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字痞子游记] 古尔邦节深度插入新疆最新疆处的时光+丝绸之路四天三女(进入大结局)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jumpintalk 于 2011-5-3 19:59 编辑
目录
一、Check in:如果这是维吾尔
二、前戏:D1—D4 Mission Impossible
D1—D3:Run Rush Run
D3—D4:“大得哼”
D4:入乡随俗
三、高潮:D5—D7 天佑维吾尔
D5:小城大事
D6—D7:狂欢古尔邦
四、高潮过后:D7—D13 冰火三重天
D7—D9:人去城空
D10—D13:冰火两重天
五、事后三支烟:D13—D17 三战三捷
D13:阿依古丽
D13—D15:莫高怀古
D15—D16:After Sunset
D16—D17:Before Sunrise
D17:王者归来
本帖最后由 jumpintalk 于 2010-12-3 09:33 编辑
一、Check in:如果这是维吾尔
在去新疆之前,我对维吾尔人的印象,有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在街边戴着小花帽叫卖烤羊肉,带有外国人口音的男人们;在火车站汽车站地铁口前,神出鬼没地散发机票小广告的小哈密瓜们;在街头巷尾以团伙形式分散行动,会一路小跑尾随骑自行车的中年女性,窃取包内贵重物品的小哈密瓜们;在人流最多的公交地铁车厢内,伺机扒窃钱包的犯罪团伙。
在去新疆之前,我问周围朋友对维吾尔人的印象:被七五事件吓坏了的乌鲁木齐朋友和我说,最好不要去南疆,尤其是喀什,那里很乱;去过喀什回来的驴友和我说,喀什的治安比想象中要好些,但是晚上最好还是不要独自在老城里溜达,感觉仍旧不太安全,因为只有维人,没有汉人。
对于写在贴在画在裱在满大街显眼位置,一天能听到好几次电视电台播音的“共创和谐社会”的中华民族的大多数革命群众来说,一群如此团结却不会说汉语的、和紧邻的阿拉伯恐怖分子一样信奉穆罕穆德的穆斯林们;一个不愿意认真学习与他们母语千差万别的“你好再见”,宁愿学习“hello”的民族,是如此的不和谐。
也许吧,对于旨在破除一切封建迷信活动,却又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借助任何外来神力为我所用的中华民族来说,汉化一切可汉化的事物,正是我们的祖先千万年来延绵不绝生存至今的法宝。从和为贵到和谐社会,这才是我们的民族之本,一个不需要任何信仰、只相信自己的双手、只为了创造财富、只以金钱为最终信仰的民族。
千百年来,爱面子的中华民族将和谐这一面子工程无所不在地融入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个人都可以看到、都可以共创。而穆罕穆德将团结赋予了信仰他的维吾尔人,比起表面的和谐,维吾尔人却拥有如此强大的一种团结,以至于当和谐惯了的我,在无数个场合不自觉地感受到真真正正由内而外的团结之时,不禁由衷地生出钦佩之情。
当我在喀什及周边乡镇的全维吾尔人聚居区呆了十天之后,即将坐火车离开喀什,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片满是异域风情,与汉地截然不同的土地的时候,我对维吾尔人的印象也有了彻底地改变。
午夜0点,肚子有点饿的我在喀什老城里转悠,在艾提尕尔广场对面的夜市里,还是可以在晚收工的摊贩哪儿吃到美味的羊骨汤;还是可以在菜巴扎路和库木瓦代尔路上没有关门的烤包子店里,买到尚有余温的烤包子和馕。老城里的维吾尔人大都平易近人,老城里的维吾尔人拥有着他们的信仰和准则,老城里没有传说中的犯罪份子,老城里更找不到东突分子合影留念。
在出新疆的火车上,听到邻座一对甘肃口音的汉族中年男子的大声谈话:“喀什哪都好,就是不安全,喀什的维族人实在太多。”“是啊,应该再多让些汉人过去,不过确实太多维族,实在太多了。”
在莫高窟参观的时候遇到一个乌鲁木齐的汉族男导游,不知怎地说起了他的奋斗史:从小在新疆多民族地区长大,只信自己不信其他,如今总算闯来了敦煌这里。信口开河夸夸其谈着一些特窟的稗官野史之余,倒是不忘评论几句远在新疆的维吾尔兄弟。什么不到喀什就不算到过新疆,那里的维族大都不会说汉语,交流起来太困难,都不知道好好学几句汉语好和我们沟通。
古尔邦节的第二天,我独自在喀什老城里转悠拍照时,迎面遇上一个买完馕正要回家吃饭的维吾尔小男孩,十来岁的样子,已然长成个小大人的样子。小男孩看着我友好地伸出了双手,并问候道:“Assalamu alaikum.”我赶忙放下相机笑着回道:“Wa alaikum assalam.”
还是在喀什老城里转悠,当我遇到维吾尔小孩时,他们大多都会十分热情地和我说hello, 并且期待地等着我的回答。有些比较外向的孩子会十分配合得摆着造型让我拍照,只求拍完后看一下自己在相机里的精彩造型,便会十分开心笑呵呵地走开。听一些汉族驴友说拍照要给钱或者给东西,不然不让走,说实话我真没有遇到。可能他们压根就没听明白维吾尔孩子说的什么句子,把要求给看看照片当作了其他,抑或是他们根本就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思考的吧。
古尔邦节前一天,我初次去喀什老城拍照,一时找不到路不知该怎么走,便向一维族妇女问路。略懂几句汉语的维吾尔女人十分热情地告诉我该怎么走,最后还让初次认识的我们进了她家参观、待以客道,拿出了家里所有可以吃的招待我们两个陌生人,并最后相邀节日时再去她家里坐客。回到青旅告诉汉族驴友,他们的第一反应便是:一个人要付多少家访费?
古尔邦节的时候,一族人由最年长的老人带领着前往艾提尕尔清真寺进行祷告,年纪最大的男人永远是最受尊重的,那怕他又老又病又弱又穷,族里其他所有的中年男人青年男人都只是跟班,一切的一切似乎只和年龄挂钩,并且大家都无条件地默默遵循着。这个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在老娘舅里出现最多的争班夺权问题。
古尔邦节当天,作完祷告后的维吾尔男人们,在艾提尕尔广场上伴着音乐和鼓点欢快地跳起了萨满舞,上至七十多岁的老人,下到刚会走路的娃娃,彼此不认识的维吾尔男人们聚拢成一圈,兴高采烈地跳着舞,那场面,太有感染力了,真好!周遭忙着拍照和录像的汉族游客、记者们,纷纷忙不迭地杀入舞群中,或卧或躺或半蹲,争相围追正在跳舞的维吾尔人抓拍精彩瞬间,那场面,太有感染力了,丑陋!
在喀什的维族人饭馆里,进门点了东西直接吃,吃完起身到门口或门口周围,自己找负责收钱的店员,告诉他吃了什么然后付钱。而大多数时候,门口根本就找不到人,你必须喊几声才会有人出现。
在喀什的公交车上,上了车不用给钱,一直坐,坐到你要下站前的那一刻,自己把该付的车钱交给负责收钱的人或者司机,一切靠自觉,只有真主在监督你。
本帖最后由 jumpintalk 于 2010-12-3 09:44 编辑
在喀什从小长大、并且去过广东的汉族朋友和我说:喀什的暴动确实是有的,一年基本一次,可是哪个地方没有杀人?喀什一年的犯罪量基本相当于广东一些县市一个月的犯罪量。
去英吉沙的班车上,维吾尔小伙热情的让刚上车正在找座位的我坐到他边上去,“这里没人,可以坐。”
去麦盖提的班车上,除我之外满车的维吾尔男女一起看着车上DVD里播放的维吾尔语电影,看到高兴的地方,大家相视而笑,看到悲伤的地方,大家互相感叹。不一会,满车素不相识的青年男人间女人间便互相攀谈了起来,尽管我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但我知道他们都聊得很开心。
在麦盖提县城的洗头房门前,四川大婶操持着浓郁的家乡话极力向我推荐着她亲自下乡带出来的维族小妹。忙着赶车的我无奈地只能去边上的维族饭馆里吃饭,维族大叔十分鄙视地操着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向我数落着隔壁四川女人们的不知廉耻,当然大叔并不会说廉耻二字。大叔说四川女人见到有汉人经过就出门拉客,见到有维人路过就不作声,因为她知道,穆斯林们大多是不会进去的。
人都是自私的动物,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而错误信仰的人更是不择手段可怕至极。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信仰对于信徒们永恒利益的既定约束,远远胜过了法律道德伦理人情的制约。在沿海发达城市里的维吾尔团伙,虽然团结依旧,但是已经失去了他们最初的信仰,他们被汉化或者说被金钱化,金钱成为了他们内心深处唯一的宗教,不再反思不再祈祷不再感恩。真心祝福远在南疆依然被真主庇护下的,热情善良的维吾尔人,assalamu alaikum.
本帖最后由 jumpintalk 于 2010-12-3 10:11 编辑
二、前戏:D1—D4 Mission Impossible
一年里,究竟有多少时间能做自己?假期,日夜期盼的日子,活着,为那短暂自由的时光。去南疆,去喀什,去看长着外国人脸有着外国人习俗吃着外国人食物不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是我一直以来的旅行梦想。三年了,每一年都有做不同的行程计划,每一年却又都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2010年的深秋,我终于得以如愿,踏上了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去占我国领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走南线一直到新疆最最维吾尔的城市喀什,去和那里十倍于汉人的维吾尔人一起过新年,过他们的古尔邦节。
以下是我出发前的日程表和走完后的日程表:
原行程:
D1-11/12上海-兰州-鄯善
D2-11/13鄯善--吐峪沟
D3-11/14吐峪沟-吐鲁番-巴楚
D4-11/15巴楚-麦盖提-央塔克
D5-11/16麦盖提-莎车
D6-11/17莎车
D7-11/18莎车-英吉沙-喀什
D8-11/19喀什
(古尔邦节)D9-11/20喀什
D10-11/21喀什-塔什库尔干
D11-11/22塔什库尔干-卡拉库里湖-喀什
D12-11/23喀什
D13-11/24喀什-阿克苏-柳园
D14-11/25阿克苏-柳园
D15-11/26柳园-敦煌-嘉峪关
D16-11/27嘉峪关-兰州
D17-11/28兰州-上海
现行程:
D1-11\12上海-兰州-鄯善
D2-11\13鄯善-吐峪沟-吐鲁番
D3-11\14吐鲁番-库尔勒-阿克苏
D4-11\15阿克苏-喀什
D5-11\16喀什
(古尔邦节)D6-11\17喀什
D7-11\18喀什-麦盖提-莎车
D8-11\19莎车-英吉沙-喀什
D9-11\20喀什
D10-11\21喀什
D11-11\22喀什-塔什库尔干
D12-11\23塔什库尔干-喀什
D13-11\24喀什-阿克苏
D14-11\25阿克苏-柳园
D15-11\26柳园-敦煌-嘉峪关
D16-11\27嘉峪关-兰州
D17-11\28兰州-上海
旅行的艺术在于突破既定计划,每一次回来后,日程表里的东西往往都已被遗忘,只有计划外的经历让我难以忘怀。而这次,17天的旅行计划中有2/3的既定计划被突破,如此之多远远超出计划的变数、劫数、惊喜、邂逅、ONS,ON&ONS让此行变得如此的精彩纷呈。不知道此生何日才会再去,但那些富有浓郁西域色彩的城市名将一辈子印刻在我脑海里:喀什、塔什库尔干、莎车、英吉沙、麦盖提、阿克苏、库尔勒、鄯善、吐鲁番。。。
哈哈,放心,目录都列出来了,虽然目前才写到了D5,但一定在3周内完工。
~~~插播一下,本文中所有~~~符号内的都为正文外的插播。
鉴于8264的过于火暴,所以本贴将一段一段的较牙膏式发贴,请各位驴友见晾,强烈推荐大家点选只看LZ。
另外因为两前前一篇在8264上意外的受到好评的长篇,本文保证绝不太监,绝不YY。
最后小祝一下本人今天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