艽野西行记--珠峰东坡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乙巳年秋,余合五子,西行艽野①,欲览巅峰。所至之地,曰嘎玛沟②。


  初为七人,老余③、坤哥④、喂、田源、临川、江劲及余,应天罡北斗之数。江劲岁履绝域,原可轻取,奈何时运不济,神功竟失,不战而退(掉落群红包+1),止馀六人。

  西陲之地,素具险厄。余尝问计于力量⑤,其云:“此为熟径,道标昭然,有移动信号,无迷途之虞。所忌者,唯高反耳。” 又具体检报告,求向神医⑥,神医对曰:“无妨。”

  遂整装以发。


  注:

  ①艽野,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明》"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义指荒远之地。民国时期“湘西王”陈渠珍著《艽野尘梦》,描绘藏区形胜、人情风俗、社会生活,此文特以代指西藏

  ②珠峰东坡嘎玛沟,位于珠峰自然保护区内,为著名徒步路线,沿途可观马卡鲁峰洛子峰、珠穆朗卓峰、珠穆朗玛峰等知名山峰

  ③老余,户外大佬,知名领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江湖人称“户外百晓生”。

  ④坤哥,户外大佬,善烹饪,江湖人称“高山米其林”。原名苍狼,为人所惑,以狼不吉,改名为坤。

  ⑤行走的力量,户外大佬,筋骨异常,有冥力相助,负重崎岖,如履平地。

  

9月2日:夜行


  黄昏,骤雨。仓皇而行,累累若丧家之狗①。数度辗转②,行至江北③。巴渝暑热,炽盛未消,时已深夜,途居陋室④。

  注:

  ①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颊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②17点30出发,从县城到市区,市区到温州南,温州南到龙湾,龙湾到江北,及至入住酒店,乘坐交通工具及等待的时间,已经历了9个小时。

  ③重庆江北机场,本次需要到这里转机去拉萨贡嘎机场。

  

9月3日:高反


  速睡①三时,复趋机场。余、坤已至,风貌依然,二公囊重,相偕升舱。

  拨云千里,降落贡嘎②,三人登车,径往拉萨③。


  注:

  ①笔者修炼数年之神功,迅速入睡,不受外界影响。缺点是夺天地造化,导致打鼾,声若雷鸣。

  ②拉萨贡嘎机场。

  注:

  ①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车行迅疾。适逢青稞秋获,道旁田间,农人躬刈。远望曲水萦纡,坡峦袒露,垂云压野。


  至拉萨站,左近而下。驿车之制,稍欠人情,若得直抵站门,善莫大焉。今之停处,乘车则近,步趋则远。吾辈来自低地,空手或可,负重而行,徒增喘息之累,恐引高反之虞①。

  行包俱重,觅地欲存。遍询警者、安检、铁路司柜,欲暂置行囊于侧,皆未蒙允准。殆因曾生变故,恐担其责;或为边陲重地,戍卫之需。

  负囊蹒跚,苦寻贮物之所,行至站内,终得自助之椟②。幸余两格空置,疾存二公巨囊。吾袱稍小,尚可抬行。存包既毕,出觅午膳。

  车诣王府井侧之“谭鱼头”。初,吾意“王府井”唯京师所有,不意此间亦有之。御者曰:“土人非尽食藏餐,多嗜川味。”昔闻藏地不食鱼③,今亲临即啖鱼脍,其味颇佳。

  二公体健,对酌畅饮④,余不敢从。负重行远,途多使力,额角隐痛,高反之兆。膳毕,欲览藏博⑤,距发车不远,乃返站静候。

  及至,临川邀坐雅室,余坤二公往赴。吾之头痛益甚,于厅独守行囊。


  注:

  ①初到高原,行动宜缓,抬着重物吃力行走,容易引起高反。建议准备便携的小推车,重物可以推着走。

  ②拉萨站只能在自动存包柜存包,但存包柜数量较少,供不应求。站外可能有其他存包的地方,具体不详。

  ③参考中国西藏藏语言文字网《藏族饮食禁忌》(http://cn.zyw.xizang.gov.cn/xzwh/xzwh_895/202006/t20200628_159704.html)。世易时移,目前在藏区多地餐馆可以吃到鱼,有些地方甚至有养殖。

  ④初到高原,饮酒可能加重身体负担,但以笔者之见闻,酒量好的人受影响可能轻微一些。


  

临近验票,群旅咸集。喂与田源,翩然而至,风致清异,殊色照人。少顷,相随入闸。吾与老余,负重竭蹶,途遇二姊,相助抬包①。方欲登车,瞥见临川,意态落落,萧然物外。

  同座藏翁,言语有隔,询余车次,颔首以对。其嗜抖音,沿路频刷,窥其微信,友多藏名。众人凝神,各对屏幕,乘务叫卖,不异中原。余伏案假寐,头痛尽去,神气顿清,忖有供氧。然蜷卧失姿,右颈筋挛②。

  忽有烟气,不知所出。余因高反,鼻壅未觉。田源敏嗅,已具口罩。乘务遽呼:“吸烟者速出,坦白从宽!”途中数度停车,又诈之:“此因吸烟所致,事态严重。”窃语告余:实则单线会车耳。事主终匿,后事不详。

  吾凭窗凝睇,但见窗外景移,恍如隔世。嗟乎!吾为徒步,初涉斯土,皆言涤魄,曷无悸动③?天地如卷,云山漠漠,万象皆虚,不知何从。
  注:

  ①队友各自拿着自己的大包,来不及帮忙。


  抵日喀则,宿于如家①。安顿既毕,市井信步。此地民居,多具幡幢,树于屋顶,号之“塔觉”,其色有序,自巅及底,曰蓝、白、红、绿、黄,以象天、云、火、水、土。帛间遍印梵咒秘文,风起幡动,如诵真言一遍,谓能上达天听,禳灾祈福。其地天时殊异,辰初方曙,戌末始瞑,较诸中原,差一时辰②。
  归馆,颈痛未减,头疾复作,临川见之,赠头痛粉③。余尚自愈,药石不入,为周全计,测量血氧,初为六六,复则七八。心中暗惊,趋邻医馆复验,亦无二致。


  注:

  ①住在如家精选酒店科技路店。

  ②和内地相比,时差大致二小时。本文用“时辰”表示二小地,用“时”表示一小时。



  余详陈此行状况、平日锻炼、体肤之应。医者聆毕,释曰:“车无供氧,当为自复,毋庸过虑,数日即安。”素闻“医学,偶尔治愈,常常安慰”,余疑其施心理之术;然既得此言,亦坦然受之,自诩天赋异禀、复元强人。

  信然,自信为要,是夜虽有微恙,竟得一夕安眠。
  

9月4日:转寺瞻雪强,天涯行路难


  逆旅朝食,二姝犹寝,老余、坤哥、临川及余偕往扎什伦布寺。


  吾等混迹信众,循转经道,寺外周行。众人皆自西南隅始,缘坡徐升,顺时右旋①。道旁列金漆转经筒,连绵不绝。间有巨筒置于侧室,信众或磕长头,然多徒步,一手转经筒,一手摇小轮②,唇齿微动,诵声不绝。吾观其众,多为中老。



  注:

  ①藏传佛教对右绕极为重视,如转经筒、转经轮要向右转动,海螺的旋纹也要选用右旋的才能作为法器。详见西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西藏信仰民俗》(https://wsb.xizang.gov.cn/xzjx/mzfq/201107/t20110713_100927.html)、左贡县人民政府网站《宗教文化》(https://zuogong.changdu.gov.cn/zgx/c105862/202006/5bf8918c9b774fbf859a773df3e55bfd.shtml)


  

扎什伦布寺者,班禅驻锡地也。依山构筑,北有高台,自此临眺,全城在望。


  寺之东北,立有巨堡,人谓“小布达拉宫”,即桑珠孜宗堡①也。昔帕竹②之酋绛曲坚赞③亲与其建,踞日光山,俯年楚河④,凭险御寇,具军事戍守之能。尝毁于文革,今之所见,乃同济大学摹形复建者也。
  注:

  ①桑珠孜即如意山顶,代表该地在乃东藏区史上曾有的首府地位。建成后,其周边属地最初取名“豁卡桑珠孜”,简称“谿喀孜”,这也是后来“日喀则”名称的由来。

  ②帕竹政权,当时西藏最大的地方势力。

  ③绛曲坚赞,乌思藏帕竹地方(今西藏桑日县)人,系吐蕃时代朗色林家族后裔,西藏帕竹地方政权第一代法王。元朝时期受封大司徒,被尊为班札法王及莲师之化身,开创西藏政教合一制度。

  

续往东行。见转经堂,门置糕盆,信众入内,环转巨筒,出则擘糕小块,取而啖之。余效之,非甘非涩,味平无奇。

  复经帮佳孔路(道旁列肆,悬羊于檐,间有风腊者),行至雪强路。昔有雪强大师驻锡于此,道行精深,性喜韬晦,声名不彰,知者寥寥。经行此路,坤哥凝神,气不敢出,虔敬若斯。

  返逆旅,诸侣往市公储,购肉蔬气罐之属,余独备途食。行前未筹,临此始备,颇形匆遽。近肆乏物可采,远市又恐失期。购激活数瓶、黄瓜、老面包、三辉麦风、蛋黄派、香梨、苹果、黄小番茄,加之临川所贻之食——水浓C100、东鹏特饮、怪味蚕豆、猴菇饼、鱼皮花生等,一并纳诸囊中。

  老余已筹车驾,先与坤哥、临川往白玉兰酒店会御者。余市物既讫,与喂、田源继往,立于店外,道侧相候。


  有藏人群至,酋曰:“尔等何往?” 曰:“已约车。” 其对曰:“车乃吾属。” 盖此乃车主也。车主言数语而去。待少顷,登预约之福特九座车,赴优帕村。



  注:


  

午膳于热萨乡一川菜馆。复行,途见一厂,嵌于山侧,甚为夺目。


  继而攀高,见河谷蜿蜒,远山层叠,云卷云舒,其景壮阔,真乃天工之绘也。行遇牦群,蔽道徐行,驻而让之。
  自此车行愈久,疲惫渐生。厢内促狭,久坐则尻髀酸麻。外景虽殊,然颠簸连绵,目视既久,头目眩转。高原气薄,车中郁塞,初时览胜之兴,渐为昏沉所代。


  申中,过机脚桥,旋至西林①,留车暂歇。此地沙湖相映,川泽广遐,可望雪岭。然吾辈至时,云锁峰峦,杳无所见,唯于碑前,留照一张。


  注:


  

稍憩复行,坦途渐稀,山径益多。村郭隐麓,屋舍错落,溪涧萦回,浊练穿谷。旷原极目,砾石遍野,远山接天,云气悠悠。


  继而坦途尽没,盘道频仍。尝历一路,折旋往复,近三十转,蜿似羊肠,车如游龙。吾辈随山势起伏,自一岭越至彼麓。见三岔口,途设道闸,有边检所。列队俟验,示边防证①,候者寥寥,旋毕即行。

  御者乃优帕村邻壤优洛村之书记,年少沉敏,此番为助优帕村车主而代驾。其人体力殊胜,车播藏歌不绝(坤哥曰:“其调雷同耳”),独驱六时,行止安稳。言及嘎玛沟所用牦牛,乃循全镇轮值之制,户次及者则供其役。

  车抵曲当镇,书记驻轮与道侧顿珠语。顿珠者,车主之子也。少顷,复引车趋优帕村。抵藏居前,入观其舍。宿处二层,须登陡梯,行李搬运,由是益艰。室中盈朴拙之气,杂酥油之味,光尘之间,微虫漫舞。

  乃复归曲当镇,经顿珠导引,宿于“嘎玛沟扎巴酒店”。临川示余,是店犹载于携程,昔或为佳评之所。今或因客少、经营不敷,门庭颓败,若废置久矣。门钥亦锁,俄顷有女来启。

  逆旅一楼为堂,二楼议室,三楼宿处,无升阶之器。甫登三楼,余喉间翻涌,适阶隅有塑盆,遂倾吐其中。见午食未化,狼藉触目,心甚郁结,急趋旁舍公圊②,洗盆良久。

  暮食于左近成都饭馆。余独无食欲,强进少许。既毕,寒街日落,众惫甚,驮囊皆弃堂下,归房各歇。

  吾与临川同室。室中溷牏已坏,水泉不流③。旁之管道雍塞,淅沥未休。请前台易室,乃得次间,其敝更甚。复请更之,已无室可易矣……

  夜寝,头痛复作,忆窗未开,往开之,乃知窗亦坏,力开仅一缝。惘然倚榻,但闻水声潺潺,终夜不绝。

  辩证观之:夫日费二百余钱之逆旅,陈设若此,诚令人郁结;然思此僻远之地,犹得栖身,室宇尚敞,榻席亦洁,岂非福缘耶?唯感恩耳。诸多不便,实关经济未兴。信假以时日,地辟财通,馆舍之制必善焉。


  注:

  ①即边境通行证,是非边境管理区的中国公民前往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西藏、广西、云南、甘肃、内蒙古等地的边境管理区需办理的通行证件,与身份证一同查验。可于原籍办理,或至目的地申领。

  ②三楼的公厕。圊(qīng),厕所。

  ③抽水马桶坏了,冲不了水。后来只好用垃圾桶在洗手台装水冲马桶。溷(hùn),厕所。牏(yú),便器。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