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帖木儿的文化印记、民族习惯,在当下乌兹别克斯坦人的日常中似乎找不到关联。
语言的混杂也是历史割裂的侧影,精英层讲英语和俄语,底层人民讲乌语,老一代人习惯乌语与俄语,当年被斯大林从东方迁移过来的朝鲜裔,又只会俄语和韩语。
虽然相比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人更文明、更热情礼貌。但找不到历史和民族特点会让作为游客的我有些失落。
回到眼前的乌兹别克斯坦,它并不富裕但却文明,首都勉强算是沙漠绿洲,偶尔也会有沙城暴的搅扰,但这里有着超越发展中国家的干净整洁。

相比人均GDP高出一倍的印尼,乌兹别克斯坦没有密布的城市轨道,没有摩天高楼和现代化住宅;但它街道整洁,城市更有秩序,人民更友好,更有礼貌,还有这绝对的安全。
在这样的城市,在半干旱城市中有着诸多不满林荫的大道,人们时常坐在树下,拥有着个更多的闲散时光,在深夜也会无顾忌的在户外聊天、散步。
300万人口的塔什干,有着更多有质感的餐厅、咖啡厅。绝大部分时间的缺雨,让这里构建起众多不需要顶棚的户外区域,也让人们有着更多可以停歇脚步的地方。
你可以随时停歇下来,享受午后的阳光。干燥气候,也让炎热在傍晚,在树荫下,在喷着细雾花洒的房檐下,转回成清爽。
打开乌兹别克斯坦的最佳方式——选择市中心的某个广场,顺着它的某条之路,在林荫下游走,时不时跳出的开放性的餐厅和咖啡厅,来上一杯饮料,一个冰激凌,欣赏着偶尔略过的小脸盘凹凸身材的中亚美女;
在傍晚时候走向本地人的住宅区,这里有太多拥有露天位的餐厅,点几个大串,尝尝小时候那种味道的西红柿沙拉,配上一个馕,一扎樱桃汁,和朋友边聊边吃,让你忘记国家边界。
一句话总结,或许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绿洲版的中国南疆,除了没有雪山和白沙湖,其他南疆有的这里都不差,也更有民族特色,把它当作没有特别目的的闲散游走之地,乌兹别克斯坦反而会让你的慵懒有的放矢。
更多旅游记录、美食探索请关注”老王漫游记“,也希望可以私信加入旅游群分享、交流。也请帮点一下“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