的放开,事实上证明很好用,我用这个方法对付了10几只的蚂蝗。办法三、尽量穿白色袜子,以及衣物,因为比较容易发现蚂蝗。办法四、尽量不要穿太多,蚂蝗是热源动物。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