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急救原则:
在野外遇到突发性的病人或伤者,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愈快处理效果愈好),然后想办法尽快送医救治。急救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马上分派人员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事发之后应该以以下顺序处理:
1、 恢复和保持呼吸频率/心率正常
2、 止血
3、 保护伤口
4、 固定骨折
5、 安抚惊恐不安者
注意:在靠近任何事件受害者前,检查是否对自己构成危险,并保护好自己,当心电缆、排气管、落物以及其他危险物品。如果可能的话,在没有移动伤员之前进行最初检查,如果此时危险依然存在,使伤员和自己转移到更安全的地点。
急救时,首先判断意识。轻拍患者肩部(或面部),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唤:“喂,你怎么啦!”以试其反应,婴儿采用拍击足跟或掐其合谷穴,如能哭泣,则为有意识。神志昏迷者,在未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两侧瞳孔大小。有舌后坠者,应将舌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
在做具体处理前,需观察患者全身,并掌握周围状况。判断伤病原因、疼痛部位、程度如何,或将耳朵靠近听听呼吸声。尤其要注意脸、嘴皮、皮肤的颜色或确认有无外伤、出血、意识状况和呼吸情形,仔细观察骨折、创伤、呕吐的情况。对呼吸停止、昏迷、大量出血、服毒的情况,不管有无意识,发现者均应迅速作紧急处理。
在做急救处理时,以患者最舒适的方式移动身体。若患者意识昏迷,需注意确保呼吸道畅通,谨防呕吐物引起的窒息死亡,让患者平躺;若撞击到头部,要水平躺下;若脸色发青,说明缺氧,需抬高脚部,而脸色发红者需稍抬高头部;有呕吐感者,需让其侧卧或俯卧为宜。
患者体位应为“仰卧在坚硬平面上”。如果患者是俯卧或侧卧,在可能情况下应将他翻转为仰卧,放在坚硬平面上,如木板床、地板或背部垫上木板,这样,才能使心脏挤压行之有效。不可将患者仰卧在柔软物体上,如沙发或弹簧床上,以免直接影响胸外心脏挤压的效果。注意保护头颈部。
随后打开气道。抢救者行将患者衣领扣、领带、围巾等解开,同时迅速将患者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清除,以利呼吸道畅通。由于意识丧失,患者可能会出现舌肌松弛、舌根后坠,造成咽喉部气道阻塞。此时可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并下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放于靠近颏部下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帮助头部后仰。整个开放气道过程要在3-5秒内完成,而且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畅通。
患者气道畅通后,抢救者利用看、听、感觉之法3-5秒钟,检查患者有无自主呼吸。检查方法:抢救者侧头用耳贴近患者的口鼻,一看患者胸部(或上腹部)有无起伏;二听患者口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声;三感觉有无气流吹拂面颊感。若患者无自主呼吸,抢救者应立即对患者实施人工呼吸,然后先后触摸双侧颈动脉,以观察有否心跳,但禁止两侧同时触摸,以防阻断脑部血液供应。
对有严重外伤者,采取紧急止血措施。避免因大出血引起休克而致死亡。因意外伤害、突发事件造成严重外伤,在现场救治中,要注意保护脊柱,并在医疗监护下进行搬动转运。避免脊髓受伤或受伤脊柱进一步加重,造成截瘫甚至死亡。
在送往医院之前,需对患者进行保暖,避免他消耗体力,以使症状恶化。接着联络医师、救护车、患者家属。搬运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患者的病况。
一、受伤出血:
出血的种类
1、微血管出血:血液由伤口慢慢渗出(野外出现的一些划伤、刺伤等)
2、动脉出血:血色鲜红,流血速度快,有一下一下的脉博般节奏。(大的创伤、损伤了动脉血管)
出血的一般处理
一般野外出现的一些划伤、刺伤等,流血量一般不多,但接触别人的体液带有一定危险性,所以最好先戴上手套,处理伤口前先洗手。
1、消毒:可以采用下面任何一种方法:
a:用自备消毒药水,稀释,冲洗伤口(大小伤口都适用)
b:用清水及肥皂清洗伤口(只限于较小伤口)
c:用棉签或消毒棉球沾消毒药水抹净伤口,每次每个棉球只可以向一个方向抹一次就要换新,直至伤口清洁为止(一般手脚伤口)。对跌倒擦伤或怀疑会沾上污物的伤口,更要注意小心做好消毒程序
2、止血:让伤者坐在舒适的地方,安慰患者并提高伤肢,用一块消毒敷料盖住伤口,用手压在敷料上,施以适量压力,协助止血。通常不太严重的流血(如被果刀切到手指等)而患者本身没有如血友病等问题,都可以在十五秒左右止血。如果为跌倒擦伤的伤口,由于血不是流出只是渗出,也可以省了抬高伤肢止血这程序。
3、包扎:若敷料上没发现有血渗出,就可以当伤口已经基本上止了血,这时就用胶布把敷料固定,请伤者休息一下。若伤口很小,也可以在止血后利用药水胶布作包扎。
4、特别的出血
头部:消毒,用敷料盖上直压止血,处理时不要让伤者躺下,必需送医治理,若伤者感到头晕,作呕,失忆等征象,得告诉医生。
流鼻血:垂头向前,不要让血流进喉咙以免呕吐,用手指捏着鼻梁的软骨位置,等待止血,必要时可在额头用扭干的冷毛巾作冷敷。止血后两小时不要擤鼻涕或挖鼻孔。
外伤出血:野外备餐时如被刀等利器割伤,可用干净水冲洗,然后用手巾等包住。轻微出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法,一小时过后每隔10分钟左右要松开一下,以保障血液循环。
二、中暑
原因—
在夏季湿热无风的山区中开展行山活动时,由于身体无法靠汗液蒸发来控制体温,人就会很容易中暑。
症状---
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脸发红、脉搏加快、体温升至40°C以上。如果不及时处理,中暑的人很快会失去意识,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生命危险。
预防和治疗中暑的药物
如:十滴水、清凉油、仁丹等。另外,还应该准备一些清凉饮料
处理原则---
① 立即将患者转移到荫凉的地方,并且平卧在平地上,降低体温。
② 若患者尚有意识,应补充水分(以运动饮料为宜)
③ 中暑者意识清醒,应让其一半坐姿休息,头与肩部给予支撑
若中暑者已失去意识,则应让其平躺
处理步骤---
① 将患者转移到荫凉、通风的地方。松开束缚颈部和身体的衣扣及腰带,将浸过冷水的毛巾或衣服帮患者抹身,同时为患者送风,直到患者的体温降到38°C以下。
②当患者的体温有所下降,意识开始恢复或稍有稳定时,应让患者摄取水分,最好喝一些运动饮料。例如:含少量NA2+的饮料。
预防方法---
参加行山等其它
户外活动,应注意休息和多饮水,出行前记得带帽和太阳镜
三、昏劂:
野外昏劂多是由于摔伤、疲劳过度、饥饿过度等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为脸色突然苍白,脉搏微弱而缓慢,失去知觉。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一般过一会儿便会苏醒。醒来后,应喝些热水,并注意休息。
四、热昏厥
原因---体质较弱的行山者,在夏季
登山的活动中,由于活动剧烈、体力消耗过大,尤其是未能及时补充体内损失的水分和盐份时,容易发生热昏厥。
症状---感觉精疲力尽,却烦躁不安,头痛、晕眩伴恶心。脸色苍白,皮肤感觉湿冷。呼吸快而浅,脉搏快而弱。可能伴有下肢和腹部的肌肉抽搐,体温保持正常或下降。
处理步骤---一旦发生热昏厥,应尽快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躺下。若患者意识清醒,应让其慢慢喝一些凉开水。若患者大量出汗,或抽筋、腹泻、呕吐,应在水中加盐饮用(每公升一茶匙)。若患者已失去意识,应让其卧姿躺下,充分休息直至症状减缓,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预防方法---为避免发生热昏厥,一些体制较弱的行山者,在参加夏季登山的活动中应特别注意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活动,注意休息节奏、保持体力。应多喝一些含有盐份的水或饮料,即使对体内的电解质损失给予补充。
五、低温症
原因---海拔愈高,气候的变化愈大,当缺乏适当的保暖设备,或长期暴露在气候恶劣的低温环境下,特别是身体热量损耗超过及时所能产生的补充热量时和衣物潮湿的情况下时,会产生体温下降的生理反应。当体温降到摄氏35度以下时,人体即已进入失温状态。
症状---感觉寒冷、皮肤苍白、四肢冰冷、剧烈而無法控制的震动、言语含糊不清、反应迟钝、脉搏减缓、失去意识。
处理原则---
①防止患者继续丧失体温,並逐步协助患者獲得正常体温。
②待患者意识清醒时,则可让患者喝一些甜而热的饮品。
处理步骤---
①防止患者继续丧失体温,並逐步协助患者獲得正常体温,将患者带离恶劣的低温环境,并移至温暖的地方(
帐篷、屋内),若在环境情况允许下可在户外生火取暖。
②帮患者脱掉潮湿冰冷的衣物,以温暖的衣物、
睡袋包着患者全身。
③待患者意识清醒时,则可让患者喝一些甜而热的饮品,若已不省人事,则让他以复原姿势躺着。可给予患者热水瓶或施救者以体温传导,以防患者体温再度下降。若患者呼吸及心跳停止,应展开心肺复苏,并尽快送医。切记不可给患者喝酒,亦不可擦拭或按摩患者四肢,也不可鼓励患者运动。
预防方法---
①在营地休息时,应多吃和多饮含热量高的食品,应多穿保暖的衣物。
① 不要把营地建在风大而寒冷的地方。
六、水泡
长期行山的你肯定有过长途跋涉后脚被磨破,长出水泡,每走一步都疼痛难耐的经历。现在让这种痛苦的感觉彻底离开你
原因---长时间的行走与穿着新的
登山鞋
处理原则---一旦磨出了水泡,首先要将泡内的液体排出。
处理步骤---先用碘酒和酒精等药水消毒水疱表面,再用消毒过的缝衣针在水泡最底部刺个洞,挤出水泡内的液体,然后抹干创口及周围,最后用干净的纱布包好,有条件的话可以外涂龙胆紫(紫药水)。
预防方法---
①尽量不要穿着新的登山鞋出行,最好穿着与你的脚‘磨合’惯了的鞋。
②可穿着预防起水泡的袜子或吸汗的棉或线袜子。
② 在容易磨出水泡的地方事先贴一块‘创可贴’。如有条件,可以到商店里买一瓶防止起泡的喷雾剂(主要减轻摩擦作用)
七、抽筋
原因---是由于行山时过度地运动或姿势不佳,而引起肌肉的协调不良,或因登山时或登山后受寒,体内的盐分大量流失,因而致使肌肉突然产生非自主性的收缩,在营地休息时常会有抽筋的现象。
症状---患处疼痛,肌肉有紧张或抽搐的感觉,患者无法使收缩的肌肉放松。
处理步骤---拉引患处肌肉,使患处打直,轻轻按摩患处肌肉。补充水分及盐分,休息直到患处感觉舒适为止。
预防方法---①在参加行山等其它户外活动的前后,应做充足的热身和准备运动。
②在行山的过程中应多吃零食和多加注意休息
八、踝关节扭伤
症状---痛是必然出现的症状,肿及皮肤青紫、关节不能转动
处理步骤---
①首先是要静养,应立即用冷水或冰快冷敷15分钟,然后,用手帕或绷带扎紧扭伤部位,也可就地取材用活血、散瘀、消肿的中药外敷包扎,争取及早康复。。此时不可用热敷及用力搓揉,以免加重损伤。受伤24小时后可以贴膏药或搽药水治疗。恢复期(伤后3天后)用热水浸泡或热敷有助于加快恢复。
②为防止再度发生踝关节扭伤,要在鞋底外侧后半段垫高半公分(即在外侧钉一片胶皮或塑料),以保护韧带。
预防方法---防止踝关节扭伤,最好穿着厚实的高帮鞋。
九、溺水
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 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 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 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十、误触有毒物质
如接触农药、漆树、有毒菇类等,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痒,甚至出现水泡,可能同时出现如哮喘等全身过敏性现象。
急救办法:
1、向患处冲大量冷水,也用湿冷毛巾之类敷伤处
2、不要让患者搔抓伤处
3、送最近的医院
食物中毒: 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除会腹痛、腹泻外,还伴有发烧和衰弱等症状,应多喝些饮料或盐水,也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将食物吐出来。
中毒:其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胃疼、心脏衰弱等。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洗胃,快速喝大量的水,用指触咽部引起呕吐,然后吃蓖麻油等泻药清肠,再吃活性炭等解毒药及其他镇静药,多喝水,以加速排泄。为保证心脏正常跳动,应喝些糖水、浓茶,暖暖脚,立即送医院救治
十一、蛇咬伤
原因---在参加户外活动、休息或经过蛇类栖息的草丛、石缝、枯木、竹林、溪畔或其他比较阴暗潮湿潮湿处时,如果不慎被蛇咬伤,不要吓得不知所措
症状---如是出血性蛇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
如是神经性蛇毒: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
被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
毒蛇咬伤的治疗
1、先分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毒蛇咬伤通常见两个或一个或三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无毒蛇咬伤常见四排细小牙痕。但一些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
2、处理原则:若不知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应按毒蛇咬伤处理。如受伤者单独在野外时,不要惊惶失措地奔跑,而应使伤口部位尽可能放低,并保持局部的相对固定,以减慢蛇毒的吸收。同时立即去附近医院治疗。
3、早期结扎:用绳子、布带、稻草等,在伤口上方几厘米处结扎,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结扎要迅速,在咬伤后2-5分钟内完成。此后每隔15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因血循环受阻而坏死。注射抗毒血清后,可去掉结扎。
4、冲洗伤口: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伤口周围皮肤,再用温开水反复冲洗伤口,洗去粘附的蛇毒液。
5、排毒:经过冲洗处理后,用消毒过的小刀划破两个牙痕间的皮肤,同时在伤口附近的皮肤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数处,这样可使毒液外流。不断挤压伤口20分钟。被蝰蛇,五步蛇咬伤,一般不作刀刺排毒,因为它们含有出血毒,会造成出血不止。直接用口吸时,必须保证没有口腔粘膜溃疡、龋齿等情况。
6、立即服用解蛇毒药片,并将解蛇毒药粉涂抹在伤口周围。尽量减缓伤者的行动,并迅速送附近的医院救治。(如不能确定是那种蛇毒应将蛇打死,一并带到医院
7、局部用药:例如依地酸钠注射液可以敖合金属蛋白酶,抑制一些水解酶的活性。对蝮蛇、五步蛇、蝰蛇咬伤的局部组织坏死有效。各地药品供应站有不同的蛇伤药,参照说明书使用。(大规模长时间野外活动时领队应考虑带上蛇伤药)
8、人工呼吸:银环蛇、金环蛇咬伤后昏迷的重病人可采取人工呼吸维持。
9、抗蛇毒血清治疗:抗蛇毒血清应用越早,疗效越好。但遗憾的是因为保存困难,只有极少数医院储备有抗毒血清。所以伤者被送往医院后,救护者还应打听最近的抗毒血清储备地。
十二、毒虫咬伤
毒虫咬伤主要包括蜈蚣咬伤、蝎子蜇伤、蚂蟥叮咬、毛虫蜇伤等。
急救措施:
1.蜈蚣咬伤:其伤口是一对小孔,毒液流入伤口,局部红肿。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中和。可立即用5-10%的小苏打水或肥皂水、石灰水冲洗,不用碘酒。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
2.蝎子蜇伤:蝎子尾巴上有一个尖锐的钩,与一对毒腺相通。蝎子蜇人,毒液即由此流入伤口。蜇伤如在四肢,可在伤部上方缠止血带,拔出毒钩,将明矾研碎用米醋调成糊状,涂在伤口上。必要时请医生切开伤口,抽取毒汁。 (不太实用哈)
3.蚂蟥叮咬;蚂蟥是危害很大的虫类。遇到蚂蟥叮咬时,不要硬拔,可用手拍或用肥皂液、盐水、烟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盘处,或用燃烧着的香烟烫,让其自行脱落,然后压迫伤口止血,并用碘酒涂搽伤口以防感染。部队行进中,应经常查看有无蚂蟥爬到脚上。如在鞋面上涂些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蚂蟥上爬。涂一次的有效时间约为4~8小时。此外,将大蒜汁涂抹于鞋袜和裤脚,也能起到驱避蚂蟥的作用
4.毛虫蜇伤:被毛虫蜇伤后可用橡皮膏粘出毒毛
5.蜘蛛咬伤:应该与毒蛇咬伤同样对待,采用冷敷有助缓解疼痛,如用你敷剂;但如得到冰块,用布包裹进行冰镇就更加理想。
6.蜂蛰:如果不幸被蜂蛰,用细针边缘勾挑蜂刺以取出,布能用针尖刺,不要挤压伤口,以免剩余的毒素扩散进入体内。然后用氨水、苏打水甚至尿液涂抹被蛰伤处,中和毒性。可用冷水浸透毛巾敷在伤处,减轻肿痛。
补充:最好穿戴浅色光滑的衣物,因为蜂类的视觉系统对深色物体在浅色背景下的移动非常敏感。如果有人误惹了蜂群,而招至攻击,唯一的办法是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千万不要试图反击,否则只会招致更多的攻击
蜜蜂扎你的时候要屏住呼吸,这很重要,因为蜜蜂是根据气味来判断方向的。紧要关头你屏住呼吸很有用处
注意事项:
1.如被毒虫叮咬后,出现头痛、眩晕、呕吐、发热、昏迷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
2.被蜈蚣、毛虫叮咬后,常在被叮咬过的皮肤上形成风疹或水泡。对于风疹,可先用酒精将皮肤擦干,然后涂上1%的氨水;有水泡的,不可因痒而用手去抓,可用烧过的针将水泡刺破,将血挤出,然后涂上1%的氨水。
昆虫叮咬的防治:在野外为了防止昆虫的叮咬,人员应穿长袖衣和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不要在潮湿的树荫和草地上坐卧。宿营时,烧点艾叶、青蒿、柏树叶、野菊花等驱赶昆虫。被昆虫叮咬后,可用氨水、肥皂水、盐水、小苏打水、氧化锌软膏涂抹患处卡痒消毒。
十三、特殊病症
心源性哮喘
奔波劳累,可能会诱发或加重
旅游者的心源性哮喘。病人首先应采取半卧位,并用布带轮流扎紧患者四肢中的三肢,每隔5分钟1次,这样可减少进入心脏的血流量,减轻心脏的负担。
心绞痛
有心绞痛病史的患者,出外游玩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遇到有人发生心绞痛,先不可搬动患者,要迅速给予硝酸甘油让其含于舌下。
胆绞痛
旅游途中若摄入过多的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容易诱发急性胆绞痛。患者发病后应静卧于床,并用热
水袋在其右上腹热敷,也可用拇指压迫刺激足三里穴位,以缓解疼痛。
胰腺炎
有些人在旅游时由于暴饮暴食而诱发胰腺炎。发病后患者应严格禁止饮水和饮食。可用拇指或食指压迫足三里、合谷等穴位,以缓解疼痛,减轻病情并及时送医院救治。
十四、其他补充
碰伤
被石头绊倒或被树枝剐伤是家常便饭,但撞击到的如是要害部位,就可能演变成紧急事态。若只是手脚轻微撞伤,可用水冷敷,再将患部抬得比心脏高,这样的紧急处置已足够。头部受重撞后发生呕吐现象便有危险,必须尽快送医院。
烧伤
做菜时余火引燃衣服而烫伤时,先用水冷敷。若有自来水,则用水缓缓冲洗患部十分钟,如果引燃的衣服贴在皮肤上,同样先以水冷敷,切不可将衣服撕下来,待充分冷却之后,请医生处置。
晕车
调换到晃动轻微的位置,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解开衣服,想吐时以吐出为好。可吐入塑料袋中,不可乱吐,污染车厢。晕车有相当一部分是心理因素引起的,所有要尽量分散晕车者的注意力,必在时也可以服用药物来防止。半小时前喝乘车宁 或上车前贴一块橡皮膏在肚脐上 或在车上吃酸性话梅
感冒发烧
调养休息,服用阿司匹林,找发烧的原因
肺炎
肺炎通常由于气温快速上升引起的,常伴有胸痛、痰血、头痛、虚弱无力,进一步就会出现神志昏迷。引起肺炎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由于细菌侵入感染肺叶引发,如果手边没有抗菌素,那么唯一可做的就是给予病人细致入微的护理。
鼓励病人多走动,做深呼吸,保持体温,让其持续饮用热水。
腹痛
对于因受凉,过食冷饮等引起的寒性腹痛,将风油精数滴滴在肚脐(神阙穴)内,外用伤湿止痛膏或普通胶布覆盖,可祛寒止痛。
腹泻
如果不慎染上急性腹泻,就立刻采取治疗措施。急性腹泻治疗不及时,就会转变成慢性肠炎。慢性肠炎可反复发作,很难彻底治愈,虽不致危及生命,但可伴度终生。因此,对急性腹泻一定要急治:①口服黄连素片3片,1日3~4次。②口服痢特灵1~2片,1日3次,注意过量很可能引起胃痛和厌食。③口服易蒙停胶囊,首次2粒,以后每次腹泻后服1粒,至治愈为止,但每天不得超过8粒。④如无随身携带的药物,可按摩治疗,效果亦十分理想,方法是:病人俯卧,两肘撑在床上,两掌托腮,用枕头或其它软物(约20厘米厚)垫在靠膝盖的大腿下使腰部弯曲;施治者用两拇指按在第2腰椎棘突 (棘突即脊梁骨上突起的、 能用手触到或可看到的隆起骨)的两侧以强力朝脚方向按压2分钟;如此重复一次即可止泻
十五、救生盒
在野外穿越或探险时,除了要配备那些专业装备外,还建议你带上一个小小的野外急救盒。
1、盒:
最好选择一个铝制或不锈钢制的饭盒(最好是带把手的)。因为饭盒本身可以用来加热、提水或者化雪,都能发挥作用。塑料盒虽然轻,但无法加热,使用就受到了限制。同时,饭盒的金属盖可以当做反光镜使用,关键时刻可以发出求救信号。
2、工具刀:
在野外配一把多功能的工具刀是绝对有必要的。虽然不一定要使用类似兰博用的丛林格斗刀,但是
瑞士军刀是必不可少的。它除了集成常规的小刀、起子、剪刀以外,还有锯、螺丝刀、锉刀等,甚至还带有一个放大镜!
3、针线包:
无论是红军长征的年代还是现代化的军队中,针线包一直是军队的野外必备品。当然,现代针线包的功能已经不仅是原来单纯的缝缝补补,针不但可以挑刺,更能在有些时候弯成鱼钩,改善伙食,甚至是救命(当然你的针线包里起码得配两根
钓鱼线)。
4、火柴:
在野外,火种几乎是一切。带上防风防水的火柴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你买不到这样的火柴,也可以自己DIY一些。方法很简单,先将蜡烛融化,均匀地涂在普通火柴上,使用的时候,将火柴头上的蜡除掉即可。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我们DIY的火柴“强大”的防风防水功能,可以把它们放在空的胶卷盒内。磷皮(就是擦火柴用的)也绝对不能忘了的,否则我们DIY的努力就白搭了。
5、蜡烛:
一小节蜡烛在野外是绝对有用的。你所带的
手电、
头灯等现代化照明装置,随着电池的耗尽而变成摆设。这时的蜡烛就显示其“英雄本色”了。蜡烛除了照明,还可以取暖(不过别把手指头当成要烤的土豆)、引火。如果你把一个矿泉水瓶剪去底部做成灯罩,你就拥有了一盏野外使用的防风灯,它的“功率”够大,工作效率也提高不少。
6、求生哨:
其实就是一般的哨子,当你遇险时,可以用哨声引来救援(救命啊救命啊~~~~~),或者吓走一些小野兽(不过如果是老虎、熊等猛兽的话,不吱声是最佳选择)。
7、铝膜:
这是一张2x2米的镀铝的薄膜,有金色和银色两种。它不但可以防风防雨,也可以支起来做成一个凉棚,防止太阳直射。在寒冷地区,可以用它裹住自己,保持体温。铝膜的最大作用是可以反光,使救援人员可以及时发现你。平时也可以把它铺在地上当地席使用。
8、指北针:
即便你带上了GPS,你的手表也带有电子罗盘,有些原始的指北针还是必不可少的。在野外,谁都无法保证先进的设备不出岔子,这时,小小的指北针可以帮你找到回家的路。
9、医疗胶布:
当你外衣被划破、帐篷被吹裂时,它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虽然它的基本功能是粘贴纱布,但稍微发挥一下你的想象力,你能发现它能派上的用处会大得多。
10、燕尾夹:
虽然是很普通的办公用品,但在野外,它能在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它曾经被用来夹过断裂的
背包带、开线的裤子、脱了底的鞋……虽然我们并不想让它发挥作用,但多备上几个,也许会有用。
11、铅笔:
在野外想写点东西,用什么笔?派克吗?不,最昂贵的未必是最好的。野外严酷的环境,使得铅笔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建议选择2B以上的铅笔。
12、纸:
最好是即事贴,如果是白色更佳。
13、几个瓶子:
分别放上食盐、水果糖、维生素C。这些不起眼的食品在危急关头可能是救命的良药。
14、丝巾(我们有头巾),既可防风保暖用,又可用于包扎伤口和作止血带;
最后,建议你在急救盒外面再套上个防水的密封袋(家用的冰箱密封保鲜袋就可以了,如果备一个专业的防水袋,那更是万事OK了。
十六、所需药品
行程两天以上,一个装着药品的小药盒是必不可少的。包装一定要用密封防潮的塑料盒
感冒类:康泰克、感冒通 、速效伤风胶囊、 姜和红塘
肠胃类:黄连素或痢特灵
抗菌消炎:增效联磺片、乙酰螺旋酶素,容易嗓子疼的准备些草珊瑚或健民咽喉片
抗病毒药物:板蓝根冲剂、板蓝根片
蛇伤类:季得胜蛇药、 止血带、 手术刀片
其他:风油精、眼药水(清洗伤口)、息斯敏等
晕车药:乘车宁(上车前半小时吃)、酸话梅(车上吃)、橡皮膏(贴在肚脐上)
中暑:十滴水 藿香正气
胃药:胃疼安
止痛药:止痛片 芬必得
烧伤:美宝湿润烧伤膏一只、 京万红
心脏:速效救心丸
过敏:息斯敏
蚊虫:蚊不叮 花露水 清凉油
虚脱:生理盐水 葡萄糖 盐
腹泻:黄连素
感染:先锋六号
退烧:百服宁、阿莫西林(虽然对发烧感冒消炎有很好疗效,但还是自己带,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外伤类:
云南白药一小瓶、创可贴、绷带、胶布、伤湿止痛篙、七离散 、扶他林、 好的快、红花油、橡皮膏、 虎皮膏、碘伏
外用消毒药水:双氧水、碘酒、酒精、生理盐水(各一小瓶就好了)
外用消毒敷料:无菌棉签、纱布(现在都有一次性的了)、胶布。
防晒:防晒霜
有些高血压、心脏病的药还是个人根据自己情况、医生的要求带药
野营小知识——牙膏救急
狐外出旅游如遇不适,教您一招用来救急,取随身带的牙膏治疗,可收到效用。
巧去肿胀:不慎碰伤皮肤而局部轻微肿胀,涂牙膏可减轻或消除;疮疖初起时,用温水洗净患部,每日涂三次牙膏有效果。
巧治头晕:如头晕或头痛时,用牙膏在太阳穴上涂抹可缓解。
巧治脚癣:玩了一天,脚癣患者脚趾间出现浸渍、溃烂、奇痒时,洗净后涂牙膏能止痒。
巧除污垢:衣服上有污垢,浸湿后挤些牙膏轻轻搓揉,或用牙刷轻轻刷洗,能去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