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记——桂林(1-2) - 云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在服务前一家企业的时候,广西是公司西南大区的管辖之地,借出差的机会走过广西大多数城市,桂林是重要业务区,来得就更多,现在都还记得挨老樊夜游漓江、对酒当歌的日子,那时年轻,又无顾忌,日夜穿梭于漓水岸边的灯红酒绿当中,白天炫目,夜晚迷离,青春是一场无尽的欢宴。




桂林古称桂州、静安,因当地盛产玉桂而得名,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全国,在此设桂林郡,后秦开凿灵渠,连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桂林便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唐武德四年,李靖建城于独秀峰南,宋时成为广西南路省会,明朝时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后改靖江府为桂林府,民国时期,桂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广西省的省会,直到解放后、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省会才迁至南宁。




我的夜航东飞凌晨才到达两江机场,现在是淡季,天气清凉、物价便宜、游人不多,订在中心广场附近的酒店便宜得让人吃惊,还带了相当好的早餐。我早来了两天,离比赛还有些时间,可以好好地把桂林市区的景点走完。




新建的桂林博物馆和桂林图书馆远在临桂新区,从市中心坐公交车到那都坐了一个小时,来回的路上无意听到身边的老奶奶们聊天,满口东北腔,没一个是桂林本地人,有的来自内蒙的呼伦贝尔,有的来自辽宁沈阳,看来东北人民不但占领了三亚和景洪,连位于腹地的临桂新区也都给占了。




博物馆位于临桂新区一院两馆文化中心,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高达3.4万平方米,于2016年建成开放,馆设漓水春秋、画里人家、靖江遗韵、友谊桂林、翰墨华章、情系桂林等四个基本陈列和两个专题陈列,馆藏文物近4万件,是展示桂林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很新,做得挺好,展现了桂林作为长期以来广西首府的历史文化底蕴,展陈超出了我的预期。




馆内还有一个馆中馆,桂林规划展示馆,展厅面积500平方米,于2022年建成对外开放,规划馆以桂林山水为基调,融合中国画水墨、界画等艺术元素,突出本土文化特色,通过互动体验展品展项,呈现桂林城市历史变迁、发展历程和规划成果,规划展示馆只开放了四楼一个很小的厅,大厅还在建设中,怪不得我总觉得没有展完。




桂林图书馆在博物馆的东侧,创建于1909年,是广西建立最早的图书馆。新馆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于2016年对外开放。图书馆上下五层,面向读者提供中文借阅、报刊阅览、电子阅览、古籍借阅和地方文献保护等服务,馆藏图书360万册,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场馆同样很漂亮,装修得古色古香,书库和阅读区很大,空间通透,很舒服,两层半的大排开放书架让人眼前一亮,读者在这里会很享受。




离开图书馆,本来想去不远处的山水公园的,但看天空欲雨,还是坐车回城罢了。来到漓江边时已接近两点,下公交车正好看见一家老米粉店,正合了我的意,于梭广西的粉,我对桂林米粉更是情有独钟,上次来桂林的时候,偶在路边一家小店梭了一碗,惊若天人,那个味道到今天还在脑子里萦绕。




赶快进店来上一碗,才12块,有肉有肠还有蛋,卤味稍淡,但酸味浓郁,很是来劲,左右看看,怎么别人吃的都是不锈钢小碗,而我却是一个大瓷碗呢?再仔细观看价格表,人家梭的都是5块5一碗的普通粉,而我是一碗金牌卤菜全家福,这物价真是太友好了。后来我又专门骑车去找当年偶遇的那家路边小店,可惜没找到,遗失在时间里了。




在七星公园的西侧,有栋清清爽爽的两层小白楼,是桂林美术馆,前身为桂林市展览馆、桂林市花桥美术馆,于1964年投入使用,美术馆占地5000平方米,主楼共两层,设有七个展厅,建筑的来头有点大,是桂林仅存的一座由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主持设计,集桂北民居、苏州园林和徽派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地标性建筑。馆内现在正在展中国汉画,就是汉朝时的碑刻画,拓印下来,比较单调,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