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帮 南太行穿越鹅屋猫路--天生桥---万佛山---英姑峡踏青活动[林州] - 山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东
本帖最后由 风从山中来 于 2011-4-26 11:59 编辑

800里太行如一条巨龙,其中的南太行因历次造山运动中更为强烈的隆起产生了大量褶皱和断裂,加之河流的冲涮切割形成了数不清的峡谷,这就是自古就有“北雄风光最胜处”之说。被列入中国最漂亮的十大峡谷之一的太行峡谷群。壶关大峡谷是太行峡谷群的标志性峡谷,是壶关乃至长治地区的拳头旅游景区,峡谷内开发有八泉峡谷、青龙峡、红豆峡、紫团洞等众多景区景点,在这条峡谷中,产生了大量褶皱和断裂,形成了险绝奇特的独有地貌。
鹅屋乡位于山西壶关县太行山深处岭峻峰险,谷深崖陡,山峦起伏,沟壑迂回,大山的阻隔,保留了鹅屋最本色的世界: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如黛的山峦、葱翠的林木等。特殊的地质地貌、淳朴的民俗风情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那里有华北最大的天然石拱桥——天生桥(跨度50米,高200米,宽5米,厚度10米以上,呈天然石拱桥状),有顺着山谷蜿蜒蛇行的陡险山涧幽径——猫路,有始建于宋元时期的石窟式佛教寺院——万佛寺等。
      桥上乡-猫路-鹅屋-天生桥-师家背村-万佛寺-英姑峡-隐龙谷-桥上乡。整个穿越路线为环线。预计二天全程约30公里。


行程安排

1、5、13晚六点半徐州路、延吉路交汇处(万达艾美酒店出口处)准点出发 请大家尊守时间

2、5、14沙滩村桥头-----猫路-----鹅屋-----天生桥-----师家背-----老鸭陀村
3、5、15老鸭陀-----万佛山-----老鸭陀-----石林、英姑峡----隐龙谷-----沙滩村桥头

注意事项

1、天生桥桥面狭窄、小路崎岖不平、雨季极其凶险,建议天气晴好时登桥。

2、有心脏病、高血压、恐高症的人不宜登桥。

装备要求:

冲锋衣一套、速干衣一套、帐篷(二人一顶可自由组合)、防潮垫睡袋(0度温标)、登山鞋、登山杖(建议双杖)炉头/套锅、头灯、雨具、太阳镜/帽、防晒用品、常用药品

自带一早二午一晚餐、若干零食(含高热量)、2L水(也可根据自己的饮用量自带)

活动费用

包车费、住宿费、景点门票、保险费约五百元,多退少补。有免票证件的请带上如学生证、老年证、导游证、军管证等

免责声明

1、
活动性质属于自由结合、自愿参加、风险自担、责任自负,凡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活动召集人的服务是义务的,所起的作用是协调与支持活动的顺利开展,无法保障你避免意外的可能,亦不承担任何责任。活动召集人对于线路的行进和更改具有全权。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赔偿责任活动召集人不承担,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活动召集人声明依法解决。参加者自行评判风险承担能力,审慎选择参加,风险完全自行承担。报名并参加者视为完全同意本召集的内容与活动方式的约定,并严格按要求参加活动。凡报名者均视为接受本活动召集人声明,代他人报名者,被代报名参加者如遭受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活动召集人同样不承担

2、
倡导自助与必要的互助相结合的户外理念,不做无保护的攀爬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冒险。为了您的安全,不允许出现独自疾走暴走和好奇新鲜擅自脱离整体团队的情况。不可迟到,过时不候,准点出发。安全第一,团结第一。


如在行路途中因天气、路况而引起时间或行程上的不便请大家多多量解!!



本帖最后由 风从山中来 于 2011-4-26 11:45 编辑

1、鹅屋
鹅屋的名字听起来比较令人难忘,这里也有一个传说,据说当年曾有金鹅在此筑巢,所以得了个如此浪漫的名字。鹅屋乡在当地被称为壶关县的“小西藏”,位于两省三市交界处。两省指山西和河南,三市指长治市、晋城市、河南的林州市。据说过去, 长治市壶关县鹅屋乡有个欢迎客人的习惯:看客人是不是从“猫路”爬上来的,如果是,他们会非常热情地宽待的。因为这里以前交通极为不便,到壶关县城必须绕道外地。
2、猫路:
据传说当年杨六郎兵败壶关到此,后有追兵,前面悬崖,无路可走,焦急中有猫在崖壁上跳跃前行,杨六郎遂沿着猫的行走痕迹攀越悬崖逃过追兵,而终有此路。其实猫路就是在悬崖上盘旋而上的一条台阶路,此路原本是山民走出的很窄的羊肠小道,79年鹅屋人民公社和桥上人民公社同时发起修路,上下齐头并进,把原来的羊肠小道修成了可以挑担子行走的台阶路。据当地山民说,当年桥上乡烧的煤,都是从猫路由人工挑下去的。此路之所以出名,估计是因为一个几乎可以媲美“感动中国的马帮邮递员王顺友”的壶关邮政局邮递员赵月芳,10多年如一日,在这条山路走邮路,他似乎是某一年的山西十大新闻人物。
“猫路”经过79年的修整,已经不复当年的艰险,甚至相对于太行的很多天梯,险峻程度都不可比拟了。但因为路程比较长,行走比较累,而且两边风光很好,所以还是很值得一去。

3、万佛寺
万佛寺其实是一个很小的无人住持的野庙,庙建在一个孤零零的小山顶上,四周都是悬崖,颇有些仙风道骨的神秘感觉。从隔壁的山顶上看过去,小庙会给人有孙大圣尾巴变成的土地庙的印象。 据说万佛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寻到元末明初,原庙是在山边的悬崖下依山而筑,凿山为窟,雕了很多的造像,后因兵火而毁。原址目前仅存一个石窟,里面有三尊造像,因为石窟在半空中,也不知道造像是历史遗留还是后人添补的。现在的小庙是异地重建的,离悬崖有几百米的距离,现在小庙的建成年份已不可确知。这庙叫万佛寺倒也名副其实,庙中供奉的神佛五花八门,有佛陀、观音、财神、土地、龙王、弥勒、大肚罗汉、药王,林林总总地,让人数不清,各式造像工艺差别很大,有雕刻的,有石膏模具作的,有手工泥捏的,不过工艺普遍比较低劣,中间有一尊罗汉的雕像比较古朴可爱。镶在主殿墙壁上的成片小佛像,很多已经被损毁,后人修补的工艺明显不如原型,难免让人产生狗尾续貂的想法。小庙要进到最上层,还需要钻过一道窄窄的石缝,胖子过去就比较困难,小庙原址上方的山崖有水向下流,形成一个滴水崖,不过水量比较小,冬天估计能形成冰瀑布。万佛寺的对面,有一个小戏台,估计是在节日做法会的,里面倒是可以扎下几顶帐篷
4、英姑峡(石林)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层岚叠嶂,奇峰耸立,倒也有些张家界的味道,可惜缺水严重。看样子此峡谷原先可能是进行过或者曾经设想过旅游开发,但估计是人来得太少而作罢了。整个峡谷完全荒废,台阶路年久失修,路上杂草丛生,台阶路可能是为了旅游开发而修的,估计最终因为来的游客太少而放弃,于是乎就衰败成现在的模样了。峡谷走到底,就是南掌村,村后的一棵老榆树颇有年数了,千年没有500年应该是有的,枯枝与新芽并发,一派老当益壮的味道。老榆树已经用青石栏杆圈了起来,古树前面还有块文字不甚畅通的打油诗碑文,碑的最下面刻的名字估计是旅游区投资者的大名,看完碑文不禁令人莞尔一笑。 不过峡谷中岩壁上“英姑峡”与“隐龙谷”几个大字篆刻的倒是有些气势磅礴。



感谢 支持  有时间同游

可以去林州和我们汇合

帮主不出动了  来个南太行群狼乱舞二  呵呵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