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去的人间净土——香格里拉 - 山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东

  香格里拉是中国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辖县级市,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以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藏族文化闻名,是《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的“世外桃源”原型地。

  香格里拉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腹地,地处滇、川、藏三省交界,总面积11613平方千米,截至2025年总人口约18.64万。原名“中甸”,藏名“建塘”,2001年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14年撤县设市。其名源自藏语“香巴拉”,寓意“极乐园”,因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而广为人知。??

  "香格里拉"是藏语的音译,又译为“香巴拉",其意为"极乐园"。香格里拉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而为世人所向往,不久便被拍成同名电影并荣获多项奥斯卡奖,更使其为世人熟知。

  “香巴拉”是藏语的音译,又译为“香格里拉”,意思是“极乐园”。藏族学者阿旺班智达在他论述中这样描绘香巴拉世界:“香巴拉”是人类驰名的圣地,在南瞻部洲北部,圆形、状如八瓣莲花,中心的边缘及叶子两边环绕着雪山,叶子之间由流水或雪山分开,雪山和秃山、石山和草山、林山和花果山、湖泊、树木及园林等都安排得令人陶醉倾心,中央的顶端有国都噶拉洼,中心柔丹王宫,十分美妙,十五的月亮也不如这个。王宫透明发光,照射周围,使人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四周如明镜般清亮,连五十由旬(一由旬约40里)以内的水中戏游生物的形象都看得非常清楚,窗户是水晶做成的,从窗户能看清日月星辰及十二宫等。柔丹王狮发顶髻,戴着金冕、宝镯足剑,显得十分威风,周身发出亮光,食物及享用等,天上玉皇也难以相比。他有许多妃子,王子降生时,花雨绵绵,盛开前所未有的奇花显示祥兆,众多王子在诞生时降花雨,七日不见婴孩,只见宝物发出光明,柔丹王就是这样来的……”。

  藏传佛教格鲁僧众普遍认为:宗喀巴大师不会死,他暂时去了香巴拉天国居住,总有一天会重返人间。所以,在他园寂时,未选定转世灵童。在四世班禅传记中,也有:“昔日班禅罗桑确吉坚赞当他修习密宗圆满后,进入了香巴拉佛境,他由天国重返世间时带来了,‘羌姆’金刚神舞,借以镇压魔鬼、酬谢神灵,教化有情众生积德行善,脱离苦海,进入香巴拉极乐世界……”。在《香巴拉道路指南》一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去香巴拉的路程,说“香巴拉是在西藏西南方印度北方邦北部地方,是雪山环绕的一个神秘世界,也可能在地球附近的某个空间”。在藏传佛教寺院内,大都绘着香巴拉壁画、唐卡和立体坛城形象。

  西藏素有“观音之净土”、“佛陀之天国”的别称,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西藏人,大都信仰佛教,面对严酷的大自然和沉重的负担,自然会想到寻找物质以外的精神慰藉,他们认为现实是苦海,要遭到生老病死的折磨,由于种种因缘在六道轮回中无休止的往返;为脱离苦海,必须断除轮回业力、皈依佛法、通过六度,即:布施、持戒、堪忍、精进、禅定、智慧,这样才能脱离苦海达到彼岸,香巴拉就是他们憧憬的天堂。

  香格里拉藏区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拥有普达措国家公园、独克宗古城、噶丹松赞林寺、虎跳峡、巴拉格宗等景点。

  独克宗古城位于香格里拉市中部,地处中甸盆地建塘镇,为香格里拉历史上的重要城镇和驻兵地,亦为茶马古道滇藏段重要途径驿站。独克宗古城以大龟山为中心,呈放射状扩展布局,面积1.5平方千米。“独克宗”,为藏语古地名,又称“宗绕丹噶波”“达维宗”,意为“月光城”。与位于奶子河畔的“尼旺宗”—太阳最早升起的“日光城”遥遥相望,日月同辉,被称为“心中的日月”。

  古城建城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自唐贞观八年(634年),吐蕃松赞干布派兵占领建塘坝子,在大龟山上垒石建立官寨。唐仪凤、调露年间(676~679年),土蕃在大龟山顶设立寨堡,名“独克宗”。明朝,丽江木氏土司占领康南藏族地区,先后将大批纳西族迁入迪庆,“独克宗”成为纳西族军事要塞。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建中甸厅,自此“独克宗”不再作为县级行政机构名称。

  独克宗古城以大龟山为轴心,以“八瓣莲花”形态,有效地利用自然环境,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围绕大龟山呈放射状布局,在大龟山石寨的基础上外延扩展,形成丰富的空间景观。古城外围东、南方向较为开阔,西面为山体环抱,北部与新城区紧密相连。有3街33个巷道1个集贸市场,藏房随地势高低与道路有机结合,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藏文化建筑特色。

  独克宗古城的整个布局以四方街为主轴,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片区,而每个片区通往不同的地方,地形似盛开的八瓣莲花,其间3街(北门街、金龙街、仓房街)33个巷子交错纵横,北边去往松赞林寺朝拜的路叫“贡巴朗”,东面通往五凤山敬山的路叫“日达朗”,往南部的“达垄朗”路走可直通达垄坝子,西方的“措朗”则是前往百鸡寺焚香的路。还有许多错落有致的街巷大多以藏语取名:去古井挑水的路叫“赤朗”、去水磨房的路叫“赤古朗”等。龟山公园东麓脚下两眼泉水滚滚而出流进古井,史称“日月双泉”,曾经维系了整个古城人的用水,是古城人民赖以生存的甘露。

  龟山公园地处独克宗古城中心区域,登高览胜,古城尽收眼底。龟山西侧有百鸡寺,龟山之巅建有大佛寺,楼高三层,采用汉式楼亭工艺。龟山中部建有龙王阁,两厢塑有老子、孔子像。儒、释、道三教文化同处一地,充分体现了迪庆香格里拉多元文化共存共融的特点。

  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大龟山北侧的吉祥如意幢(转经筒)建于2002年,底座直径10米,高21米,重60吨,是原香格里拉县更名庆典的纪念性及标志性建筑物。筒体表面镀铜,以浮雕为主,最底下为莲花座,往上依次为吉祥八宝、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等塑像。

雄壮的藏獒

古城中心的白塔

  独克宗花巷在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北门,融合了迪庆藏区多民族非遗文化体验馆、沉浸式商业街区、藏域风情秀《遇见·香格里拉》等,提供藏文化体验,打造成城市旅游综合体和特色小镇。




?       香格里拉和谐塔中塔?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标志性宗教建筑,融合了藏传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

  作为目前藏传佛教白塔中规模最大的建筑之一,和谐塔中塔高108米(其中塔基70米见方),享有“香格里拉之窗”的美誉。??

  转经系统设计?:3000个纯铜转经筒构成环形廊道,最大经筒需三人合抱,表面阴刻莲花生大师像及微型经文。??

  塔中塔双重建构?:外塔高108米用青石砌筑,刻满六字真言;内塔覆3吨金箔,保留1997年原平安吉祥塔主体,形成新旧交融的独特空间。???作为现存最高藏传佛教白塔,塔尖日月宝幢在特定光照下会产生七彩光斑,十公里外可见金色塔顶。

  主殿供奉十一面千手观音?:该像采用藏传佛教造型,十一张面容呈现不同表情,顶部面容展现终极慈悲相,与汉地观音造型形成鲜明对比。??

  地宫藏佛教圣物?:内藏九眼天珠编织的坛城曼荼罗,以及高僧开光的青稞粒,转经筒底部亦封存加持谷物。??

?       香格里拉大经幡?是藏区宗教与自然融合的独特文化景观,大经幡群位于香格里拉市和谐塔中塔附近,可从和谐塔步行抵达。此处经幡与雪山、草原交相辉映,视觉效果震撼。????

  大经幡由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构成,分别象征天空、白云、火焰、绿水和土地,体现了藏族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融合。每面经幡上均书写有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寓意慈悲与智慧,寄托对平安、幸福的祈愿。????

  当地人相信,风吹动经幡时即完成一次祈福念诵,祝福随之传递到世界每个角落。这种仪式感将自然现象(风)与精神信仰(经幡)紧密结合,形成人与天地沟通的桥梁。????

  清晨或傍晚时分,阳光穿透薄云洒落草原,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仪式感最强。????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