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东坡+库拉岗日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每年国庆是必整大活的最好时机,天气稳定,假期稳定,队伍也比较稳定。去年十一走完念青东萨普路线后其实今年我们原本的目标是高原顶配希夏邦马,但是经过一年的户外活动历练,反而对高海拔路线有了更多的畏惧之心,最终只定了一直未能完成的珠峰东坡路线。

整个珠峰东坡出行计划加调整大概用了三个月,包括后续增加库拉岗日行程,根据天气调整行进速度和露营点,最终我们在29号下午一点进山,2号晚上九点出山,三天半时间重装走完了珠峰东坡路线。并用剩下的假期刷完了库拉岗日的三个一日线行程。于10月6号回到拉萨,完成了十一假期的珠峰东坡加库拉岗日户外徒步计划。

写这篇游记时,珠峰东坡路线今年因大雪滞留一千多人都已在官方支援下撤离下山(4号5号暴雪),感慨颇多,珠峰东坡是一条商业化比较严重的户外路线,大部分都是商队出行,有驼帮,有领队有地接有向导有装备,但是真的极端天气来临,滞留的或者说处于危险中的反而多是这类人群。什么是户外,什么是驴友,我相信不是你去爬山了你就是,对户外的认知,对山的敬畏,对自然的感知和嗅觉以及应变能力都是一个户外人必备的技能。

9月27号下午,上海成都,9月28号上午,成都飞拉萨,下午,火车拉萨到日喀则。火车站偶遇了21年十一走亚丁的队友,来自北京的大卫,亚丁三剑客拉萨站再聚。一样重装珠峰东坡,比我们晚一天进山,相比我们二十多斤的重装包,大卫的包重了一倍多。


9月29日

早上六点半,包车从日喀则出发到珠峰东坡路线起点优帕村,于下午一点进山,当天天气晴好,原定最低目标营地晓乌措下湖,距离六公里,根据队伍情况适应海拔。带队的大熊一直强调,十一期间天气不是很好,只有1号上午半天有机会看到珠峰,鼓励我们尽量赶在30号晚上到俄嘎营地,因为4号天气有变,可能有大雪,我们必须按计划3号出山。4人队伍带着对山的敬畏出发。

按照预计,已经在高海拔适应了一天半,队伍的高反应该已经有所缓解,不会有太大问题。一路上我们不停超过商队轻装队员,爬升七百多以后在四点左右到达原定六公里处的4600海拔的晓乌措营地。

时间还早,我们决定翻过4900的晓乌拉,再下降900到四千多卓湘营地扎营,全程15公里,一是营地海拔低睡的舒服,二是给第二天的行程缓解压力。

可能是一开始的脚程太快,在翻晓乌拉垭口时大伙不约而同的出现了高反乏力状况,甚至有呕吐症状,于是翻过垭口后我们下二百米在晓乌措上湖4750海拔处扎营了,只完成了10公里。

路上还遇到一个丢了手机的驴友,在中湖找手机,托我们带话给队友他们当天直接在中湖扎营,第二天再追赶队友。幸运的是我们在上湖扎营正好遇到的是他的队友们。

9月30日

今日目标是20公里,到俄嘎营地。由于营地海拔太高,睡眠并不是太好,而且因为高反,头一天晚上大家基本没有吃晚饭就睡下了。刚出发的状态并不是很好,晚上还下了一夜的雨,路上有点小湿滑。路过信号塔并没有信号,往下走能看到卓湘营地的帐篷和牦牛驼帮和升起的寥寥炊烟。

天气如预计的一样不是很好,晨雾缭绕,能见度不高,下到卓湘营地已经是快11点了,休整一下,我在营地煮了一份粥吃完继续赶路。

接下来是艰难的爬升,反反复复一直到汤湘营地。但是路上峡谷非常漂亮,秋景浓郁,色彩缤纷。虽然没有阳光,雾气在峡谷飘荡还是很有仙境魔幻的感觉。中间路过错郎措,也是很漂亮的一个湖泊,可以做备用营地,不断的爬升实在是走的疲累又崩溃,但是湖边没有一顶帐篷,只能放弃扎营的想法。

下午四点半到达汤湘营地,据说天气晴好这里可以看见八千四的马卡鲁,可惜今天大雾啥也没有,营地全是大帐篷,物资丰盛,大熊去要了一杯热水,对于大房子里的蔬菜水果饮料充满羡慕,这就是商队的待遇啊。

汤湘营地有信号,我们修整期间大熊再次查了天气,遗憾的是还是只有明天早上半天的晴好天气能有机会看见珠峰,也就是我们今天必须要赶到俄嘎营地,明天才有机会走完到珠峰大本营的22公里往返。任务重时间紧,队友们都已经有点疲累不堪,还一直断断续续下雨,更多的是这条路线的困难程度超出预期所带来的沮丧。

离开汤湘营地再往前是一个三岔口,继续往前是我们后天的行程到措学仁玛,往左下约三百米是我们这次的核心路线,进入嘎玛沟,一路看世界顶级雪山,到热嘎营地,巴当营地,俄嘎营地,白当营地,最后到任务地珠峰大本营,折返回到当前的三岔口。

从三岔口往下看能看到热嘎营地的牦牛帮和商队帐篷,一派欣欣向荣。

五点半到达热嘎营地,队伍集合商量一下接下来的计划,因为目前看起来是不太可能走到还有六公里四百米爬升的俄嘎营地了。但是热嘎扎营明天的珠峰会面也会很危险,我们商量了以后决定选一个折中计划,继续往前走两公里爬升一百到巴当营地扎营。明天尽量早起轻装补上到俄嘎营地的路段,于是打起精神继续往前,路上遇到本地捡柴火的藏民,告诉我们路程不远,巴当的小牧屋还能入住也给了我们很大信心。

六点半左右到达巴当营地小牧屋,扎营。基本上商业团都会一天走到晓乌措,第二天到汤湘营地扎营,然后第三天走到俄嘎营地,第四天大本营往返,也就是说我们用一天半时间走完了商队三天半的路程。

小牧屋平时会有捡垃圾的藏民来住宿,没有人的时候牦牛也会挤进去躲雨雪,虽然屋里有牛粪的味道,但是好歹有四面墙壁,有顶棚遮风挡雨,我们已经觉得比帐篷舒服太多了。

10月1日

早上七点打着头灯出发,把所有物资留在巴当小牧屋,计划轻装往返珠峰大本营。

昨晚一夜大雨,山里都是清新的水汽,昨天夜里来了四个藏民和几头牦牛,藏民提醒我们把门关好,否则牛会闯进来。果然半夜就被避雨的牦牛敲了两次门。

天蒙蒙亮开始爬升,高处雾气中有个雪尖尖小脑袋探出来,很神奇,我们推测是要露面的雪山。果然随着天光渐亮,拉玛朗卓的三个山头都慢慢显现,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直面七千以上的雪山 那种巨大的压迫感扑面而来,有如天兵探头视察人间。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