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福建 - 8264户外手机版
连续搞了人头石新路线、苦笋林尖新路线之类的非主流有些喘不过气来来,适从者不多,一些新驴初驴望而生却怯。
其实想计划安排一下黄连盂或者草尾山尖或者狗子脑之类的康庄大道,总觉得这些成熟户外路线过于成熟了就如中山路逛街一般熙熙攘攘很没意思,可能是自己口袋钞票不够厚的原因吧。
得到上杭黑蚂蚁户外“晴空”的建议,才溪镇的南山岽不错,很适合轻徒步,但是这“晴空”张老师判断对我来说似乎会太简单。
没关系的,一年到头不敢总是拱路,偶尔走走轻松路线也不错,于是,计划中的6位小朋友来了4,“太古二手车行”的小儿子早上起不来没有得逞,“Is,つ米”的女儿动员不来爬山。一行20人的队伍驱车前来南山水库集合完毕,开始了环穿的爬山。
小插曲一个:我叮嘱廖总导航到才溪水库原来是错误的,距离这南山水库相差8km。

上杭县才溪镇南山水库是烟草援建的重点水源工程,它位于才溪村才溪左岸支流南山溪中上游,2015年12月底动工,2021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水库坝高44米,主坝长165米,总库容127.45万立方米,工程枢纽建筑物包括拦河主坝、副坝、进水口及取水管等,其建成改善了周边2000亩农田灌溉和1.8万人口饮水问题,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意义重大。
画面最远处的顶高处就是我们今天要抵达的山,感觉好远,脚步一迈开,其实又没啥感觉了。
此次前来行走有好几位是第一次参加的,我在意基础装备有没有很重要,不管什么路线,我都会要求头灯、雨衣、护膝等物品必须带上,饮水充足也是我严格要求的,切不可少带。
了解后得知都有成功徒步过黄连盂的路线,我可以伸开双臂皆大欢喜,“平儿”带了上星期去过草尾山尖的俩孩子前来欢腾的很,她俩孩子都有专业登山杖在手呢,并且还一人一个小背包,特别有范。

秋日的南山水库,静得能听见风掠过水面的细碎声响 。岸边的芦苇荡凝着浅黄,偶有雀鸟展翅掠过,尾尖轻触水面,漾开一圈极淡的涟漪,未等传到坝边,便已悄无声息地消散,只留一湖澄澈如初的水,映着头顶的流云缓缓游走 。
水质纯得近乎透明,作为一级饮用水源,水库的湖面见不到半点浮沫与杂质 。俯身在岸边望去,能清晰看见水下青褐色的鹅卵石,几尾小鱼摆着尾鳍缓缓游过,影子在石面上轻轻晃动,像是用细笔描出的淡墨线条 。
库区的水面平得像一块铺开的玻璃,没有波澜,也没有褶皱 。远处的山岚笼着薄纱般的秋雾,将黛色的轮廓轻轻印在湖面上,分不清哪是山影,哪是水面 。偶有落叶飘坠,也是轻缓地浮在水面,顺着极缓的水势慢慢漂动,为这份秋日的静谧,添了一抹温柔的动态 。
沿着水库湖边本来就有一条泥土路的,或者雨季的冲刷部分路段坍塌了,折绕一会我们回到主路上,松软的泥土还吐露着早晨阳光未照射到的迷蒙睡眼,我们一行人背着蓝牙音箱放歌而过。

冲着牛哈卵这野果而来的阿廷主任这一次变成了我的开路先锋,其实我是安排做事扎实稳重的他负责收尾的,可是我自己右脚还不是很利索不敢发力,“水墨丹青”黎老师一年没来户外了对讲机已缺失充电器无法指挥应答,“太古二手车行”得携带他的“包子”女儿在后干脆负责押尾。今天这队伍就我们4位男丁也就只能这样安排了。

我安排了一个对讲机在“水木”她肩膀上也得重用起来负责前头,谁叫她体能特别棒呢。
在一竹木砍伐现场停歇时候,大伙等候“清水”姐姐摇上来,我接到林处长的一个电话,要求晚上吃饭的事情不敢怠慢,已经两个月没啥喝酒的我估计晚上难免一战。
才溪回永定的帕萨特倒是很多驾驶员可以开回去,我挤一挤“太古二手车行”的奔驰就怕路上有交警盘查超载问题。

小队伍包车不大方便,看来呀,户外爬山多几辆7座车会更好安排。
背着昨天晚上才收到的杉木山装新包的“平儿”回头听见“太古二手车行”斩钉截铁的一句话消除多余顾虑,我们继续开始往上爬,没了新开的机耕道,切入森林里也不用开拱,都是有成熟的山路。
走在最前边的你知道是谁吗,居然是“青鸟”8岁的小女儿。

林间的阳光被高大的树木筛成碎金,洒在成熟的山路上。“青鸟”的女儿游杭霏像只快乐的小鹿,在前方肆意奔跑,小家伙的身影在绿意盎然的林间一闪而过,全程不见丝毫疲惫,我们沿着清晰的山路悠然迈步,脚下的泥土与落叶松软舒适,无需费力寻路或开路。
旁边是茂密的蕨类和挺拔的林木,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这般轻松惬意的林间行,满是自然的馈赠与旅途的欢愉。
“太古二手车行”的女儿“包子”今天新鲜感很强,她带着的大疆Action4是第一次使用,抓拍到的视频和照片也很精彩,构图感跟她老爹已经可以PK一番不落下风。

山坳处没啥风吹来,蚊子甚多。
阿廷主任引领众人按照轨迹切去时候,我站在垭口等候爬坡较慢的“清水”姐姐,对讲机里互相应答的间隙里,“太古二手车行”还没跟我对接时候,阿廷主任就收获到了第一个野果:牛哈卵。
俗称这是九月黄,是木通科的野生果实,它外形弯曲,表皮黄绿带点褐斑,成熟后果肉软糯,味道香甜,带有独特的山野味,作为山林里的馈赠,它不仅是徒步途中的惊喜,还承载着不少人的童年记忆,是70后、80后熟悉的天然零食,如今也有人工种植,但野生的采摘就是更具吸引力嘛。

路途中我也有捡拾到一串野果,但是不知名,不敢品尝。
也有不少木灵芝,很多驴友收集起来拿回家煮茶喝,据说可以增强免疫与调理身体,是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
需要我挖掘知识点的话,我会分析如下:木灵芝含灵芝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能增强机体免疫细胞活性,辅助提升免疫力;其含有的成分还可帮助调节神经系统,对改善睡眠质量、缓解轻微疲劳有一定作用。
而中医认为木灵芝性平、味甘,归心、肺、肝、肾经,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常用于调理虚劳体弱、失眠多梦、心悸怔忡、肺虚咳喘等问题。
是据说的哈,我不去反驳和讨论,反正我自己不吃。

今天的行程没有一丝太阳暴晒,全程绿树浓荫。
拔高阶段,林间的泥土路被落叶铺得松软好走,在这片森林里穿行,孩子们尤其奋勇争先,个个经验丰富般手持登山杖,在落叶与绿植间灵活迈步,毫不怯场,跟着大人的脚步,在这充满自由的林间小道上,用欢快的身影勾勒出一幅活力满满的徒步图景,连森林的静谧都因孩子们的朝气而变得张扬起来。

阿廷主任的户外成长堪称一部进阶史,初入山径时,他还带着几分唯唯诺诺,对路线判断、体能分配都显生涩。可如今再看,他早已蜕变得所向披靡,在山林间辨识方向,精准得像装了自然导航系统,爬坡过坎时,体能强悍得让年轻人都要叹服。
更可贵的是,他主动攻克短板,曾经面对岩壁攀爬时的恐高,被他一点点拆解、克服,如今基本能在岩缝间从容辗转;溯溪泅渡的技能也将突飞猛进,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现在能在溪流中灵活穿梭。这般对自我的突破,让他在户外领域的潜力愈发不可斗量。想必往后的山野征途,他定会以更飒爽的姿态,解锁更多户外新可能。
约么11:40,我们都还在往南山顶峰冲刺的山脊上行走,没有找到平缓宽敞的就餐点,我和小姑婆以及游姐几人索性继续往上走,这一段,依旧是“青鸟”的女儿游杭霏领路的,直到发现一处细竹林大概可以容纳我们20人,便卸包下来交代大家路餐。
没有水源点就没有埋锅造饭的打算,今天我给自己提供的是华莱士汉堡,可能没有冷藏保护好,傍晚腹泻拉了4次是后话,我用焖烧罐装了一些冰冻山杨梅是精华,获得大家的称赞喜爱,不是很炎热的秋天中午能吃到五六月份的山杨梅,简直是奢侈。

我给予半小时来整理中午的路餐对于“平儿”她一家三口自热饭时间可不够,我交代不要急着追上来大家会在顶峰处等候时候,“水木”和“这个名字真的有十个字”已经捷足先登起步行走快到顶了。
我跟着5位资深美女不紧不慢地摇晃了上来。

游姐和李姐两位其实是强驴,绝对是摘苦笋和捡野板栗的高手,你看游姐不用穿鞋的双脚你就知道她的厉害了,拍这照片时候特意脱掉塑料鞋,轻盈地踏上一块石头,幸福美满的笑容写在了旁边的树枝头久久不散。
第三次涉足户外的“一弯新月”更是美丽迷人,你看她婀娜多姿的身材是不是亭亭玉立就如一朵出水芙蓉般矗立在湖面上楚楚动人?

仅仅第二次行走就表现出了勇者风范的廖总更是不得了,装备已慢慢齐全,在行进的队伍里,我感觉就只有她和“水木”是不用喘气的,以后,只有野蛮路线符合廖总的标签了。
这次和将军帽的路线难度较小是一个因素不值一提,主要原因还是廖总人家自己的运动自律,翻看她朋友圈你可以发现天天挥汗如雨的锻炼所以才维持住了现在她二三十岁容颜的成绩,令人感动并且羡慕嫉妒恨。

“月是故乡明”阙姐更不能表扬了,我还记得她第一次跟我行走的时候是被旺哥拉来的,那时是江山睡美人的玉首路线,全程靠四驱攀爬,并且还大雾弥漫路线视野不佳,阙姐却从从容容游刃有余,轻松完成穿越的状态现场就把“坏脾气”这位美驴吓得花容失色。
即将登顶南山岽的时候,阿廷主任和“水墨丹青”黎老师他们已经在欢呼雀跃了,我身后的灌木林里嘘嘘索索钻出了一对夫妻,哦,原来是上杭黑蚂蚁户外的驴友。
山上有手机信号,当即交谈得知就是这位样华校长和“晴空”把这条南山岽环穿路线走出来的,佩服之意表达出致敬无限时候我也迅速和“晴空”取得了联系,他正在黄连盂闲逛,回复并证实了这个答案,今天他们是反方向爬上来。

等到“太古二手车行”催促着小朋友们最后一批踏足登顶时候,时间也才午后2点不到。
“水木”的运动相机不好挂树枝,刚好可以让样华校长帮我拍一张登顶打卡的集体照,不知为啥,“平儿”的小女儿哭鼻子了扭过身去就是不配合。
是赌气南山没啥风景特色吗?

不会啊,你看我小姑婆一站一笑就是魅力四射鲜花不可比。
不会啊,你看我赖敏露一坐一挥手尽展鲜活风采旁人皆颔首。

不会啊,你看我太古二手车行价实车优生意兴隆久兴旺。

我也不会很差呀,傲然屹立崖壁前也是一堵墙。任风在耳畔嘶吼着撞过来,把碎石沙砾卷成锋利的刃,我自稳稳扎根在岩层里,连纹路都不曾松动半分。
往夸张的手法里说,苍鹰掠过头顶时总爱停在我肩头歇脚,说见过平原上绵亘的城墙,雕梁画栋守着繁华城池。可它们不知道,我守着的是更沉的东西,是崖下千年不涸的溪涧,是石缝里倔强钻出的松柏,是山风掠过山谷时,那片独属于峭壁的、无人知晓的安宁。
就算没人给我刻上固若金汤的碑石,就算暴雨冲刷得我表皮斑驳,我依旧是一堵像样的墙。不是为了挡住谁的脚步,只是站在这里,就成了这片崖壁最扎实的依靠,成了路过生灵心里,一眼就能望见的安稳 。
要知道,紫金矿业的山脉基地就在我们脚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