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瓦博格脚下的天堂之路|雨崩徒步全记实,后劲比失恋还大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雨崩:天堂在左,雨崩在右边,上有天堂下有雨崩. 位于梅里雪山脚下,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达6740米,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清晨的“日照金山”景观,阳光洒在金字塔状的主峰上,由上而下逐渐染红,壮美至极,其南侧的缅茨姆峰形似主峰,俊俏婀娜. 冰湖,是雨崩的一大美景,它是由冰川融化汇聚而成,湖水湛蓝,在雪山的映衬下宛如仙境.千年转山密码,藏民世代相信,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是八大神山之首.雨崩作为内转经核心,信徒需徒步5天磕长头朝拜,以血肉之躯丈量神山尊严,从雨崩村前往冰湖,需穿越原始森林和高山草甸,一路风景如画.秘境觉醒时刻,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17人殒命卡瓦格博(人类登山史第二惨剧),次年zf,永久禁止攀登梅里.自此雨崩成为“凡人止步之地”,直至2000年驴友开辟徒步线.

雨崩,藏语意为“经书堆叠之地”——传说莲花生大师在此埋下伏藏经卷,等待有缘人开启.

【行程安排】:

D1(8月12日):飞来寺→尼农-雨崩村

清晨:6:00起床,在酒店观景台或附近观景点守候梅里雪山“日照金山”

上午:7:30早餐后乘车1小时到尼农村,从尼农峡谷入口徒步进雨崩(顺流而下,路况较缓,沿途有溪流、瀑布).尼龙-雨崩这一段目前不通车,往返都不通,在修路,只能徒步进出!

下午:预计17:00抵达雨崩村(海拔3050米),入住客栈后适应高海拔,避免剧烈运动.

徒步:约14公里,耗时6 - 7小时

住宿:雨崩村客栈

D2(8月13日):雨崩→神瀑→雨崩

全天:徒步神瀑,往返约13公里,4-6小时,按当地习俗接受神瀑洗礼,备好换洗衣物,避免着凉.

徒步:约14公里,耗时8小时.

住宿:雨崩村客栈

D3(8月14日):雨崩→冰湖→雨崩

全天:8:00出发,途经笑农大本营(海拔3600米),徒步3小时抵达冰湖(海拔3800米).欣赏冰川、雪山全景后原路返回,全程高海拔路段需缓慢行进,预防高反.

住宿:雨崩村客栈

D4(8月15日):雨崩→尼龙→香格里拉

上午:从雨崩徒步14公里至尼龙,徒步结束.包车到香格里拉

徒步:约13.5公里,耗时4.-5小时.

住宿:香格里拉

明天包车前往丽江,车程约3小时.解散,结束行程.

【第一天】:飞来寺→尼农-下雨崩村


穿越尼农大峡谷,抵达人间最后的秘境

06:30左右群里就有嚎着去看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传说,梅里雪山是格萨尔王麾下大将“卡瓦格博”的化身,是守护藏地的神山.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满雪山之巅,形成“日照金山”奇观时,被认为是卡瓦格博神显圣,寓意着驱散邪恶、守护一方安宁,也象征着神山对世人的祝福.


在藏传佛教和当地藏族文化中,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被视为有灵性的神山,承载着藏族同胞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信仰的虔诚,信徒会以转山、朝拜等方式表达敬意.遗憾的是,今天早晨阴雨大雾,什么都没看到.07:30左右,车在开往尼农徒步起点过程中,队员们们还在遗憾的讨论着没拍到的日照金山.我望着窗外掠过的玛尼堆,想起8年前和她在这里等待日出时,她曾把祈愿牌挂在经幡林说:"明年还来还愿"……

09:00左右来到 尼农大峡谷,徒步起点聚集着各路队伍.尼农在藏语中意为"隐秘的咽喉",这条由澜沧江支流亿万年切割出的峡谷,曾是茶马古道运送盐粮的秘径.沿着水泥铺就的古道向上攀爬,右侧是落差超千米的悬崖,江水流淌成牛奶色的绸带.某个转弯处突然出现的野梨树下,藏着上世纪马帮歇脚时凿出的石灶,焦黑的灶眼里还留着去年的松果.


在海拔3100米,约6公里处补给点(原为马帮哨站),藏族阿妈用柴火灶炒出金黄的鸡蛋饭.她指着墙泛黄的照片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我外婆就在这给马帮煮酥油茶,现在给我女儿带娃娃啰".就着油辣椒酱扒完两大盘炒饭时,阳光突然劈开云层,峡谷对岸的岩壁上显现出彩虹——像一座桥跨过旧时光.


下午17:00左右,终于走进了村口,当经幡阵出现在山脊线时,呼吸忽然停滞.五色经幡在风中诵唱,雪山尖顶从云隙露出微光,雨崩村静静躺在莲花状的山谷里.那个瞬间突然理解为什么藏族同胞说这里是"经书掉落的地方"——翡翠般的草甸上散落着原木小屋,马匹在溪边低头饮水,转经筒的反射着夕阳,池塘倒映着卡瓦格博的雪冠.

我坐在一座枯树桩,等后面得队员.时光忽然慢了下来.草地上穿着五颜六色冲锋衣的驴友们在拍照,还有一组旅拍的新娘笑着捧起飞扬的裙摆,溪边有两只OO叫的大白鹅.那块曾经合过影的佛塔下凸起的石头,已背铲平,取而代之的是一块交叉口水泥路.经幡的投影在池塘上流动成彩虹河——原来释怀不是删除记忆,而是学会在旧风景里看见新的光.


有些路不知道和谁走到最后,就像雨崩永远在这里,如同天地间的慈悲,包容所有到来与离开.明天将前往神瀑,传说接受神瀑得洗礼能洗净业障.


【第二天】:下雨崩→神瀑→下雨崩


神瀑洗礼,在经幡雨中重获新生


雨滴在「仓木」餐厅的太阳伞上划出禅意的轨迹,握着热美式推开木门时,转经筒正被早被出发早的驴友推得嗡鸣作响.因连夜雨水临时改道神瀑,反而暗合了藏传佛教"随缘而行"的智慧——就像餐厅墙上那句:"不是每一朵云都要变成雨,但每一滴雨都找得到归处".


从村口白色佛塔下开始,穿过挂满露珠的草甸后,森林突然将我们拥入怀抱.这里植被茂密,高大的红杉树遮天蔽日,充满原始森林的神秘氛围.海拔3238米的红杉林里,千年树木披着蕨类织成的斗篷,某棵倒木上竟生长着三四种不同颜色的苔藓.当小松鼠从树洞探出头时,小葡萄和廷哥掏出的干果饼干成了自然馈赠的学费.这棵标记为"083号"的红杉,树身缠着褪色的哈达——听其他驴友说去年有只受伤的岩羊在此疗愈后,当地人便视之为神树.

往前约500米的河滩处,有成百上千玛尼堆群,玛尼堆是藏族人民精神寄托的象征,他们将自己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对神灵的敬畏之情都凝聚在每一块石头上,通过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子、绕堆转经等行为,表达内心的祈愿.经石堆叠出六字真言的曲线,某块清代马帮留下的石灰岩上,"茶"字刻痕仍清晰可辨.藏族信徒相信,持之以恒地把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纹刻在石头上,这些石头就会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能为他们消除罪孽,带来吉祥如意,如除病减苦、消业赎罪、增加寿命.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