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户外用品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1995年,中国第一家户外店在北京开业,这一年份也被公认为是中国户外用品行业起始元年,至今只有短短15年的历史。
户外用品行业近几年在我国高速发展从而催生户外用品行业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明显优势:
(1)行业增速快且集中度高,龙头优势明显;
(2)提价不多,主要依靠外延增长;
从趋势看,户外用品行业仍在高速发展,但有体育用品行业的前车之鉴,能否给予高估值则取决于高增长是否可持续,这就在于行业容量瓶颈的突破以及行业竞争环境。国外品牌冲击方面,就体育和户外行业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认为:从渠道、价位、市占率来看,户外行业外来冲击性相对较小。
户外用品行业的特征:竞争程度低于体育行业。
(1)消费特点:专业发烧友购买力未必强,却愿意投入在功能性强的服装装备上,品牌忠诚度较高,这是体育用品所不具备的优势,构成了稳定的"存量消费",但数量尚小(占比在6%以下)。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伪户外时尚群体"的扩大,扩展了行业外延,构成了行业的"增量消费";但这部分需求并不稳定,容易被新时尚所分流。
(2)市场容量和渠道空间有限:2014年我国户外用品市场零售总额200.8亿元,,成熟期美国和欧洲分别为740亿元和630亿元。在渠道层面,2014年百货商场专柜,从2013年的7716个增长至7872个;专业户外店从2013年的2119家增长至2014年的2165家。两种主要实体店渠道增长均相对缓慢。
户外品牌商的调整与分化
(1)品牌商的境地从普遍繁荣走向分化:品牌传承、创新研发、品质实力的品牌根基越来越稳固,而新兴品牌、工厂品牌则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品牌商的两大主题工作:一是库存的处理,二是渠道的调整与重新布局。
(2)国际品牌调整、转换、重新布局,以应对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更多的由国际品牌带来;无特性、无风格的国内品牌则在萎缩,收到排斥。
(3)品牌商普遍陷入产品线完成于库存压力的矛盾中,降低库存,不仅体现在自己的库存,更体现在渠道库存。
(4)渠道的调整和优化也是近几年品牌商的重要工作:压缩渠道数量、收缩不良渠道、重点支持高校渠道。