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年前,有人在河西走廊一崖壁中开凿了“七级浮屠”,起名“马蹄寺” - 北京 - 8264户外手机版

  北京

在黄河以西、祁连山北侧的甘肃省西北部地区,有一个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地带,它因位于黄河以西,又是交通廊道,故名“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自古以来便是沟通中国中原地区与西域的交通要道,多个民族在此不断交锋、融合,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中,便包括位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的马蹄寺石窟群。

马蹄寺石窟群开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距今已1600余年。


马蹄寺石窟群,包括千佛洞、马蹄寺南寺(胜果寺)、北寺(普光寺)、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个小石窟群。

每个小石窟群,多的有三十余窟,少的有两窟,总共有七十多窟。



关于马蹄寺名字的由来,民间传说是天马下凡时一蹄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这块蹄印位于北寺(普光寺)马蹄殿内。

“普光寺”这一名字则是始于明代。



对于这样一处神奇的古迹,我们在走青甘环线时,当然不会错过。

我们离开青海祁连县之后,开车直奔甘肃马蹄寺。


马蹄寺作为我们由青入甘的第一站,被队友小王列为必去的景点。小王虽然现在是算法工程师,但他本科学的是建筑设计,对于马蹄寺这种建筑奇观,自然也感兴趣。


从祁连县去马蹄寺途中需要穿过227国道。由于穿越祁连山的高速还没有修通,且当时是国庆假期,所以227国道车很多。

而且,227国道是双向两车道,大车还很多,所以道路较为拥堵,对于司机的耐心、车技、膀胱都有考验。



在1600年后的今天,马蹄寺已经变成了收费景区。

景区很大,各景点之间需要开车。

游客的自驾车原则上不能进景区,若你说你是过路的,工作人员会放行。

当然,如果你只想看马蹄寺景区里的这部分石窟,那么也没必要开车进来。毕竟,摆渡车的费用是包含在门票里的。



马蹄寺景区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马蹄寺北寺(普光寺)的“三十三天石窟”,

它位于山顶的一面垂直红砂岩悬崖内。

在佛教艺术中,“三十三天”常被用来代表一种由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立体而宏大的空间结构。中央是帝释天(佛教护法神),四方各有八位天神,共三十二位,加上中央的帝释天,合称为“三十三天”。

整个三十三天石窟是由上下七层,共21个洞窟组成,将这座山体打造成了一座庞大的立体建筑,外形如同“七级浮屠”(即如同七层宝塔)。


作为国庆假期的热门景点,为了限制人流,三十三天石窟这里需要排队。排队时长大约半小时。

队友平安号称佛道双修,竟然不愿意排队参观,反倒是我们这些外行人显得比较“虔诚”。


排队过程中,我还偶遇了几年未见的老朋友“大猩猩”一行人,差点都没敢相认,他们也从北京过来。

在经历过库拉岗日偶遇那玛峰的队友,以及在夏塔古道偶遇小王的前女友之后,对于这种“他乡遇故知”的事情,我已经司空见惯。



三十三天石窟内有很多佛像,因为我也不是佛教中人,只能看个外观。

这里的佛像大多数都是后来重修的,原来的佛像毁于20世纪的一场动乱。


不过,石窟本身是原始的。石窟里的廊道也是古人遗留下来的。




尽管里面的佛像没有很惊艳,但穿梭在石窟之中,体验感拉满。


我们在石窟中可以看到,部分墙壁上有大量人为刻画,说明此前没有重视文物保护的时候,这里惨遭破坏。



我们也可以看到,部分佛像上被投放了纸币。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习俗,但显然也是一种不科学的行为。



部分石窟里残留了以前的佛像痕迹,新旧对比很明显。




从外侧廊道可以俯瞰这面崖壁。

如果你恐高的话,那么这个石窟有点刺激。




三十三天石窟下面还有一处大石窟——藏佛殿。它是整个石窟群里最大的单体石窟。



藏佛殿开凿于北魏时期,以释迦牟尼佛站像和46尊佛像著称。

不过可惜的是,这里的佛像也于20世纪遭到破坏。目前仅剩下少量古代壁画。






三十三天石窟南侧是南寺(胜果寺)。

南寺有一处比较新的地面建筑群。

建筑群上方的山体上也有很多散落的石窟,但没有景区步道。




我们由于来晚了,所以千佛洞石窟没来得及看。而金塔寺当时不开放。


整个景区除了石窟外,自然风光也很不错。即使是阴天,也展现了它的美,晴天那必然是顶级的风光。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