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记——三明 - 云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云南

一个小时后火车驶入三明北站,位于三明市沙县区洋坊村金古路,是中国铁路南昌局管辖的客货二等站,是昌福铁路、鹰厦铁路和南龙铁路上的中间站点,车站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站场规模5台16线,最高聚集人数为5000人,于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是三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火车站这里是沙县区域,就是沙县小吃的那个沙县,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知道沙县,却不知道三明,更不知道沙县是三明的一个县。

车站离城有点远,公交车绕来绕去进到城里,沙县的海拔只有100多米,但气温有点低,体感很冷,不像是大晴天。街边找了个沙县小吃,点了扁食、烧麦和一个鸭腿,不好吃,吃完出来一看,巷子的再里面一点有个更大的沙县小吃,应该更好吃些吧。订的酒店也不好,大堂在装修,拆得乱七八糟,在灰堆中支了个桌子就是前台,周围张牙舞爪地飞着钢筋,将就一晚吧,明天换地方。



阳光穿透薄如纱纸的窗帘把我叫醒,我将在三明和沙县待两天,行程就很轻松。昨晚订了离这不远的海友酒店,没想到,从进大堂到进房间,都觉得如沐春风。有必要安利一下,房间的是我特别喜欢的简约风格,白墙白顶线条笔直,向阳的窗外是宁静而清澈的沙溪。房间里的装饰很少,极少的提示标牌是淡绿色的,从进酒店,无论是电梯、过道还是房间里,都有一股淡淡的抹茶香,与房间的色调很搭配。小茶几上还有福建老表特有的一小套茶具,晚上回来一定要泡上一壶,真是我的梦中情店。



放在行李,出门前往三明市,三明市区离沙县区20多公里,导了两趟公交,沿河谷向南蜿蜒而上,第一站来到了三明博物馆。位于三明市贵溪洋新区城市文化广场,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成立于1984年,新馆于2012年建成开放,馆设馆藏文物、红色三明、客家祖地三个基本陈列和两个临时展厅,馆藏文物4000余件,年接待观众20万人次。



我记得龙岩博物馆也有个展厅叫客家祖地,本来还想看看两者的差别,但一楼的入口贴着张纸说,客家祖地的展厅正在升级改造,暂停开放。上到二楼,二展厅是红色三明,三明宁化县曾是我党在上世纪2-30年代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时最东边的一小块地,毛爷爷、朱爷爷在这里开展过多年的革命工作,毛爷爷还写下“宁化、清流、归化,风展红旗如画”的诗句。为三明的红色历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三明博我在福建是参观过的最后一个博物馆,实话实说,福建省的博物馆质量不太好,从拉垮的省博开始,省城福州、岛城厦门、山城三明,一个不如一个,只有泉州市是超级例外,不但各种庙多,而且博物馆也众多,一个比一个做得好,真是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泉州这座一生要去很多次才得行的宋元大城,是福建博物馆界的奇葩。



说回三明,贵溪洋新区文化广场也是三明市政的一座多馆建筑,包括了博物馆、规划馆、廉政建设馆、精神文明建设馆和三明会议中心。博物馆对面就是规划馆,我近年来特别喜欢逛,可走进去一看,也是在升级改造中,有些遗憾。



好在这个馆三楼,三明精神文明建设展示馆开着,电梯直上,给了我一个大惊喜,在跟楞拌倒的博物馆旁边,居然有个这么气派的馆。精神文明建设展示馆创建于1986年,现在的新馆面积2000平方米,于2021年建成,馆设伟大创举、生动实践、勇于探索、打造品牌、奋力前行五大板块,展出140张图片和11个展柜的珍贵史料。馆内展陈内容虽多为图片、文字、展版,但是动线、规划、光亮度设计得真好,展示三明了的工农业生产、市政建设、名特小吃等,是展示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我的下一站是图书馆,三元区双园新村,公交车顺江而下几个站就到了。三明市图书馆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创建于1958年。图书馆设流通服务、信息资源、技术服务、活动宣传、业务研究等八个部室,馆藏图书90余万册,拥有阅览座位1100个,是三明市公共文化服务和普及的重要机构。



图书馆夹杂在两栋高楼之间,左边是艺术馆,右边是少年宫,这个图书馆也比较老了,面积相当大,上下共有九层,开放为借阅区的只有三层,其中报刊阅览室那一层中午还关着门休息两小时。我对福建很多公共设施中午要休息两到三个小时的这个事很不解,是因为没人来参观?还是工作人员要睡午觉?还是参观者和被参观者都要睡午觉?



围观欣赏美景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