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郴州自由行,板梁古村寻迹 - 广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板梁古村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高亭乡,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该村始建于宋末元初,为刘氏宗族聚居地,现存明清古建筑360余栋,以石板街巷、宗祠厅屋和雕梁画栋为特色,被誉为“湘南第一村” 。

还未进村,就远远看到文峰塔。文峰塔俗称镇龙塔,建于清朝道光九年(1829年),塔为砖石结构,八棱锥体,塔基直径10.8米,塔高27.5米,有石台阶,双层墙夹阶梯,结构密实,历经近200年沧桑仍完好无损。

我在一卡通预约了板梁古村,在村口停好车,停车免费。看游客不多,门口没人,也就没去换票,一路拍照就走进来了。后面才看到好几个路口,好像没人管,不买票也可以进。不一会,有当地的导游带进来一群游客,我也顺带蹭听。

进村要经过一座石板桥,跨溪进村是一座三孔九板跨度20米的石板桥,该桥名曰接龙桥,传说是将已走失的龙气接回来。

全桥是九块5米多长、60分公宽的天然整块大青石铺就,从青石板上的凹痕密布可见历史的久远。

接龙桥,但我看到后面的这两块石板好像是新补的。

板梁村,初建于宋末元初,强盛于明清时代,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原金陵县的重要集镇,也是桂阳、耒阳、常宁往返的商埠之地。

桥头是金陵古驿道的岔路口,过接龙桥通耒阳、常宁,往村中走则通桂阳、广东、广西。因为乘船逆湘江而上板梁是终点,所以板梁就成了方圆百里的商埠之地。

传说给杨贵妃送岭南鲜荔枝就是通过这条驿道飞马传送的,正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是村里的制高点,一栋小巧而奇特的小楼,名曰“望夫楼”,登楼顶可望穿河溪和官道尽头。古时商妇远眺丈夫归来的地方,青苔斑驳的石阶满是故事感。



徽派风格砖构建筑,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错落有致地排列着。

板梁古村,这里的男性都姓刘。板梁刘氏始祖刘子芳,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王刘交的后裔。板梁村,在历朝为官者数百人,历史底蕴厚重,传奇故事多多,是典型的湘南宗族聚落。

据传,明朝永乐初年,承事郎刘润公返乡建古厅,当厅堂建筑即将完工张灯结彩准备上梁时竟然不见了椽梁,正忙乱之际,村民突见村前河溪中漂来一块木板,工匠捞来一量,尺寸正好与屋梁相合,良辰吉时到时,工匠即用此木板代梁,始得名板梁,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整个古村占地3平方公里,背靠象岭平展延伸,依山就势,规模非常宏大,村前视野开阔,小河绕村而下,三大古祠村前排列,祠堂前有月亮湖,古驿道穿村而过,石板路连通大街小巷。


古村内仍保存了360多栋完好的明清历史建筑,栋栋雕梁画栋,飞檐翘角。




据导游讲,在文革时期,有一部分窗格图案破坏掉了。

砖雕、石雕、木雕,工艺精湛。人物、花鸟、山水栩栩如生。

天然神龟石,是板梁古村的神物,数百吨重,几十米长,是古村风水的“玄武”,有护村之神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