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走太行之四:走进驼梁,寻找那片蓝色的天空——2011年中秋后大河岸-中台山穿越 - 河北 - 8264户外手机版

  河北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6-2-17 07:31 编辑


   好长时间没进山了。原计划中秋节进一次山,可上路前那一夜雨如瓢泼,凌晨5点,看着天空中如箭的雨线,望着遍地的积水,想想天气预报是连续两天有雨,考虑再三,为了安全还是在出发前的最后一刻取消了活动(结果后来的天气并未象预报的那样,心里这个懊悔呀)。转眼时间又是一个周末,尽管天气预报这个周末还是有雨,我还是决定把中秋的出行计划延至本周进行,时间还同中秋一样:视同行者的时间两或三天都行,地点还是驼梁周边,路线嘛还是走以前没走过的路线。喜欢探路,喜欢走新路线,几年来先后走过了驼梁一带的十大几条不同路线,此次要走的这条路线可能是南驼一带的最后一条未知路线了。

  中秋的出行贴发的太晚,仅有一人报名(所以也好取消活动)。这次虽说发贴早一些,但因为有雨本以为不会有几人参加,但出乎意料却有8人报名,8人中有熟悉的辛集三剑客、老胡、工农联盟,还有三个未曾一起出行过的驴友——豪哥、艳艳、小脚丫,好在通过这几年一次次走进驼梁,对那一带的地形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那条没走过的新路线的强度及危险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对同行人员的要求可以稍松一点,更何况那三只驴并非等闲之辈,报名成绩都不凡。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1-9-22 06:25 编辑

   这些日子的天真怪,几乎每到周末就下雨。这个周末也不例外。按原来的计划我们是在站外坐那辆直达驼梁的“黑车”,这个车不但发车早,路上还不停车,可以早1个多小时到目的地。周5晚上听着窗外的雨声我改变了主意:这种天出门的人很少,那辆“黑车”很可能不出车。还是坐7.10的班车吧。于是发短信通知各个驴友。听到这一决定艳艳非常高兴:“这下可以坐公交车了”。辛集的三剑客更高兴——这样一来他们不用起大早,还能自驾到石家庄再和我们乘同一班车,更方便了。

   7点10分,菲菲细雨中班车准时出站了,车上人果然不多,坐车的人多是返乡的老乡,游客模样的只有我们几人。大钥匙路口接上辛集三剑客,一直到平山县城再没有上一个客。与以往乘坐这趟车时不时的上下人截然两样。


由于下雨显的空荡荡的班车


昨晚网站不稳定,今天 接着传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1-9-22 06:25 编辑

   由于下雨的原因,虽说上下人很少但车跑的并不快。慢点好,这一路全是盘山道,慢点安全。车过小觉,不知不觉中雨已经停了。看来我们运气不错。

   11点32分,大河岸到了,这是我们穿越的起点。几个老乡好奇的看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下着个雨,你们还上山呀。老乡说昨天他们村刚刚失踪了个人,是个一大早上山采蘑菇的老头,天黑时还没回来,村里的人冒雨上山去找,只找到了他的筐和镰刀,没找到人,至今生死未卜。


老乡们好奇的看着我们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1-9-22 06:27 编辑

   沿路看到滹沱河的河水比平时大了不少,还明显变浑。大河岸村边的卸甲河平日温柔的象一首叮叮咚咚小诗,甚至几乎要断流,今天却明显带有几分凶猛,有一种白浪滔天的感觉,村南岔沟口的水塘则象一片落地的玉盘。奔腾的河水与幽静的水塘一动一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立于沟口的两座小亭子更为这个小山村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老乡说亭子里供奉着佛像,原来老乡把小庙演变成了亭子,这也算是一种创造吧?

奔腾的卸甲河水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1-9-22 06:27 编辑

幽静的水塘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1-9-22 06:22 编辑

水塘上游的跌水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11-9-22 06:22 编辑

水塘一边的小亭子

   稍稍的整一下包,我们上路了,此时的时间是11点38分。脚下是一条水泥路,这个沟里只有一个村——红土坡,这条路就是通红土坡的路。可红土坡已废了几十年,怎么会有档次这么高的一条路?不解。

   路的一侧是一条无名的小溪,山里头这种小溪多的是,但象这条小溪那样修了一道又一道拦河坝、将小溪变成一层又一层水潭,形成一个接一个的跌水的小溪很少见,除非、除非是景区。虽说这些潭瀑是人工所为,却毫无做作之处,显的颇为自然,加之刚刚下过雨,那溪水比平时大了不少,一个又一个小飞瀑显的非常美。感谢这场雨为我们此行增色不少。若非这场雨,我们怎能看到如此的景象?

我们上路了


走在潭瀑相连的小溪旁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