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脚鼓傣竹楼:西双版纳漫游手记 - 四川 - 8264户外手机版

  四川
本帖最后由 李大嘴jy 于 2025-8-21 18:22 编辑

锵锵三人行之出行篇

       一切始于一顿饭的闲聊。放假了,去西双版纳吧!——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餐桌上悄然发芽。我们憧憬着热带雨林的葱郁、奇异的风光与浓郁的傣族风情。

       起初雄心勃勃,呼朋唤友,旅游搭子、户外队友纷纷入局,眼看就要凑成一支六人小队,计划着7月25日踏上旅程。然而,现实总爱开玩笑,“锣齐鼓不齐”成了常态。今天这个时间对不上,明天那个行程有冲突,人数在希望与失望间摇摆,一度还悬着一个“待定”。

       一周后,变化突至。一位队友的同学想加入,可惜假期只有七天,与我们规划的十二天深度漫游实在难以匹配。无奈,这位队友只得带着同学另作打算。我们的六人团,瞬间缩水成了四人行。

       七月初,那个“待定”的朋友也传来了确切的消息:来不了。至此,尘埃落定。曾经热热闹闹的西双版纳雨林奇遇计划,兜兜转转,竟成就了一场精简版的“锵锵三人行”。

       人员定下来后,我们就赶紧做行程计划、定高铁票、定机票,在地图上标定景点位置,选定酒店,联系接站事宜。
       这次的出行方式:交通主要以高铁、飞机,打车、公交、地铁为主。行程安排不赶路,主打一个休闲漫游模式。经过12天漫长的期待,终于等到了出发的日子。        这个时间好多老人带孙子或妈妈带小孩出来旅游,车箱里好多小朋友,一路好热闹。晚上9点40多终于到达西双版纳站,走出火车站街上随处可见椰子树,棕榈树,满眼的南国风光。        事前有微信联系,师傅先到火车站接站,确定了接站地点,就是站外上图中这块大LED屏的位置,所以很顺利就找到接我们的一辆商务车。上车后又一同前往版纳机场去接同行的朋友。师傅态度很好也很健谈,路上给我们推荐他们的用车服务项目,准备接住这波游客的流量,用他们的车,这可能也是酒店接站的目的吧,生活都不容易(呵呵)。
       师傅说现在是西双版纳的雨季,只要天一热就会下一场大雨,就凉快了,就是雨水多。旱季雨水很少,最热的季节是4、5月份,冬季不错很暖和。一到冬季据说会有40万东北人到景洪来过冬。
       回到宾馆已经11点过,办理好入住手续已经 12点。
       这一夜早早入眠。      

       建议:
       城市旅行一定要尽量选择有接机或接站服务的酒店或者靠近地铁线的酒店,最好能提前一个月确定好行程并预定酒店,抵近旺季,预定酒店的价格会翻倍甚至是平时的好几倍,临时去了再定住宿不一定能找到好的酒店,热门线路甚至连住宿都找不到。
       火车票也一样,最好提前买,不然火车票都抢不到,那就麻烦了。
      从成都到西双版纳:选火车南站到西双版纳单程票价471元,如果从成都东出发没有直达高铁,需经昆明中转车票一共770多元。
      坐飞机比乘坐高铁要贵300元,但时间短大概2小时就到西双版纳了,人比较轻松。乘坐高铁的话从成都南出发需要坐11个多小时。

本帖最后由 李大嘴jy 于 2025-8-21 22:01 编辑

锵锵三人行之景洪篇

关于住宿

       我们在景洪入住的宾馆是“艺龙酒店”,到告庄的星光夜市有1.3公里,到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曼阁水果批发市场1.2公里,到老城区打车十几块钱也可以坐1路公交但等的时间长大概半小时一趟车,坐公交还得从酒店走700多米才到公交站,图的就是一个清净。        酒店的就餐环境不错,自助早餐很丰富,有粥、豆浆,凉菜、炒菜、水果、酸奶、鸡蛋,还有云南人天天吃的米线。细一点的叫米线,宽一点的叫米干,感觉没加科技与狠活,米线口感柔软,比我们当地的粉好吃。吃米线除了可以加葱、加韭菜和其他的,居然还给备有鲜薄荷加到米线里。

关于花卉园

       今天是来景洪的第一天。西又版纳是热带植物王国,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比较多,来了自然要先去见识一下。今天首先安排去去景洪的花卉园看看。
       我们准备乘1路公交去花卉园,体验一下景洪的公交。出门便把高德导航整起,结果走到车站我们找过来找过去硬是没找到乘车的站台位置,问了问过路的两个美女姐姐才晓得走过了,这是临时站台只有一个站牌,回去一看果真站牌被掉下来的树枝挡住了。        等车时遇到一位乘车的大爷看起来二刁二刁的,结果大爷很热情地招呼我们,原来已退休同为四川老乡,他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了,他说我们住的酒店是这一圈里面最好的,大爷害怕我们坐过站还提前提醒我们下车,好人还是多。
       今天在花卉园认识了好多植物,现在花卉园新增了水果园区,又新认识了好些从未见过的热带水果。        时隔13年又一次来到了花卉园        热带雨林的典型树种——榕树,如果不加修剪再过几十年可以长成一片树林。        这酒瓶棕又长了13年,好像还是没长大多少,它的茎干象一个酒瓶,因此而得名。        这是散尾葵,结果了        这是旅人蕉,长得很高大,但很奇特的地方就是叶子长成偏平状的形态。听中科植物园的讲解员讲,它的茎干中存有大量的水,如果渴了可以从它的茎干中取水。        园区中好多姜科植物,实力有限辨认不了,只知道是姜科植物,还好园区还是有人性,每种植物都有铭牌。这种姜科植物叫“瓷玫瑰”,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取这个名字。不开花的姜科植物,叶型、叶脉有差异,不开花感觉都差不多。        这位老熟人我依然还记得它的名字,13年以前在中科植物园里面看过它的名字印象很深刻,叫蝎尾蕉,花鞘象蝎子的尾一样长长的尖尖的。它还有一个亲戚——金嘴蝎尾蕉,就象挂着的一串鞭炮。        金嘴蝎尾蕉        这颗树上的果荚又偏又大还带绒毛,吸引住了我们的眼睛,后面看铭牌才知道这是“无忧花”,过了花期没见到花的样子。        这是一种常见的绿花植物,没记住它的名字,其名为彩叶朱蕉,它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老来俏”。因为幼年期它的叶片是绿色的并不好看,长的时间越长,它的叶片就越红越好看,所以云南人都叫它“老来销”,这个名字形象,同行的美女们一下就记住了它。        这种植物我也还记得,当年还在这儿拍过照片。因为它留在茎杆上的叶柄实在是太巨大了,它的名字叫“贝叶棕”,巨大的叶柄包裹在茎干上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生长平台,容易被绞杀榕寄生绞杀而亡,当然也是雨林中兰科植物的生长土壤。它的叶片被制作成纸张用它来抄写经文,因此这些经文又叫作贝叶经。当然了用贝叶棕制作纸张并不像我们现在制作纸张一样需要把它捣碎成纸浆再制作成纸,而是直接把贝叶棕巨大的棕叶从它分裂的地方撕开成长条状,再经过水煮,然后卷起来晾干,然后展开压平,再叠在一起裁切成统一的长条状叶片就成了抄写经文的纸。        这就是湖南人爱嚼的槟榔,有首台湾的歌曲叫《采槟榔》指的就是它。这种植物和椰树很相似,但它的树杆上下都差不多一样大,很直,带白斑,叶片小一些,后面我们也会认了。        这就是大家最熟悉的热带植物——椰子,树杆上下大中间细,就象细腰美女,叶片长,但是每片叶子两边都裂开了。这个季节结了不少的椰子在树上,很容易认出来。这一路上不管是公园,农家院子,景区,行道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只是太担心走在它下面一不小心椰子熟了掉下来砸头上了怎么办,每次从它下面经过我们都小心翼翼的。        转到了橡胶树区,撕开割胶口上凝固的橡胶,白色的橡胶乳汁又开始冒出来了。就象结了疤的伤口又给硬硬扯开了一样。        这种长着长长裸露长根的树叫露兜树,这些长根是它的气生根,据说西双版纳生长的这些露兜树是地壳变迁遗存下来的海洋边生长的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和气候变迁后已经适应陆地生长,其长长的气根保留了下来,一可以增加氧气的吸收还可以固定枝杆起到稳定植物的作用。        这是鸡蛋花树,从树干可以看出,这是一株年代久远的老树了形状很好看,但盛花期已过还有点零星的花朵在开放。花卉园里有一片鸡蛋花树园,开放季节可以一睹盛况。        这是变叶木,好多园林景观中常见其身影。        第一次见到,其名“紫蝉花”,来自巴西的夹竹桃科的植物——“紫花黄蝉”,花色柔美悦目。        这个花名也带“蝉”,叫“软枝黄蝉”,原来是同科同属的植物,原产地“南美州”。它还有一个更劲爆的名字——渣男花。原因是因为花朵里面看不到它的花蕊。
       这是两种花色不同的“龙船花”,原来它还是缅甸的国花,广西人称其为“水绣球”。据说古时相传十字形咒符可以辟邪去瘟,端午期间,划龙船的百姓把它与菖蒲、艾草一起插在龙舟上,龙舟疾驶时,船上的人和岸上的人互相抛花以求热闹吉祥,久而久之,这种花就叫“龙船花”了。        野牡丹,和我们四川的野牡丹有点不一样,可能是这里光照强,雨水丰沛叶型更大,花型也大。
       这两种都是姜科植物,叫姜荷花,开出的花有点像荷花。
       这是银背藤属的藤蔓植物,是西又版纳特有的物种——勐腊银背藤,花大而美丽。它还有很多亲戚:保山银背藤,头花银背藤,车里银背藤,毛头银背藤,单籽银背藤,聚花白鹤藤,亮叶银背藤,细毛银背藤,黄毛银背藤,大叶银背藤,黄背藤,白鹤藤,台湾银背藤,黄伞白鹤藤,长叶银背藤,线叶银背藤,麻栗坡银背藤,叶苞银背藤,思茅银背藤,银背藤,东京银背藤,近圆叶银背藤,少花黄伞白鹤藤,金背长叶藤,灰毛白鹤藤。
       它叫蝶豆花云南人也把它叫作蓝蝴蝶,其富含花青素是天然色素没毒但种子有一定毒性具有轻泻作用。云南的那个彩色手抓饭,里面的蓝紫色就是用蝶豆染的色。        又见到一种奇特的棕榈科植物,这树干下端长得象不象大象的脚,这就是“象脚棕”。        这种可以顺树爬的攀援植物叫“合果芋”,是形成雨林立体植被的重要植物之一。为了生存攀附高枝这也是一种能力,植物界一样存在社会行为学。

       下面来见识几种巨毒植物        别看它外表这么美丽,它是夹竹桃科的剧毒植物——黄花夹竹桃,3-5片新鲜叶片即可对成人造成致命威胁。原产于美洲热带、西印度群岛及墨西哥一带。        有毒植物——金刚纂。这货还是原产于印度的一种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是植物界中种类最为丰富的属之一,包含超过2160种植物,形态涵盖草本、木本灌木及乔木等多种类型。没想到吧,它还和我们常见的用来喂兔子的“五朵云”是亲戚。        这种有毒植物最厉害,如果有伤口接触到它的树汁,定会倒地而亡,这就是见血封喉树,实在是不好辨认,当地人也只能通过树叶进行辨认。在中科植物园的东区热带雨林中分布有好多的箭毒木,千万不要好奇哟,不然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只要没有伤口,用手抚摸一下它也无妨。        这是海芒果,属于夹竹桃海芒果属的一种乔木,果实和树汁都能毒死人。下面这个对人无害,对蚊子老厉害了。        这是白油树也叫“白千层”。绿化树种中“红千层”想必大家应该见过,有点相似。这种植物所含的一种油是制作枫油精的原料,枫油精可不是枫树叶里面提取的一种物质。        这是用来泡水喝治咽炎的一种中药——胖大海,以前只见其果不见其树,长得老高啥也看不见。
本帖最后由 李大嘴jy 于 2025-8-17 16:33 编辑

       马上到果园区,这里有好多奇奇怪怪的热带水果。游客们都被观光车带着一晃而过,只有少量的游客和我们一样在园区步行观赏。        这是最常见的水果——菠萝蜜,这一个果实大概得有20多斤,枝条上压根儿承受不了它的重量,所以果子几乎都长在粗壮的树干上。记得13年前来西双版纳,在街边碰到两个开着小货车卖菠萝蜜的本地人,我们买了一小截都有7、8斤,切开的果实弥散着一股浓香,果肉软糯,这次游完花卉园在门口买了一盒剥好的菠萝蜜,吃起来稍显干硬,只有那特有的清香味还和记忆中的一样。后来问过当地人才知道,现在很多菠萝蜜都是嫁接过的新品种,以前我们吃的是老品种现在很少有人种了,但我还是喜欢原来的味道。        这就是百香果,现在还没有熟青色的果实象一个刚结出来的小南瓜。        这是聚果榕的果实,成熟以后满树干上吊着红色的果实有小土鸡蛋那么大一个,也属于无花果,但不好吃,在山里没吃的了也可以填填肚子。        这不是柚子,它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炮弹果。炮弹果又称葫芦树,紫葳科,葫芦树属,树高5-18米。炮弹果果实坚硬,成熟后会自动爆裂开,锋利的碎片会向四周飞溅,有些外壳碎片甚至能飞出20多米,威力堪比小炮弹。爆炸后经常会在附近发现被炸死的鸟类尸//体。由于这种树过于危险,人们都不敢把房屋设在它的附近,过路的行人也不敢靠近它,因此而得名炮弹果。果子成熟以后会很危险哦。        这个果实不说你肯定不知道,一说起经常喝的一种能驱感困意的饮料你就知道了,它就是咖啡豆,这个时候还没有成熟,成熟以后小果颜色会变红,采摘加工之后就是咖啡豆。        这是一种水果,吃过的人都认得,它就是莲雾。名字倒是挺好听的,好有诗意,但味道寡淡,嚼起来不脆口感不好。这个时节正是它成熟的时候,好些地方都能看到落到树下铺了一地没人吃这玩意儿。不知道为什么莲雾还卖那么贵。        从树上掉落的莲雾        这个大家可能很熟悉,在西双版纳它就象我们四川地里种的红薯随处可见,不受待见的。这就是木瓜,以前炒作它有丰胸的效果,身价一度上涨。这种树分雌树和雄树,雄树只开花不结果。        这就是一株开雄花的木瓜树,它是不结果的。        这叫“毛柿”它属于柿科柿属乔木植物,但无论如何也没法把它和柿子联系得起来。我们平时吃的柿子和它有什么不同呢?
       一般吃的柿子品种是产自中国的柿树,品种众多,是落叶乔木,果实的大小形状也有许多变异,但是果皮都是光滑的;毛柿是一种原生于台湾的柿树属植物,它是常绿乔木,它的果实表面被满了绢毛,它的名字就叫毛柿。
  毛柿又称台湾黑檀或台湾乌木,是柿树科,柿树属下的一个种,原产于恒春半岛、兰屿、绿岛和龟山岛。        这也是大家熟悉的一种水果——火龙果。这里的火龙果才是真正的原生态水果,没打药没施肥纯自然生长。火龙果的花特别大,它的花也可以采摘晾晒后当作吃火锅的食材——霸王花,这名字够霸气吧。我们中途在果园区的休息站休息时,工作人员还给了我们一个他们摘的火龙果让我们偿偿。
       这是台湾青枣,正在结果。        这是诺丽果,诺丽果是一种茜草科巴戟天属热带常绿多年生阔叶小乔木的果实,其具有解渴消暑、补充营养的功效与作用。看成似被吹得很神奇,功效无所不包啊。        这个叫做星苹果,又名金星果、牛奶果,为山榄科金叶树属常绿热带果树,其叶背呈金黄色,原产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岛,多分布于热带美洲和东南亚国家等热带地区。据网上的资料说星苹果营养丰富,质地柔软细滑,味甜可口微有清香,风味独特,具一定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在中美洲国家常用星苹果的种子、树叶和树皮治疗各种疾病。        这种果实长得油亮发绿的水果叫油梨,有人又把它叫做牛油果。牛油果为樟科鳄梨属乔木。原产于中美洲及墨西哥湿润地区,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世界著名热带水果和木本油料树种,因其果肉富含脂肪,素有“森林黄油”的美誉。我国于1918年从日本引进牛油果种植,现仅云南、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及台湾地区等有少量栽培。牛油果感觉不好吃,几乎没有任何味道。这也是一种资本炒作起来的水果,其实吃它对人身一点都不好,脂肪含量太高。

       走到这里,看到地上落满了这种黄色果肉的果实,原来这就是鸡蛋果,有位游客挺热心地给我们介绍,说果皮显黄色的就熟了,吃起来有点甜、糥象炒过的板栗,可以在树下捡刚掉下来的尝一尝,无奈果皮太薄掉下来的鸡蛋果没有一个是好的。
       这个叫“羊奶果”属于胡秃子科胡秃子属的植物,我们四川也有这种叫“羊奶子”的野果,大小仅有筷子头那么大一个。现在看到的这个叫“密花胡秃子”是木本植物,分布于云南、广西的热带至亚热带绿阔叶林中,其果实非常大有鸽子蛋那么大一个,味道有酸、酸甜、甜几种。        这个花你们可能不认识,但下面的这个果你们个个都认识。        这个就是阳桃,我们刚过来也不知道开的什么花,杨桃花其实挺好看。在福建旅行时在景区买了一个尝了一下,不好吃——酸。在西双版纳当地都没人吃,在傣族园里面经常早上看到大街上一堆掉下来的杨桃扫到一起当垃圾一样给倒掉了。        果园里还看到了猪肚菌。        这是大果榕,桑科榕属植物,又名馒头榕,果实比聚果榕大一倍多,大概有鹅蛋横截面那么大。以前不认识,在贵州小七孔旅行时吃过闷亏,当地人摆在地上售卖,说是大无花果。问好不好吃,说好吃,再放两天软了就好吃了。10元买了俩,结果放到坏了这果子都没有软,味道跟聚果榕一样都是榕果当然不好吃。   
本帖最后由 李大嘴jy 于 2025-8-17 15:54 编辑

       水泽园有好多的大王莲,这种植物来自巴西,据说在巴西它的一张叶子能长到3米多大,铺在水面上可以承受200多斤的重量,在西双版纳最高记录也只长到了2.6米。很可惜时间不对,只看见花苞没看见花。现在王莲区被围起来靠近拍照要收费了。不过可以过下面这个桥到湖的另一边去近距离观赏。
       在前面的草坪上还有一株正在开花的含羞草。花卉园不大,但一圈转下来我们花了差不多5个半小时的时间。园内除了各种植物风景也不错。 睡莲池


       花卉园之旅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帖最后由 李大嘴jy 于 2025-8-17 23:18 编辑

关于景洪农贸市场

       有人说了解一个城市的最近距离是看它的菜市场,看了一个城市的菜市场,和这个城市才有了肌肤之亲。名胜古迹什么的,都是西装革履的,都是装扮得很好的,只有菜市场装不了,想装都装不了。看着那些鲜艳的蔬菜的颜色,红红黄黄,绿绿白白,就有一种温暖,有一种人情。吃是最能反映当地风俗人情的,是了解当地人的捷径。因为吃里头凝结的不只是当地人的口味,更多地在告诉你,这里的气候、环境和与之相适应的饮食文化和习俗。
       当小同事提议安排时间去逛菜市场,我第一个支持。出了花卉园我们就导航去了景洪农贸市场,市场的位置就在南药园南出口附近。我们好想看看,云南的大山里究竟长出了哪些稀奇古怪的蔬菜,好想了解它们都是怎么吃的,我们好想尝尝那些从未见过的各式热带水果。        没想到云南人也吃薄荷,第一次在贵州去旅行时吃火锅,贵州人用它来作菜,烫火锅,贵州人把它叫“bao(四声)芙”。牛肉干锅的香辣配薄荷浓烈的气味两者居然没有一点违和感。云南人主要在炸鱼,炸排骨时同时炸上一小把薄荷放在盘里垫底,配着炸鱼或炸排骨吃。        这是云南烤鱼用的香茅草,掐断叶片可以闻到一股淡淡的类似木姜子的气味,除了烧烤用它作为增香的佐料,好些傣菜也把它斜切成片与肉菜混炒。        这是香菜,但有许多细碎的叶子和我们平时见过的香菜略有不同。       这叫“大香菜”也不知道它用在哪里,说是香菜但和香菜一点也不像。        这是蓼科植物某种蓼草,后来在逛其他地方的菜市场时才知道这个叫“香蓼”,估计也是当佐料。        这个难不倒咱们四川人,蕨菜,不过不知道是哪一种,在我们那儿每年春天蕨菜发芽抽苔的时候才采摘那么一回,这些长出的叶子都得撸光了只吃蕨苔,这种品相在我们那里压根儿就卖不掉。这毛乎乎的吃起来不会扎嘴?        我们开始以为木瓜是当作水果在卖,结果它是用来做菜的,后来吃过当地菜后我们才知道,有道凉拌木瓜丝的菜。
       这带果和不带果的南瓜花都可以做菜,可以炒南瓜花,也有专门用小南瓜做菜。        这是臭菜,最典型的一道菜就是臭菜煎鸡蛋。        这是水芹菜(野生),用来作炒菜。        这个野菜名叫“白勒”,也叫刺三加,采其嫩尖作菜,当地人称为“勒菜”。        这是刀豆,不知道该做来怎么吃。        这是甜芋杆,用来炒肉。        这是“三棱豆”,卖菜的大姐告诉我们时我们都没听懂她带方言的普通话,第2天晚上我们去餐饮点菜看到有这个菜就点了一份,老板娘说叫“傻嫩多”我们猜过来想过去总觉得不对,后来我们才明白她说的是“三棱豆”,笑死我们了。        7月的日子里居然还有鲜笋,不可思议,这是甜笋,甜笋素炒还挺好吃。
       这是木耳菌和鸡油菌。7月正是云南出菌子吃菌子的季节,市场上好多卖菌子的,有皮条菌、拟橙盖鹅膏菌、白鹅膏菌、中华鹅膏菌、红菌、大脚菇、黄牛肝、黑牛肝、黑虎掌、黄懒头、鸡纵菌,看来我没白看鹅膏哥的识菌子科普视频,还能认得这么多的菌子。市场里售卖的菌子好像还不止这些。可惜不能自己做饭,不然可以买些回去弄菌子大餐,云南人民好幸福。        这是从未见过的象小葱头一样的东西,依然听不懂老板说的啥,后来去了勐腊县的菜市场才知道这个叫香蒜。
       看到了两种不常见的水果,上面那是成熟的百香果,下面这个叫牛奶果。
       农贸市场的正门处还有好多当地的一些小吃和各种各样的热带水果,看完这些稀奇古怪的水果和蔬菜后,我们啥也没买就回酒店了,离我们酒店很近的地方有一个更大的东南亚水果批发市场,准备去那里逛逛再说。
本帖最后由 李大嘴jy 于 2025-8-21 22:06 编辑

关于告庄星光夜市

       今天的晚餐想去吃傣菜大餐,品尝品尝地道傣菜的味道。咨询前台小妹,小妹说酒店对面有一家烧烤店比较好,其他都是小餐馆估计做得也不怎么好。我们借助“大众点评”找美食,选了一家“傣乡十味 云南菜 孔雀楼店”,距离1.2公里也不太远,靠近告庄星光夜市,正好晚上去逛逛名气很大的星光夜市。
       有导航的加持找路不是难事,一路上我们都特意穿小巷走,看看市井生活的常态。        经过曼斗村,过牌坊往里走就是曼斗佛寺。在小巷里碰到一个在街边卖火龙果的小姑娘,10元一袋里面有6个好便宜,而且还很新鲜。小姑娘说是她家自己种的,吃不完拿来街上卖,她更主要的是卖炖牛肉汤,还掀开塑料桶的盖子给我们看,也不知道她最后卖掉没有,我们买了一袋火龙果就走了。沿途很多小餐馆饭点了都没生意,也不知他们怎么经营下来的。        途经江边这家餐馆,餐馆的就餐环境打造得好有情调,一下就把我们吸引住了,想想坐在餐桌前临江品尝美食,一下就让我们动心了。我们最终没有走到目的地就此落座。        也不知道餐馆的菜味道做得如何,试着点了三个菜和一份菠萝炒饭。        凉拌木瓜丝,柠檬的酸味加红尖椒的鲜辣吃起来很爽口,但是吃了一半的时候在盘子里发现了一根很长的头发丝混在菜里面。服务还行,把服务生悄悄叫过来后,立即给我们新上了一盘,原来的我们看着给倒垃圾桶里了,没有回后厨处理,得赞一个。        炝炒心管,就是用我们四川火锅吃的“黄喉”切段后加香茅段、辣椒等炝炒,火候掌握得还行,就是量太少,我们都只能在一堆香茅里面去翻找,只有很少的一点。        小炒黄牛肉,这里面的佐料也有香茅段,好象这家餐馆什么菜都靠香茅来调味。        菠萝炒饭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把菠萝切粒加到饭里炒,只是作为配搭切了4小块配在盘子边上。准确地说这应该是一盘咖喱炒饭,里面加了香菇、腰果,装盘时面上撒有肉松,还有虾仁。
       总的来说装盘很讲究外观搭配很美,味道还可以,小同事说比我们后面在西双十二寨吃的菜味道还好,但我还是更喜欢西双十二寨的菜品口味。        准备逛星光夜市,天上又下起了小雨,今天的雨一直断断续续地下。在街边的水果店看到了两种从未见过的水果。        拇指西瓜,好秀珍        椰皇听说这玩意儿中间没汁,只吃椰肉        路上看到一家傣族菜馆,特地去侦察了一翻。装潢好漂亮,大气有格调,吃的人还不少,准备明天晚上来这里吃傣族菜。

       进星光夜市要扫二维码注册登记之后才可进,这里还是一个AAA景区,反正黑灯瞎火的也没看出个啥。西门一进去就是一溜的小吃,烧烤,卖旅游品的小摊,还有些开放式酒吧。烧烤摊的老板和酒吧的老板都把音箱开得大大的以吸引游客,我觉得太吵不想驻足,烧烤致癌也不太想吃。        同行的伙伴们想尝尝傣家的舂鸡爪,找了这一家,我就在摊位前小櫈落坐,看老板娘忙碌和老板聊天。美女说她来自傣族园家在那边,由于太远自己一个人在景洪租房子在这里做生意。        味道将就,不过傣族的味也不一定就适合外地游客的口味,也就尝尝。看老板那么用心地做也算是尽力了,来了总得要拉动一下经济嘛。

       雨夜的星光夜市人流不少,但烧烤摊的食客确很少,酒吧里面也空落落的很少有人消费。沿路逛着,夜景还是不错。 澜沧江畔的夜景

       星光剧场,这里有表演,需要买门票。        我们没有继续逛,从此处出了景区,打车返回酒店。

本帖最后由 李大嘴jy 于 2025-8-23 11:43 编辑

关于曼听公园

       今天是来景洪的第二天我们计划去曼听公园。一起来西双版纳的可爱未遂和她的同学昨天和今天都待在中科植物园,今天晚上回景洪同住一个酒店,约好晚上一起吃饭。

       曼听公园名气很大,毕竟曾是傣王的御花园嘛,再差也会美三分。抖音上有人把曼听公园称为大型摄影棚,就是一个打卡拍照的地方,实地游览感觉是这样,到处都是旅拍的游客。感觉在抖音、小红书这些平台的推动下,每个地方的旅行都变成了旅拍打卡,感觉没多少人去了解这些地方的文化历史了。

       公园门票分普通门票,还有一种200多的门票,后一种可以观看表演,可以参加晚上的篝火晚会,还可以在帕蕥御宴餐厅品尝各种傣菜,今天下雨篝火晚会没法举行只能买普通门票,普通票白天进,200多的票得下午5点过后进。

       十三年前来曼听公园,园内有训鸟表演,还有大象表演,现在鸟类的表演取消了,大象的杂质表演也没有了,但保留了大象科谱活动,游客可以去饲喂大象,大象最多串个场走一圈,然后喷喷水和观众近距离接触一下。鸟儿和大象不再为了生活被迫进行各种杂技表演,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议事厅里巨大的象脚鼓

       大门进来的左侧是以前的鸟类表演区,主要有傣王的行宫,还有一个议事厅和佛寺。后面就是一个荷花池和花园,打卡的人太多,简单拍了几张照。


       水景区比较大有桥,有水,有绿植,还可以和大象互动。我们刚好大象园碰到了大象“表演”。


       中午在帕蕥餐厅吃的午餐,我们上午从餐厅前走过的时候,看到这么气派的餐厅而且在景区里面以为好贵。等看完大象表演,沿湖游玩时看到路边一个帕雅餐厅提供午餐的小广告牌,每客才38元,这价格好便宜,在外面炒一个晕菜都得40多。反正公园里面就这一处有午餐提供其他都是烧烤和泡面,究竟怎么样只能去了开肓盒。        餐厅门口有三个人唱着傣语歌曲,也不知道在唱些啥,感觉招览生意的效果不明显。门口好象是摆着样餐,简直没有卖相,激发不起食欲。好些游客都在边上观望,都怕上当。我们仨昂首阔步踏入大厅,哇瑟,里面的装修富丽堂皇,饭厅宽敞明亮,这就餐环境简直太高级了。
       看我们开始配餐,外面的游客开始三三两两的进来观望询问。        这是一个人的份量        餐厅内景

       每个人可以从8种晕菜中选择其中的4样配餐,蔬菜每样都可以选。饭是糯米饭可以随便添加,餐厅正中央还有7、8种不同的饮料自助取用,我们喝的香茅水和柠檬水。感觉菜品的味道还不错,这38元太值。

       下午从公园的西门出去逛了总佛寺。总佛寺是云南西双版纳等级最高、历史最悠久的南传佛教寺院,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作为全州佛教中心,它统辖境内数百座寺庙,不仅是信徒朝圣的核心地,也是连接东南亚佛教文化的重要桥梁。寺内金碧辉煌的傣式建筑雕刻精美,大殿供奉着罕见的竹编佛像,展现了独特的民族艺术与宗教文化。




       下午3点过游完曼听公园和总佛寺,然打车回酒店休息,静待晚上西双十二寨的特色傣菜。
       西双十二寨

(未完待续)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