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念归来,再无他念 ——他念他翁徒步看海线游记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唐古拉山-他念他翁-怒山-他侬通猜,一座绵延1300公里的山脉,雪山盛宴,森林花海,高山湖泊,几乎云集了高原的所有美景,壮美、原始、神秘、多姿多样。云藏交界的他念他翁,更是隐匿的世外仙境。






前言
看了“荒原中国系列”的《大横断》,我对七脉六河的横断地貌更加向往,也种草了一条神秘的路线:他念他翁。这个名字听上去就带有莫名的宿命感和吸引力,让人心生情愫、魂牵梦萦。
他念他翁起自唐古拉山脉,是怒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在西藏昌都境内称他念他翁,在云南省称怒山,绵延在缅泰边境的部分,又称他念他翁或他侬通猜,海拔也从平均4500米降到2000米以下。
夏季看花,秋季看海。
6月份我去看了珠峰东坡的花海,这一次我要去探寻群山深处、星罗棋布的海子,置身秋天的高原,在我最爱的季节里拥抱我最爱的风景。
看了组队公告,加了群。
结果,离出发还有一个多月,两位组织者先后退群。
与其被人放鸽子,不如我自己来!
查询了很多的帖子,做了详细的攻略和大量对接咨询工作,我接手这个10人小队伍,变身领队。
以前我是体能强、A钱快、事少、尊重领队的优秀队员,这一次需要带上脑细胞、启动更多的能量。
轻装、平均海拔4500米,每天行程不超10km ,他念他翁的难度、强度在我这里属于三颗星:中等。在高原最不可控的是天气,领队最担心的是没有经验的队友。
2025.9.24香格里拉集结
人与人的缘分也是相当的神奇,天南地北互不相识的一群陌生人,因为一条偶然的信息,而不远千里聚到一起,讨论接下来的6天可能发生的故事,然后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一起翻山越岭、勇闯天涯,过一段与世隔绝的日子。
香格里拉是世界瑰宝
很显然,这个群的成员除了山东队的两位女选手菜一点以外,我说的菜不止是体能,更是户外常识和经验,其他人都没有问题。
10个人,从50岁到60岁,听起来像个夕阳红组合,但我知道,我大概率不会为了大家能不能完成徒步而担心了。
白色墙壁透着质朴与安静

开局顺利,大家按时到达香格里拉。虽然受台风“桦加沙”的影响,有的队友临时改变了交通方式,但24号晚上所有人都及时参加了集结。
在大佛寺俯瞰独克宗古城

独克宗古城被称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独克宗”在藏语里是“月光城”的意思。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也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它用白色的墙壁诉说着月光的故事,用光滑的石板路记录着马帮的传奇,用巨大的转经筒传递着信仰的虔诚,更用其重生的风貌展示着一个民族坚韧不拔的灵魂。来到这里,你不仅能欣赏到高原古城的风光,更能触摸到茶马古道的脉搏和香格里拉的精神内核。坐落于大龟山上的大佛寺和那座世界最大的转经筒,是古城的精神核心,那被马蹄磨得光滑锃亮的青石板路,更是茶马古道马帮文化最直接的见证。
开满格桑花的土墙

传统的藏民居、甜茶、藏餐馆和现代的咖啡馆、精美客栈、大排档相互交融、和谐共存。
藏族饰品

在充满异域风情的独克宗古城,转了世界上最高的转经筒,看到开满格桑花的土墙,吃了牦牛肉火锅,也满足了猎奇心理品尝了从没见过的奇葩水果,就等次日开拔了。
吉祥胜利幢

2025.9.25香格里拉——拉岗
扎西按照约定8点到了古城,然而见面却颇费周折。很多曲折狭窄的步行街是不能通车的,通车的地方也无法会车。小插曲:上车后发现车上已经坐了两个陌生的驴友。包车变成拼车,我自然要跟扎西交涉。合理的方案:要么这两个人另找车、要么A掉部分车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我们希望乘车舒适或者减少费用,扎西想多赚钱,两个驴友想省钱。
扎西自知理亏,说一个小时以后就安排两位驴友坐其他车辆。我知道扎西既然不让两位驴友A钱,那换车就是缓兵之计。如果是我个人我很愿意跟这两位驴友挤一挤,正好路上可以交流徒步话题,但我不能擅自牺牲队友的利益。聪明的扎西半路上用藏语跟后面的司机交流,问有没有人再提意见,休息时买了葡萄分给两个车上的队友吃。这个问题就算化解了,出门不要较真,让开车司机保持心情愉快专心开车,也是交通安全保障措施之一,给萍水相逢的人方便,也是功德一件。
路过金沙江月亮湾。在山谷盘旋蜿蜒的金沙江,环绕着一座山头弯成一支玉镯,那种牛奶质地的薄荷绿,让我想起我的弟窑粉青茶杯。
金沙江在群山穿行

拥抱日锥峰

10多个小时到达芒康盐井镇。这里是滇藏交界的深谷,曾经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方佛被时光遗忘,茶卡洛,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而现在仍在使用的盐井,传承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手工制盐工艺。
千年盐田

在澜沧江两侧的岸壁上,布列着错落有致、层层叠叠的盐田,红色的土壤垒成大大小小的方格,方格里卤水像一块块的镜片,反射着耀眼的光芒,木柱林立的下方洁白的乳钟盐千姿百态,形成澜沧江奇特的景观。神奇的是,同样的晒盐方式,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东岸出白盐,西岸出红盐。
林立的木柱架起岸边的盐田

到这里,应该离拉岗村不远了。
扎西指着左侧的山顶,上面就是拉岗村了。顺着他的手指,并没有看到村落,却看到一座巍峨的高山矗立在眼前。很疑惑,这两辆没有翅膀、破旧的长安面包车,怎样把这一堆人和行李运到山顶。盐井海拔2281米,拉岗村3400米,距离就是眼前的这座山。
探险开始了,一开始我还很兴奋,坐在副驾驶室,想要录视频记录一下汽车在崎岖的山路,颠簸冲顶的感觉。但是很快我就收起了手机,双手紧握车把手,眼睛不敢看窗外,盯着扎西的手机,和握着方向盘的另一只手,心里盼望这个通话赶紧结束,再不结束,我都想帮扎西去握方向盘了。山路很窄,刚好是一辆面包车的宽度,窗外就是越来越高的悬崖,澜沧江两岸的山体和半山腰的村庄,在夕阳的余晖里呈现水墨画般的意境,但我无心看风景,一览无余的陡峭悬崖刺激着我的小心脏,手心不知不觉沁满了汗水。盘山路呈之字型向上攀升,每个转弯处正对着岩壁,根本不知道打过方向盘后会面临什么景象。扎西安慰我:没问题,放心,我天天走这条路。
扎西家的晚餐

直到那个只有8户人家、传说中的拉岗村出现在视线里,我才松了一口气。
绵延的山脊低洼处,有一处稍平坦的地方,有几处顺地势建造的房子和一片青稞田。
小小扎西

晚霞中的拉岗村

这是一个离太阳和月亮很近的村庄,清澈的山泉水源源不断的从门前流过,人们仿佛居住在云端,一抬眼就是绵绵的群山,一伸手就可以触到繁星点点。
星空

26 D1:拉岗(3500m)~丁差错(3850m)~错来(4250m)~一字泵草甸(4400m)
今天正式进山。晴。
9点出发,今天要爬升1000米,大概7公里的距离。
在拉岗村村口,10人小分队第一次合影。
右起:风、小鱼儿、万榕、维妮、结儿、老赵、老罗、修远、刘医生、冰蓝
集体亮相

缘溪而上

一出发,我就发现,我无需再担忧带路问题。有经验、能力强的队友自然会在前面领队。老罗是领头羊,资深户外老驴,耐力超强,经验丰富,性格温和,拍照技术还很赞,非常受欢迎的队友。
今天会看到此行的第一个措——丁差措。他念看海线就是看各种藏在山底河谷的措,一措再措,一措一景,措措不同。
丁查措

丁差措说起来不是最惊艳的,湖水清浅,因为海拔低,周围植被丰富,水里有很多的树干、落叶。阳光下湖水映照着两岸斑驳的树林和蔚蓝的天空,流光溢彩,人也变得灿烂起来。
顺着河谷上行,随着海拔升高,溪流变成瀑布,河床的石头变成玄武岩。白色的水花开在黑色的岩石上,一路欢歌,奔涌而下,不知从何而来,不知去向何处,却是深山老林精灵一般的存在。
一字泵瀑布

五彩山坡

鲜艳的岩白菜

不到两点到达今天营地一字泵,有营房可以住,风说不想扎帐,那就直接住五星级帐篷呗。
偶遇那两个一起坐车的重装小哥哥,聊了一会,他俩出发继续赶往下一个营地。重装、人少的好处:自由、行动迅速、省钱。但这些是凭实力和吃更多的苦换来的。
我感到有点头疼,躺在大帐篷里休息了一会。
5点开始做饭,新上手的小金罐在家实验很成功,但今天的状态不佳,米下的多了,结果第一天就糊锅底了。
虽然食欲不振,吃的少,但晚饭后我恢复如常,到厨房帐找大家聊天,风还特意跟营地主人要了“泡脚”服务,用这里盐井晒的红盐泡脚,在香格里拉就发现这个地方习俗,没想到在山上体验到了,相当舒服解乏。
睡觉的时候,万榕也住进来了,她说她有高反症状,一个人住大帐篷不安全。这就是一个户外人的安全常识:不舒服要说出来,要跟队友在一起,不能单独行动,包括休息。
林中小憩

一天四季,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天气。沿途的
风景,360度的美。
云海是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