揩油菜溪岩 - 福建 - 8264户外手机版

  福建

十月金秋犹如季夏,暑气蒸人,然我辈爱山者,岂为酷热所困,此前驴友群中热议仙游菜溪岩,言其峰奇石秀,更有户外私传逃票小径,可避门票之费,直探山心胜景。众人一拍即合,约定此日同往,权当十八股头与石谷解过后免费赠送一山可爬,顺带打卡,既寻山野之趣,亦省盘缠,恰合 “穷游赏山河” 之雅致。

是日天刚亮,我起身整束行装。背囊内备温热水壶、八宝粥、驱蚊液,新购登山杖缠妥防滑带,此杖7075航空铝合金所制,轻便坚韧,杖尖嵌钨钢,经历昨日十八股头的强悍考验,今日正再试其效用。洗漱毕,窗外晓雾如纱,沾缀树梢,晨气微凉,实乃登山佳时。

八辰时初刻,抵公路边停车点,众友落车于此。老卢年近五十,身板硬朗,喜好各种不同路线,对崖壁情有独钟,群中 “活地图”;雨后彩虹张老师性子爽朗,携心欲收岩间奇景;平儿芳年逾三十,因善心得众厚爱,弃昨日脱胶登山鞋,正检新鞋带,念叨:“昨日石谷解之行,腿至今酸痛,今日需缓行。” 另有立哥、别闹等五六人,晨间宁静顿散。

辰时过半,约八点三刻,众人齐整。老卢展离线地图,指山背方向:“此路时常有户外队行过,草痕分明,路径清晰,错不了。” 望去,葱茏间小径蜿蜒,散落彩色路标带,乃前人所留。众人负囊启程,刘老师与老卢领前,雨后彩虹紧随,小姑婆等人并行中路,立哥和我断后,11人小队入山。

甫登山,路便显陡峭,泥混碎石,沾晨露湿滑,每步需踏实。灌木枝桠勾衣,需拨挡前行。路近四十五度斜升,百来米后,我已呼吸急促,汗落衣领。回头呼:“缓行匀气!此段需拔高三百五十米,急则耗力。”

众人放缓脚步,我拄新杖借力,果觉省力。莉华姐笑言:“你这杖甚好,我前番昨日石谷解行,杖断了一根,日后也当换此款。” 我笑答:“此杖轻便耐用,今日正验其能。” 行至半途,雾气渐浓,远山隐现朦胧,有 “雾锁青山山锁雾” 之韵。

半个时辰后,众皆气喘,衣透湿。小姑婆扶老树喘息:“需歇片刻,腿力难支。” 众人寻平石落座,我饮凉水解喉干。抬首见前山坳有奇石,形颇异。俞总问:“那是何物?” 老卢眯眼观之:“必是‘丁丁石’,近观便知。”

歇十分钟,续行百余米,奇石终清晰, 此即 “丁丁石”!孤峙山坳,高约丈余,赭褐色,表覆天然纹理,无半点人工痕。其形酷似男子未勃之器,粗硕雄浑,根嵌岩中,顶端微翘,细节毕肖,真乃天工巧夺。

雨后彩虹惊叹,掏相机连拍:“果不负盛名!” 平儿亦笑:“造物主竟有此巧思。” 众人围石拍照谈笑,登山疲惫渐消。我亦拍数张,暗忖:此等奇景,正门入恐难寻,今走野径,倒先得眼福。

赏罢丁丁石,入丛林深处。古木参天,枝桠交叠如华盖,蔽日无光。林间湿热,呼吸满是潮气,汗黏肌肤,衫贴后背。别闹叹:“凉则凉矣,奈何太闷。” 话音落,一阵微风穿叶而来,携清凉。立哥笑:“山亦解人意!” 风伴虫鸣鸟啼,蟋蟀 “瞿瞿”,鸟声 “叽叽”,混脚步声、喘息声、叶响,成山野乐章。

林间视野仅数米,灌木藤蔓阻路却也需拨挡。石莲姐前开路,以杖敲草丛:“林中生蛇,敲之令避。” 众人凝神,握杖谨行。幸一路仅见松鼠窜枝,无他险。

约一时辰,林木渐疏,光线转亮。前边队员呼:“近山脊矣!” 众精神一振,加快脚步。俄顷,眼前豁然, 已登山脊!

立脊远眺,群山连绵,层峦如卧龙。云雾缭绕,浓处如絮裹峰,淡处如纱流谷。山风拂面,携草木清香,驱尽闷热,令人心旷神怡。我深吸清气,疲惫顿消。

立哥叹:“此等景致,若能居此数日,当是神仙日子。” 众人纷纷取景,众人东拍云雾、西摄远山,忙个不停。

正沉醉间,小姑婆携平儿及两队友近前,蹙眉道:“昨日石谷解耗力过甚,腿至今酸痛,若再高绕,实难支撑。” 石莲姐亦言:“体力不支,恐拖后腿。” 队友点头附和。

众人默然,原计划登脊后高绕,今多人力竭,强行恐生险。老卢沉吟:“友伴同行,安全第一。改道沿脊右下行,往景区去,路平省功。” 我与立哥皆同意,余众无异议,小姑婆等面露感激。

沿脊右下行,路虽有坡,远较上山平缓。我拄新杖,杖尖触地 “笃笃”,稳控平衡,对其好感愈增。呼立哥:“为我拍张照,观此杖模样。” 立哥接手机,选视野开阔处,前临酷阳,山风拂衣。我握杖拄前,前倾望山,立哥调角:“入日为景,更有意境。” 数声后,照成。观之,杖挺拔有力,尽显其质,欣然赞之。

下行半个时辰,见废弃木栈道。栈道依山建,板呈深褐,缘微翘,覆薄苔,护栏腐朽,露锈钉。老卢敲栈道板:“板尚结实,可行。”

众人谨踏栈道,脚下 “咯吱” 作响,似诉岁月。行于道上,旁临陡壁,壁覆绿苔,石缝间偶见粉紫野花,添几分生机。边走边拍:“此栈道沧桑有味,入镜佳。” 我笑答:“完好则失此韵。”

老卢道:“至景区或能见,续行往心动石。”

又行一刻钟,栈道尽。眼前豁然,硕大奇石现,此即菜溪岩 “心动石”!高约五丈,宽两丈,形似巨心托举于空,嵌两峰间,石面光滑如玉,青灰色泛淡光,中裂天然缝,如心之血管,愈显逼真。

“果是心动石!” 众惊叹,石莲姐奔前留影拍照。举杖对指石面,冰凉光滑。言:“此乃游客必打卡处,平日人稠,今晨人稀。” 环顾四周,唯我等一行,心感庆幸。


小姑婆提议:“于此拍集体照,留作纪念。” 众皆应。立哥择取景处,调相机:“围石而立,展笑颜!” 众人环石站定,心动石居中,众人排两边。“三、二、一!” 快门响,欢乐瞬间定格。

拍照后,众于石旁阴凉歇。方觉老卢、雨后彩虹不见。立哥疑:“二人何往?” 我发讯问之,老卢复:“我与彩虹行快,先探菜溪寺,汝等歇罢来会。” 众笑:“此二人,性急依旧。”


歇二十分钟,往菜溪寺去。途遇数名正门入的游客,见我等负囊汗透,面露疑色,我等笑致意,未多言。

半个时辰后抵菜溪寺。寺处山谷,青砖黛瓦,古意盎然。寺前古井旁,石碑刻 “菜溪古寺”,字势苍劲。老卢、雨后彩虹候于寺前,雨后彩虹迎上:“汝等至矣!寺周有雷轰瀑布、虎啸岩、飞来石、石图帐,皆奇景!”

别闹急问:“何等模样?” 老卢笑:“随我来观。” 众人随其沿寺旁小径行,数十分钟后,“轰隆隆” 声其实并如雷贯耳。挂壁流水一帘罢,雨后彩虹呼:“雷轰瀑布至矣!”

听闻往常雨季时,瀑布自数十米崖上倾泻,如银河落天,击石溅花数米,雾气漫空,沁凉袭人。众惊叹拍照。老卢言:“此瀑名雷轰,盖因水声如雷。” 观罢,往虎啸岩去。

岩形似猛虎昂首,石色青黑,鬃毛状石纹错落,似欲啸山林,气势逼人。雨后彩虹摄之,叹:“真如活虎!” 复寻飞来石,见巨石孤峙山巅,底仅触一小石,似天外飞来,风吹欲动,却稳立经年。石图帐则如巨帐覆山,石面纹理交错,隐现图案,引人遐思。

赏罢四景,时近午时,约十一点三刻,众人往景区门去。抵门,数名保安上前,审视吾等:“尔等似非正门入,当补门票。”

我等据理力争:“吾等乃户外徒步者,行山野小径,未入收费区,何需补票?” 老卢亦言:“此路乃户外常行之道,非刻意逃票。” 众友你言我语,态度坚决。保安无言以对,僵持片刻,终放行,补票之念落空。

此番菜溪岩之行,虽程不长,然历陡坡、穿丛林,赏丁丁石、心动石之奇,观雷轰瀑、虎啸岩之壮,更有门首据理之争,种种经历,皆成趣谈。离岩回望,青山隐雾,留恋油生。此游无惊天之举,却得自然真趣,当为难忘之忆。

围观欣赏美景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