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二事 - 福建 - 8264户外手机版

  福建

本来已经计划漳州那边的石头山营运一下是深秋开始可以安排的事,矛盾纠结之余还是被蕉岭的张总一句话“江山那边有崖壁看上去挺好玩的”而破防。

也连续安排了将军帽和南山岽这两条休闲路线,得换种思维落实一下大强度也是对的,考虑到江山大峡谷的峭壁攀爬路线偏短,因而把后林壁这个山头踩一踩就很有必要了,蕉岭过来的朋友难得长途驱车一趟,再将陈山一起走掉才显得性价比超值。

我有找到一条轨迹是龙岩户外大咖“方世玉”做的,他是岩降专家我没法比,福哥跟他一起玩得很溜,这个爬壁路线当初就有福哥的身影,于是我向他讨取了一些回忆并暗暗拿定了攀爬方案。

信息一释放,“e舟”这位大神就偷偷自己出发了,花了两个半小时把我的意图探索了一遍,告知有一段难点最好有绳索辅助。其他都是纯野路值得拱一拱。

有“一路风尘”在列可以丝毫不用担心我今天的安排,他是高空作业选手,对于这样的户外路线是轻而易举般的小儿科。再加上老卢和阿坤的一左一右,20多位驴友前来也够保证。

为了安全我其实是限定人数的,永定出发1车,肖老师犹豫不决之后还是不忍放弃理所当然地得锻炼自己,阿坤舍去村BA的繁忙事务也腾出空来打造热爱,严禄先为了这条路线推迟外出专程居家多待了4天,三爷的出现更加坚定了路线方向的规划,这位户外导师级别的人物可以写进历史的。

蕉岭2车10人,寻乌3人,长汀4人,上杭1人,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强驴。

起点处是一废弃的烧烤山庄,可以看出当年繁华热闹生意火爆的情景,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可惜了无法适应社会消费观念的改变而运作不下去,就如现在的00后都不喝白酒了一样于是贵州各种酱酒市场大降价。

休闲山庄采用游乐园的经营模式代表了90年代的记忆其实我们也就是这样过来的。

这里建设了一条滑索道架在峡谷里视野极好,也许门票收入赚不回投入成本或者也存在安全问题只好停营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国人的娱乐爱好总就是一阵浪潮,龙岩志高、珠海长隆、深圳华侨城,过了就没了,为什么就不能跟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脉那缆车上去滑雪的项目一样持续运转近百年呢。

建筑物构建物没了人的出现就很快荒废,这铁索桥看上去很危险,其实一点也不安全。

我拨开茅草丛探出身子往滑索道外面看,底下车水马龙往财神庙方向去,那里香火旺盛,顺带也把黄连盂烧的火热,每个周末都熙熙攘攘跟赴墟一般。

顺带评论一下现在的黄连盂已失去我的兴趣了,那里装逼人士太多都是商业性户外队的身影因而造成了垃圾遍地。

就如上杭黑蚂蚁户外的“晴空”所说:现在纯户外的剩下不多,我们是为数不多的队伍,真切的户外探索不掺杂任何闲念。

更多的是那种走马观花般的夕阳红令人恶心。

我们沿着一条被岁月遗忘的石阶而上,在浓绿的藤蔓与苔藓间蜿蜒向上,锈迹斑斑的铁栏杆歪斜着,像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喧闹与如今的寂静。

石阶早已被落叶与泥土覆盖,偶尔可见的青苔在潮湿处闪烁着暗绿色的光,旁边的岩壁上,老树根如巨蟒般盘绕,将石块与草木牢牢地捆在一处,林子里只有虫鸣与风声,和我们的脚步声,偶尔听到笑语,再有的就是自然的呼吸在山谷间回荡。

阳光被层层枝叶筛成斑驳的光点,落在步道上,却照不进那深入山林的幽寂。这里曾是人们游乐往来的路径,如今却成了野生动物的通道。锈迹、枯叶、藤蔓与苔藓,共同编织成一张关于时光与遗忘的网,将这条荒废的步道紧紧包裹,只等有心人在某个偶然的时刻,拨开枝叶,与它重逢。

近乎于垂直的崖壁若是自寻路线爬上会很困难,有了旧道辅助,松动的地砖、摇晃的栏杆、塌垮的路基,我们反而更加喜欢起来,虽然感觉不安全却味道很浓烈,

年代已久,部分是钢筋水泥浇筑却倒很稳固。

就如此行老队伍里有老卢,也就很踏实。他的攀爬技术无可挑剔,行程很赶,他晚上还要搭动车去乌山第二天训练绳降。

驴友“雨儿”成长的更加厉害,出道不久就有如神助般达到了领队级别的水平。在她上次七口龙潭路线走到凌晨3点半才下山回到停车点的故事里可以看出她已经具备了指挥的能力,会查看轨迹判断方向、会安排事物分工合作。

在她长汀老家又会下地干活厨房里也很会包饺子,不过她经常烧锅就是,不信你可以问问今年烧了第几个?

认识了“雨儿”很多年,她身上具备了很多优点是闪闪发光的。

“雨儿”的美,是山里最鲜活的那道光,像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岩石上,明亮而温暖。头盔下,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能穿透迷雾,找到前行的方向。

在陡峭的岩壁前,她手脚并用,动作敏捷而稳健,每一步都透着自信与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她在山林间的历练,也来自她对生活的热爱。

在她烧坏无数个锅的烟火气里,是她对生活的温柔与热情。她的美,不仅在于外表的鲜亮,更在于内心的坚韧与善良,是山与水、火与土共同塑造的,真实而动人。

这次长汀出发过来终于没有忘记把她老妈亲自制作的地瓜粉带了4斤给我,令人实在感动。9元/斤的价值绝不能说贵,那是她刻骨铭心的充满正能量的心意,是她陪着她老妈深夜蹲缸淘水制作的成果,无价。

临近半壁,到了一处“堵车”路段。

“一路风尘”张总二话不说就超车上前,将他50米长的静力绳在高处绑缚好,并多处打了结,放落下来让每位队员都能抓握好。贴心的是还用锯子搞到一截木桩卡在岩壁上,大家都很好地有了踩点,上行的速度就快起来了。

但是也不好走,因为太陡峭。

外头就是悬崖峭壁,不探出头去也感觉得到风险,有绳索依附会安全一点。

我不是玩绳索的选手,从来没有训练过,因而老卢说他第二天去乌山岩降我就不敢搭话了。

尽管乌山的每个大石头都对我充满了诱惑力,可是我不会用绳,只能无数次地梦里去,意淫多了,也就精神上满足了。

实际的体验感呢,却没有爽过,那就等待老卢或者“一路风尘”带我来去乌山梁山逛逛吧。

插播一条广告:

在这里我又遇见了许多地面上的“小漩涡”,每个沙漏里都有一只虫子叫蚁狮,中药名为地牯牛,它是蚁蛉科昆虫的幼虫,会在沙地上挖掘漏斗状的陷阱捕食蚂蚁等小昆虫。其干燥体是名贵中药材,具有通淋、截疟、软坚消症、拔毒去腐等功效。

越过那一处难点过后,纯野路拱了起来,有些陡,没有具体路痕,反正你觉得哪里好上你就那里拔腿就是。

严禄先和三爷已经先拔头筹快要登顶山脊处,漂亮的“雨儿”又闪现在我眼前,于是户外的美丽风景镜头都被她占去了。

不过,接下来需要重点描写的是“春田托管·钟”了。

采用身材丰满美丽大方楚楚动人婀娜多姿等等词语都已不足够体现,写出来都显的苍白无力丝毫不到位,因为她太强大了!

每天10km的运动达人令我炸眉怒眼吐舌,大伙切上这峡谷岩壁的顶端山脊后,时间尚早,我坚持要完成后林壁这个山头的打卡,响应者无,仅仅三爷从从容容地摇上来汇合我,加上阿坤的随即追上来,就这“春田托管·钟”一口答应了我的诉求。连老卢都煽动众人沿着山脊要向下走,说后林壁没风景,不如山脊这里享受下崖壁的惊险。

问题是没人带无人机来航拍呀。

因为跟老卢约定了快速冲过去打卡山头会早点绕折回汇合队伍,我们四人几乎是在奔跑,三爷在前面开路,阿坤和我紧随其后。最让人惊讶的是“春田托管·钟”她紧跟在三爷身后,步伐稳健而有力,仿佛不知疲倦。她的呼吸平稳,听不见任何喘息,仿佛这崎岖的山路只是她日常的散步。

而我呢,早已累得像条狗,每一步都感觉像是在与地心引力对抗。钟老师的身影在前面若隐若现,她的坚持和耐力让人佩服,这不仅仅是一次越野,更是一次对意志力的考验,钟老师她用行动证明了她的强悍,也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毅力与坚持。

急于赶路,阿坤和我都是冲冲忙忙连滚带爬。

而“春田托管·钟”却游刃有余微笑着嘴角上扬。

不知名的山头不需要绚丽的景色来烘托,有我们在,就是风景。

这叫作后林壁的地方,是曾有户外人来踩过,而今我们一行23人仅4驴友踏足前来也可以代表了。合影留念一张,我们赶紧折绕回老卢他们,因为完成了任务还得赶往第二场表演呢。

坠落入沟,得再往上攀爬,才能汇合队伍,这段路,确实很累人,所幸拔高无需太多。花费一瓶水的动力即可实现。

辛苦了老卢和“一路风尘”带领大家原地停步等候我们。

气喘吁吁地汇合了后,他们已经找到了下撤的点,相当牛逼的判断恰恰好,太行山一般的天谴之路,狭窄但是又可同行,需要抓手的时候及时雨一般就会有灌木枝条让你抓握,需要脚踩的时候恰如其分就会有凸起岩块给你借力。

摔摔滑滑在户外路很正常,肖老师有脱臼受伤过的右臂需要重点关注,因为走得慢走得细心耐心都必须理解,何况这一段峡谷下来,滚石如雷呢。

崎岖山路上,仿佛每一步都被山林温柔关照,陡峭处刚想寻个支撑,手边就递来韧劲十足的枝丫,湿滑处正愁无处下脚,足底便撞上稳稳当当的石棱。不必刻意寻觅,那些恰到好处的借力点,像是山林早已备好的善意,默默托举着我们向上攀登,让原本艰难的穿行多了份从容与安心。

接近谷底,峡谷林间一株古树,粗壮得仿佛能将整座山的历史都包裹其中,树皮粗糙如铠甲,深深的沟壑里藏着岁月的印记。

阿坤站在树旁,仰望着它,仿佛在与时光对话,可以感受到他的眼神坚定,脚步沉稳,无论山路如何崎岖,他都能一步步向前。这份坚韧,正如这棵古树,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在岁月里默默生长。

这是当年游乐园性质的景区指示牌,可以看出商家对此地的内容挖掘是费尽心思的。

那岩壁蛛侠估计就是“一路风尘”看见的那只飞狐的位置了,他说石头砸到了可惜没抓着。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