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则天唯一的祀庙:广元皇泽寺 - 山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皇泽寺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祀庙,位于广元城西嘉陵江畔,寺庙创建于北魏晚期,旧称乌奴寺,又称川主庙,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历经北周、隋、初唐的不断发展,至盛唐而达鼎盛。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后,“赐寺刻其真容”,故名“皇泽”,寓意“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意,“皇泽寺”自此得名。

皇泽寺西靠乌龙山,东临嘉陵江,寺内现有二圣殿、武氏家庙、则天殿、大佛楼、钟鼓楼、女皇文化陈列馆等建筑。现存北魏晚期至唐龛窟57座,摩崖造像1200余尊,主要龛窟有大佛窟、中心柱窟、写心经洞、五佛窟等,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景区占地140余亩,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现在是国家三级博物馆,2006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剑门蜀道·女皇故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载体。

皇泽寺周围崖壁上,现存窟龛50个、造像1203身、经幢6个、《农夫耕作图》4幅。皇泽寺造像分散雕造于几个群落,即中心塔柱窟、大佛楼、写心经洞、五佛亭、则天殿等。窟龛开凿始于北朝,盛于唐代,衰于五代以后。现存造像多为唐代镌凿中心塔柱窟(8号窟)为皇泽寺造像年代最早的一处,保存有北朝和隋代的佛、菩萨、弟子、飞天等800余身。

寺前的嘉陵江

二圣殿

二圣殿中央供奉唐高宗、武则天真容铜像,两侧选择了高宗、武周朝时期著名的大臣作为陪侍。史书记载:麟德元年(664年)后,每次上朝议事,帝坐于东间,后坐于西间,政无大小,皆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生杀大权,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现象,充分显示了武则天卓越的政治才能。

写心经洞在皇泽寺最下层靠近江边一巨石上,石的东、南两面共有9龛东面之41号龛残碑上刻有“贞观二年”(628)和“宝历二年”(826)等字,南面各龛刻有经幢及《农夫耕作图》等。

宋墓石刻:寺内陈列的宋代墓室浮雕石刻,刻有古代“二十四孝”图和民间伎乐歌舞图,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宋墓浮雕石刻人物,是研究宋代美术史的宝贵资料;石刻伎乐图为研究南宋大曲、杂剧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形象资料;石刻生活图是当时当地人民生活的生动再现;石刻中仿木结构的门、窗、斗拱等,又为我们研究四川地区的宋代建筑保存了重要的史料。

武氏家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