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人挤人,北京南城胡同的秋天,你值得拥有 - 北京 - 8264户外手机版

  北京

今年北京虽然冷的早,但市区的秋色还是和往年一样如期而至。

当最佳赏秋时期的周末赶上了晴好天气,那肯定要出来走走的。

考虑到香山、奥森、地坛等地人流量可能过大,我这次选择了去南城的一些胡同citywalk。



这次citywalk起点选择了菜市口地铁站,因为这里临近法源寺。

我十几年前来过法源寺,但时间久远,印象不深,当时可能也不是秋天。





法源寺是中国佛学院老校区所在地,很多人并不知道,甚至没有听过中国佛学院。其实我也是来了之后才知道。

对非佛教圈的人来说,哈尔滨佛学院的知名度可能比中国佛学院更高,因为哈尔滨佛学院简称“哈佛”。



法源寺里可以拍到古建配银杏的经典照片,而且这里和北边那些著名的古建比起来,人要少很多。






离开法源寺,我们进入了胡同里。

在清朝时期,北京的南城(现在的长安街以南)都是平民区。

据说北京著名的小吃卤煮,就诞生于南城,因为当时的平民吃不起肉,只能把富人不要的动物内脏拿过来加工。

即使是现代,南城的城建水平也是比北城要落后一些。

以前在崇文区和宣武区还没有与东西城合并时,曾流传着“穷崇文、破宣武”的说法。



由于二环内的胡同基本上没有拆迁,所以这里还保留着较为纯粹的老北京胡同气息,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我们路过一户养狗的人家时,被他家有爱的门帘所吸引,给他们的宠物狗和门帘来了一张合影(希望户主不要介意)。




不过,尽管这里很接地气,但由于这里地段稀缺,所以房价依旧是普通老百姓望洋兴叹的。随着社会发展,原来的崇文宣武也逐渐被人们淡忘。如今的东西城全域,对于外地人来说,都是富人区。

队友表示,这里的原住民实际上“生在了罗马”。



住在胡同里,优点是单门独院,不用担心楼上楼下打扰。缺点也明显,冬天没有集中供暖,停车考验车技。所以实际居住体验,和住楼房比各有利弊,这要取决于个人喜好。



11月初,这里银杏变色率基本达到了巅峰。而其他树种,还只是微黄状态。







比较惊艳的是爬山虎,红橙黄绿,色彩丰富,长成了调色盘的样子。



队友之前经常逛胡同,但南城这些胡同,队友表示还未曾涉足。



我们此行还路过了宣武门天主堂,教堂附近也正值最佳观赏期。




我们这次离开法源寺之后,实际上就开始了漫步模式,并没有特别的目的地——这种没有计划和任务的漫步,显得很松弛。

不过,漫无目的的citywalk也有副作用,就是不小心来到了需要排队的区域。



从大剧院往北跨越长安街,需要排队接受检查。




不过既然排了队,就顺便看一下故宫角楼的秋色吧。

夕阳西下,日照红墙,月上枝头,银杏镀金——这场景,古代宫里的人应该经常能看到,但他们又怎么能像我们一样闲庭信步呢?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