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xy75572 于 2025-8-8 09:58 编辑
7.8
5点多些又睡不着了,出去逛古城。夜间的古城静无一人,一圈下来仅见两只游犬,一样悄无声息,仿佛夜游子们共同的默契。先是到那西门街古建宅第群中逛荡了会,街巷昏暗幽深,似乎不能穷尽,路过那哲母古祠处也是关着门的,资料介绍这里也是处本主庙,供奉的是“白姐圣妃阿梨帝母”(传说中的段思平母亲)。剑阳楼广场四周走走,那流水还是在动的,看来应该是山上下来的活水吧,要是那为造景而用抽水机循环的水,是没必要在没人的夜间运行的。直转到剑川楼后边的一条街上,看到处学校名为一中,才知道昨日小鸟样喧闹的孩子们是到这里来上学的,记得当时拦住一个孩子问他们去干什么,说是去上晚自习,当时还是愕然一阵子的,当老师的都放假跑到你们这里了,你们怎么还上课呢,后来才醒悟,这里已近藏地,他们的假期与内地是不同的,寒假长,而暑假短,现在还没有放暑假呢!
归回,6点半,收拾出发。文照街东行,上古城东路北去经环城北路于昨日岔出处再入214继续北上。起伏前行约10公里,觉得两侧山岭渐相靠拢,形成垭口样的窄狭处,在一名为河南的村庄前后有了次小翻越进入一小坝,再1公里多些又有小的翻越就入了丽江界,标识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九河白族乡。两山岭再次分离,但并未离远,没有形成宽阔的坝子,而是形成了长长的河谷,道路傍在右手的山岭之侧前进,对面的山岭则时远时近,三两公里不定,低处有河流,山脚下山谷中分布有大片的田地,间杂着些村庄。行此山谷中再十公里,8点左右,停玉龙县九河乡北高寨村头吃早饭。两杯豆浆,两个大包子,两个花卷,一个茶叶蛋,十元。饭后继续北上,一路上那山谷还是时宽时窄,宽处设乡建镇,窄处安村落户。沿途有开着小车叫卖包子豆腐的,小扩音器里的吆喝声用的应当是民族语言,仔细辨别,完全不懂,只得看货品猜测为卖包子啦!卖豆腐啦!
再起伏十公里来到了九河白族乡人民zf驻地北头上关完小的门口。看那门口校训,也是要博学厚德的。藏区学生没放假,透过大门的网格栅栏看去,几个游戏的小朋友规规矩矩的戴着红领巾。坐在门口石球上休息等候老王哥,导航显示,去往丽江要再前一点在九河乡里的一条岔路下214往一条名为308的省道去翻越了,214则是直行去往虎跳峡。如往丽江,明天才能到虎跳峡处,如直行,今天就能到,可节省一天时间。出发就晚了两天,这两天大理喜洲双廊这些网红的去处印象并不太好,想来那丽江应该也是一个味道的。两人研究下决定不跑那个三角形了,直行奔虎跳吧。
过九河白族乡道路就开始有下行趋势了,一路下行狂奔10公里多,过雄古后,道路右侧又有条名353的国道去翻越右手山脉,去往丽江。再下行,到了处名为三股水景区外,看路边指示,说是有观景台可远眺长江第一湾。停下查看地图,原来我们已伴行金沙江好几公里 了,只是那江在峡谷的底部,离我们较远,没有注意到它罢了。从地图上看,那从青藏高原而来一路南下的金沙江在石鼓镇处,环着一条山岭的尽头处拐了个180度的弯转而进入我们所在的山谷中北上了,只一山之隔,流水方向完全相反了。金沙江,又名黑水、绳水、淹水、泸水,宋代因为河中出现大量淘金人而改称金沙江。它是川藏界河、长江上游河段,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正源沱沱河,向东北流至囊极巴陇以下名通天河,转向东南流,至青海、四川省界的直门始称金沙江,在攀枝花市左岸汇入金沙江最大的支流雅砻江,至四川宜宾纳岷江,算是把横断山脉东部的四条江水吃干抹净了,这时才更名为长江。石鼓镇处这个奇特的“U”型大弯道,成为长江流向的第一个急剧转折,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弯”。急剧的转折迟滞了流水的速度,使这里成为便于摆渡的好地方,1936年4月24~26日红二方面军长征北上时,就是在水势较和缓的石鼓渡口横渡的金沙江。
金沙江这个弯拐得好!如果没有这一拐,估计金沙江要和雅鲁藏布,独龙,怒江,澜沧这些家伙一样要成为国际河流了。据考,这金沙江原来的走向是从我们的来路处继续南下接元江的,后来剑川大理一线的地势抬升才迫使它北上继而东去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抬升改道,我们的长江少了这段上源,其长度和水流量都要大打折扣了,它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名号怕要不保了。我们对它的治理和利用也就别想那么随心所欲了!
再下行些,道路就和江水并行了。过上元村后江水又连续做了两个90度的拐弯,就已来到路边了。停下看了会,那江水宽广得有一两百米的样子,混浊如浓汤,色呈暗红,乍看上去好像是静止不动,但细看那无声翻滚的浪花,才知道水流速度甚急。这样的宽度和流速,其水量之丰是可想而知的。江右再伴行近10公里,来到座大桥前。从白族乡开始到这大桥,道路已狂降了30公里,骑在车子上几乎没蹬一下,一路享受着风声掠耳的快感。
大桥上玩了会,拍了几张照片,随着214横过大桥,一到江那岸,就进入迪庆藏族自治洲香格里拉市境内了!迪庆藏族自治州,隶属云南省,位于滇、川、藏三省区交界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自然奇观标志性腹心地带,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地方。东与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接壤。南界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福贡县,西与西藏自治区的左贡、察隅县及怒江州的贡山独龙族自治县毗邻,北与西藏自治区的芒康县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巴塘、德荣、乡城县交错接壤。迪庆藏族自治州下辖 1个市:香格里拉市。 1个县:德钦县。 1个自治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迪庆州虽隶属云南,但已是藏区了,户籍人口中藏族占了三成多,其余多为傈傈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藏区是个大于西藏的概念,它包括整个西藏,和滇川甘青等省中与西藏相邻的一些地区。按照方言人们习惯将整个大藏区分为法域卫藏,人域康巴,马域安多。 卫藏 指的是西藏的拉萨、日喀则一带,以及山南地区和阿里地区,卫藏是藏区zz、宗教、经济、文化的中心,通常被认为是“法域”。 康巴包括西藏的昌都地区、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自治州,以及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康巴地区以康巴男人彪悍神勇女人美丽多情著称而名为人域。 安多 涵盖青海省的各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区。安多地区以广阔的草原和良马闻名,称为马域。
道路伴行在江左继续缓坡下降20公里至虎跳峡景区处。在景区前一点,214里程碑到了2222公里,于是立在那公里牌处让老王哥给照了一张相,这可得是十足的2货了。
骑行攻略上介绍在这附近是能看到那玉龙雪山的。但往江岸那边仰望去寻找,心目中那白雪皑皑的雪山却是怎么也找不到的,只看到些高峻秃顶的山峰,那应该就是玉龙雪山的哪一座山峰了吧。玉龙雪山是横断山脉七脉中居中的沙鲁里山的最南端的雪山。沙鲁里山脉是横断七脉的第四脉,它横亘在整个山系的中部,是横断山脉的中央山脉,北起于雀儿山,南止于此处的玉龙雪山,南北长450公里,东西宽达150-200公里, 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 它是金沙江和雅砻江的分水岭 ,这两条四川最重要的水系 ,被它分隔在东西两侧。 它也是横断七脉中最为宽大者,由一系列南北向的山组成 由北而南有雀儿山、素龙山、格聂山、海子山、木拉山、念青贡嘎日松贡布(亚丁雪山)以及哈巴雪山、玉龙雪山。
这最南端的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所处纬度低,是北半球最靠南的雪山,自身海拔又不是太高,最高峰海拔5596米,所以在盛夏的季节是不能看到白袍加身的样子的,只能是在山的背阴处零落看到些冰川、积雪或在极高处看到点雪帽吧。我们所处之处大概是碍于视角,是真的没看到一点雪的。
北上的金沙江在虎跳峡镇前接纳了条从那前方的山谷里冲出来的冲江河后又拐了个直角往一条峡谷中钻去。这峡谷就是分隔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的虎跳峡。虎跳峡是世界排名第四、中国第二的大峡谷,是万里长江第一大峡谷。虎跳峡上峡口与下峡口相距仅16公里,落差竟达220米,平均坡降达13.8‰,是金沙江落差最集中的河段。峡中水面宽处60米,窄处仅30米并有巨石兀立江中,相传曾有猛虎在此跃江而过,故名虎跳石,虎跳峡也由此得名。峡内急流飞泻、惊涛轰鸣,最大流速达10米/秒。峡谷右岸为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左岸为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峡内江面不足海拔1800米,峰谷间高差近4000米。峡中谷坡陡峭,悬崖壁立,呈幼年期“V”型峡谷地貌。
中午12点多些了,我们跨过横在冲江河上的一座桥梁,跟着江水右折就来到了虎跳峡景区的售票处了。景区门票45,包括景区内公交,老王哥半价。买完票,有两个选择,可自己往里骑行或步行,可乘坐景区中巴到上虎跳处。这个峡谷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三段分界线应该是峡谷中三处水流最为狭窄之处吧。我们所入景区为距离这边峡谷口最近的上虎跳,距离售票处也需深入峡谷六七公里之远。考虑到还有路途要赶,没有逞强骑行,将车子寄放在登车口处,请引导的工作人员给照看下登上了车往峡谷里进发了。
本以为景区区间车是能够悠哉观景的,不想却是一路惊得个魂飞肉跳。幼年期的“V”形峡谷经历世间的风雨刻蚀还少,没有太多的风化坍塌,因而它的特点一是窄,二是陡,这样的地方是没有给修筑道路留下空间的,但咱们的景区建设者们竟然是硬生生地在近于峭壁的陡坡上开凿出了条能行车的道路出来。这道路下临江水,高悬在峡谷底部的江水上边一两百米处,上贴崖壁,坐在风驰的车上的我,一路上都在担心那车子会不会突然失控冲进深深的山谷里,在这样窄的路上司机会不会操作失误与那面同样疾驰而来的对向车子发生剐蹭?一路操着心到了景区入口处,那魂魄已是丢了一半,及至走完那景区号称的一两千台阶下到峡谷底部来到江水面前时为那汹涌咆哮的水势威压时,更觉惊心动魄,直感觉小命要不保了。
这上虎跳正是虎跳峡得名之处,来路时看到的那北上的金沙江面宽广得有一两百米的样子,拐入这峡谷后如同挤进了一个喇叭口里,逐渐收缩,把水量、力量集中到一处来,行到此间,那峡谷又再收缩得只有三十米左右,还又横空出世般立了块13米高的虎跳石在江心阻挡流水。水们通行遇阻,就发起狠来,如失了火的会场里的人一样推搡着争先恐后地往门口挤去,一边拳脚交加的搏斗着,一边大声咶噪着表达着自己的愤怒和惊恐。一时间,流水左冲右突,如万马奔腾般翻滚着撞击着咆哮着往虎跳石分开的两个狭口处挤过去,狭窄无以尽行,便在那狭口处叠加成了道一两米的水墙,然后轰然倾泄而下。而抢出这狭口的水们被后边的水们追逐驱赶根本无法把握自己的方向,又没头苍蝇样撞击着两岸及江底明的暗的岩石们,翻滚出无数大小的涌浪、漩涡,腾起阵阵水雾来,就如同翻开了一锅沸水。那情景正如苏东坡描述我们老家曾经的百步洪所说“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看着这恐怖的情景,听着那被峡谷放大了的水流咆哮声,让躲在景区设置的观景平台那齐胸高的栅栏后的游人都不由得颤栗起来,生怕自己不小心跌落到那急流中去,生怕那狼奔虎突的流水们冲垮脚下临水而立的平台,如果那样,任是什么样的人物怕是都难以生还的,那流水一定会分分钟教你做鬼,而不是教你做人了,可那景区的旅游提示牌上还搞笑般的提醒大家,这里是禁止游泳的!
景区沿江岸立柱撑起了一溜的栈道和观景平台,便于人们游走观望。人站在平台上,那激流就如在脚下一样,腾起的浪花水雾也都仿佛触手可即。平台高低前后均俯就江岸的曲折起伏,也就为游人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去看这段激流,但就这么一点点的距离,又都是千篇一律的生猛样子,看了一会也就有了审美的疲劳,转而把目光投向那在激流中隐现的虎跳石来,那石头据说是有13米之高的,正当盛夏之时,冰雪消融,降水丰盈,正是江河的洪期,江水已几乎与那石头平齐,不时就有浪头被后边的流水推高从它头上跃过,这样看来,这江水应该也得十余米深了。看了会,实在有点替它担心,怕它随时可能被流水冲垮。能在如此强大声宏势猛的流水的千百年的冲击中屹立不动,想来它脚下应该是有根的吧,应该是和整个大山焊结在一起的,如果是块孤石,在凶猛的流水日夜的碰撞下,应该早就移位变形了。
这是处没有纵深的孤景,看了,感叹了,站在那露齿怒吼的老虎的塑像前照了张像,算作了到此一游的标记了,也就只能返回了。下阶时还觉不着,往上去时才知道售票员售票时的苦口婆心劝导是不无道理的。从中巴停车处的平台到江面平台是设有扶手电梯的,能助力游人少走台阶,但要花费不少银两购票才行,但穷人是惜财不惜命的,舍不得出血,我们只能一步步挪上那高处的停车场了。
登车返程,现在车子是贴着那崖壁行在道路的里侧了,虽然是一样的狭窄的路,一样的高度,一样的飞驰,坐在一样的车里边的人却觉得比来时安全多了,看来眼睛真的是个胆小鬼啊,看不见的,就不是我们会害怕的。胆子肥了,才有闲情打量一路上峡谷里的情景起来。这道路是镶在江水左岸的哈巴雪山的山脚下的,对岸就是玉龙雪山的范围了。道路虽是高悬在江水之上近百米,但还得算是在峡谷的底部的,幼年期的峡谷是如此的狭窄,对面玉龙雪山的那些被茂密树木掩盖的陡直的山坡感觉就像贴在脸上似的,把满眼的翠绿送入眼帘。往下看去,对面山脚临近江面处隐约一道白线,那里也是有条道路的,不知是以前的古道,还是现在人的手笔。那江水却是激流翻滚,飞珠溅玉的,把原来的暗红色也化作了白色了,如条白蛇样往前无声地爬行着。仰起头再去寻觅那些传说中的雪峰也还是看不到白色的,只偶尔透过山谷看到些尖瘦嶙峋灰黑的寸草不挂的山峰,在高处剧齿样参差着,有的已咬进了黑黑的云层里去了,也不知道那些是不是玉龙的主峰所在。
背后的哈巴雪山因只缘身在此山上,倒是看不到它的面目的。但是听说,那条世界级的徒步路线——虎跳峡高路,就是在这山上的,就在这条车道的上方高处与它平行,在那里站得高看得远,视野十分开阔,是俯视峡谷深邃曲折全貌,远望玉龙诸峰列屏的绝佳之地。只可惜,咱们是无缘得见了。还听说,正在行驶的这条道路也并非景区专属。这条道路是能够完整穿越虎跳峡往哈巴雪山东北绕行走东环线去往香格里拉的另一个著名的景点叫做白水台的。道路翻越哈巴等雪山最后经普达措国家公园也是能到达香格里拉去的。如果是自驾,在景区门口只说不进虎跳景区,也是不用买票就可通行的。
行至峡谷出口处,两座斜拉吊索桥高悬在头上如两道倒挂的虹飞过宽宽的山谷,让玉龙和哈巴两兄弟拉起了手。这两座桥梁连通的是从大理那就在山谷中一路跟随我们过来的高速和高铁线路的吧?高速原来名为大丽线,它从大理开始在洱海的东岸与我们并行,到邓川时开始和我们一块穿越坝子,只是高速是比较低调内敛的,不太在坝子中间穿行,而是多溜边走坝子两侧的山坡,远离喧嚣,不像我们走的国道穿村过户的曲折游荡。在我们顺着国道翻越坝子之间的那些山岭时,它却是直接隧洞过去远远跑到前方的坝子里再等着我们的。承担的交通任务不同吧,让他们的修筑理念也不同,高速连接的是大城市结点,一般沟通到地市级城市,讲求的是宏观布局快捷到达,因而它要裁弯取直,填削补平,路口皆立交,便于快速奔驰,而国道需要串联县镇,讲求的是面面俱到,因而要因应山川地形曲折穿行,路口多平交。至于县乡道路,那讲究的是个细致入微,那是要穷尽各种方法入村到户口的。现在我们国家的公路网络中高速就是主动脉,国道算大血管,县乡道路得是毛细了。大丽高速这两天是一直在坝子里峡谷里陪我们过了九河乡到了那白汉场立交处然后才右折钻隧道到山岭那边的丽江去的,到了那再返回到这山谷时又改了名号叫做西丽高速了,只不知那个西是到的哪里。
下车取了车子复归原来的山谷循着214继续向北骑行。只前行两公里多就来到了虎跳峡镇上了,道路两侧都是住宿和餐饮的招牌,一派繁华的景象在狭长的山谷里铺排开来。
过镇子,在路边一家小铺里补了两瓶水,前行几公里,在路左一片松林间停歇下来,把几块山石作了餐桌,还是没胃口,只几片饼干就解决了午饭。老王哥不辞万难,从我们大徐州背了十几个馕,一大堆的饼干,榨菜等小包装零食来以作路上加餐。我收拾行李时是减了又减,他却是加了又加,论体能素质他这个大老头要甩我这个小老头一大截了。
餐后继续往前骑行。现在还是行走在上午前进的山谷里的,只是右边伴随的不再是玉龙而是哈巴了。但物极必反,上午道路随着金沙江到虎跳峡那里时已走到了这条峡谷的最低处了,这半截峡谷里的道路开始伴随着冲江河右岸逆流而上了,开始要还上午顺流而下的帐了。此时峡谷已窄缩成线了,不像昨天和上午所过的那些坝子那样宽广了。两天来,从大理走来,山脉间谷地在逐渐收拢,大理那宽大如盆地,邓川小些,洱源大点,剑川再小,九河乡更窄,到这就窄缩成一线,仅容一路一河而已,哪里还会有耕田,偶有人家也都这一户那几户高高地挂在半山或窝在山沟中,再也形不成有规模的村镇聚落了。冲江河从峡谷上方走出来,不知走了多远了,到这里已是奔跑有声了,那水量之大也不可小觑,冲入正在大拐弯的金沙江一起去不远处的虎跳峡那逞威去。冲江河那边的哈巴雪山,也是一点雪也看不到的。“哈巴”可不是我们的哈巴狗的意思,是句纳西语,意思是金子之花朵。说它主峰海拔5396米,山顶终年冰封雪冻,主峰挺拔孤傲,四座小峰环立周围状如盛开的花朵。也许是日照金山之时被哪位诗人看到了眼里,给了它这么诗意的名字。但我们行走的峡谷底部是看不到如此美丽诗意的情景的。
道路始终伴行在冲江河的右岸,那河将就着山谷地形宽窄不定,流速也时急时缓,窄时急行,宽时缓步。只在一处河面上看到座废弃败落的吊桥边稍作停留,一路无话,北上20公里有余,峡谷开始向西转折,道路也跟着西行三公里,穿过一个小型水电站边的明槽隧道,逆流水绕过一个山角,近五点时终于到达目的地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市的虎跳峡镇的宝山村。下午一共23公里的路开始还好些,但越走越疲惫,最后几公里又感受了昨天翻越洱源和剑川间的界山时的崩溃。
宝山村是214路边峡谷深处的一个小村庄,沿路两边只二三十户的样子,路左的紧贴大山,路右的傍临河岸。还有不少房子挂在山的高处!应该也属于这个村子。导航的是宝山客栈,到那里时却是关张大吉了,只得再折返些入住名为木易轩的客栈,估计是姓杨的开的吧,标间80元,建筑和室内装饰床上用品都有了些藏风,是云南建设投资公司的产业吧,很大的院落,两层楼,上有顶棚,可晾晒衣物。先于老王哥到达,定了房间,与老板娘说好,过会在她家搭伙,她要炖个土鸡给大家吃。同时还有个小伙子到达,一路上倒是没看到他的,他也有伙伴在后边,是从丽江出发到这儿的。
入了房间,赶紧洗澡洗衣拿到楼顶去晾晒。老王哥随后不久也到了,等他洗好了,一块去找老板娘要饭吃,却被告知,她们已经吃过饭了,没见我们出来,以为我们不在这里吃了。让再给弄些,却因为要给一群养护工做饭,无暇顾及我们了。只好出门找食,出院门斜对面的路边就有一家小吃铺。前面两间小小的门脸,一间做了小超市样的小商店,一间摆了两三张桌子用以待客。后边就是他们居家的院落。要了两份蛋炒饭,一个素炒白菜。老板娘就当着我们面开动起来,要的虽是蛋炒饭,老板娘却又在里边切了些腊肉丁进去,说是这样炒出来好吃,满满给盛了两大盘子。素炒白菜也切了些腊肉片,两个素食,直接被老板娘给升级成了两道荤食,吃得我这样的大肚汉也有些撑了。饭后结账,加一瓶可乐一瓶花茶,只要了51元。老板和老板娘都是和善健谈的厚道人,看老板面色黎黑中泛些红意,像是藏民,闲话了会,才知道他们是彝族人,看那收款的微信签名为务嘎阿琴母,应该是老板娘的名字吗?他们汉语沟通完全没问题,交流中得知,此地是纳西、藏、白杂处之地。
别了饭店两位主人又来又到村子里走会,8点半了,又在大山深处,天还没黑呢!可是村子就只这么大,也没什么可去处,转了会,就归来洗漱睡了。洗漱时,看到一只大蚊子,要捏死了炒菜吃能算一盘子。
全天多云无日,没戴遮阳的帽子。包括进景区中巴公交,计得里程120公里,估计实际骑行110公里不到吧!道路先甜后苦,海拔从剑川县城处的2200米起伏下降到虎跳峡处的1800米,然后再上行到宝山村的2500,算不上太虐。昨天晒的腿还如死去的龙虾一个色,今天又加上腚疼,估计明天要磨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